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薦 | 第216期
冠、幹、葉是樹木的骨架,今天的文章將為大家總結樹木的一般規律。樹木在風景畫中至關重要,它能為畫面增色不少。我們往期也推送過樹的教程(點擊藍字即可查看)總是畫不好樹,那你一定是沒看過這篇推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樹木在風景畫中的意義
在風景畫中沒有樹的畫較少。有的畫以樹木為主題,塑造千姿百態風度翩翩的樹木;有的畫幅描寫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樹木風貌;也有的畫幅描寫風晴雨霧中的樹木;更有專題表現樹木的根、幹、葉的畫幅。這些不外乎寄託作者的一種情感。然而,更多的樹木在畫幅中則是作為一種襯託出現。 有的是襯託主體物;有的是作為構圖的邊框;還有的樹木純屬點綴,調劑畫面色調增加畫面情趣,至於那些似是而非寥寥幾筆的塗抹則屬形式美方面的裝飾趣味。因此,有不少樹木在畫幅中僅有幾塊顏色和大體外形,並無具體名稱可以理解,不必深究。因為藝術品畢竟不是照片和植物學掛圖。
二、樹幹
成年的樹木其冠、葉、枝叉、幹、根都較易識別,這是我們重點研究的對象。
中遠景和次要樹幹畫法,一是在淺背景上著深色畫出;一是用空白的方法先畫背景空出樹幹。樹幹的顏色用深淺兩種顏色畫出,不必過細刻劃。近景樹幹或主體樹幹則應首先研究其結構特徵、光線方向、固有色和環境色以及樹幹上下的不同色彩,然後確定是單獨刻畫還是用環境色調來襯託刻劃。
著色步驟是先畫亮部和反光,再畫暗部和明暗交接線。樹枝和葉子的投影都在亮部。如果是中景樹幹,應趁溼畫出投影;如果是近景則應在幹後再畫。這種投影的色彩變化應以樹幹的結構為轉移。
關於樹幹表面特徵問題。粗糙的樹幹表面反光和高光都很弱,光滑的樹於表面則應按一般規律來畫 。
一種簡 便的速寫性畫法是用筆中含有明暗兩種顏色一次著 色畫出,則出現有明暗變化的樹幹。如上圖先畫出有明暗的樹幹再用背景襯託。
三、樹冠
樹冠最能體現樹的品種特徵和感情色彩,尤其外形更有代表性。樹冠的外形有圓球形、圓柱形、圓椎形和不規則的外形等。秋天落葉的樹木又是些稀疏的外形和葉片。
在陽光下樹冠都有一個大體明暗和局部明暗。亮部色彩淡而暖一般無高光;暗部反射環境色和天空顏色;下部反射地面色彩,或冷或暖要看具體情況。
著色前先把樹冠大體分成明、中間、暗和反光四部分,然後用塊面以並置的方法將顏色擺到畫面上。這樣你會看到界限分明的每一部分色塊組成一個完整的樹冠。這個方法有助於你將一個複雜的自然界中的樹冠概括地表現出來。(如上圖)
另一種方法是由明到暗用溼接的方法將幾塊大的顏色鋪上畫面。尤其中遠景樹冠的表現,這種方法會更好一些(如上圖)
樹冠的外形屬於情感表露變化較多的部位,因此提醒你在作畫時在用筆方面多多動腦,那些生動流暢的筆觸往往給讀者留下許多回味的餘地。上圖為秋葉畫法的一種。
相關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