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悄然而至
大家紛紛轉發起了玖月奇蹟
祝大家九月都能
運氣爆棚、歐氣滿滿~
新的一月你是否還在片荒呢?
小印為大家整理了一份
冷門高分的小語種電影片單
保證好看且有逼格~
法國電影
FRENCH FILM
NO.1《兩生花》
1991年 | 豆瓣8.3分
《兩生花》,又名《維羅妮卡的雙重生活》,導演是大名鼎鼎的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兩個少女維羅妮卡,分別生于波蘭和法國,相同的名字,相同的外貌,相同的年齡。她們都那樣熱愛音樂,嗓音甜美。
她們從來沒有見過面,但卻心靈相通,好像能夠感覺到世界上還有另一個自己存在。
故事的前半段是波蘭的維羅妮卡,故事的後半段是法國的維羅妮卡。
一個長發,一個短髮;一個選擇歌唱而猝死舞臺,一個選擇平凡而放棄理想。
電影講述兩個女孩的生命故事,表現了人類不可名狀、難以解釋的生命體驗,也許孤獨才是永恆的宿命。
NO.2《蝴蝶》
2002年 | 豆瓣8.6分
一個老人和一個10歲女孩共同去尋找一種阿爾卑斯山脈中的稀有蝴蝶「伊莎貝爾」,老人為了死去兒子的遺願,女孩為了尋找失去的母愛,走上同一條尋找的旅途。
過程中一老一少不斷爭吵鬥嘴而漸漸親近,大段充滿童真的對白,陽光明媚的法國鄉村風光一覽無餘。
其實,伊莎貝爾蝶並不是他們真正尋找到的東西,他們所收穫的,是及時表達愛的勇氣。
NO.3《觸不可及》
2011年 | 豆瓣9.2分
《觸不可及》的豆瓣評分高達9.2,改編自真實事件。
迷戀跳傘的白人富翁因事故造成脖子以下癱瘓,於是高薪聘請一位全職陪護。在諸多應聘者當中,他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一位毫無經驗並且剛從監獄釋放的黑人混混。
身邊人都不理解,他給出的回答是:他總是忘記我癱瘓的事實,我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沒有憐憫沒有特殊對待沒有歧視。
這樣兩個家庭背景和思維方式迥異的人,跨越了階層和學識,出人意料地相處融洽,成為心靈相通的知己。
在這部電影裡,生與死都不再是拿來當噱頭的淚點。這是一種對生命真正的敬意與尊重,與感動無關,卻無時無刻令觀看的人感受到脈脈溫情。
NO.4《心房客》
2012年 | 豆瓣8.5分
片名《心房客》直接戳中電影主題,三段故事裡的主人公都蝸居在狹小逼仄的公寓裡,而他們的內心遠遠比身體更需要自由的空氣。
一幢破舊公寓內外的六個陌生人,一臺待修的電梯,三段不同的生活構成了《心房客》光怪陸離的故事。
封閉空間內的人物如同置身滑稽的默劇中,他們的行為和情感富有象徵意味。在點明生活本質的同時,這些故事就像初春時節探出頭,幾個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NO.5《阿黛爾的生活》
2013年 | 豆瓣8.4分
這部電影在當年的坎城電影節上收穫了無數好評和盛譽。
《阿黛爾的生活》厲害之處在於,它將同性場面用如此露骨的方式展現出來,並沒有讓觀眾覺得下流、醜陋,相反,令人感覺十分美好,情慾和性感表現得非常純粹。
也正是在這些段落中,觀眾得以與電影主角產生強烈的共情。無論你的性別與取向如何,你都會認同所展現的美與好,並且能夠嘗試理解阿黛爾和艾瑪靈肉交融的愛。
影片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將一些看似散漫的片段串聯起來,悄然無聲地把觀眾帶入阿黛爾的世界中。
NO.6《普羅旺斯的夏天》
2014年 | 豆瓣8.4分
