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十首最美的中秋節古詩詞 看古人如何賞月觀花

2020-12-12 川北在線網

讀十首最美的中秋節古詩詞 看古人如何賞月觀花

時間:2020-10-01 10:4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讀十首最美的中秋節古詩詞 看古人如何賞月觀花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

  原標題:讀十首最美的中秋節古詩詞 看古人如何賞月觀花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詩》)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全唐詩》)

 

  《水調歌頭》(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太常引》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中秋見月和子由》 (宋)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 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鳴露草。

 

  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宋詩鈔》)

 

  《中秋登樓望月》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宋詩鈔》)

 

  《中秋》(宋)戴石屏

 

  把酒冰壺接勝遊,今年喜不負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為狂夫照白頭。

 

  《一剪梅》(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時間:2020-10-01 10:48   來源:讀書工 企鵝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中秋節秋高氣爽,又有皎潔的圓月和馥鬱的桂花相伴,因此在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裡,它就像春節一樣格外地受到人們的喜愛
  • 中秋賞月,宋詞和唐詩有哪些不同?宋代如何賞月
    從魏晉時期開始的賞月,經過唐朝詩人的渲染,再流傳到宋代時,就比較注重內心世界的情感抒發。所謂唐詩宋詞元曲,唐朝的詩比較出名,而宋朝的詞則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中秋節即將到來,讓我們通過宋人的賞月,來了解當代的中秋佳節。
  • 賞月飲酒慶團圓,古人如何過中秋?
    北宋劉宗古所繪《瑤臺步月圖》中的中秋拜月場景(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普遍觀點認為,中秋節源於天象崇拜,是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據考證,最開始祭月定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普及於漢代把月亮當作神明拜祭秦漢、魏晉之時,此時人們過中秋的習俗已經形成,敬老、拜月、賞月等。此時的中秋節雖然已經普及,但是由於未成為官方認定的節日,當時仍有部分地區不流行這個節日。
  • 浙江最佳賞月地大全來啦!在家門口看最美的中秋月
    明天就是中秋啦,賞月當然是必不可少的!  據省氣象臺預計,明起到26日全省大部多云為主,其中明天浙南和沿海地區有弱降水。來看看浙江各地中秋夜賞月預測圖吧↓↓  雖然中秋月可能會和浙南地區的小夥伴們玩「捉迷藏」,不過運氣好的話還是可以賞到月亮的。浙江各地去哪兒賞月好?小布為你尋覓到了全省各地最佳賞月點,讓你在家附近就能遇見最美的月亮~
  • 中秋賞月——不可不讀的中秋詩詞
    賞月是人類對於自然美的關注。通過賞月,我們人類的精神生活會得到極大的豐富。古代詩人們留下的大量關於中秋賞月的詩歌最真切地揭示了這一點。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同是中秋,同是明月,詩人通過今昔對比,強烈表達了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的憂傷感情,抒發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詩人進行了一系列對比:在望月地點上,去年中秋節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杏園邊歡度的,今年中秋節卻在被貶之地湓江度過。在過節情景上,去年的歡樂之景與今朝的冷清之景形成鮮明對比。在情感基調上,昔之樂遊與今之苦嘆,昔之歡樂與今之愁苦形成對比。
  • 2020年中秋節快到了,快來看看各國各地怎麼過吧
    我國中秋節由來: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國家為重視這個節日,在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中秋文化餐單出爐啦 文旅盛宴書寫「精彩武漢歡迎你」
    「國風美少年」起舞「碧潭觀魚」  中秋小長假期間,眾多群眾藝術社團將在聽濤景區「碧潭觀魚」「瀕湖畫廊」上演一場「東湖花月夜」中秋漢服文化節。中秋節當天,武漢近百名身著漢服的「國風美少年」將齊聚東湖聽濤「碧潭觀魚」景點,為市民遊客帶來古典唯美的歌舞曲藝表演和大型漢服走秀演出,活動當晚,還將開展中秋拜月和遊園儀式,重拾千年荊楚傳統。
  • 2018北京中秋漫展活動
