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啥都捨不得買,現在看到啥合適,咱就花錢買。」說起近年來的生活變化,從甘肅定西岷縣「東南飛」謀出路的高明珍、折兔巧夫婦對著記者樂呵呵地笑。
在福州上班的高明珍、折兔巧夫婦。人民網 呂春榮 攝
日前,記者走訪福州市福清天祥電子配件有限公司,在流水線上見到了這對來福州打拼已三年的西北「夫妻檔」。
2017年初,福州、定西兩地政府籤訂《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將勞務協作和轉移就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其中,決定共同實施勞務輸轉技能培訓暨大中專學生就業的「十百千萬」計劃。
搭上「政策順風車」,高明珍、折兔巧夫婦決心到東南沿海「拼」一把。未來福州之前,他們靠著老家十幾畝田地的微薄收入維繫著一家子生計,包括供三個孩子讀書。
「過去種地,一年辛辛苦苦最多只能掙三四萬元。」高明珍回憶,每天早出晚歸幹農活,面朝黃土背朝天,很辛苦,若年景不好,收成更低。
「現在,苦盡甘來了!」夫妻倆很滿意當前的光景。來榕進廠,習得一技之長後,他們很清楚「只要踏實肯幹,日子就會越來越好」。
在廠裡,折兔巧的工作是檢查耳機線是否有損壞,然後按序排列好裝進包裡。幾米開外,丈夫高明珍主要做的是難度係數更大的工作——「刻模」。各司其職,攜手奮鬥,這對「夫妻檔」存款不斷增長。夫妻倆算了一筆帳,當前兩人月入近萬元,扣去一些生活花銷,每年能存下八九萬元,再加上這兩年兩個孩子也已開始工作,家裡經濟壓力小了,生活條件也大幅改善。
「我戴的金首飾花了五千多元,也是來福州後買的。」
「福州有名的景區我們都去過了,附近的廈門、莆田湄洲島也去過了。」
「剛來還不習慣福州天氣、飲食,現在覺得哪裡都好,不想走了。」
「過年,我們要裝修房子。」
……
夫妻倆細數著生活中的「小幸福」。
三年來,高明珍夫婦靠雙手創造財富,改變生活。和他們一樣,越來越多的定西籍勞動力走出大山,「東南飛」謀得幸福。
福州市人社局副局長高遠忠說,2017年起至2020年11月,福州市累計幫扶定西貧困勞動力就業6.5萬人次,其中:輸轉來榕就業1.33萬人次(建檔立卡戶1.1萬人次);幫助解決就近就地就業3.81萬人次;到其他地區就業1.35萬人次。定西來榕務工建檔立卡人員總收入達到2.6億元,其中工資收入2.1億元,政府政策性補助0.5億元,人均月收入超過4500元,直接帶動10多萬定西貧困人口脫貧。
(責編:林東曉、鍾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