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教懷孕知識遭投訴:性教育,該由誰來說出口

2020-12-11 健康界

最近,有網友在短視頻平臺上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經歷。

起因是班裡有老師懷孕,引發了學生們對於性別和生育的好奇。

作為班主任,這位網友想正好藉此機會,向同學們普及了一下懷孕方面的知識,以及男生和女生的區別。

沒想到,這引發了家長的強烈不滿,還揚言要去找校長告狀。

此事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好在,絕大多數的評論都對這位班主任的做法表示了支持。

受傳統觀念的薰陶,很多中國的家長都認為「性」是上不了臺面的東西,孩子越晚知道越好。

就像李銀河在《中國性教育的現狀》裡談到的,我國的性教育之所以很難推廣,主要的阻力就是來源於家長的擔憂。

試點性教育教材《成長的腳步》裡用了一些卡通畫來表現性交的過程,馬上就引起軒然大波:這個不行,怎麼能讓孩子看這個呢?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的《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裡有一張提到「陰莖」的插圖,被學生家長發到網上後,迅速變成爭議材料,後在輿論的風暴中不得不暫時下架。

學校給孩子發《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立馬「嚇壞」家長們:尺度太大!孩子才幾歲就給他們看這個,知道了不得學壞?


你覺得性教育太早

壞人可不會覺得你的孩子太小

臺灣才女作家林奕含,在2017年4月27日傍晚被發現在家中上吊自殺。

生前,她留下了一本基於她的真實經歷寫成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在小說中,13歲的思琪被老師性侵,老師一邊把生殖器插入她的嘴裡,一邊和她說:「這是老師愛你的表現,你懂嗎?」

在飯桌上,思琪試圖向父母求助:「我們的家教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結果卻收到了媽媽這樣的回答:「什麼是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一句話,收回了思琪想對父母坦白的心。

為了過得不那麼痛苦,思琪只能強迫自己愛上老師。

但很快,她又發現老師在和另一個女生做同樣的事。

從此,抑鬱症纏上了她。哪怕林奕含後來遇到了真正愛她、尊敬她的丈夫,她也還是無法完全走出這段陰影。

抑鬱十多年後,她選擇與這個撕裂的世界徹底告別。

林奕含自殺前8天受訪視頻截圖

近些年來,未成年性侵事件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幾乎每隔幾天就有媒體報導相關事件。

14歲中學生被性侵後跳樓自殺;

4歲女童被5旬男鄰居帶走一夜,女童回家滿身是傷;

男主播疑似強姦幼女直播,自稱9000元買的破處驗貨;

……

據《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 我國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數量連年上升。

2017-2019這三年期間,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總人數加起來超過了4萬人。

在2019年,檢察機關以「強姦未成年人」為由,起訴12912人、同比增長39.33%;起訴「猥褻兒童」5124人、同比增長56.12%;起訴「強制猥褻未成年人」1302人、同比增長45.31%。

在這些大幅增長的數字背後,是一段段「房思琪」式的人生。

而這僅僅是記錄在案的,那些沒記錄在案的呢?

性教育的不足,會讓孩子缺乏性防範意識。孩子無法從面前的壞人身上嗅出危險的氣息,不知道自己身體的哪些部位是萬萬不能讓別人觸碰的。

不幸遭遇性侵後,由於家長向來都忌諱談性,有的孩子會在潛意識裡認為被性侵是可恥的,本著「自己犯了不被原諒的錯」的心理對家長隱藏事實。

有的孩子在被性侵的時候甚至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直到長大後才頓悟,而這樣的童年經歷很可能就會成為孩子一生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當然,惡人是無法被原諒的,但如果家長能早一點給孩子這方面的引導,哪怕只是告訴孩子最基本的「你的身體裡哪些地方不能讓任何人碰」「萬一被人碰過後要和爸爸媽媽說,我們會幫你解決」——

是不是就會有更多的孩子能在被壞人性侵時,意識到這時候需要呼救而不是忍受?