    2015中秋國慶怎麼過?9部電影大片慢慢看(組圖)【9部大片搶佔中秋國慶檔 可以慢慢消化…】即將到來的中秋節連著國慶檔,票房大戰一觸即發:9.25《港囧》、《第三種愛情》、《魔鏡》;9.30《九層妖塔》、《解救吾先生》、《夏洛特煩惱》;10.1《君子道》北京中秋賞月去哪裡?十大賞月好地方北京中秋賞月去哪裡?
  • 妙雲居.中秋節賞月方式和故事
    妙雲居,告訴今年賞月的不同:1、飛行賞月:90後為代表的年輕人,最新的賞月方式上在飛機上近距離的賞月,在晚上飛日本的航班上,近距離的看月亮,又有追月的感覺;妙雲中秋節中秋節是個跟家人團聚的日子。給中國文化種下這個觀念,可能要歸功於蘇軾和他的《水調歌頭》。
  • 中秋節古代習俗與現在的習俗的變化
    據公開資料顯示,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裡,嬉戲連坐至曉」,可見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 古詩裡的中秋:明月不相棄,長照萬家圓
    》 月啊月,如何能怪月亮呢 分離又不是月的緣故 六年才能見一面 如果可能,多想好好珍惜相聚的時光 大江闊千裡,孤舟無四鄰 唯餘故樓月,遠近必隨人
  • 從拜月佔卜到摸秋送子,看中國古代的中秋
    中秋節的形成在古代,中秋一詞的含義有二:一是中秋八月,二是指作為節日的八月十五日。最早出現的「中秋」一詞是指前者,《周禮·春官·籥 (yuè,樂器)師》說:「中春,晝擊土鼓,吹豳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秋分晚上祭月,也就是所謂「迎寒」。
  • 蘇軾最經典的十首詞,每一個中學生都應該背下來!
    如今在網際網路上調侃、戲說蘇軾的已經足夠多了,讓我們重新回歸正統,認認真真讀一遍蘇軾最經典的十首詞吧!No.1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 中秋賞月舉國歡騰,天宮一號傳捷報「嫦娥驕傲」
    又到一年中秋舉國歡騰,同賞月。天宮一號傳喜報,嫦娥驕傲。真是鼓舞人心,又一個新紀元。千江有水千江月,此月天上僅一枚無不感嘆,歲月如歌。藉此來抒發對中秋賞月,感嘆時光流轉,歲月有情又無情。又何嘗不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到佳節倍思親。多麼悽美豪邁,多麼真實的寫照,遊子思鄉之痛,杯杯酒喝離愁。所以,每到中秋節,都要吃月餅,賞月遙寄相思,月圓月缺但願人長久,遙問故人可是否?
  • 讚美中秋的古詩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讚美中秋的古詩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時間:2020-10-02 13:21   來源:閩南網綜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讚美中秋的古詩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中秋逢國慶,佳節雙慶。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 揭秘古人過中秋節必做的10件事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人傳統的中秋佳節。因為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節。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 古詩詞裡的中秋與明月
    魏晉以後,祭祀月神的時間就基本被固定在了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這一天,也就是所謂的「中秋」。但據文獻記載,一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並且中秋節俗當時已經影響到周邊諸國。如成書於初唐的《隋書·東夷列傳·新羅傳》記載:「新羅……每正月旦相賀,王設宴會,班賚群官。其日拜日月神。至八月十五日,設樂,令官人射,賞以馬、布。」
  • 八月十五中秋節!品讀經典詩詞,祝福雙節祥和
    據悉,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夕、秋節、拜月節、月亮節、團圓節等等。中秋節與我國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我國的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人們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
  • 【創新東寶】第802期 月圓中秋健康相伴||通化東寶祝全國家人中秋快樂!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
  • 中秋節祭月的傳統習俗:除月餅外,這些供品也必不可少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一直是中國的傳統習俗,當然曾經韓國人居然拿去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好在他們申請的是秋夕節夜晚的一個風俗環節——圓圈舞「羌羌水月來」。中國人的中秋節,在韓國人眼裡,其實叫秋夕節。而且韓國人除了和家人團圓之外,在秋夕節那天,他們還肩負著清明節的任務——祭祀祖先、掃墓等。而在我們國人眼裡,中秋節其實就是家人團圓的日子,當然也是祭拜月神的日子。那麼我們中秋節那天祭月到底有哪些傳統習俗呢?古人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他們一般會扎燈籠,玩花燈,燒鬥香,舞火龍,祭月,燃燈,賞月,觀潮,猜謎,吃月餅以及飲桂花酒等多種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