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娃神器」安撫奶嘴爭議不斷,家長該如何給娃正確使用?

2020-12-18 歪媽親子故事

本文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寶媽們每天照顧寶寶都很辛苦,尤其是在寶寶哭鬧的時候,想要將他哄好,那可是要費老大功夫的。除了哭鬧之外,吸吮也是寶寶與生俱來的表達方式之一,父母常常會看到寶寶吸吮乳頭卻不吃奶,好似在玩一樣,或者就時不時的將手指塞在嘴巴裡啃著,還會不時地留下哈喇子,其實這也是寶寶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為了能夠讓寶寶停止哭鬧、暫時安靜下來,也為了能夠讓媽媽解放出來,就要用到一個「哄娃神器」——安撫奶嘴。

作為媽媽乳頭的替代品,安撫奶嘴一直都有著最佳「哄娃神器」的稱號,因為在寶寶鬧覺、煩躁不安、哭鬧不止的時候,給他的嘴巴裡塞上一枚安撫奶嘴,就能瞬間搞定這個磨人的「小祖宗」,安撫奶嘴不僅能夠安撫寶寶煩躁的情緒,還可以鍛鍊他的嘴唇、顎骨、頜骨,以及寶寶的吞咽能力,對寶寶的口腔發育有一定的幫助,並且在寶寶吸吮安撫奶嘴的同時,還可以讓寶寶自然而然的養成閉口的習慣,然後學會用自己的鼻腔進行呼吸。

安撫奶嘴的使用方法

一般情況下,6個月左右的寶寶就可以使用安撫奶嘴了,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開始萌出牙齒,無論什麼東西都想要咬上一口,還會出現啃手指的習慣。這個時候安撫奶嘴就派上了用場,吸吮安撫奶嘴可以給寶寶帶來吸吮的滿足感和安全感,還可以安撫出牙期牙齦腫痛帶來的煩躁與不安。不過,使用安撫奶嘴的時候,給寶寶吸吮的時間也不能夠太長,儘量不要超過15~20分鐘,並且要等到寶寶有吸吮需求的時候,再給寶寶使用,如果寶寶睡著了或者只是含在嘴裡,卻沒有吸吮動作的時候,媽媽就可以將安撫奶嘴拿掉了。

在使用完之後,媽媽應該及時對安撫奶嘴進行清潔消毒,然後妥善收納。注意在寶寶睡著的時候就不要給寶寶含著安撫奶嘴了,而且因為其材質的關係,等到寶寶2歲左右的時候,安撫奶嘴就需要戒掉了,因為2歲左右的寶寶牙齒已經初步長齊,而且在各種輔食的幫助下,寶寶的口腔也會隨之得到不同的鍛鍊,寶寶在這個時候完全可以學習成年人的飲食方式,這也是他面向獨立的第一步。這個時候安撫奶嘴已經起不到什麼作用了,甚至還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長期使用安撫奶嘴的弊端

由於寶寶與生俱來的非條件反射和吸吮反射,會隨著寶寶的長大而逐漸消失,如果寶寶一直保有吸吮安撫奶嘴的習慣,就會讓這個反射一直遭到強化,從而使寶寶形成依賴性;而且在不停吸吮奶嘴的時候,空氣會隨著寶寶的吞咽動作從嘴角兩側進入口腔,隨之進入胃裡,胃部的空氣就會越來越多,所能容納的奶量和食物就會減少,引起胃部收縮導致寶寶溢乳;並且隨著寶寶不斷的吸吮動作,胃腸道也會條件反射地跟著蠕動,寶寶胃裡又沒有那麼多的東西來消化,頻繁的蠕動就會使寶寶出現胃部不適的情況;長期使用安撫奶嘴,還會影響寶寶頜骨發育不良,導致上下牙齒咬合不正,影響寶寶的顏值。因此,我們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的時間要安排合理,到了一定時間,一定要儘早戒除。

那麼,媽媽們該怎樣幫助寶寶戒掉安撫奶嘴呢?

