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寶媽們每天照顧寶寶都很辛苦,尤其是在寶寶哭鬧的時候,想要將他哄好,那可是要費老大功夫的。除了哭鬧之外,吸吮也是寶寶與生俱來的表達方式之一,父母常常會看到寶寶吸吮乳頭卻不吃奶,好似在玩一樣,或者就時不時的將手指塞在嘴巴裡啃著,還會不時地留下哈喇子,其實這也是寶寶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為了能夠讓寶寶停止哭鬧、暫時安靜下來,也為了能夠讓媽媽解放出來,就要用到一個「哄娃神器」——安撫奶嘴。
作為媽媽乳頭的替代品,安撫奶嘴一直都有著最佳「哄娃神器」的稱號,因為在寶寶鬧覺、煩躁不安、哭鬧不止的時候,給他的嘴巴裡塞上一枚安撫奶嘴,就能瞬間搞定這個磨人的「小祖宗」,安撫奶嘴不僅能夠安撫寶寶煩躁的情緒,還可以鍛鍊他的嘴唇、顎骨、頜骨,以及寶寶的吞咽能力,對寶寶的口腔發育有一定的幫助,並且在寶寶吸吮安撫奶嘴的同時,還可以讓寶寶自然而然的養成閉口的習慣,然後學會用自己的鼻腔進行呼吸。
安撫奶嘴的使用方法
一般情況下,6個月左右的寶寶就可以使用安撫奶嘴了,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開始萌出牙齒,無論什麼東西都想要咬上一口,還會出現啃手指的習慣。這個時候安撫奶嘴就派上了用場,吸吮安撫奶嘴可以給寶寶帶來吸吮的滿足感和安全感,還可以安撫出牙期牙齦腫痛帶來的煩躁與不安。不過,使用安撫奶嘴的時候,給寶寶吸吮的時間也不能夠太長,儘量不要超過15~20分鐘,並且要等到寶寶有吸吮需求的時候,再給寶寶使用,如果寶寶睡著了或者只是含在嘴裡,卻沒有吸吮動作的時候,媽媽就可以將安撫奶嘴拿掉了。
在使用完之後,媽媽應該及時對安撫奶嘴進行清潔消毒,然後妥善收納。注意在寶寶睡著的時候就不要給寶寶含著安撫奶嘴了,而且因為其材質的關係,等到寶寶2歲左右的時候,安撫奶嘴就需要戒掉了,因為2歲左右的寶寶牙齒已經初步長齊,而且在各種輔食的幫助下,寶寶的口腔也會隨之得到不同的鍛鍊,寶寶在這個時候完全可以學習成年人的飲食方式,這也是他面向獨立的第一步。這個時候安撫奶嘴已經起不到什麼作用了,甚至還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長期使用安撫奶嘴的弊端
由於寶寶與生俱來的非條件反射和吸吮反射,會隨著寶寶的長大而逐漸消失,如果寶寶一直保有吸吮安撫奶嘴的習慣,就會讓這個反射一直遭到強化,從而使寶寶形成依賴性;而且在不停吸吮奶嘴的時候,空氣會隨著寶寶的吞咽動作從嘴角兩側進入口腔,隨之進入胃裡,胃部的空氣就會越來越多,所能容納的奶量和食物就會減少,引起胃部收縮導致寶寶溢乳;並且隨著寶寶不斷的吸吮動作,胃腸道也會條件反射地跟著蠕動,寶寶胃裡又沒有那麼多的東西來消化,頻繁的蠕動就會使寶寶出現胃部不適的情況;長期使用安撫奶嘴,還會影響寶寶頜骨發育不良,導致上下牙齒咬合不正,影響寶寶的顏值。因此,我們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的時間要安排合理,到了一定時間,一定要儘早戒除。
那麼,媽媽們該怎樣幫助寶寶戒掉安撫奶嘴呢?
1、需要父母多些陪伴。安撫奶嘴是作為一種寶寶自我安慰的工具才出現的,寶寶之所以需要安撫奶嘴的安撫,就是因為在父母那裡沒有得到足夠的撫慰、和父母之間缺少交流或者口欲沒有得到滿足,才會需要藉助安撫奶嘴獲得的觸感來得到一些心理上的安慰。所以,父母應該跟寶寶多些交流、陪伴,讓寶寶得到更多的愛護,心理上滿足了,安撫奶嘴自然也就沒用了。
2、慢慢減少使用次數。在寶寶逐漸長大的同時,所接觸的事物也會越來越多,飲食上面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寶寶的嘴巴得到了更多的探索,對安撫奶嘴的吸引力也會慢慢減弱。媽媽們也要儘量減少使用次數、淡化它,讓寶寶慢慢忘記安撫奶嘴的存在,這個時候就要媽媽堅定態度,不能寶寶一吵鬧就對其妥協。
3、不打罵、不嚇唬。在戒掉安撫奶嘴的時候,寶寶難免會有一些牴觸情緒,會哭鬧、和父母鬧脾氣,對於寶寶這些表現,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不建議採取打罵、恐嚇等威脅的方式對待寶寶。
4、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父母可以多陪著寶寶做些有趣好玩的遊戲,給他一些好玩的玩具等等,轉移他們的注意力。還可以帶寶寶去戶外進行適當的運動、玩耍,和其他小朋友多接觸,心思都花在玩耍上面,自然也會忘掉安撫奶嘴的事情。當寶寶心裡不再記掛奶嘴的事情時,就會自然而然地將安撫奶嘴戒掉了。
我是歪媽,家有4歲萌娃一枚,在養娃這條路上,入過坑,也踩過雷,但更多的是,通過不斷地摸索,學會了和寶寶一同成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或者困惑,都可以@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可以讓你「裝備升級」,共同幫助我們的小天使快樂成長!
想了解更多母嬰育兒經驗,就請關注我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