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痛風發作,優先找到大腳趾?如何避免痛風反覆來襲?

2020-12-14 三九養生堂

如今痛風已不是稀罕事,所盯上的人群也早已不再是老年人。

在古代,痛風被稱為「富貴病」,意思是富貴人家才會有的病。如今人們的生活已經奔小康,實現了脫貧,吃得起肉,喝得起酒,各種飲料琳琅滿目。如此狀況下,痛風不再是「富貴病」,而是時時刻刻縈繞在身邊,隨時會盯上一些人。

痛風來時,往往是雙腳先遭殃,大腳趾頭疼痛、腫脹、走路都艱難。都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大腳趾頭的這種疼痛,不僅疼起來要人命,還是一種病。

為何痛風總是從大腳趾開始呢

腳趾是有特殊性的,人的大腳趾相對於其他的腳趾頭面積大,也比其他的腳趾頭長,是距離心臟最遠的地方,皮膚最薄弱的部位。也就是說,大腳趾頭的血液循環能力也是身體諸多部位中最差的,尿酸就會沉積於大腳趾。

沉積也沒關係,只要溫度合適,也是可以被溶解的。尿酸鹽在溫度相對合適時,能夠被溶解,人體內的每一個部位溫度不盡相同,對尿酸鹽的溶解也就不同。大腳趾恰恰又是溫度不達標的部位,過多的尿酸鹽無法被溶解,問題也就很大。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運動量。人的雙腳是體內諸多部位中,運動量最多的。大腳趾內的關節損傷也會關節更大,這就使得尿酸鹽對大腳趾關節的影響要更大。

事實上,也有少部分的痛風,是從大拇指開始的。原因和大腳趾是一樣的,拇指也是血液循環差、溫度相對較低的部位。由於人們生活和工作方式轉變,一些辦公室白領,運動量少,雙手卻要經常敲擊鍵盤。長時間如此,手指關節的損傷也會很大,這就使得大拇指將逐漸代替大腳趾成為痛風的首發部位。

痛風的首發部位,也帶有一定的隨機性,具體到每個人身上也未必都相同。但發作起來的共性是一樣的,都是劇烈疼痛,無法忍受。如何才能避免痛風反覆發作,很多患者也一直在尋找方法。

避免接觸高嘌呤的食物,就是最好的方法。嘌呤增多是尿酸堆積的內在原因,不管痛風發展到何種程度,不吃高嘌呤食物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這些食物中,尤其是以海鮮為主,海鮮的嘌呤含量,是眾多食物中最高的,其次才是動物肝臟,濃肉湯。

是不是所有的海鮮都不能吃呢?

也不是,海鮮的營養價值也是眾多食材中比較豐富的,吃海鮮對提升免疫力也是有好處的。學會吃海鮮,選對了海鮮是很重要的。海鮮中嘌呤含量在安全範圍內的,是海參、海蜇皮以及海藻,每百克嘌呤含量低至50毫克以下。