《普羅旺斯的夏天》講述了一個溫暖治癒的法式家庭故事。
久居法國鄉村的老人突然收到離家十八年的女兒託付,照顧她來自巴黎的兒女到普羅旺斯鄉下過暑假。疏離的關係和生活習慣的溝壑在相處中磨合,緩緩流淌著親情。
老人用他的方式,倔強地、艱難地守護著他的孫輩、他的家庭以及他的家鄉,最終獲得了親情的破冰和孩子們的愛意。
德國電影
GERMAN FILM
NO.1《瑪利婭·布勞恩的婚姻》
1979年 | 豆瓣8.3分
電影講述了一個女人奇妙的愛情經歷,古怪、滄桑,又有一種神秘感。
從在炮火聲中舉辦結婚儀式,到在爆炸聲中毀滅,充滿了暴力和血腥的十年,也正是戰後德國滄桑變化的十年。
本片導演為著名的新德國電影四傑之一法斯賓德,他通過這部愛情悲劇,藉由瑪麗婭坎坷的婚姻悲劇和她短暫一生流離失所的命運,反映出戰爭給德國普通人生活帶來的痛苦狀況以及摧殘,形象地隱喻了德國戰後社會的興衰與進退。
NO.2《羅拉快跑》
1998年 | 豆瓣8.1分
《羅拉快跑》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但同樣兼具電影藝術性和實驗性,就像一款以羅拉為主人公的電腦闖關遊戲。
羅拉為了營救自己的愛人曼尼,她不停奮不顧身地奔跑,每次選擇都會導致不同的結局。
電影實際上是在表達世界的不可知和命運的混沌無常,人類對世界充滿無奈與絕望。
這是一部「新」電影,在世紀之交之際,讓人們對於21世紀的電影有了更為直觀的遐想。
NO.3《布達佩斯之戀》
1999年 | 豆瓣8.6分
電影的敘事相當緊湊而飽滿,沒有多餘的臺詞或劇情。影片有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有曲折離奇的情節發展,並包裹了時代大背景的歷史外殼。
二戰陰雲下的無奈悲歌,一個女人和三個男人的半生糾纏,一場步步為營、蓄謀已久的復仇傳奇,在布達佩斯上演。
NO.4《鋼琴家》
2002年 | 豆瓣9.2分
這是一部反映二戰時期納粹統治下,波蘭猶太人悲慘生活的電影。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獨具匠心,大量使用了蕭邦創作的古典音樂。蕭邦作為波蘭偉大的作曲家,是音樂史上著名的愛國者。
導演正是通過蕭邦的音樂吶喊,呼喚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和擔當。
電影克制而冷靜,哀悼在二戰中不幸逝去的生命,也有對人性深刻的反思,戰爭片最重要的意義莫過於此。
NO.5《浪潮》
2008年 | 豆瓣8.7分
德國電影《浪潮》根據美國真實事件改編,體現了強權下的服從現象。
校園裡一場有關法西斯主義的課程實驗,讓學生們由此產生專制獨裁和群眾運動的癲狂。
原來納粹和獨裁依舊離我們的日常生活並不遙遠。
NO.6《氣球》
2018年 | 豆瓣8.4分
《氣球》翻拍自1981年的老片《偷渡人》,即使在這樣一部商業片裡,沒有不刻意渲染政治高壓的恐怖,依然可以從各種各樣的細節裡感受到,生活在東德根本沒有秘密,危險無處不在。
這部電影就講述了一個生活在東德社會高壓之下的四口之家是如何逃離的故事。
義大利電影
ITALY FILM
NO.1《革命往事》
1971年 | 豆瓣9.1分
《革命往事》觸及了「革命」這一宏大的敘事主題,恰好迎合了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性的革命思潮以及由此引發的眾多社會事件。
導演萊昂內邀請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操刀電影配樂,很好地契合了兩個主角的性格和經歷。