1、需要父母多些陪伴。安撫奶嘴是作為一種寶寶自我安慰的工具才出現的,寶寶之所以需要安撫奶嘴的安撫,就是因為在父母那裡沒有得到足夠的撫慰、和父母之間缺少交流或者口欲沒有得到滿足,才會需要藉助安撫奶嘴獲得的觸感來得到一些心理上的安慰。所以,父母應該跟寶寶多些交流、陪伴,讓寶寶得到更多的愛護,心理上滿足了,安撫奶嘴自然也就沒用了。

2、慢慢減少使用次數。在寶寶逐漸長大的同時,所接觸的事物也會越來越多,飲食上面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寶寶的嘴巴得到了更多的探索,對安撫奶嘴的吸引力也會慢慢減弱。媽媽們也要儘量減少使用次數、淡化它,讓寶寶慢慢忘記安撫奶嘴的存在,這個時候就要媽媽堅定態度,不能寶寶一吵鬧就對其妥協。

3、不打罵、不嚇唬。在戒掉安撫奶嘴的時候,寶寶難免會有一些牴觸情緒,會哭鬧、和父母鬧脾氣,對於寶寶這些表現,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不建議採取打罵、恐嚇等威脅的方式對待寶寶。

4、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父母可以多陪著寶寶做些有趣好玩的遊戲,給他一些好玩的玩具等等,轉移他們的注意力。還可以帶寶寶去戶外進行適當的運動、玩耍,和其他小朋友多接觸,心思都花在玩耍上面,自然也會忘掉安撫奶嘴的事情。當寶寶心裡不再記掛奶嘴的事情時,就會自然而然地將安撫奶嘴戒掉了。

我是歪媽,家有4歲萌娃一枚,在養娃這條路上,入過坑,也踩過雷,但更多的是,通過不斷地摸索,學會了和寶寶一同成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或者困惑,都可以@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可以讓你「裝備升級」,共同幫助我們的小天使快樂成長!

