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2020海南(臨高)歡樂旅遊節暨媽祖文化交流會在海南省臨高縣隆重舉行。以「媽祖佑華夏 延續海絲路 潮起海之南 逐夢自貿港」為主題,吸引了國內外的媽祖宮廟媽祖文化機構代表、媽祖文化領域專家學者、各地遊客與當地居民共同參加。活動展示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項目,並就海南省臨高縣漁家優秀傳統文化和當地旅遊資源進行推介。此外,2020海南(臨高)媽祖文化交流會同時舉行,共同探討發揮媽祖文化的積極作用,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深化海南媽祖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以及媽祖文化中「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核心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等話題。
開幕式現場(王強 攝)
隱逸於海南臨高天然良港 客從八方來共慶媽祖文化盛宴
本次活動在海南省臨高縣抱才村西宜港臨高天后宮舉行。臨高天后宮作為天然良港邊的一處媽祖文化地,如未開發的璞玉藏於深閨,在綠蔭縈繞處,承載千年漁民精神寄託,默默屹立在抱才村西宜港傳播海洋文明,講述媽祖文化故事。
開幕式上,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以及海南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臨高天后宮主委方萍等致辭。
林金贊表示,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海洋文明的優秀代表,是聯結海內外華人華僑的精神紐帶。千百年來,媽祖文化以湄洲為起點,從沿海到內陸,從中國到世界,遍及五大洲46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不同地區、不同種族、不同膚色民眾的共同精神財富。他同時指出,海南地區媽祖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海南島四面環海,島上居民或渡海而來,或以海為生。海南人民與海洋的深深情結,註定了媽姐文化在這裡生根發芽。
方萍對全國及全省各市縣政府單位代表、媽祖文化機構代表、專家學者蒞臨表示歡迎和感謝。作為一名漁家女,方萍多年來傾盡全力傳承弘揚海南省臨高媽祖文化,並走向省外多個省市積極開展媽祖文化交流。她表示,以「立德、行善、大愛」為精神核心的媽祖文化,在助力構建和諧社會上發揮積極作用。同時,作為全球著名文化IP,媽祖文化在文旅融合的時代背景下,歡迎更多的遊客來海南感受海南媽祖文化的魅力,助推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旅遊產業發展,帶動地區經濟發展,讓媽祖文化造福更多群眾。
媽祖文化發源於中國福建省湄洲島,目前分布在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臨高縣是海南的漁業大縣,自古被稱為「魚米之鄉」。媽祖文化根植於臨高漁民心中,臨高天后宮成為海上漁民的精神寄託,這裡的媽祖文化十分濃厚。以西宜港為例,作為一處天然良港,至今仍保持原始狀態。
在開幕式現場,福建省湄洲島祖廟媽祖文化慶典儀仗隊現場進行表演,為現場群眾帶來原汁原味的媽祖文化非遺項目展示。同時,為了進一步對外推廣海南臨高更多旅遊文化資源,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臨高漁歌《哩哩美》、《木偶戲》、臨高戲等地域特色文化節目。
2020海南(臨高)媽祖文化交流會舉行 共話媽祖文化發揮積極作用服務社會
當天下午,2020海南(臨高)媽祖文化交流會在臨高縣城舉行,國內媽祖文化機構、研究院等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媽祖文化如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如何進一步深化媽祖文化和海南旅遊的融合,同時以「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文化核心精神,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交流會上,海南省媽祖文化研究會理事、海南省作協副秘書長彭桐介紹,如何有效實現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媽祖文化與作為海南新時代大發展一項主業的文旅產業嫁接,以催生具有一種或多類文化面貌或產品樣式的「融合品」,來滿足當下和未來人們實際生活或心理與精神上的需求,應是值得各方關注思考並努力實踐的一個熱門話題。彭桐認為,在此方面需要全島至少是瓊北地區一盤棋的思想意識,需要一雙有力的大手來進行智慧動作,大膽使用「點石成金」「串珠成線」等手法,以「破圈」「破冰」,改變媽祖文化和文旅產業兩個火車頭在兩股道上各自奔跑的現有狀況,儘早實現交匯融合騰飛式的新產業發展。
海南省媽祖文化研究會顧問、副會長石樑平會上分享道,媽祖文化隨著僑居地發展,在沿南海國家得以落戶傳播。並以新加坡牛車水天后宮、瓊州(海南)會館為例,講述「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影響力。此外,他講述媽祖文化為海文化各域各族群樹立了團結互助、善心慈愛、和諧共存、積極進取等精神內涵和價值觀,具有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本次活動由國際旅遊島商報社、海南省臨高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商報向海文化傳播(海南)有限公司、海南省臨高天后宮承辦,海南省臨高縣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海南海商報業集團協辦,莆田市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指導。(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