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行業「打工人」的「囚徒困境」怎麼破?|時評

2021-01-20 騰訊網

近期發生了兩起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猝死的悲劇:一是一名外賣騎手在配送途中猝死,二是某電商平臺女員工加班至深夜後下班猝死。事發之後,與此有關的話題迅速登上熱搜,引發社會廣泛爭議。

「工作致死」正在成為困擾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的一個難題。上述兩起悲劇中的猝死者的區別在於,前者與網際網路平臺沒有勞動關係,後者與網際網路平臺存在勞動關係;二者的共性在於,都是網際網路平臺生態系統的一份子,都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勞動謀生,都因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導致猝死。

在《工作致死》一書中,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傑弗瑞·費弗發現,工作是導致人們死亡的第五大原因,高於腎病和阿爾茨海默症,估計全球每年由於工作壓力致死的人數高達百萬。只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技術的演進、生產環境的變化,「工作致死」的頻發領域也在變化,網際網路行業已成為「重災區」。

當前,國內網際網路行業競爭激烈,產品和服務迭代升級快,業績增長壓力大,很多企業仍然處於創業階段。即使是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網際網路大廠,其企業管理與技術基礎也尚未完全成熟,依然保持著危機感。在激烈市場競爭和資本市場壓力的驅動下,網際網路企業瘋狂追求效率和業績,將經營壓力轉變為工作強度,對從業者進行「極限施壓」。正因如此,以「996」「大小周」等為代表的加班文化在網際網路行業尤為盛行。「大小周是硬核奮鬥」「996是修來的福報」等言論,在網際網路行業假借「奮鬥」之名變得合理化。但問題在於,超時高壓工作帶來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健康狀況的明顯下降。《中國網際網路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研究報告》顯示,只有2.22%的網際網路從業者沒有出現明顯健康變化。而猝死,則是健康狀況惡化的極端後果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畸形加班不是網際網路企業一方的「陰謀」,而是員工與企業雙方的「共謀」。有學者指出,把時間作為商品並出讓自己的時間,是很多以生產性勞動作為財富首要來源的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快速實現財富積累和階層跨越的一條便捷通道。致富的神話和商品化的時間觀,就像是一杯苦咖啡裡的糖,使瀰漫著緊張感的網際網路生產秩序似乎變得可以忍受,成為人們出售時間、勤勉工作的刺激物,結構性的衝突被降格為了簡單的個體性競爭。而在一個被消費主義和資本邏輯所支配的社會裡,他們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

事實也是如此。雖然很多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用「996.ICU」「社畜」「打工人」等流行詞吐槽、自嘲,但仍然擋不住大家擠破腦袋要進入網際網路行業。根據脈脈《人才吸引力報告2020》顯示,網際網路依然是人才流入最多的行業,在所有行業中排名第一。畸形加班在網際網路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劇場效應」,「打工人」正常下班就像「翹班」。他們用「內卷」來表達自己的壓抑和焦慮,但卻依然確信自己的道路,享受行業的發展紅利,只是假裝看不見那「暗中標好的價格」。

只是此種「共謀」背後,並沒有真正的贏家。國際勞工組織曾發布過一項關於勞動時間與工作產出、公司績效的研究,通過對美國18個行業的小組訪談發現,對於樣本中所有行業而言,超時工作都會降低每小時產出,每超時工作10%就會讓產出降低2.4%。事實上,畸形加班的邊際效率是遞減的,長此以往從業者身體被透支,對創新思維也會有損害。與「996」相伴而生的是「摸魚」「划水」等調侃說法,以及「工作致死」的殘酷事實,共同吞噬著效率與創造力。更糟糕的是,畸形加班對從業者身心健康的損害,以及對家庭生活的損害,都會導致隱形社會成本上升,形成巨大的負面外部效應。

總體來看,網際網路行業「打工人」的「囚徒困境」,很難從行業內部自發突破,只有依靠外界力量扭轉。對於普通的網際網路行業「打工人」來說,議價的權利源於制度,談判的籌碼源於法律。從「996」工作制到近期曝光的無節制加班,都突破了法律的紅線,都是公然違反勞動法、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亟待關進「法治的籠子」。

但遺憾的是,現行勞動法對此是「沒牙的老虎」,缺乏強有力的執行手段,網際網路企業可以用很低的違法成本突破法定加班限制。特別是對於數字時代的靈活用工模式,現行勞動法還存在空白,面臨無法可依的境地。並且,大多數情況下,只要沒有出現員工「猝死」等極端情形,網際網路行業的畸形加班壓根不會引起輿論的浪花,也大概率不會進入法律的法眼。

現存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我們期待勞動法律長出「牙齒」,從外面把網際網路行業的「囚徒困境」撕破,儘可能避免「工作致死」的出現,讓整個網際網路生態系統規範起來、健康起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王玥

