昨天海景房砍價開頭轟轟烈烈,有商業談判技巧鋪墊,如教科書般完美開局,雙方擺好姿勢,想不到最後成了「陣前招親」,我看中她家木質感裝飾,拿著魚竿直奔碼頭匯合老幫娘的帥老公,真實見面,她老公又黑又瘦,表面是釣魚為樂,實際上肩負為餐館釣魚賣給顧客重大責任。
唯一奇怪是,她老公只在沒風浪的南面碼頭釣,解釋是南面碼頭風浪小安全,也很少出外船釣,但這樣幫助不了餐館,魚獲不能保證穩定,我是遊客為了安全是應該,畢竟不熟悉地形採用碼頭釣位是穩妥做法。
所以第二天到了北面北岙碼頭,這裡有風浪,俗話「有浪才有魚」,遇到了青佔魚群遊來,雖然比不上你嵊山島的26條,也釣獲17條青佔魚。這時候想起上午釣獲的虎頭魚,因為老闆娘說魚小倒回海裡,其實虎頭魚長不大的,有虎頭魚剛好可以做豆腐滾魚湯,特別鮮美,在東極島就這樣吃法。
到了民宿餐館,沒客人的老闆娘果然開心,我要求椒鹽煎青佔魚,老闆娘卻介紹紅燒。我還是堅持椒鹽煎魚,魚給餐館幫工大嬸拿去廚房。
老幫娘安排我坐到餐館門外座椅,我自然明白是圖餐館人氣,隔壁餐館已經有兩桌了,這邊還冷冷清清,焦急寫在兩個老闆臉上。
想起在基湖蔥油花蛤非常鮮美,這次再點上,然後悠哉上手機看新聞。實際他們隨便用提前煮好花蛤用生醬油淋下就上桌,這也太假,本來蔥油花蛤最簡單,連鍋燒熱都偷工減料,難怪生意平淡。

等到上椒鹽青佔魚時,發現個頭變小了,雖然油煎會有,但幅度也大點,最引起我猜測是椒鹽拼命放,鹹的不是我海邊人可以接受。用過度鹹掩蓋海魚不新鮮是飯店普遍做法,還有就是油炸,「一炸消百臭」和「一白遮百醜」同等效力。一般到餐館吃海鮮,老廣都特別叮囑「海鮮整條魚不要砍成塊,要清蒸,不然不付錢」。老廣都明白,你餐館把魚剁碎了,誰知道少那塊?清蒸魚一嘗知新鮮與否。
既然有猜測,就把吃剩的魚頭一數,呵呵,小乖乖,整整19個魚頭,我釣獲才17條魚,還是從魚箱一條條拿出來,難道魚半路來朋友了?很可能用了她庫存的青佔魚替換我新鮮的,估計廚房記錯數了多放了露餡了。
談不上憤怒,她老公作為一個釣友,換位思考,自己點的新鮮魚給掉包是什麼感覺。回頭再看櫃檯,她老公早不在了,良心問責?
我不緊不慢數著魚頭,喝著王老吉解渴,老闆娘按耐不住了,過來呵呵,給你優惠。她真的愧對釣魚人老婆,釣魚人每條魚都是親自摘鉤取魚,自己釣的魚哪有不記魚樣子,有的釣友連魚鉤位置都記得。
第二天退房,也不見他們,真的良心問責還是好事,不過我也完成該地人性進化課題。
不要和我談什麼民風淳樸,什麼天性善良,有可能還沒進化到學壞而已,經歷醜惡還能保持善良這才是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