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水滸傳》的人,都對魯智深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是的,魯智深確實是一個愛憎分明、嫉惡如仇的人,是深受讀者喜愛的人。但是魯智深剛出場的時候,留給讀者的印象應該說並不好,讀者甚至以為他是一個惡霸,甚至以為他是史進的襯託,要讓史進展示才華用的。當然這時候他的名字還不能叫魯智深,而應該叫魯達,是個提轄官。
一出場,魯智深遇上史進,兩人同行,遇見了路邊賣膏藥的李忠,李忠曾經教過史進武功,算是史進的師父,雖然現在的史進經過王進點撥武功比李忠厲害多了。魯達要求李忠和他們一起吃飯,李忠讓兩人先去,自己把賣的膏藥錢討回來再找他們,魯達大怒,表示不耐煩等李忠,並且大罵給李忠捧場的這些人。李忠雖然不爽,但是不敢聲張,只好說魯達是個性急的人。魯達確實有些性急,他是提轄官,不知道李忠這個賣膏藥的江湖商人的辛苦,還罵散了人家的客戶。不讓人家李忠討回錢,關鍵後來還張口向李忠借錢,李忠借給二兩銀子,他還嫌少,說李忠不爽快。其實二兩銀子已經不少了,吳用請三阮吃飯才給了一兩銀子買東西。魯達一個不關心底層勞動人民疾苦,蠻不講理的痞子形象躍然紙上。這只是其中的一件事,第二件事更體現了魯達不講理。
到了酒店,店小二讓他們點菜,魯達破口就罵,你這廝,只顧聒噪什麼?但有,只管賣來。即使是現在的開飯店老闆,估計也頭疼魯達這樣的顧客,來吃飯了,讓你點菜天經地義,店小二究竟錯在哪裡了,魯達還罵人家「這廝」,說人家只顧聒噪,而店小二呢卻不敢高聲語,連連點頭,不關心下層百姓死活的惡霸軍官形象顯露無遺。關鍵是魯達不僅不點菜,條件還高,聽見隔壁有人哭泣竟然把餐具都扔在了樓道上,又開始罵店小二,這哪裡是英雄,分明是惡霸嘛?如果魯達臨走的時候,一揮手好多銀子,然後瀟灑地說「不用找了」,那麼店小二受點氣也就罷了,魯達這樣又是罵人,又是砸東西,居然還不給錢,吃霸王餐,這就不對了。
臨走的時候,魯達並沒有給酒樓錢,要求賒帳,店主人唯唯諾諾,連聲應充,不敢不賒帳給魯達,魯達答應店主人第二天給他錢。很多人可能會說,魯達只是那天剛好把錢都給了金家父女,身上再沒有錢了,所以賒欠了酒錢,平時不這樣的。那麼第二天我們看見過魯達還錢給店家嗎?沒有,第二天魯達就跑去拳打鎮關西了,直至打死鎮關西,魯達亡命江湖,這頓飯錢始終在店家的帳簿子上記載著,沒見他付過錢,成了死帳。這頓霸王餐,魯達吃得夠爽。後來,魯達在五臺山喝過霸王酒,在瓦罐寺吃過霸王米飯,看來習慣成自然,改掉壞習慣確實不容易。即使是已經立地成佛的人了,曾經養成的習慣還對他影響深遠。以上是一出場,魯達所做的三件事,實在沒有一點好漢的樣子,不知道的讀者還以為是哪裡的惡霸,以為是下一步史進路見不平的對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