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徐旭
□ 姜永安 連軼 洪福樂
「五人一組,排隊檢測!」「張大嘴巴,啊……」庚子歲尾,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蓉城,防疫戰鬥再次打響,武警四川總隊醫院門診部的「軍中木蘭」們又一次向「疫」而行。
已是深夜,成都街頭細雨淅瀝,寒風刺骨,醫院門診部大樓燈火通明。搬病床、調設備、運物資、清垃圾、設置「三區兩通道」……一道道白色身影來回穿梭,額上的豆大汗珠即使隔著滿是霧氣的防護面罩也能清楚看到。
「今天的檢測,明天早上必須準確無誤地拿出結果!」已經連續奮戰48個小時的門診部副主任任曉蘭疲憊不堪,雙腿打戰的她同檢驗科的戰友交代完工作,隨即用手撐牆,身體滑坐在冰冷的地面上。
12月7日成都疫情突發以來,作為門診部負責人的任曉蘭第一時間召開疫情防控會,整理醫用物資,收攏醫務人員,帶領人員前往中風險區,為當地官兵全面展開核酸檢測,同時宣講防疫抗疫常識,開設發熱檢診臺、發熱門診,全方位做好戰「疫」準備!
「任副主任,好像有一例疑似陽性……」12月10日,一例檢測結果將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為了排查清楚情況,任曉蘭與檢驗科的官兵們徹夜未眠,經過多次複查確認結果呈全陰時,她才終於舒了一口氣。而據她介紹,僅13至15日,官兵們晝夜奮戰,先後為總隊機關及直屬單位官兵、友鄰單位、家屬區、幼兒園、物業進行核酸檢測6700人次……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疫情再起,一個個軍中木蘭挺身而出,全力投入抗疫戰鬥。
「在職一分鐘,就要幹好每一秒!」疫情發生後,即將退休的護士長賀永紅、向嵐、張豔華第一時間向組織申請奔赴一線,醫院領導綜合考慮,建議她們到稍微輕鬆一點的崗位上,但倔強的她們主動換上防護服,加入一線防疫抗疫隊伍中。
幾天以來,她們不僅擔負全程的核酸檢測任務,還負責隔離病員吃喝住、病房消毒、醫療垃圾處理,既要完成好本職工作,又要當好護工、清潔工、修理工,搶著幹髒活累活,從未有過一句怨言。
類似這樣的故事,在這個門診部屢見不鮮,她們用對崗位平凡的堅守,印證著當初從軍、入黨時的那一份初心。
門診醫生鄒春華已年逾五十,每天工作在接觸人員最多的前臺,曾連續工作長達15個小時,卻從無畏懼、毫無怨言;醫生黃鵬懷有7個多月身孕,主動放棄休假、走上戰位,未曾叫過一聲苦累;檢驗科技師劉萍、楊秀萍面對標本量大、人手少的困境,鏖戰3個通宵,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負責的態度確保檢驗樣本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截至目前,四川總隊醫院門診部的「軍中木蘭」們已經在崗位上堅守了十餘天。她們向疫而行、向陽而開,為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