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相機,都有幾種拍攝模式。大致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全自動檔,也就是傻瓜檔,你什麼都不用管,取景按快門即可;第二類是半自動檔,即相機根據測光系統給出快門與光圈組合,你來決定這個組合是否正確並可以調整,然後對焦拍攝,這一類包括了P檔、Av(尼康為A)、Tv(尼康為S)三種;第三類即手動檔,即M檔。M檔需要攝影師手動給出光圈值和快門值和ISO值。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除了全自動檔比較傻瓜式,適合初學者快速上手拍照,或者是緊急情況下拍攝外,其他的檔位,都屬於創意攝影,即攝影者有自主性,必須通過自己的選擇去做出參數的組合併調整,以適合不同的場景。
M檔對於曝光三要素即光圈、快門、ISO是手動調整的,最具靈活度,但使用上也有一定的門檻,追求對於曝光有絕對控制力的職業攝影師可能會偏愛它。
而這些創意攝影檔位,都可以實現對快門、光圈的精確控制,只不過方式不同,更多只是習慣問題,沒有本質區別。所以不能說使用半自動檔的就是新人,使用M檔的就專業,每個檔位的選擇要根據相機類型、使用習慣及拍攝場景而定。
野馬哥最近在玩燈,發現原來M檔在閃燈拍攝時還真的大有妙用,同時在無反相機上也能夠大展優勢。今天我們就在暢快的說一說這幾個檔位的區別及選用的技巧吧。
一、關於全自動拍攝檔
全自動是完全的傻瓜檔,因為相機控制了一切,相機裡面的算法會自動實別拍攝場景,自動選擇相關的參數。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相機在全自動檔時,拍出來的照片不好,而是相機智能的最直接體現。
不同的相機廠商,會有不同的內置算法,但大致都如果華為手機的AI拍攝類似,即通過分析現場數據,來決定拍攝的參數組合,以替你決定一個拍攝的「最佳」設定。當然,這個最佳有時候,並不一定是我們想要的。
所以,所謂傻瓜檔,並非真的傻,而且,野馬哥建議,新手在剛買到相機,還不了解相機各種操作時,快速上手很簡單,充好電、裝上卡,轉到全自動檔,按下快門就可以拍拍拍了。
另外,在一些緊急情況下,全自動檔也可以讓你不假思索的捕捉稍縱即逝的畫面。
二、關於半自動檔
這主要是指P檔(程序自動)、Av(光圈優先)、Tv(快門優先)三種模式。野馬哥先給一個結論,這三種模式,只是控制理念的不同,實際上差異並不太大。要講清這個問題,得有幾個預備知識,才能透徹了解。
1、關於曝光三要素
曝光三要素,就是ISO、光圈、快門。這是一個很基礎的攝影知識,下圖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我們只需知道,想要得到正確的曝光,是可以通過這三個要素的不同組合得到的。
正確曝光 = 光圈 × 快門 × 感光度
在保持任何兩個參數不同的情況下,改變一個參數,就可以改變曝光。
相機的半自動檔,其實就是在設定了要得到正確曝光的前題下,改為其中一個,得到另外兩個值的組合的方法。
2、關於測光模式
那問題來了,如何得到正確的曝光?最開始的時候,攝影師的經驗無比重要,後來,出現了測光表;再後來,相機內部集成了自動測光系統。
我們無需了解測光系統的原理,只需知道,測光系統通過測光,能夠計算出相機自認為的「正確曝光」。而測光系統更加細分為適合不同場景下的矩陣測光、偏重中心測光、局部測光與點測光,都是為了能夠得到更加準確的測光結果。
3、關於曝光補償
不管測光系統如何智能,由於其是根據物體反射光線與18度灰相比較得出來的結果,當物體反射率過高或過低的時候,測光系統就會有所偏差。同時由於一些創意的需要,我們可能刻意想要曝光不足或曝光過度,即所說的向左或向右曝光。曝光補償讓我們可以做到這些偏差的修正或刻意的修正。
4、關於P、Av、Tv的不同
了解了曝光三要素、測光及曝光補償後,我們來說說這三個拍攝模式。
A、這三個拍攝模式主要控制的是光圈與快門組合,ISO需根據情況提前設置,或在過程中做調整;
B、三個檔位都可以使用曝光補償來對刻意改變曝光結果
C、P檔為程序自動模式,在佳能相機上,通過主撥盤,進行程序偏移,即一次改變兩個參數,前撥盤調整曝光補償。
D、Av檔為光圈優先模式,即以光圈為優先設定值,相機通過測光系統給出快門值。
E、Tv檔為快門優先模式,即以快門為優先設定值,相機通過測光系統給出光圈值。
從上述描述來看,我們可以很容易得到結論,三種模式,其實就是使用習慣和優先順序的問題。象拍人像的時候,我們往拄需要小景深,而景深與光圈最為相關,所以用光圈優先模式就比較適合拍人像。
而在體育攝影或兒童攝影時,因為主體在運動,我們需要預估一個讓主體清晰的快門速度,以便讓主體凝固。
但就算看起來三個中最傻瓜的P檔,你要調的順手,也可以調到想要的光圈值和快門值!
三、關於全手動拍攝模式--M檔
M檔即所謂手動檔,意指三個參數都可以單獨地不相關聯的調節。即你可以按你的想法指定任意的ISO、光圈和快門,當然,是否能夠正確曝光就不一定了。
1、測光標尺
根據選定的測光模式,測光系統會通過測光標尺提示上述的組合是否曝光不足或曝光過度。
2、通過回放確認
回放確認是最直接的方式了,只是受現場光線和屏幕表現,可能會有所偏差。
3、無反上的曝光模擬
無反上曝光模擬簡直和M檔是絕配啊。因為測光標尺不一定準,但曝光模擬是非常準確的。邊調邊在EVF或機背液晶屏上看效果,是不是很直觀呢?
4、關於閃光燈拍攝
在打燈的時候,野馬哥也建議使用手動曝光模式。因為我們知道閃光燈的亮度,其實是很高的,我們在用閃光燈的時候,建議關閉閃光燈的TTL曝式,也將閃光燈亮度調整改為手動模式。
這樣閃光燈手動調亮+相機手動調節光圈和快門,能夠更好的控制背景的曝光情況和主體的曝光情況。細節大家自己體會吧。野馬哥也正在學習閃燈拍攝,目前確實感覺雙手動是非常不錯的拍攝模式。
四、結論
從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拍攝模式,有不同的用處,其實我們看最高端的相機,都保有P\Av\Tv\M等四個檔就知道,就算職業攝影師,也不是天天都使用M檔的。由於M檔更加靈活,更容易精細的控制光圈、快門與ISO三者關係,但設置上相對麻煩一點點,而在需要舉起相機就拍的場景時,也許P檔,甚至是全自動檔才是最適合的!
那些說專業攝影師只用M檔的人,實在是對攝影的理解過於膚淺,只不過野馬哥還是建議大家一定要嘗試一下M檔,它可能會讓你對曝光三要素的組合有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