是不是就會有更多的孩子能坦誠地對家長道明真相,得到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不用再一輩子生活在見不得光的黑色深淵裡?

很多家長認為性教育不是一件緊急的事,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知道了,然而家長們可否想過,等出現問題時再去補救,往往已經太遲了

林奕含離開這個世界後,她的家屬在聲明中寫到:

「她寫書的目的,是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有第二個房思琪,希望天下的父母、善良的男孩、女孩和男人,都能用溫柔和溫暖的心靈來一起保護房思琪們。」

要想真正保護好「房思琪們」,就必須要早點進行性教育這件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性教育不僅僅是性本身的教育

坦然面對性教育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

說起性教育,很多人只會想到性本身的教育。

在傳統的觀念裡,性是骯髒的、可恥的、下流的。由此還衍生了一個詞——性恥感,這個詞像瘟疫一樣蔓延了我們生活的整片土地。

很多女孩在長大的過程中都會有類似這樣的經歷:夏天穿著漂亮的小短裙在沙發上隨便一坐,不小心露出了裡面的內褲,如果這時家裡剛好來了人,媽媽見到後會立馬瞪她一眼:「快把腿並上!羞!」

於是女孩會在潛意識裡接受並且踐行「性恥感」教育,認為暴露私處這件事,很「羞」。

從生物學的意義上來說,不對外暴露隱私部位是人類的本能,這沒什麼問題。但如果,家長能換種教育方式——

「裙子遮住的部分,叫做隱私部位;你可以自己看,或者給你認為最最親密的人看,但不要給其他人看,因為這是屬於你自己的部分。如果有人跟你談論隱私部位,想碰你這個部位……哪怕他要帶你去玩、給你糖吃,你一定要拒絕,並且告訴爸爸媽媽。」

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自己「羞」了,而是會對自己的身體多了一分了解,知道保護好自己的私處就是在保護自己,並且關於這個問題,可以隨時向爸爸媽媽求助。

對於學校發性教育教材、給孩子講懷孕知識這樣的事,很多家長都會質疑:那麼早讓孩子知道什麼是「陰莖」「陰道」「子宮」「卵巢」「精子」「卵子」……確定不是在教壞孩子嗎?

還真不是。就像華中師範大學性學教授彭曉輝說的,「像『爸爸的陰莖放入媽媽的陰道』這樣的話,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把它當作一個普通的概念來接受,跟一年級的小朋友講,他們會像聽「握手」一樣對待,沒有成年人那種不恰當的想法。反而放到五年級再去說,孩子會竊笑、不好意思,會起鬨。」

對孩子幼時的性教育,真的沒必要考慮那麼多,它更多的作用是教會孩子對自己的性別形成認知,了解自己的身體和性器官,學會識別壞人,懂得自重和自愛。

性教育的名字從來就不止一個,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它還意味著性與關係教育、愛滋病防治教育、對性少數群體的尊重教育、避孕教育、生命教育……它是關於性別平等、身體尊嚴、身體權利等方面的教育。

2018年1月10日,《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發布,引出了一個概念——全面性教育(CSE),「基於課程、探討性的認知、情感、身體和社會層面的意義的教學過程。」

「其目的是,使兒童和青年具備一定的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從而確保其健康,福祉和尊嚴。全面性教育培養相互尊重的社會和性關係。幫助兒童和年輕人學會思考其個人選擇如何影響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並懂得維護自身權益。」

聯合國官員李紅豔對《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的解析


全面性教育不僅是青少年

更是社會健康發展的需要

每個人心裡都清楚,性就像吃飯、喝水、睡覺一樣,是我們一生中最普遍的事情之一。而我國的性教育推進之路,卻像是一場漫長又艱難的拉鋸戰。

1954年,由北京協和醫院王文彬、趙志一、譚銘勳三位醫生合作編寫的《性的知識》出版,書中附有男女器官在歡好狀態時的剖面圖。雖是正規出版物,但當時在學生間只能偷偷傳閱,一旦被發現,將遭到嚴厲處罰。