想了解更多母嬰育兒經驗,就請關注我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給寶寶的安撫奶嘴,是哄娃神器還是壞牙利器?全看爸媽怎麼用
    我們經常可以在路上看見含著安撫奶嘴的寶寶,對於寶媽來說,這可是一個神奇的存在,能幫助自己解決不少難題,奶嘴給寶寶一塞,頓時安靜了整個世界,是個不可多得帶娃神器。但是,也有不少寶媽擔心,給寶寶用了安撫奶嘴,會不會影響寶寶牙齒的生長發育呢?
  • 被誤會了的安撫奶嘴:究竟是完美的「安撫神器」,還是雞肋產品?
    很多人認為「安撫奶嘴」的使用會對牙齒造成不利的影響,還有很多人在為寶貝鳴不平,認為家長給孩子使用「安撫奶嘴」是偷懶的表現。由此可見,大家對「安撫奶嘴」的可怕程度,尤為之深。那麼,今天就站在科學的角度,來「扒一扒」,這個站在風口浪尖的「安撫奶嘴」究竟好不好用,該不該用!先從優點來說:首先,安撫奶嘴可以滿足嬰兒渴望的吮吸情況。
  • 闢謠:安撫奶嘴對寶寶口腔有影響?把握三原則,它也是帶娃好幫手
    媽媽先是把娃抱在懷裡搖晃,又換了乾淨的紙尿褲,但無論如何安撫,娃還是沒法安靜。媽媽從包裡拿出來一個安撫奶嘴,塞進寶寶嘴裡。哭鬧的「惡魔」頓時變成了「微笑天使」,滿頭大汗的媽媽也終於鬆了口氣。,讓安撫奶嘴成了時尚媽媽追捧的育兒神器。
  • 安撫奶嘴使用3大誤區,不止長齙牙那麼簡單,2種方法幫寶寶戒掉
    針對這些情況,寶媽們總結了帶娃「三大神器」,分別是紙尿褲、說話機器人、安撫奶嘴。家長若是沒有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就會立刻哭鬧起來,仿佛魔音貫耳,此時安撫奶嘴就是一個好東西。很多寶媽選擇給孩子用安撫奶嘴,結果有的孩子長出了齙牙。
  • 孩子怕抽血,寶媽一句話完美安撫,哄娃的「5個段位」你在第幾層
    因此,很多人都覺得娃抽血哭鬧,是很正常的,家長也就很少會花費心思,去「安撫」孩子的情緒。孩子一抽血就哭鬧?寶媽出「妙招」完美解決,家有難纏娃不妨一試還記得之前有一次開心果體檢,需要去醫院抽血,這下可愁壞了我,因為開心果最不喜歡抽血了。到了醫院抽血處,便聽到一陣接著一陣孩子們的哭聲。
  • 寶寶滿周歲 該對安撫奶嘴說不
    寶寶滿周歲 該對安撫奶嘴說不 原標題:   [摘要]現在隨處可見寶寶嘴裡都銜著安撫奶嘴,但是媽媽們對安撫奶嘴的肯定和否定,讚許和質疑的爭議從來沒有停止過。
  • 用安撫奶嘴對寶寶有害?錯!只要方法正確,好處遠大於壞處!
    很多寶媽認為,使用安撫奶嘴對寶寶有害處,比如:影響寶寶牙齒發育,戒不掉等等,實際上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它的好處遠大於壞處。而用鼻子呼吸,能阻礙病菌侵入體內,使用安撫奶嘴可以讓寶寶養成閉口的習慣,促使他們用鼻子呼吸。如何正確使用安撫奶嘴?1、挑選寶寶喜歡的款式並不是所有的安撫奶嘴都適合寶寶,不同形狀、材質的安撫奶嘴,寶寶的接受成度是不一樣的,這個家長可以進行嘗試。
  • 娃好幾歲了還吃手?到底該怎麼戒吃手?附5招戒除方法
    關於吃手,想必還有很多寶爸媽有疑問,比如:娃已經過了2歲,到底該怎麼戒吃手?①安撫奶嘴有的爸媽覺得安撫奶嘴會影響寶寶睡眠,牙齒發育、甚至容易與乳頭混淆、增加患中耳炎概率……想必你們是對安撫奶嘴有什麼誤解吧?
  • 解放雙手的哄娃神器,洛貝依多功能彈跳椅評測
    有過帶娃經驗的寶爸寶媽一定深有體會,一個月的小寶寶除了吃和睡,很少有抱的需求,兩個月內的小寶寶,雖然醒著的時間會變長,但吃好喝好之後,躺著也能玩很久。但三個月之後的寶寶,開始有了各種需求,很多時候需要有人抱著才能滿足,放到床上就哭給你看,這讓很多帶娃的寶媽會感覺棘手,但有了這款來自洛貝依的多功能彈跳椅,就可以讓寶寶不讓人抱也能安靜下來了,今天一起來看看這款哄娃神器的表現吧。
  • 桃子水、學步車、腰凳、哄娃神器,這些很火的母嬰用品千萬別買!
    當媽以後,特別容易被各種「神器」打動,根本來不及分辨是不是真的那麼神奇,就控制不住買買買的小手,統統帶它們回家!作為資深老母親,曾經買買買屆的王者,斷舍離的新手,團媽就來分享一下那些並不中用的「母嬰神器」!
  • 家長們別拿手機當「哄娃神器」:三歲女童長時間玩手機,致兩拇指...
