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y Resnick,Adrian Leow (Gartner高級研究總監);Jason Wong (Gartner研究副總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7/402117.htm摘要:2017年第三季度,蘋果與谷歌分別發布了各自的增強現實SDK:ARKit與ARCore。本文概述了應用程式領導者在推出增強現實解決方案時需要加以考慮的主要事項,以確保所部署的增強現實應用程式順利得到採用並獲得成功。
關鍵詞:增強現實;SDK;蘋果;谷歌
1 蘋果與谷歌的增強現實SDK
2017年第三季度,為了履行通過移動平臺支持增強現實(AR)技術的承諾,蘋果與谷歌分別發布了各自的AR軟體開發工具包(SDK):ARKit與ARCore。此外,AR還是2019年十大戰略科技發展趨勢之一。這些AR SDK將支持iOS與安卓用戶在無需額外硬體的情況下,通過設備上的應用程式而使用AR功能。
蘋果和谷歌在大力宣傳其新設備與新版作業系統之時,增強現實(AR)一直都是其營銷的一項重要內容。用戶將通過其行動裝置接觸新型AR應用程式,從而獲得全新的用戶體驗。例如,亞馬遜、塔吉特(Target)、宜家與勞氏公司(Lowe's)的購物應用軟體現在都因AR功能而得到顯著提升。隨著AR應用程式的消費化效應日益明顯,應用程式領導者將會面臨在新應用與現有應用中加入AR體驗的更多需求(同時面向消費者與企業)。
ARKit與ARCore均提供無標記跟蹤,因而可以利用現實世界的各種信息(如位置與對象)創建主動跟蹤這些對象的AR解決方案,通過用戶設備向其展示疊加信息。上述兩款SDK都可以實現視覺定位、照明、環境理解、用戶互動、運動跟蹤等功能,以支持無標記跟蹤。例如,在購物時,利用具有AR功能的珠寶店行動應用程式查看佩戴某款首飾的效果。2017年1月,蘋果公司宣布更新ARKit(1.5版本),以識別物體並將其置於垂直面。這擴大了ARKit在AR應用程式領域內的使用案例,包括將虛擬畫面或顯示器投射到牆上等場景。同時,谷歌也發布了ARCore Developer Preview 2,以提高基於位置的跟蹤精度。
ARKit的1.5版本還支持2D圖像識別,增加了標記技術,從而提前將真實世界裡的「標記」圖像提供給應用程式,以便準確地知道應從用戶通過手機攝像頭所關注的圖像中搜索哪些內容。假設某家企業提供了培訓手冊,裡面包含工人需要仔細研究的設備圖像,這種情況就有可能成為圖像或標記解決方案的用武之地。工人可以使用行動裝置掃描設備圖像,然後查看更多數字疊加信息,或者展示設備使用或修理方式的視頻。隨著新版本的推出,使用案例也將不斷擴充,從而讓ARKit與ARCore變得對企業更加有用。
應用程式領導者需要注意的是,這些SDK並未提供創建AR應用程式所需要的一切。它們對於應用程式開發者而言只是一種基礎技術,以助其實施AR應用程式邏輯,利用設備硬體與服務來識別物理世界中的標記、位置與平面。其他須考慮的事項包括開發3D資產、與後端服務集成以獲取數據、以及沉浸式用戶體驗。為了提供用於創建完整AR解決方案的工具,谷歌已經推出各種工具,為開發者提供面向虛擬實境與移動AR計劃的3D資產。例如,Poly搜尋引擎提供了利用Tilt Brush與Google Blocks所創建的對象。蘋果公司目前尚未推出這些類型的內容創建工具。
本文概述了應用程式領導者在推出AR解決方案時需要加以考慮的主要事項,以確保所部署的AR應用程式順利得到採用並獲得成功。
2 影響與建議
1)消費者——即用戶大多注意到了有關移動AR的營銷與媒體報導,尤其是蘋果與谷歌目前在其旗艦設備(分別是iPhone與Pixel)上推出了針對AR的具體支持(如表1)。隨著消費化效應提振了AR功能在企業場景中的預期,應用程式領導者必須探索應如何將AR解決方案應用於營銷、培訓和現場服務等具體的使用案例。
應用程式領導者應與LOB積極合作,確定以何種方式向新的或現有應用程式中添加AR才能帶來的真正價值。但是,他們必須保持謹慎,以免落入僅僅為了吸引用戶或貌似創新而添加AR的陷阱。在為用戶增添清晰、內在價值的背景下,他們應在提供實時、可付諸行動的內容方面帶來具體價值。
針對現場服務的遠程支持是企業AR技術最熱門的探索領域之一。構想的場景是,現場服務工人站在一臺設備邊,手持行動裝置對準該設備,以接收關於該設備的疊加信息,並向總部發送相關視頻,進而獲得關於如何修理該設備的實時、分步指令。該內容示例具有清晰的內在價值、實時可行性並充分利用了用戶環境(位置與設備)。
因此,應用程式領導者應與LOB積極合作,在iOS與安卓上試驗並部署AR試點項目,針對面向消費者的使用案例與內部使用案例,找出可立即使用AR的潛在領域與使用案例(如協助現場服務與物流)。
2)蘋果與谷歌已明確表示將大力推進AR技術。在發布ARCore之前,谷歌已與Google Glass、ProjectTango、Google Lens、Tilt Brush及Blocks開展戰略合作,並藉以壯大其AR解決方案。蘋果公司發布的ARKit視為持續推進AR發展的第一步,而對於Metaio與InVisage的戰略收購也充分表明了這一點。