可當1957年再版時,這些內容被刪得一乾二淨,直到1980年才恢復。

《性的知識》部分插圖

1972年,教育部編寫中學二年級《生理衛生》課本,編輯葉恭紹在編寫某個下身器官時,「編寫人員一起商量,竟有一半人反對寫這一章。」

雖然早在1929年,教育部就要求初級中學教材必須教授學生「性的發育行為和責任」。

但直到1993年,保險套作為商品,才第一次被擺上了櫃檯。

當時那是中國第一家性用品商店,周邊早已被前來看熱鬧的人們圍得水洩不通,然而遲遲沒有人願意踏入店鋪。

開張16天後,才出現了一位誤打誤撞進了小店的年輕人,他惶恐不安地掏出9元6角,買走了第一盒安全套。

直至今日,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性開放時代。

性話題可以在公眾視野中被正常提及,性用品和交友軟體選擇繁多又唾手可得,性教育已經被納入中小學義務教育課程框架……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在性教育的開展之路上,依然阻力重重,鮮有人重視。

仍然有很多孩子、很多地區沒有性教育,不少男學生們根本不明白「性騷擾」的含義,女學生們被無辜強姦卻被指責穿著過於暴露……

性教育的缺乏,不僅讓我們時刻面臨著性的汙名、誤讀與難以名狀的羞恥,對整個社會來說,還帶來了諸多挑戰。


性與性別歧視、暴力

前面已經提到,我國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數量連年上升,僅2017-2019年間,總人數就超過了4萬人。

除此,在某些我們看不到的角落裡,有些人群還在面臨著野蠻的性剝削;在各大高校,性騷擾、對同性戀歧視甚至侮辱等現象也頻繁出現。

性傳播疾病日漸低齡化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防治中心的數據,青少年愛滋病感染者在近5年的平均增長超過35%。

高發的意外妊娠與流產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學技術研究所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發生約1000萬人工流產,其中超過50%為25歲以下未婚女性。

因意外妊娠導致的惡性事件頻發

江蘇無錫一少女產子後拋嬰至垃圾箱;

北京一17歲少女因產子後將其扔下5樓,造成孩子死亡,自己被取保候審;

瀋陽一17歲女孩產子後擔心孩子啼哭,用衛生紙塞滿嬰兒之口險些造成其死亡;

……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後還會有:

酒精、新型毒品、社交軟體帶來的性機遇和性風險;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使未成年更易接觸色情、暴力製品,誘使他們模仿甚至違法犯罪等等。

而全面性教育的開展會帶來什麼呢?

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負責人劉文利,也就是《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的主編,多年以來,一直致力於性教育的研究工作,在多所學校進行了性教育開展效果的監測。

劉文利主編《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

二年級下冊P29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在她的研究對象裡,實驗組是進行了全面性教育的學生,對照組是未進行性教育的學生。

研究結果表明,進行了全面性教育的學生,不僅僅性知識得到了增長,他們的社會情感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他們的家庭關係變得和諧、親近;師生關係得到了明顯改善,彼此之間更有信任感;對於人際關係的處理也有了明顯提高。

研究結果還表明,全面性教育課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傳統性別刻板印象水平,提高了性別平等意識;改善了小學高年級學生對同性戀群體的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減少了小學高年級學生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的歧視態度……


正確開展全面性教育

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項目官員李紅豔指出,家庭是開展性教育的第一個場所,緊接著是學校、社區和數字空間。

可以說,要想真正落實好性教育,也不僅僅是教育部的事,而是和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關係。

對於家庭

家長是不是可以在孩子3歲甚至更小的時候,就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成長發育情況,慢慢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清楚自己的性別角色,重視自己生殖器的衛生,主動解答孩子性方面的疑問,完成孩子的認知發展?

