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89歲老人捐獻血小板30年,每隔一周捐一次,已捐700多次

2020-12-24 英國英鳥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6月30日報導,美國一名89歲老人在三十年間無償捐獻700多次血小板,身體健康只為回報社會。

30年前,59歲的謝爾曼·赫希通過紅十字工作人員了解到關於獻血的事情,於是他決定嘗試,在三十年間,他一共捐獻了700多次血小板,他捐贈的血小板拯救了無數病人。

在第一次捐獻之後,當時還是教師的赫希開始每月去紅十字捐獻兩次。1995年退休後,他每隔一個星期就去捐獻血小板,這是紅十字會允許的最大捐獻次數。

赫希說: 「我認為這是有益於他人的事情,這只是件小事,不需要我付出任何代價,我一直都很健康。」

赫希決定捐獻血小板而不是血液,因為血小板更稀有,但是處理過程更耗時,赫希每次捐款都要在紅十字會呆上三個小時。他說:「獻血小板比獻血更費時,很多人無法從一天中抽出三個小時,但是我已經退休了,所以有的是時間捐獻血小板。」

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解釋說:「血小板是血液中形成凝塊和止血的微小細胞。對於美國數百萬病患來說,血小板對於戰勝癌症、慢性疾病和外傷至關重要。每15秒就會有人需要血小板,而且要連續使用五天,醫院每天都需要新的捐贈者。」

自從第一次捐獻血小板以來,赫希已經造訪了紅十字700多次。他開玩笑說,他和當地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是老朋友了,見面都是直呼其名。

赫希還說:「我需要幫助其他有健康問題的人,這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鼓勵大家都這樣做,如果時間不充裕,可以每八周去獻一次血。」

和赫希一樣令人敬佩的還有來自澳大利亞的八旬老人詹姆斯,在他前60年的生活中他一直堅持無償獻血,他捐的這些血一共拯救了兩百多萬人,可以說是英雄般的人物。

詹姆斯在14歲那年進行了一次肺部手術,在他手術的過程中得到很多陌生人捐獻的血液,手術才得以成功,所以詹姆斯的父親教導他以後也要經常獻血,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詹姆斯第一次去獻血時,醫生發現詹姆斯的血液是一種非常珍貴稀有的血液,對那些有生產風險的孕婦就是救命良藥,所以詹姆斯更加積極地去獻血。據了解,澳大利亞至少有兩百萬新生兒因為詹姆斯捐贈的血液得以安全出生。

