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美術 希望說- 教育|藝術|生活|少兒
|託馬斯·勞倫斯爵士(Sir Thomas Lawrence)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院長。託馬斯 · 勞倫斯出生於布里斯托,在迪韋齊斯開始接觸繪畫,他的父親是一家旅館的老闆。在10歲移居巴斯後,靠彩色粉筆肖像畫補貼家庭。18歲時移居倫敦並在那裡以油畫的人像畫家小有名氣,他的作品氣質優雅,是他所處時代最流行的肖像畫家。曾就讀於皇家藝術學院被英國皇家專門調查委員會選中,於1790年為沙羅特皇后創作肖像畫。
託馬斯·勞倫斯爵士為 「華麗風格」 (Grand Style) 的代表。
「華麗風格」 在當時的英國極為流行,在表現上以奔放的筆觸、明亮的色彩、強烈的對比為主要特徵。這種風格十分適用於對女性的描繪及美化,勞倫斯和他的後繼者錢納利都是受歡迎的女性肖像畫家。
《夏洛特皇后肖像》
他在繪畫上表現的驚人的天賦是許多成名的畫家年少時期都不具備的,1789年夏洛特王后全身像是他眾多作品中給人印象最深的一幅。這幅畫的創作時期恰逢法國君主制蕭條期,也就是女王非常不得志的時期,勞倫斯的畫就把女王當時的狀態刻畫的栩栩如生。這幅作品的完成也使託馬斯·勞倫斯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著名的皇家學院也授予他「榮譽畫家」稱號。在眾多畫家中,勞倫斯脫穎而出,在顏色、紋理以及手法的處理上他都大膽嘗試,比如說使用的紅色,白色和黑色,這三種顏色是一般的粉彩畫家不太使用的。從他1789年創作的肖像畫《夏洛特·路易莎·亨麗埃塔和她的兒子》中這點表現的十分突出。
《紅衣少年》
作品《紅衣少年》是勞倫斯藝術生涯中閃亮的作品,作品以紅色為主色調,人物,衣飾,神情,色彩,渾然天成。在眾多畫家中,勞倫斯脫穎而出,在顏色、紋理以及手法的處理上他都大膽嘗試,在當時流行藝術中,白色、紅色、黑色這三種顏色是一般的粉彩畫家不太使用的。是不被主流藝術所單獨採用的,而勞倫斯則把非主流藝術演繹得完美、流暢,這就是畫家的非凡之處。
《布萊欣伯爵夫人》
這幅畫的創作時期恰逢法國君主制蕭條期,勞倫斯的畫就把布萊欣伯爵夫人當時的狀態刻畫的栩栩如生。這幅作品的完成也使勞倫斯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著名的皇家學院也授予他「榮譽畫家」稱號。畫中這個嬌俏的夫人似乎有一種疲憊感,沉穩的人形構圖,使這幅肖像畫顯得極富詩意。
《教皇庇護七世肖像》
最使我們驚奇的,是他的許多作品,儘管外表上看來很瀟灑,卻是以異常精緻的精神畫成的。他畫的很精細,特別是在他需要表達某些性格特點的地方,畫得尤其精細。從這一點看來,他的確達到了無比的完美。他善於創造出最強烈的繪畫效果,他的生氣盎然的肖像,因此便具有驚人的浮雕的性質。當然,他也有可以受責備之點,他的探索強烈的與意想不到的對比效果的時候,偶然會出現矯揉造作的現象;但是,即使最怪誕的情況下,他的畫始終引人注目。他的畫好像光芒四射的金剛鑽,使周圍一切都黯然失色——這可能是由於他在選擇色調的時候,做了某些誇張,或者採取了不一般的迷人手法;可是,不論怎樣使我們眼睛發花,同時,它卻沒有淹沒他的素描的無比優美及準確性。他的璀璨的色彩,把人的視線引向他的畫面,把你困在魔術環裡,緊緊抓住你的注意力,他注視著我們,激動心靈深處的目光。
憑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勞倫斯遊歷了整個歐洲,主要繪畫了君主和軍事的領導人。他在羅馬居住的一年時間裡,是他事業最輝煌的時期。一個評論家曾這樣評價過託馬斯·勞倫斯:「託馬斯·勞倫斯的藝術魅力是能夠圍繞最普通的東西來表現出異同反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