對於學校

僅僅生理課那兩節不跳過,能達到及格線嗎?是不是只有把性教育所必需的人才培養、師資編制、研究課題經費、課時等等都做出更加系統的規劃,才能進行真正有質量的全面性教育?

對於社區

是不是應該積極擴大性教育的宣傳,從家庭開始,用專業的方法改善社區家庭的性教育觀念,向社區家庭傳授性教育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對於數字媒介

對那些網站、APP等媒介的工作者而言,是不是要努力給青少年們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性教育、交流等的生態?

對我們每個人而言,當我們在各種網絡平臺發言時,是不是應該對那些與我們不同性選擇的人,樹立最基本的尊重與平等觀念?

只有我們共同發力,才能讓整個社會形成一種和諧的性教育氛圍,惠及更多的中國青少年。


華中師範大學性學教授彭曉輝在接受採訪時,曾說過這樣的話:

「性是一個人從出生到去世,一直伴隨的東西,了解性、了解自己的身體,就像要學習語文、數學一樣是個必須接受的教育內容。」

早期的性教育,引領著孩子的價值觀,指導著他們對待世界的行為和態度。

進行性教育並不意味著就能消滅性侵害、性歧視、性剝削……

可以肯定的是,正確開展全面性教育,對於孩子今後的戀愛,婚姻,乃至整個人生都著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意義。


來源:健康界

作者:一號鹿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於:

新華網、新周刊、頭條新聞

《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

《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

張耀華《你我夥伴性教育支持平臺規模化探索分享》

蕭廣成《社區性教育應從家庭開始》

劉文利《性教育課程研究與推動經驗》

李紅豔《社會總動員,開展性教育》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人生答疑館《「總覺得性是很骯髒的事情」》

短史記《譚嗣同的「性教育之夢」仍尚未實現》

破詞兒《在性教育方面,中國人,你曠課了》

三聯生活周刊《性教育不光是生理衛生課,還有平等、尊重和愛》

新京報書評周刊《從「作風問題」到「無悔青春」——1949以來的性禁錮與性解放史》


好想法、好創意、好線索,

請添加微信(ID:lubinxun2727)交流

一經採用即奉酬勞 50-5000 元

小健說:

如果不想錯過我們的推送,可以進入公眾號,查看以往的文章列表;

如果有一天沒有收到我們的推送,那可能因為微信改變了推薦方式,不是我們沒有更新喲;