嘌呤含量中等以上的海鮮,是需要管制的。比如三文魚、鱔魚、金槍魚、龍蝦、螃蟹以及烏賊等,屬於中等嘌呤的海鮮,每百克嘌呤含量在50到150毫克。鳳尾魚、沙丁魚、白帶魚、蛤蜊、牡蠣等屬於高嘌呤含量的,每百克嘌呤在150毫克以上。在選擇海鮮時,就要規避這些中高嘌呤含量的海鮮,而要選擇低嘌呤的海鮮,起到滋補效果。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痛風總在腳趾上發作?想減少痛風發作,做好這兩點試試
    痛風屬於反覆發作性炎性疾病,關節疼痛是其典型症狀。痛風發作多在暴飲暴食或輕微損傷後,好發於肢體遠端關節,起初在大腳趾發作,也會因為尿酸鹽結石而導致腎絞痛,那為什麼痛風容易在腳趾上發作呢。 為什麼痛風愛在腳趾發作?
  • 痛風發作,為何大腳趾成為首發位置?如何做降低痛風發作率
    由於體內血尿酸水平超標,而尿酸又會析出一種結晶體,它會不斷在關節處沉積,最終造成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慢性痛風石的出現。很多患者在痛風初次發作時,都是以大腳趾痛為主!既然尿酸鹽結晶能在任何關節處堆積,為何大腳趾卻成為首發位置呢?
  • 治療痛風不能見好就收,遵守3點減少痛風發作次數!
    痛風所引起的疼痛簡直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就如同刀割一般,簡直讓人們痛不欲生。痛風來得快去得也快,一般3~7天左右症狀就能消失或緩解,但痛風治療不能見好就收,需堅持用藥,做好生活調理來控制疾病。 如何減少痛風發作次數?
  • 經常痛風的人,關於痛風治療,這些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痛風的症狀急性發作時痛風發作特點,繼而出現關節發熱、腫脹,同時伴有痛覺過敏。小關節是最常受累的關節,特別是大腳趾的關節。同樣可累及其他關節,包括腳踝、膝蓋、手腕、手指和肘部。一些人急性疼痛時非常劇烈,甚至床單觸摸到腳趾便會引起劇烈的疼痛。不管有沒有藥物,有些疼痛都會持續幾小時到幾天。
  • 高尿酸的「剋星」就在廚房,若常吃,尿酸降了,痛風不反覆
    前幾天,急診科來了一位28歲的年輕痛風患者,李偉(化名)患有痛風已經有三年了,期間只要不忌口,痛風就會一直反反覆覆,特別是發作的時候,恨不得腿不是自己的。直到三年前的某個夜晚,熟睡中的李偉被腳疼給驚醒,那種感覺就像是腳趾被"咬"了一樣,火辣辣的疼,直接疼出了眼淚。次日李偉自己跳著去了醫院,經過醫生的檢查,確診為痛風。這幾年的時候,痛風的情況折磨李偉苦不堪言,每次疼起來都會懷疑人生。或許在旁人的眼裡,痛風並非什麼大問題,認為只要在家躺幾天就沒事了。
  • 痛風怎麼辦?中藥外治有奇效
    這不,70歲王爺爺痛風病又復發了,腳趾關節處紅、腫、熱、痛明顯,夜不能寐,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洪江院區中醫科病房,尋求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醫師黃建華為他診治。王爺爺有痛風病多年,每年反覆發作,特別是進食大魚大肉或受涼後發作頻繁,口服西藥雖能改善症狀,但每次服藥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厭食等不適,無奈之下,王爺爺想尋求中醫治療。
  • 大腳趾疼、是痛風還是拇外翻?
    經常看到有些人大腳趾側有凸起,有人說是拇外翻,又有人說是痛風石。這兩種病症位置相似,那到底怎麼區分呢?下面為大家講講,如何對拇外翻和痛風石做鑑別。
  • 「養生有道」痛風發作有多疼?這些治療誤區你要知道
    痛風疼起來像老虎在咬關節一樣!痛風,俗稱"白虎歷節"。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痛風發作起來,就像"老虎在咬關節"一樣。痛風是嘌呤代謝障礙所導致的一組異質性疾病。由於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產生過多或因尿酸排洩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其他組織,從而引起反覆發作的炎性疾病。
  • 尿酸指標高於540微摩爾每升的患者,極易痛風發作
    尿酸指標高於540微摩爾每升的患者,極易痛風發作 時間:2021-01-08 17:37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當我們身體內的尿酸濃度超過了其固有的溶解度後,就會析出結晶來,這就是痛風石在體內形成的主要原因。就像一杯濃鹽水,鹽放得太多了,就會有一部分無法溶解在水裡而沉澱在杯底一樣。
  • 服用非布司他後痛風發作更頻繁了,這藥到底該不該吃?醫生告訴您
