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少到底還是被火箭送走了。他被送到了奇才,換回來一年多沒打球的沃爾,以及一個被多重保護的首輪選秀權。去除人的情感和情緒因素,這筆交易雙方不虧不賺,換句話說,意義不是很大,主要是威少和沃爾的情況太相似:
第一,兩人球風差不多,都是打1號位的持球攻擊手,優缺點明顯。威少的三分職業命中率是30.5%,最近一季25.8%;沃爾職業生涯命中率32.4%,最近一季30.2%。健康的時候,兩人都有很強的衝擊力,投籃一般。
第二,兩人工資差不多,都剩下三年,最後一年有球員選擇權,威少今年多一點,沃爾最後一年多一點,加起來都是1.315億。
第三,兩人年齡差不多,均已過了30歲,球技已經定型。沃爾小兩歲,9月剛剛滿30,威少半個月前過的32歲生日。
威少帶著1.31億去奇才,沃爾帶著1.31億去火箭;火箭得到奇才未來一個首輪籤,但都帶著保護約束:2023年樂透,2024年前12,2025年前10,2026年前8,這些都不能給火箭,如果這4年火箭都拿不到,那麼就換成兩個次輪籤。
火箭和奇才是同命兄弟,面對眼前的巨額合同,以及不開心的球星,總經理睡醒一睜開眼就在嘆氣,閉眼睡覺前還是嘆氣。
所以,這筆交易算的是合同背後的帳。
火箭從奇才的牙縫裡摳選秀權,摳出一點是一點。這需要總經理斯通去計算奇才今後4年可能獲得的成績;奇才總經理謝潑德對自己顯然沒什麼信心,死守住那4年最值錢的籤位區。斯通肯換,還是覺得奇才不至於那麼差。
奇才願意要威少,是嫌棄沃爾的腿和腳。由於膝傷和跟腱撕裂,沃爾已經3年沒怎麼好好打球了。在2017-18和2018-19兩個賽季,沃爾都是打一半就出事,加起來打了73場。上賽季則完全休戰養跟腱。
你很難說,火箭和奇才各自從對方賺了什麼。
奇才隊總經理謝潑德苦於現在的局面很久,而且過去半個月還是下不了決心。半個月前傳出他和斯通談過,面對媒體時,謝總就支支吾吾,既不證實,也不否認。
最終下定決心,我相信還是他覺得威少沒有壞過跟腱,至於膝蓋,兩人情況差不多。
謝總祈禱威少能讓比爾安心下來,這兩位都剩下三年巨額合同,如果搭不到一起,奇才不用三年,將徹底重建。
通過這場交易,比爾在奇才的地位徹底扶正。儘管走了沃爾,來的還是MVP級別的威少,但威少是外來戶,年齡上來了,而比爾才27歲,剛剛進入自己的黃金年華。
從這個角度看,比爾就是謝總心目中的哈登。
對威少也是一種解脫。
過去無論在雷霆還是火箭,威少身上都背負著巨大的期待與壓力。他是一個很要強的人,明知不可能,也不會輕易改變自己。
現在,他暫時走出了聚光燈的照射,因為奇才不是一支強隊,東部有雄鹿、籃網、熱火、猛龍、凱爾特人去承受更大的壓力。
在這裡還有他熟悉的教練布魯克斯。
比爾也不是哈登,不會佔用那麼多的球權。他都能和哈登打到一起,跟比爾應該問題不大。
至少可以繼續做他自己,這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