你可以在搜索框搜索「健康界」,進入公眾號,閱讀往期文章。

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歡迎點個「贊」或者看完點個「收藏」

你的鼓勵是我們堅持每天更新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小學老師懷孕遭學生質問,普及性別知識後,家長:你等著,我明天找...
    前段時間一則小學老師給學生普及性別知識的消息登上熱搜,家長稱自己的女兒還小,希望作為老師不要將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教給孩子,並將其上傳至網絡;其實這起事件老師也做出了解釋,主要是因為班級裡有位老師懷孕了,恰巧還有同學一直詢問,作為老師就想藉助這個機會,給孩子普及一下關於懷孕生子的知識,但沒曾想遭到了家長的強烈不滿!
  • 老師真冤枉,給孩子科普懷孕知識卻被家長吐槽,該正視性教育了!
    ,不應該太早地為其談及性方面的話題,不該教孩子兩性有關的知識,父母思想傳統且保守。近日,一位老師因為教孩子懷孕知識就受到了家長的吐槽,整體來說,筆者覺得老師真冤枉,大家該正視性教育了!有家長在社交平臺發文表示,女兒的班主任在學校給他們講懷孕的過程,還給他們講男生和女生的區別,家長覺得女兒才9歲,不是該聽這些事情的年級,該家長覺得老師沒有分清場合,情緒十分激動,還要把此事告訴學校校長。
  • 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責怪:對性保持沉默,不代表孩子不會好奇
    這兩天看到這樣一條新聞: 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責怪。 最近,有網友在短視頻平臺,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這位家長說老師在學校教孩子一些兩性方面的知識。
  • 全球最大A片網站開始提供性教育,老師不教蒼老師教
    在這種情況下,花季少女意外懷孕這種新聞的出現到底是誰之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我國的性教育也是世界水平的!是的,中東和非洲這些宗教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就不用說了。就連大洋彼岸的美國,性教育在南部那些宗教保守洲也都是不存在的。
  • 兒童性教育,多晚才算晚?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簡單心理APP 簡單心理江湖邊、Rosie ✑ 撰文10月17日,對我國的性教育工作者來說,是極具裡程碑意義的一天。但另一方面,當老師去教9歲孩子有關懷孕的知識,卻被家長投訴:我女兒還小(不應該學這些男男女女的東西)。9歲,是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年紀。按照《美國國家性教育標準:K-12核心內容和技能》的描述,9-11歲的孩子,已經應該知道什麼是月經、遺精,並能夠描述「性騷擾」的定義及其惡劣性。
  • 「性教育」主題繪本書單:對孩子難以啟齒的性教育,讓繪本來幫你
    我小時候接受的性教育是野蠻的。我們村子裡有個女孩,十七八歲的時候懷孕了,村子裡鬧得沸沸揚揚。我媽跟我說,如果你像她一樣亂搞,我就不活了。後來我上中學,開始上生物課。講到生殖系統那一章的時候,老師讓我們自學。整個教室裡的氛圍是詭異的,同學們都按捺不住好奇心在翻書,但看到異性的圖片時又感覺像犯罪一樣的忐忑。
  • 男孩女孩性教育都要從小抓起,3個方法教你正確進行性教育
    說起性教育這個話題,有很多家長都會避開,覺得跟小孩子講解,會不好意思開口,孩子有時問一些敏感的話題,父母也都會選擇遮掩過去。即使有家長知道性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也只會跟孩子說,隱私部位不能給別人看,到底性教育該怎麼給孩子普及呢?
  • 性教育的普及:避免房思琪式的悲劇
    書中講述了房思琪從初一到高三被老師李國華誘姦的故事。這是書裡的故事,也是作者林奕含的自身經歷。關於李國華和思琪的故事,有關強暴誘姦的字眼,書中未提一字,滿滿的都是「你太漂亮了」、「這是老師愛你的方式」、「你喜歡老師,老師喜歡你,我們沒有做不對的事情」之類的話語。
  • 跟孩子聊聊性知識,你準備好了嗎?|素媛案|...
    幼兒園總務處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稱,該老師因個人原因已經在接受警方的調查,「(我們)已經全力配合警方,發生以後,我們也非常的氣憤,也在等待警方的調查結果。」青浦區教育局4月1日下午發布情況通報,稱該幼師目前已被依法批捕,案件正在審理中。學校主要負責人被免職,並啟動責任追究程序
  • 比起死刑,我們更需要性教育
