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目前所掌握的知識,大概將秒殺軟體進行簡短的介紹,之後會陸續更新相關的技術和軟體的開發原理。
這幾年秒殺軟體層出不窮,眼花繚亂,那麼哪種秒殺軟體的效果最好呢?
綜合秒殺速度、使用難度、開發難度三層因素,綜合評估秒殺軟體性能。
包括網頁類插件、app類插件、協議類軟體和腳本類模擬腳本.囊括市場上的所有秒殺軟體類型,最高級的是協議類軟體!
1
網頁類插件
要說最堅挺的秒殺工具,當屬網頁類插件。
幾年前,我就跟一個網頁類插件的作者聊過,他做秒殺工具的主要收入靠QQ群裡的返利,全部群的人數都在五千人乃至幾萬人。
一直到今天,我在百度上還能搜到好幾個作者架設的官網,網頁插件的亮點是免費、安全,而且不容易被檢測到異常,而且開發難度較低,維護起來也不費勁。
缺點是:秒殺速度慢、屬於模擬類軟體,需要而外安裝瀏覽器插件。
還有一種是軟體類的,內置瀏覽器,只需要打開軟體就能開始秒殺,唯一的區別是將電腦安裝的瀏覽器換成內置的瀏覽器,秒殺原理都是基於瀏覽器發起請求,而且因為無需破解js文件的加密,開發難度相對也較低。
其中也包含python等語言開發的基於自動化測試框架的秒殺軟體,難度均較小,所耗費的精力也就更少,也是這種秒殺軟體能長時間存活的根本原因之一。
綜合來看,比較適合少量人的搶購,這種插件對應人手的速度還是足夠的。
2
app類插件
從原理上來說跟網頁類插件區別大。這兩種都是需要依附於目標平臺才能運行的,網頁依附的是瀏覽器,而app類的則依附app本身,通過開發語言開發成安卓或者蘋果app安裝在手機上,通過定時調用目標平臺的函數實現秒殺下單。
一二類插件基本都一樣,定位也是類似的,使用起來也比較安全,只是速度較慢,戰勝人手動秒殺的速度是綽綽有餘的。
進階版無非是伺服器上開安卓模擬器,然後安裝插件,通過提高網速和性能,進行秒殺。
3
模擬類腳本
模擬類就不分app和網頁端了,全都是通過操作電腦的滑鼠,模擬點擊的行為達到秒殺的效果,舉個列子,比如按鍵精靈,還有模擬器自帶的點擊功能,可以進行速度加倍,比如五十倍速度的點擊。
這種方式難度也小,也能通過模擬器的多開功能進行批量控制和操作。
不過,感覺還沒插件的好用,主要是這種方式的門檻就稍微高一些了,需要自己錄製腳本或者編寫部分代碼來實現,而秒殺能力又基本跟插件差不多。
所以模擬類搶購沒啥亮點,逐漸也就被棄用了。
4
協議類軟體
秒殺工具裡速度最快,功能最多的屬協議類軟體。
協議類軟體,也是當前市場上流傳的收費軟體的分類,通過逆向破解app的源碼,提取所有功能,再按照作者的想法隨機組合或通過軟體的形式組合參數,通過網絡請求的方式直接發送,秒殺不僅不需要瀏覽器介入,也不用安裝app。
因為開發難度非常大,所以市場上的大部分協議軟體都是借鑑別人的代碼,自己從0到1開發的非常少。
但這不意味著自己開發的協議類軟體會很快,本質上只要能請求成功,不報錯,那麼代碼就是可用的,借鑑別人的或者自己寫的沒區別,剩餘的就是優化。
因為該類軟體較敏感,就不放圖了,圖來自百度,僅供參考。
5
開發秒殺軟體學什麼?
前幾個可以花時間介紹下,而且開發出來基本也沒人管,主要是確實影響不了太多的公平性。
核心的東西就是協議類軟體,需要掌握的技術較難,破解app獲取所需要的數據,需要學習以下知識。
一. 安卓逆向基礎(建議1周)
二. Java層逆向(建議3周)
三. Native層逆向(建議4周)
四. APK保護策略(建議1周)
五. 反調試與反-反調試(建議1周)
六. HOOK框架(建議2周)
七. 常見加密算法(建議2周)
八. 協議加解密分析(建議4周)
九. 文件結構(建議2周)
十. 系統源碼分析(建議2周)
十一. 加固與脫殼(建議4周)
其次,需要掌握一門開發語言,c++之類的編譯類語言較好,用於開發可視化軟體或者伺服器應用程式。
總結
綜上所述:
小眾商品,百度搜索秒殺助手即可-插件類;
有編程基礎,自己有空鼓搗鼓搗的話,百度搜索自動化測試框架,如python自動化測試框架、安卓自動化測試框架、按鍵精靈等-模擬類;
如果有錢又不想學習技術,還有好的路子能變現,建議直接入手協議類軟體,至於哪裡有,我也不知道,畢竟用於商業用途是違規的-協議類。
其中前兩者更加適合大部分小白和偶爾使用一次的人群,價格低或者免費,使用難度也不是很大,環境要求也不高,自用的同時還能賺點代拍費。不過難度較大的東西很難拍到,有舍有得。
對秒殺速度有要求,比較專業的人群可以多關注我,偶爾會有驚喜的哦。
總之,上面說了那麼多,只想說一句話——馬上轉發給你秒殺圈裡的朋友關注我,秒殺技術全程教學,軟體用到手軟。
關注的人多,很多軟體作者也會看到,我會邀請圈裡的作者大佬們,不定期在我號上進行匿名的技術分享,懂的都懂。
所有跟秒殺相關的消息,我們會第一時間跟進。大家記得持續關注哦~
白
夜
鬼
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