    醫生提醒,使用電子產品時,要注意勞逸結合,減少重複性操作,也建議家長朋友們,不要把手機當成「哄娃神器」,以免得不償失。(資料圖) 如何預防腱鞘炎? 2、注意正確的用力姿勢 比如在抱孩子、洗衣、做飯、織毛衣、打掃衛生時,要注意手用力的正確姿勢,不要過度彎曲或後伸;提拿物品不要過重;手指手腕用力不要過大
  • 嘟嘴、噘嘴、吧唧嘴,孩子這些習慣要當心,可能是安撫奶嘴惹的禍
    美國的兒科權威機構(AAP、AAD)認為,嬰幼兒階段使用安撫奶嘴時有一定的好處的,某種程度而眼好處多於壞處。比如說孩子在使用安撫奶嘴的時候不會選擇趴著的姿勢,也就防止了窒息發生的可能。同時,安撫奶嘴可以穩定寶寶情緒。不過權威機構也認為,安撫奶嘴在使用時要注意使用的時間和方法,錯誤的方式方法會影響孩子發育。
  • 帶娃神器成坑娃兇器,這些網紅神器,家長你可能也在給孩子用
    各種「帶娃神器」在給家長們方便的同時,也暗藏著風險,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坑娃兇器」。近日在湖北大冶,發生極為驚險的一幕。隨著網絡的發達,各種帶娃神器進入家長的視線,在帶來方便的同時,更要注意其安全隱患。除了「安全牽引繩」,以下幾種神器家長很可能給你家孩子也用上了。
  • 爺爺好心哄睡,7個月嬰兒硬生生被哄成「腦癱」:都是無知惹的禍
    哄睡寶寶是一個難題,有時候娃還沒哄睡,自己倒又累又困。家長們各種操作輪番上陣,但操作不當,寶寶是哄睡了,可也變成了「腦癱兒」,可別因為家長自己的無知,害了寶寶而不自知,哄睡也是講究一定的方法的。於是,立馬送到醫院,經檢查就是因為搖晃哄睡幅度太大,導致寶寶變成「腦癱兒」。因為4歲以下的寶寶,顱內發育尚未完全,如此搖晃,容易損傷腦組織。這樣的哄睡方法,想必不少家長正在使用,硬生生將寶寶哄成「腦癱兒」,都是無知惹得禍,家長們要重視了,特別是男性家長。
  • 新晉奶爸撒貝寧坦言:兩小時醒一次,經驗寶媽強推「看娃神器」
    由於生的是一對雙胞胎,一個孩子醒來就會吵醒另一個,所以他和太太只能連番上陣哄娃,時間長了實在是有點難以招架。對此,不少有經驗的網友紛紛在彈幕區留言,建議他們使用一款「看娃神器」來減輕帶娃壓力。  那麼網友口中的「看娃神器」到底指的是什麼呢?經過小編的一一排查,發現最符合撒貝寧夫婦需求和功能最全的「看娃神器」就是360智能攝像機雲臺5P觸聯2K版。
  • 奶奶將手機當哄娃神器 3歲女童手指不能點讚了
    醫生提醒,市民使用電子產品要注意勞逸結合,減少重複性操作。而對於「拇指一族」,也要合理安排使用手機的時間。特別建議家長朋友們,不要把手機當成「哄娃神器」,以免得不償失。
  • 寶寶什麼時候停用安撫奶嘴?超過這年齡再不停,危害大於受益
    △安撫寶寶焦慮的情緒安撫奶嘴可以幫助寶寶減少哭鬧,當寶寶情緒不佳的情況下,媽媽可以使用安撫奶嘴哄下寶寶,這樣的話可以讓寶寶失控的情緒漸漸地安靜下來,幫助寶寶更好地適應周圍的環境,使寶寶不再感覺到害怕。①安撫奶嘴的最佳使用時間溫州市兒童醫院專家指出建議新生兒出生後的一個月可以使用安撫奶嘴,當開始進行哺育的時候,也是使用安撫奶嘴的最佳時間,寶寶這時候會習慣了媽媽哺乳的感覺,安撫奶嘴可以幫助寶寶建立起來十分穩妥的安全感。
  • 用正確的方法哄娃睡覺,寶爸寶媽才輕鬆
    有了娃之後,最明顯的感受就是一個字"累",不僅白天要陪著寶寶玩,晚上還要應對寶寶的"起夜"行為,有的寶媽不理解,明明白天睡覺能睡好幾個小時,什麼動靜都不能驚醒他,可是一到晚上就變得敏感,一晚上要醒好多遍。
  • 寶寶使用安撫奶嘴,什麼時候幫他戒掉才好?最遲別超過這個歲數
    奶嘴對孩子如此重要,因此在市面上安撫奶嘴就非常的暢銷。但是孩子如此依賴奶嘴,也讓寶媽們受到了一絲危機。 其實這就是一把雙刃劍,奶嘴能夠安撫孩子,那麼他們依賴成了自然,再也離不開了該怎麼辦呢?到底用安撫奶嘴是對還是錯呢?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老人常掛在嘴邊的這三句話,看似哄娃實則坑娃,家長們要引起注意
    我們不能否定老人帶孩子的辛苦,但是老人對於孩子一些觀念的教育確實是和我們現如今的教育觀念有一些出入的,就譬如在孩子做錯事情後,老人常掛在嘴邊的幾句話,看似哄娃實則害娃,家長們要注意了,如果家中老人經常說這幾句話,一定要提醒他們不要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