革命的原因,革命的烏龍,對革命的背叛、忠誠和反諷,影片熱烈而又傷感,高屋建瓴,蘊意深厚,體現出真正的史詩格調。
NO.2《郵差》
1994年 | 豆瓣8.8分
「當華美的葉片落盡 ,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 」。
聶魯達的詩歌與義大利的優美風光交織在一起,詩歌的精神同樣得到傳承。
郵差馬裡奧需要詩,他敏銳地察覺,詩歌不屬於寫作的人,應該給那些最需要的人。
於是馬裡奧因為聶魯達的詩歌成了一個共產主義者,並代表工人去朗誦他自己創作的詩歌,他的人生就此改變。雖然他的命運不可逆轉地走向了悲劇性結局。
丹麥電影
DANISH FILM
NO.1《狗鎮》
2003年 | 豆瓣8.4分
本片一如以往拉斯·馮·提爾電影中對人性的探討和關懷,對人的善惡進行鞭辟入裡的揭穿與嘲諷。
狗鎮從女主角格蕾絲心中的樂園變成地獄,她被當成沒有尊嚴沒有人格的狗對待,欺辱、壓榨、強姦、猥褻。
她終於無法再寬恕這些罪惡,重新獲得權勢後選擇血洗狗鎮。
最後的狗鎮只剩下一隻小狗。
NO.2《狩獵》
2012年 | 豆瓣9.1分
「人們都堅信小孩子不會說謊,這世界上沒有空穴來風。但人們錯了。」
幼兒園女童卡拉誣陷老師盧卡斯猥褻性侵,使得盧卡斯成為小鎮的眾矢之的,遭到小鎮群體鋪天蓋地的惡意和打壓,甚至是生命威脅。
哪怕最後警察證明了盧卡斯的清白,盲目的民眾卻並沒有就此放下心中的偏見。
NO.3《地雷區》
2015年 | 豆瓣8.6分
電影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德國戰敗,大批被捕的德國士兵成為了俘虜。
德軍曾在丹麥西海岸埋下了超過一百五十萬枚地雷,而其中一些被俘虜的年輕德國士兵,則被迫成為了活體地雷探測器。
在那裡,其他人似乎都在期待著他們的死亡。
孩子們用自己鮮活的生命喚醒了士官長內心的人性。
隨著一聲聲的地雷爆炸聲和孩子們無助的哭聲,士官長卡爾慢慢地從一臺戰爭機器中脫離出來,變為了有血有肉的人,最終也選擇放走倖存下來的四個孩子。
NO.4《總有一天》
2016年 | 豆瓣8.7分
《總有一天》被譽為是丹麥版《熔爐》,同樣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寄宿學校發生的暴行和迫害。
「總有一天,一切都會過去。」
「總有一天,一切都會變好。」
總有一天這四個字,看似充滿了希望,但卻也蘊含不敢作為的絕望。
伊朗電影
IRANIAN FILM
NO.1《生生長流》
1992年 | 豆瓣8.6分
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導演的長片《生生長流》,以偽紀錄片的形式記錄地震後一路的所見所聞,所談所感,尋訪當年拍攝的小男孩下落。
無論是搖籃裡的嬰兒,斷壁外的綠色,樓上的花盆,地震後的婚禮,瓦礫上的電視天線,體現的都是一個「廢墟開花」的堅韌與樂觀。
阿根廷電影
ARGENTINE FILM
NO.1《傑出公民》
2016年 | 豆瓣8.4分
《傑出公民》以一種近乎無意識的幽默感貫穿始終,電影蘊含的人情冷暖與文化隔閡又在不斷揭下一些人們平時視而不見的傷疤。
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家丹尼爾衣錦還鄉榮歸故裡,卻遭遇了種種烏龍事件,甚至險些喪命。
在影片的最後,丹尼爾志得意滿地帶著自己的新書出現在媒體面前,書名叫《傑出公民》,記錄的正是他在故鄉的遭遇。
急需快樂!最治癒人心的電影清單
解鎖《鐵達尼號》等經典電影的具象符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