    早戀是丟人現眼;被性侵了不能聲張,因為你髒了;穿著暴露是自輕自賤,是不知廉恥;教你性知識,會導致你初嘗禁果,跨越雷池……性是罪惡的。北師大出過一本《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該讀本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進行本土化改寫,但發行之後,卻受到了學生家長的抵制。
  • 開房、早戀、懷孕,中學生性教育迫在眉睫,家長們還要迴避多久?
    更讓人驚訝的是,事情遠不止想像那麼簡單,讓老師和家長都目瞪口呆。由於這兩個同學周末都處於無人監管的狀態,在多次試探之後,女生悄悄走進了男生家的房間,偷吃了禁果,由於沒有足夠的防護措施,居然懷孕3個月才被家長發現。
  • 阿衰:性教育課該怎麼上,金金羞於面對,阿衰成為老師
    中學時代,你一定上過這樣的課,那就是性教育課,老師向我們普及性教育的相關知識。可是在漫畫中,金老師卻在這節課上害羞地鑽進了講課桌裡,多虧了阿衰幫助上課,這節課才得以結束,讓我們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平時上課都激情飽滿的金老師,今天卻突然委婉害羞了起來,就連本節課的內容他都結結巴巴,害羞的說不出來,講臺下面的學生聽得都著急了。原來這節課是要上性教育課,說完上課內容後的金老師害羞地躲在了講課桌的後面。阿衰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他嫌金老師實在太丟人了,於是決定幫助他來講這節課。
  • 「教培坑」該由誰來填
    今日社評    本報特約評論員    監管部門有必要提前介入,把教培格式合同可能存在的問題講清楚,把培訓機構可能的貓膩指出來,用主動作為把「教培坑」一個個填平。另一方面,教育培訓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問題,其中就包括「教培坑」亂象,讓很多家長不堪其擾,也嚴重影響了教育培訓行業發展。    這些年來,媒體報導了不少「教培坑」,其中一些問題屢經報導和整治,但依然存在。
  • 美國《國家性教育標準》及其啟示(上)
    《國家性教育標準》的目標是為從幼兒園到第十二年級處於發育中的適齡學生,提供清晰、持久、直接的最低性教育標準指導。在美國,教育標準在公共教育中是發展學生能力、豐富學生學習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總的來說,標準的目的是為處於特定年級的學生,在該學年結束時提供其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的明確指導。
  • 怎麼向孩子解釋懷孕?小學生的作文《懷孕》走紅,家長別光顧著笑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性教育對於孩子成長來說是很重要的,讓孩子了解更多的性知識,也可以讓他們更好地保護自我。但是很多的家長總是會特別的會對於孩子的性教育總是羞於說出口,殊不知家長對於孩子性教育的不重視,不僅會讓孩子語出驚人,也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 當惡魔靠近天使,家長該覺醒了:看黃磊是如何普及兒童性教育?
    曾有人總結中國式性教育——家長不願說,老師不願講,孩子偷著看。我們小時候,所謂的性啟蒙,也不過是「道聽途說」,根本沒有人教我們。如果這個事件裡的家長,給足了女兒科學的性教育,那麼小女孩在遇到男孩欺負的第一時間,必然不會如此順從,而是馬上離去、告知家長。
  • 17歲女高中生懷孕,跪地痛哭:媽,你為什麼不早點攔住我?
    但是出現這種事情,難道跟性教育的缺失沒有一點關係嗎?正確的性教育,可以讓孩子知道性的意義和後果,知道怎麼去處理自己的欲望。可是在國內,真的很少有父母會主動給孩子上性教育課,甚至在發現有老師在上時,還會勃然大怒。
  • 這部關於性教育的劇,所有人都應該看一遍
    當得知身邊有朋友懷孕了被學校退學,你會怎麼做?在公眾場所遭遇陌生男子猥褻,又該怎麼辦?這些和「性」有關的問題,都來自最近備受關注的一部日劇《17.3關於性》,這部劇在豆瓣被1萬多位網友打出了9.2的高分,甚至還有網友稱這部劇為「東亞性教育第一劇」。
  • 芭比娃娃太「高級」遭家長投訴,網友:這樣的家長最阻礙孩子成長
    原來這位媽媽某一天在女兒的嘴裡聽到「生孩子就是孩子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這樣的話,而媽媽很明顯是沒有教過孩子這樣的話的。而經過對孩子的詢問,原來孩子對小孩是如何出生的這一過程的了解,居然是來自於一個芭比娃娃。
  • 野路子性教育毀了下一代
    中國教科院也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近50%的家長從未提過性教育相關內容。前幾年,北京師範大學出了一套《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被一些小學選做了性教育教材。但在2017年3月份,杭州的一位家長在網上吐槽教材尺度太大,會教壞小孩子。隨後,一批「正義的大V」相繼轉發評論,最終,這本教材被迫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