相關焦點

  • 如何利用囚徒困境,讓選擇的利益最大化?
    唐寂看了一眼電視,答道:「是囚徒困境。」2. 囚徒困境2.1「囚徒困境」理論簡介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因此,如果博弈雙方中,存在非理性的一方,比如認為對方與自己利益一致,或認為對方將為集體利益犧牲個人利益,則很可能導致決策失誤,使得自己陷入困境,而對方打破困境。反之,對局中人的啟示是,重要的不是在困境中抉擇,而是要嘗試引導對方,使之為本方利益或集體最大利益服務,才能打破困境。4.
  • 囚徒困境 | 新冠試劑集採:妥協、默契還是另謀他路……
    雖然兩人都否認指控是最佳的選擇,但是面對這種「囚徒困境」兩人都招供是現實中最佳的做法,假如他們在接受審問之前有機會見面聊聊,那該多好,他們一定會同意拒不認罪。不過,當他們一旦被分開,審問開始,每個人內心深處那種企圖通過出賣別人而換取一個更好判決的想法就會變得非常強烈,這麼一來,他們還是逃脫不了「囚徒困境」。
  • 微博的囚徒困境
    但循著這其中的矛盾,微博身處的囚徒困境也暴露了出來:營收依賴廣告,內容生態受到擠壓。有業內人士表示,微博上缺乏足夠多的優質內容「餵養」算法,既影響用戶體驗,也影響廣告的轉化率。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至於效果,Kelly說,粉絲頭條的功能就是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這條微博,但是並不保證轉化率。
  • 第五人格心理學:囚徒困境這個天賦名,背後有一個可怕的故事
    一間房子,窗子破了沒人管,不久之後,其他窗戶也可能會被人打破。 04囚徒困境 在第五人格這個遊戲裡,囚徒困境這個天賦是這樣的:當有其他玩家被捆在氣球上時,額外顯示屠夫和該玩家5秒,放上狂歡椅後效果消失。
  • 囚徒困境下,99%PD-1沒機會了
    正如恆瑞醫藥(SH:600276)董事長周雲曙所說,現在整個PD-1都是「囚徒困境「。原因是,國產PD-1太多了。當前,已有4款國產PD-1上市,還有50多款處於待上市或臨床階段。不能證明自己的產品擁有顯著療效優勢,價格就將是「核心競爭力」。你不降價,自然有人降價,就看打幾折罷了。
  • 過完春節想打工,什麼行業的工資高一點呢?這幾個都可以
    特別是對於過完春節想打工的人來說,選擇工資高一點的行業,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那麼,哪些行業的工作,可以工資高一點呢?我覺得有這幾個。網際網路服務行業近年來,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網際網路產業可謂是風生水起,2019年,僅僅一個「雙11」,淘寶一天的銷量就達到了2684億元,又一次打破了它自己創造的記錄。
  • 行業熱點丨雞蛋市場陷「囚徒困境」?未來還有多大上升空間​?​
    目前行業去產能進度怎麼樣?未來蛋價還有多大的上升空間? 自今年年中以來,蛋雞存欄數量已經出現逐步下降的狀態。11月開始,在偏弱蛋價環境下,養殖戶淘汰意願逐步增強並持續至今,當前存欄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從價格水平來看,雞蛋也已經走出存欄壓制的陰霾。
  • 真實的愛豆:囚徒困境中的人
    愛豆都是一群投機取巧想不勞而獲收穫眼球的人,業務水平遠遠配不上他們所獲得的金錢和地位。事實上誰的夢想不是夢想呢?到底是誰規定了愛豆存在的意義和評價標準就是數據和品牌割的韭菜數量?在當下的娛樂圈環境下,愛豆越來越像毫無感情的人形營業機器。愛豆們要怎麼做才能突破這個囚徒困境呢?
  • 海評面:美國人在疫苗接種問題上陷入「囚徒困境」
    可是相較於「聖誕老人」這個白色謊言,如今卻有數千萬美國人認為,疫苗不足為信。美國凱撒家庭基金會(KFF)12月15日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27%的民眾對是否接種疫苗持消極態度,39%的民眾保持「觀望」。在全美單日新增病例突破40萬,單周死亡病例超1.8萬的危急關頭,美國人為何表現出對疫苗深刻的不信任感?
  • 7位網際網路打工人自述:累就對了,畢竟只能打工到35歲
    「早安,打工人」、「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最近「打工人」這個詞火爆網絡。茶餘飯後,微信聊天中,甚至表情大戰裡,隨處可見「打工人」的身影。不少人將「打工人」看作是自己的真實寫照,「打工人」甚至成為了網際網路人在面臨職場困境和生活重擔時的一場娛樂狂歡。
  • 王嘚吧博弈論:《囚徒困境》與《智豬博弈》
    如果大家覺得中間過於繁瑣,可以直接跳到結論 《囚徒困境》 題設:兩個罪犯A,B分別被警察審訊,根據法律,如果兩個罪犯都招供了各判4年;兩人都不招供的話罪行減輕,但是結合警察手中已有的證據,雙方個判2年;如果一人招供,另一人不招供,那招供的罪犯由於戴罪立功,
