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海軍走向深藍的重要保障,航母的發展幾乎聚焦了所有人的目光,但與之相比,艦載機的進展幾乎與之同樣重要。截至目前,殲15作為我軍目前唯一一款航母艦載機,由於出色的航電系統和完整的作戰數據鏈,配合其載彈量大、航程遠的戰機屬性,使之可以與西方主流艦載機F/A-18EF、陣風M等一較高低。但是,伴隨著全球軍事力量的不斷提升,中國周邊的隱身戰鬥機也在不斷增多,特別是F-35的成功上艦使我國殲15的壓力急劇提升,研發下一代隱身艦載機勢在必行。
在這種背景下,國內網友普遍認為,我軍所服役的下一代隱身艦載機必然會在目前成飛殲-20和沈飛FC31的基礎上產生。不過,在究竟以哪種戰機為藍本進行設計上卻出現了很大的分歧,而這一分歧歸根到底其實是中型機與重型機之爭。由於重型戰鬥機有更大的載彈量、更遠的航程,在未來的作戰中具備一定的基礎優勢,但與之相比,中型機由於體型較小,更加適合在航母部署和起降。所以,究竟是捨棄作戰性能還是降低搭載數量,似乎成了擺在中國下一代隱身艦載機面前最大的難題。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下一代艦載機的說法再度引發網友的關注。據中航研究院通過其官方微信發布的消息,我國所研發的下一代戰鬥機將會於明年實現首飛,結合此前中航工業對隱身艦載機的表述和FC31戰機項目總設計師孫聰非公開談話內容,種種跡象表明,中航研究院所提到的下一代戰鬥機正是我國軍迷無比期待的隱身艦載機——"殲-35"。
然而,早在去年,中航工業集團卻已經給出了答案。根據當時中航工業發布的圖片顯示,其所描述隱身艦載機模型與沈飛此前的FC-31幾乎一致,因此可以斷定,我國海軍下一代隱身艦載機的基本選型已經確定,而中航研究院所提到的明年即將首飛的新一代戰機必然是在FC-31基礎上進行改進升級的艦載機版本。根據照片顯示,中航工業所發布的模型編號為"35001",因此外界普遍猜測,我軍新一代隱身艦載機將會命名為殲-35。
那麼,既然中型戰鬥機的作為艦載機存在著先天缺陷,那麼我軍FC-31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其實?其實,所謂的中型戰機不適合充當艦載機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直到今天,業界對於中型戰機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戰機的起飛重量、推發數量、翼展半徑甚至他的建造成本都可以成為判定是否為重型戰鬥機的依據,就連此前定型為中型戰機的美國F35,在成功上艦以後,早已經改的面目全非。因此,我軍殲35戰機並不會因為所謂的中型戰機而自縛手腳,不對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
其實,即便是對FC-31戰機項目從航空發動機、機載武器、機體結構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升級,他的隱身性能仍不免飽受非議,有所謂的軍事達人表示,他的隱身性完全無法同美國F35相提並論,未來戰爭必然處在絕對的下風。其實,對於我軍新一代的海軍艦載機而言,隱身性能只是他提升海佔優勢的方向之一,與單純的重型戰機奪取制空權不同的是,海軍艦載機的超機動性能、超音速巡航、全方位打擊是海戰的重中之重,而在這些點上,一旦在未來海戰中,面對美軍橫空出現的F35,我軍的殲35能夠做到從容應對,下一代隱身艦載機的任務也算圓滿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