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動畫大片《姜子牙》上映,票房成績可觀,大有衝擊動畫片最高票房紀錄的氣勢。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小說《封神榜》了解姜子牙,這其實跟歷史上真實的姜子牙相差甚遠,今天,小編帶您在故紙堆中扒一扒真實的姜子牙。
《姜子牙》海報
姜太公,姜姓呂氏,又名呂尚、姜尚、呂望、太公望。姜姓說明他出自炎帝的部族,呂氏則是因為祖上跟隨大禹治水立下大功,被封在呂地,這裡是東夷地界,所以姜子牙是東夷人。姜家到商朝末年,已經傳承了四百多年,家道中落,從貴族淪落為平民。《韓詩外傳》記載: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年七十,居於朝歌。《尉繚子》則記載: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賣食延津。棘津就是延津,現在的河南延津縣,姜子牙五十歲的時候在延津縣開飯店,七十歲的時候,在商朝都城朝歌殺牛賣肉,並沒有專門去釣魚為生。雖然一直做生意為生,但姜子牙業餘時間苦學兵法謀略,研讀安邦治國之道,期待有一天能遇到明主,施展才華。
姜子牙影視形象
當時商朝西邊的西岐,也就是陝西岐山,有一個叫做周的部落,這個部落的祖先姓姬,相傳是黃帝的後代,在首領文王姬昌的帶領下,周國日漸興盛,很多人紛紛前去投靠,姜子牙也是這時候去的西岐,至於姜子牙怎麼被姬昌賞識,有兩個說法,一個是說姜子牙找到西周大夫散宜生,出謀劃策救出了被囚禁的姬昌;另一個就是流傳很廣的隱居渭水,天天在河邊用直鉤垂釣,號稱不釣魚只釣王侯,終於把姬昌「釣」了上來,從此大受賞識。
太公釣魚
周文王死後,姬發繼任為武王,尊姜子牙為「尚父」。在幾年的勵精圖治之後,武王決定出師伐紂,在姜子牙的謀劃下,趁商朝主力部隊徵伐江淮一帶的夷族,進攻朝歌,紂王來不及班師,只得將朝歌的奴隸拼湊成軍隊,在牧野迎戰周國軍隊,姜子牙在牧野之戰擊潰商朝軍隊,進入朝歌,商紂王見大勢已去,在鹿臺舉火自焚,商朝滅亡。
武王滅商以後,被其他諸侯部落奉為天下共主,自稱周天子,並開始封賞有功之臣,姜子牙被封到東部的營丘,建立齊國。姜子牙趕到時,正好附近的萊侯率領當地的東夷族叛亂攻打營丘(姜子牙也是東夷人,但不是東夷族而是華夏族),姜子牙很快平息了這次叛亂,這也是齊國的立國之戰。隨後姜子牙在齊國修明政事,移風易俗,發展工商,齊國很快成為諸侯國中頂級的大國、強國。東周春秋時期,姜子牙的後代齊桓公姜小白更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可惜後來的齊國王族逐漸衰落,他們在齊國的地位漸漸被貴族田家取代,直到公元前386年,田氏代齊,姜子牙的後代被趕下了寶座,並且田氏害怕他們捲土重來,將他們遷到了東萊、潁川一代,改姓為呂,後來潁川呂氏出了一位呂不韋,自然也是姜子牙後代,而根據野史,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這麼算來,姜子牙的後代最終一統天下,當然野史不太可信,說出來供大家一樂。呂不韋的有一個侄孫叫呂文,他生了個女兒叫呂雉,嫁給漢高祖劉邦,並且差一點奪取了漢朝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