  • 做歌還是捧人?音樂綜藝的「囚徒困境」
    從《青春有你2》到《乘風破浪的姐姐》,今年夏天幾檔火爆的綜藝節目都可以歸類到音樂綜藝中,不僅為觀眾帶來了新鮮的視聽體驗,也為綜藝行業探尋音樂和綜藝的融合形式撕開了新口子。的確,從《歌手》停播開始,關於「音樂綜藝還是一門好生意嗎?」的討論就不絕於耳,傳統的電視音樂綜藝在N代之後影響力漸弱,網際網路音樂綜藝在小眾垂類的探索上失敗和成功的案例兼具。
  • 「打工人」這個梗是怎麼火起來的?
    早安打工人!」「打工可能會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下午好打工人!」最近在社交媒體中突然流行起「打工人」語錄和表情包,這些表達各異的圖片和文字都傳達了一個信息:大家都是打工仔,為老闆賺錢、為生計奔波是自己的宿命。
  • 這部6月將映的新片,告訴我們:行走江湖,「囚徒困境」有3種
    在博弈論裡有一個經典的模型:囚徒困境。警察審問兩名犯人,並開出了條件:兩人都撒謊,各判1年;都坦白,各判8年;一個撒謊一個抵賴,撒謊者判10年,坦白者無罪釋放。那麼兩個相互隔離的犯人,面對審問,應該撒謊還是坦白?
  • 產業網際網路破行業痛點,千億房產市場,貝殼如何重塑「人貨場」?
    阿里、京東、美團、餓了麼、攜程、滴滴……一眾消費網際網路時代的翹楚,率先在 「衣食住行」中分別實現了對於「人貨場」要素的重新定義,在涉及民生的幾大領域築建起區分傳統商業模式與網際網路產業模式的 「分水嶺」。
  • 復產後 打工仔幹什麼賺錢 很賺錢的人怎麼說?
    今年國內的打工市場,很像是這樣一個歉收年份。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用工企業和打工仔,計劃生變。一些急於復工的工廠,招不到人。比如富士康,為了趕產,復工獎金一度從3000元增加到7000元。打工仔活還沒幹,先進帳7000元。一些用工比較多的省份,比如浙江、廣東,甚至派專車,包專機,到雲、貴、川地區去接人上工,給的待遇也相對硬核。
  • 「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竊格瓦拉不當打工人改當工具人_財經_澎湃...
    文/Hilda「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對於籤約做網紅一事,周立齊在媒體採訪中表示,不會去籤約,因為不可能給別人打工。竊格瓦拉的形象更豐滿了,在人人甘做打工人的今天,他喊出了「不打工」的響亮口號,網友和輿論賦予了它更多的意義與流量,而在商人眼裡,這又是網際網路的無限商機。聯合創始人?恐怕只是一場「聯合表演」不打工,可以當老闆啊。
  • 打工人是什麼梗?打工人語錄合集!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關於這個梗最早是來源於一個名叫「抽象帶籃子」的網紅,他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故意吹捧自己打工人、保安、大專生的身份,悄然在網際網路走紅。緊接著這個因為是形容往往起早貪黑,拿著微薄的工資,但工作卻十分辛苦的一群人,於是網際網路上的打工人便會互相發雞湯互相鼓勵,隨著時間的流逝,打工語錄不斷被網友改編,越來越多的人發起了打工語錄。
  • 「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竊格瓦拉不當打工人改當工具人
    文/Hilda「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最後一次被抓的時候他說出了驚人的話,他表示進監獄就和回家一樣,在監獄裡面的感覺比外面好多了,而他成名的語錄是: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一下子就在網上火了。火了幾年之後,今年4月份周立齊刑滿釋放,一出獄就遭到各方關注,甚至引發各大網紅機構的瘋搶,當時有傳聞有MCN機構開價千萬。一種魔幻的名人效應產生了。
  • 網際網路+智能雲倉,大襪網在襪業困境中成功逆襲
    襪業市場潛力巨大,但困境並存作為襪子生產大國,中國襪子年產量已經超過130億雙,並將以每年5~8%的速度遞增,未來3~5年的增長率將高達20%,可見中國襪業市場潛力巨大。然而,在面對機遇的同時,中國襪業的困境也同樣存在。相比於紡織服裝品中的其他行業來說,中國襪業起步相對較晚,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襪子產業才開始迅猛發展。而與此同時,襪業的入行門檻低,但要生存下來沒有一點真本事,很難走得更遠。如今很多人也在抱怨,這幾年訂單越來越難做,因為生產低端襪子的實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