應用程式領導者特別需要調整其對於ARCore與ARKit的早期預期。這些SDK僅是初期版本。如同其他新產品一樣,雖然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得到持續改進並添加更多功能,但也可能存在缺陷,例如有限的性能和定位能力,以及標記解決方案無法準確標識圖像等。
但這並不是說,應用程式領導者應坐等未來版本,而放棄探索移動AR功能;目前,這些工具也可以帶來一定實際價值。同時,蘋果與谷歌並沒有提供可支持所有移動AR使用案例的全部工具,ARKit與ARCore都必須與3D內容創建工具(如Tilt Brush或Autodesk 3ds Max)、專業分析工具(如CraftAR)以及數據源和版本控制工具(如Codice)等搭配使用。
因此,應用程式領導者應主動投資其他AR技術(如3D建模工具),與ARKit及ARCore形成互補,並彌補這些SDK因是初期發布而帶來的種種限制。
3)在ARCore與ARKit推出之前,還存在其他可用的移動AR工具。Crossplatform解決方案已問世多年,其中包括Wikitude與Vuforia之類的SDK。此外,行動應用程式開發平臺正在部署,可能採用ARCore與ARKit的路線圖或者移動AR跨平臺開發功能(如Kony與Microsoft)也都在醞釀之中。
應用領導者必須確定現有的行動應用程式開發工具投資是否適用於移動AR解決方案,或者是否需要原生解決方案。例如,作為其跨平臺開發的一部分,MicrosoftXamarin與React Native(依託ViroReact)都已支持ARKit與ARCore特性。相比再次培訓開發人員掌握其他可能具備相同或類似解決方案的工具,讓他們充分運用工具箱中的既有技能組合與經驗則更勝一籌。這種決策通常是策略性的,且基於特定使用案例,一款工具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使用案例。
在選擇移動AR SDK時,應用領導者還需要考慮所部署的目標設備。這並不僅限於初始部署,還包括針對特定移動AR產品或解決方案的長期戰略規劃。蘋果公司資料顯示,iPhone SE、iPhone 6S以及最新機型均支持ARKit。從iPad角度而言,ARKit與iPad(第5代)及後續型號相兼容。根據谷歌公司提供的信息,Google Pixel手機以及三星Galaxy S8目前均支持ARCore,並計劃擴展至更多安卓設備。
雖然Wikitude與Vuforia等廠商可以提供跨平臺解決方案,但ARKit與ARCore的相對優勢在於率先得到了原生支持(依託設備軟、硬體),並被視作各平臺上連續增長的AR生態系統核心。由於這些工具包嵌入到了蘋果與谷歌作業系統之中,因而不會產生額外費用或許可問題,且它們是各自開發工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應用領導者必須考慮的重要事項之一是,雖然開發者可以熟練使用現有工具集、甚至來自蘋果與谷歌公司的原生工具集,但開發者仍需要接受培訓、擁有3D思維方式,並了解AR所需要的獨特用戶體驗。在AR體驗中,周圍的物理世界是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且這一體驗部分並不為應用開發者所掌控。事物走向出人意料,光照情況不斷變化。因此,AR的開發者需要學會使用某種可以根據這些動態狀況進行相應調節的應用程式,同時為用戶提供高度相關且可付諸行動的信息,例如打造一款幫助建築師查看某個建築物在特定物理位置下具體形態的應用程式。當客戶手持行動裝置,打開AR應用程式,站在某個位置時,該建築物的「數位化」版本必須準確地出現在現實世界中,同時根據光照情況、可能會出現在該區域內的新對象及其他環境因素而隨時調整。
雖然這不是選擇移動AR SDK時的唯一考慮因素,但無疑也是重要的考慮事項之一。另外一個更為重要的考慮事項是確保所需要的移動AR解決方案特性與功能得到SDK的支持。這並非像「對於iOS,那麼就選擇ARKit」那麼簡單。例如,如果使用某款移動AR應用掃描某個標記(如博物館內的一幅畫),參觀者就可以收到關於該藝術家及其作品的數位化疊加信息,而ARKit與ARCore目前均無法完成此項任務。其他的SDK(Wikitude orVuforia)可能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因此,應用領導者需要有策略地投資多種AR開發工具,同時先充分利用現有開發工具,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情況下,確保資產可以儘可能多地跨平臺重複使用。
(註:本文來源於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19年第7期第10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