    在臨床上有很多痛風的患者,有決心控制尿酸,也能配合吃藥,但是在服用非布司他以後卻出現了痛風的反覆發作,有些患者表示平時不吃藥的時候,每年發作1~2次,而服用非布司他以後每月發作1~2次,控制尿酸還不如不控制過得舒服,所以很多患者最終放棄了服用非布司他,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痛風降尿酸治療的6個問題,看看專家如何解答?
    導讀:本文為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孫瑞霞教授在高尿酸與痛風高峰論壇上就「痛風的藥物降尿酸治療」為主題的演講報告內容,本次報告從3W和3H入手詳細解答了痛風患者的藥物降尿酸治療相關問題。 Why:痛風患者為什麼要降尿酸?
  • 手指關節疼痛是痛風?今天就告訴你痛風的特徵,可以自查一下
    最近,小汪的手指關節特別疼,嚷嚷著說自己會不會是得了痛風呢,以至於最近他也不敢亂吃東西了,也不敢喝酒了,每天還得忍受著疼痛的折磨……在我國,患有痛風性關節炎的人數已經超過了4000多萬,他們也是每天都承受著痛風的折磨,而且痛風已經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重大問題
  • 關於痛風,這4個鮮為人知的真相,你要懂……
    3、痛風易發生在大腳趾的原因 90%的痛風首發在大腳趾關節,然後是腳背、腳踝和膝蓋。因為大腳趾關節在肢體末端,承受壓力較大,再加上血液循環差、運動量多和組織缺氧以及皮下脂肪少等,從而導致大腳趾發病。 4、肉眼看不到痛風石並不代表著身體中沒有 慢性痛風患者易出現痛風石,這是尿酸鹽長期累積的結果。
  • 吃非布司他降尿酸,痛風還發作怎麼辦?來看看本文給出的3個方法
    想要說明白這個問題,就先要從痛風發作的原理來講起。痛風發作的病理基礎確實是高尿酸,血液中的尿酸鹽水平超標,尿酸鹽在血液中析出結晶,並隨著血液循環,在關節部位逐漸形成沉積,關節部位沉積的尿酸鹽,如果在某些誘因的影響下,進一步引發關節部位的炎性反應,出現劇烈疼痛,紅腫等症狀時,我們將其稱之為痛風的急性發作。
  • 痛風石有這幾大危害,了解痛風知識,根據自己情況選擇治療方法
    ,長時間的反覆的話,更是會容易在身體關節的部位出現痛風石,出現痛風石會給患者的身體和生活都帶來比較大的影響的。痛風是因為身體中的單鈉尿酸結晶誘發的炎症性的疾病,長時間的嘌呤代謝活躍、嘌呤攝入過多或者是尿酸排洩出現障礙,都會導致身體出現高尿酸血症,身體長時間的患上高尿酸血症更是會引起關節和周圍軟組織尿酸鹽晶體沉積,進而就會出現反覆發作的
  • 痛風發作到底怎麼辦,這篇文章給你答案!
    科西莫·美第奇(CosimodiGiovannide'Medici)是文藝復興時期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死於痛風。 但不少人心裡都充滿了疑惑,這痛風發作得這麼厲害,到底該如何治療呢?聽說痛風是吃出來的,那麼平時我們又該注意些什麼呢?
  • 痛風發作前有這3個徵兆,教你4招,在家就能緩解!
    如果患有痛風,那麼應該知道痛風即將發作的徵象。一旦痛風開始發作,可能就無法阻止,但一些症狀可以在家裡得到緩解。 一、痛風發作的警告徵象 痛風也稱為痛風性關節炎,一些患者稱,某個關節可能會在痛風發作開始前1或2小時出現灼燒感、瘙癢或刺痛感。
  • 痛風急性發作,可的松、潑尼松、地塞米松到底怎麼選用?
    指南當中,多次提及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這麼多種,在痛風急性發作期,應選擇哪種呢?劑量多少?給藥途徑選哪種比較合適?療程多久?收益風險比如何?適用於痛風急性期的糖皮質激素痛風急性發作期治療目的是迅速控制關節炎症狀,儘早給予藥物控制急性發作,越早治療效果越佳。
  • 降酸「狀元」找到了,不是蘿蔔車前草,若你愛喝,痛風或不攻自破
    一般來說,如果首次痛風發作時,血尿酸的水平男性超過525μmoI/L,女性超過520μmol/L,會直接引起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一、尿酸的來源有兩種:外源性和內源性1、外源性尿酸:是嘌呤代謝的一種食物,如海產品、內臟、蘑菇、骨髓等。食物含有高嘌呤物質,大量食用會增加血尿酸濃度。
  • 痛風不加控制,或許離痛風石的形成不遠了,這6個危害可得當心
    痛風的患者如果患病時間較長並且反覆發作的話,是非常容易在關節部位形成痛風石的,這主要就是因為尿酸鹽在體內不斷的堆積,而大量的尿酸鹽結晶最容易在關節部位沉積,長此以往就形成了痛風石。痛風石會給患者的生活和身體都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也就需要認清痛風石的危害,並且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