相關焦點

  • 93歲孤寡老人病床上捐助學金:可能是我最後一次了
    1月16日,羅榮躍在醫院裡捐出了他的最後一筆助學金。自2013年開始,這位93歲的孤寡老人,陸陸續續向家鄉學校的孩子們捐贈了4萬多元。據紅星新聞報導,這次,羅榮躍沒有辦法動身去學校,只好將1萬元現金疊得整整齊齊,託付信任的人轉交過去。他說,因為需要支付醫療費用,所以這可能是最後一次捐獻了,希望孩子們能夠繼續勤奮學習,將來為祖國發展做出貢獻。
  • 成都九旬孤寡老人躺病床上捐一萬: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捐款了
    成都九旬孤寡老人躺病床上捐一萬: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捐款了 對自己, 他從來很吝嗇一直照顧老人的王姐告訴記者,老人一直沒有成家,膝下無兒無女,生活上非常節儉,捐助給學生的錢,
  • 91歲工程師最後的貢獻:為科研捐遺體
    91歲工程師最後的貢獻:為科研捐遺體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制定《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法》華聲在線5月26日訊 5月21日18時30分,91歲的王敬之在醫院安詳離世按照老人生前遺願,他的眼角膜將捐贈給湖南省紅十字會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遺體則捐贈給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供醫學研究和教學。王敬之是老黨員,退休前曾是國防科技大學的高級工程師,從事機械科研工作。2014年8月18日,他和老伴就籤訂了志願捐獻遺體申請書,決定在去世後捐獻角膜遺體供醫學研究,「為科學研究貢獻最後力量!」
  • 【科普】捐獻血小板,其實很簡單
    04捐獻血小板對於獻血者的基本要求• 健康狀況良好,最好捐獻過全血,或者各項身體指標都符合捐獻全血的標準。06捐獻單採血小板對健康是否有影響?人體內血小板大約有2/3在外圍血中循環,1/3貯存在肝、脾等處,健康人捐獻後體內血小板含量仍然在正常範圍,儲存的血小板很快補充到血液循環中,在一周左右恢復到捐獻前水平,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 一位老人,出身名門世家,無償捐給祖國10億,卻連一雙皮鞋也買不起
    在許多的人物中,有一位老人,他是收藏大家,在很多方面都頗有成就,同時他出生世家豪門,身份高貴,但就是這樣一位老人,他曾為國家捐獻高達10個億的文物,而他自己卻因為清貧,連一雙皮鞋都買不起,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老人就是朱家溍。
  • 「請幫我穿戴整齊,將我捐獻給國家!」長沙79歲老人捐獻遺體和角膜
    華聲在線10月14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潘愛華 楊麗紅 實習生 龍飛鵬)「請幫我穿戴整齊,將我捐獻給國家!」 10月10日下午16時,家住長沙天心區的盧德源老人不幸病逝。根據他生前遺願,希望將自己的遺體和角膜捐獻給國家,幫助眼疾病患者,並成為醫學生們的 「大體老師 」。
  • 常州94歲老人捐出30萬元助學款 只為完成一個心願
    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一位94歲高齡的老人,她把自己的畢生積蓄30萬元,全部捐贈給母校,只為完成一個心願。莊秋娟說:「把節餘的錢捐給坂上中學圖書館,讓他們把書借給鄉民,可以增加鄉民的知識,讓他們去服務社會。另外一方面,我想叫他們買一個模具,教學生們學心肺復甦,培養他們學一點知識。」
  • 94歲老人捐出30萬助學款 母校坂上初中舉行捐贈儀式
    莊秋娟 (94歲) 我也是坂上人,所以我就想,年紀大了,我也會過世的,把節餘的錢捐給坂上中學圖書館,讓他們把書借給鄉民,可以增加鄉民的知識,讓他們去服務社會。
  • 捐獻血小板注意事項
    血小板是一種多功能的細胞,其主要功能是止血或預防出血,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裡,是血液中體積最小的血細胞。 正常人血液中每立方毫米有10~30萬個,它平時大部分在血管中參與血液循環,還有一部分則貯存在脾臟中。當血管中的血小板不夠用時,才會把脾臟中的血小板釋放出來。
  • 一年多之後終說服家人同意 南安羅東七旬老人籤下遺體捐獻登記表
    劉宗興在填寫遺體捐獻登記表。­  「總有那一天,我去了,把遺體捐給紅十字會,屆時由紅十字會安排。」昨日,在南安市羅東鎮維新村,70歲的村民劉宗興籤下登記表,以完成「最後的善舉」——去世後將遺體捐出,可用器官捐出去,餘下供醫學研究。­  昨日下午,記者跟隨南安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來到劉宗興的家中。「他前幾天打電話來紅十字會,表明捐遺體意向。今日,他把兒子都叫回家,就為當場填寫遺體捐獻登記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說。­  身材瘦削、和藹可親,這是劉宗興老人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 親兄弟攜手捐獻血小板
    12月8日下午,接到預約獻血信息的張鵬程,如約來到渭南血站機採科捐獻血小板。張鵬程,39歲,華陰市華西鎮慶華村人,從 2004年至今共獻血45次,累計15400毫升。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2次、銅獲1次。
  • 獻血小板的那些事
    原創 掌健識 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基地做健康的傳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長通常說的獻血是一次採集全部血液成分的過程,而成份獻血是藉助血細胞分離機採集某一血液成分(如血小板),同時將其他血液成分回輸給捐獻者體內的過程。
  • 1歲女孩腦死亡捐腎臟救2人,小天使,謝謝你來過!
    近日,廣西貴港一名1歲10個月的小女孩小冰,不幸因病去世。經過考慮,小冰的家長決定將其腎臟捐獻,讓孩子以另一種方式重生。目前,小冰的左、右供腎已被分別移植給兩名成年患者,兩人都已出院。延伸閱讀:2歲男孩捐獻器官連救4人,心臟恢復跳動時,媽媽激動地說「他又活了」「一個生命的墜落換來四個生命的綻放,感謝小天使
  • 武宣八歲男孩捐器官救人事件始末
    原創 來賓日報 微觀來賓武宣縣8歲男童小宇,在8月28日的一場車禍中不幸被撞成重傷。經過7天7夜的奮力搶救後,醫生宣布小宇腦死亡,存活的希望幾近於零。一個璀璨的生命就這樣凋謝了。
  • 280萬庫容志願者,「臨捐反悔」是中華骨髓庫之痛
    患者是一位5歲多的小朋友,出生八個月大時查出重型地中海貧血症,每個月都要輸血一次,並且服用排鐵藥。「甜豆」為這個小朋友這些年來受的苦難流淚,並希望小朋友今後能健康成長。捐獻完成後的第一天,「甜豆」感覺有點懵,有點感冒,沒什麼精神。兩天後,她覺得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出去看了場電影,又感覺有點懵了。
  • 捐800平米一層樓給留守兒童建圖書館,泉州這位老伯了不起
    陳志權介紹,洪梅鎮約有七成的年輕勞動力在外經商和務工,鎮裡常住人口多為留守老人和少年兒童,而除了學校,孩子們缺少獲取課外知識的圖書館。南安洪梅志願者協會於2015年發起成立,已先後在洪梅鎮內籌建了兩家公益圖書館。
  • 24歲女教師去世捐器官救6人,網友:天使留下了她的禮物
    9月30日晚,中秋節前夜,雖然經重醫大附二院江南院區醫生全力搶救,沈倩最終還是因為腦幹功能的衰竭,導致腦死亡。面對失去女兒的悲痛,沈倩的父母做了一個決定。他們想捐獻女兒有用的器官救人,讓孩子以另外一種形式繼續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想了一夜,覺得做出這個決定是對女兒有好處的。」
  • 德普前妻海後疑私吞4500萬分手費 曾保證捐給慈善機構
    2016年跟前妻艾梅柏·希爾德離婚時,好萊塢影星約翰尼·德普曾經向對方支付了一筆700萬美元——約合4500萬人民幣——的離婚贍養費,當時「海後」親口承諾要將這筆錢捐給慈善機構,而現在德普控訴對方並沒有把錢捐出來,這堪稱好萊塢版的「詐捐門」。
  • 24歲女孩離世父母捐其器官救6人 他們還說:要感謝接受女兒器官的人
    24歲女孩離世父母捐其器官救6人 他們還說:要感謝接受女兒器官的人時間:2020-10-04 14:50   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4歲女孩離世父母捐其器官救6人 他們還說:要感謝接受女兒器官的人 2019年10月,沈倩和父母在解放碑合影。
  • 六旬老人去世捐獻角膜 兩院助力照亮兩個人生
    六旬老人去世捐獻角膜 兩院助力照亮兩個人生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訊 「疫無情愛無盡,老黨員捐獻角膜『光明』留人間」的新聞,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也讓很多人感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