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少年前, 皮克斯續集電影還是很稀少的, 《玩具總動員》是唯一有續集的皮克斯電影。該工作室幾乎完全專注於創造原創的新作品, 但慢慢地, 這種政策發生了變化,各種續集很自然的湧現出來。
皮克斯的電影導演開始不斷對他們幾年前創作的作品提出新想法, 在《賽車總動員2》被開綠燈之後, 續集的閘門徹底打開了。突然間, 所有的續集似乎都是理所當然的, 從那以後, 皮克斯每隔兩年左右就定期推出一部續集 (或前傳) 。
上個周末,皮克斯的第七部續集《超人總動員2》在國內上映。即使早在 2004年, 觀眾們就已知道這部續集總有一天會到來, 因為第一部電影最後以一個懸念結尾, 這顯然是在預告下一集的冒險。但是, 直到現在, 十四年後, 這部電影才終於上映。它值得等待嗎?它真有炒作的那麼好嗎?讓我們姑且看看它與皮克斯的其他續集相比究竟如何。
7. 《賽車總動員2》
顯而易見, 混亂一團的《賽車總動員2》是皮克斯最糟糕的電影。
《賽車總動員》儘管沒有太大突破性,但依然是一部相當不錯的電影, 閃電麥昆學會適時放慢速度, 停下來珍惜那些小事情的價值感很容易引起共鳴。但是續集卻將麥昆降為配角, 讓王牌接線員拉裡配音的板牙成為了主角, 而且情節也照搬007電影!
從概念到執行, 《賽車總動員2》的每一個創意選擇都令人費解。製作一部只有會說話的汽車角色的間諜電影已經夠怪異了, 竟然還讓板牙扮演007。王牌接線員拉裡配音的這輛拖車在第一部電影中尚可以被觀眾接受, 恰恰是因為他是一個配角, 而變為主角意味著續集的情感重心落在了他的肩上, 他完全沒有能力撐起這部電影。
更可惜的是,約翰·拉斯特因為非常喜歡《賽車總動員2》的故事,拒絕了執導由他開啟的《玩具總動員》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的機會。事後來看, 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6. 《賽車總動員3》
《賽車總動員》,一部本來就不應該有續集的電影, 竟然成了皮克斯除了《玩具總動員》之外的另一個三部曲, 這讓很多人難以接受。
不過, 《賽車總動員3》並不是一部糟糕的電影, 甚至可以說是一部相當精彩的運動題材動畫電影,基本與第一部電影的水準持平。從許多方面來說, 這其實是《賽車總動員2》應該做到的, 即深入挖掘麥昆的角色發展, 使其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遭遇更大的衝突。
而且這部續集的情況也比較特殊, 它使皮克斯有機會展示他們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板牙的角色被大大削弱, 流露情感的片段給予了更多的遐想空間, 而且幽默搞笑也沒有那麼煩人了。
當然, 第三部還是有問題, 例如節奏欠佳,偶爾莫名其妙的創意決策——你可能依然會把這個問題歸咎於曾經認為 ' 間諜 ' 是好主意的幕後主創。但影片師徒關係的中心主題很強大, 最後閃電麥昆把比賽交給克酷姐拉米雷茲非常好, 有趣地使這個系列構成了一個閉環。
5. 《玩具總動員2》
《玩具總動員2》是皮克斯的第一個續集,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在第一部電影大獲成功之後, 迪斯尼非常願意製作一部直接發行 DVD 的續集, 就像他們那段時間習以為常的處理方法一樣。不過幸運的是, 拉斯特和團隊製作了一些令迪斯尼的高管認為值得放手一搏的東西 , 於是續集得以在影院上映。但即便如此, 在離上映僅剩一年的時間內, 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中還是面臨著各種臨時改寫,甚至對影片徹底重做調整。
這一切的付出使這部續集的成功更加讓人印象深刻。續集順利扭轉了第一部電影裡的角色關係,使胡迪與大家分離,精彩地刻畫了他對於被安迪遺忘或拋棄的恐懼。《玩具總動員》將胡迪塑造成了一個杞人憂天,對外來的巴斯光年擔心嫉恨的荒唐角色, 而續集進一步挖掘了牛仔胡迪的無端恐懼,巴斯光年則成為了負責搞笑的滑稽角色。
這部電影還大膽添加一些新角色, 因此獲得了更高的回報。像女牛仔傑茜和紅心,將近二十年之後仍然是這個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外,續集音樂也是亮點,'When She Loved Me' 回憶片段無疑是一段扣人心弦的經典,惹得許多成年人留下了眼淚。
4. 《怪獸大學》
這部《怪獸電力公司》前傳比許多人所認為的更值得推崇。
與常見的好萊塢高校喜劇不同, 這是一部更適合小朋友的大學電影, 主角恰好是大家最喜歡的兩個怪物大眼仔麥克和毛怪蘇利文, 這次我們會看到他們一起既歡騰又心酸地體驗大學生活。他們都懷著崇高的抱負進入大學, 但是兩者其中一個必須認識到世事的艱難, 有時候事情不會按照你的計劃發展。大眼仔麥克最終意識到自己成為一個驚嚇專員的夢想永遠不會實現, 這很現實所以狠感人。
"恐懼遊戲" 的設定為影片提供了展示幽默和世界構建的機會。觀眾得以更深入更詳細的了解大眼仔麥克和毛怪蘇利文究竟發生了什麼才得到了在他們第一部電影裡的職位, 同時也進一步了解了怪物世界是如何運作的。這部前傳罕見地利用後續的補充說明為第一部電影增加了更多層次感。
從視覺上來說, 這部電影也是個奇蹟。它標誌著皮克斯第一次能夠在他們的電影中使用全局照明,效果果然很出色。顏色的豐富運用, 極大增添了畫面的深度, 從而使這部電影成為了當時視覺上最複雜的皮克斯電影。
3. 《海底總動員2》
從許多方面來看, 《海底總動員2》都讓人覺得它註定是一個失誤。
因為它遵循了與誤入歧途引發爭議的《賽車總動員》系列一樣的玩法: 聚焦於一個由喜劇演員配音的可愛配角, 將之提升為主角。但堪稱奇蹟的是, 皮克斯確實憑藉這部後續產品推出了一些非常特別的東西。
《海底總動員2》的真正天才之處在於成功利用了一個很容易使影片陷入困局的設定: 多莉的短期記憶喪失。有這樣一個有毛病的主角可能會很快讓人厭倦。但這部電影巧妙地發揮了它的優勢, 使觀眾感受到多莉知道自己忘記東西的痛苦。影片的整個劇情都圍繞著多莉拼命試圖保留記憶。所以在跟隨她嘗試找到父母的過程中, 她的每一個失誤都領觀眾感同身受, 當她終於找到父母時,觀眾的情感回報也就愈加強烈。
《海底總動員2》的情緒催化比第一部電影更有效果, 喜劇幽默也同樣如此。幽默古怪,方式獨特, 如潛鳥貝基或海獅傑拉爾德等新角色尤其是搞笑亮點。
但到最後, 《海底總動員2》的成功也要歸結於配音演員艾倫·德詹尼絲。相比《賽車總動員2》的王牌接線員拉裡被升級為主角卻不堪大用, 《海底總動員2》的艾倫·德傑尼勒斯在這裡徹底放飛, 呈現了她職業生涯的最佳表現。
2. 《超人總動員2》
布拉德·伯德的這部超級英雄續集證明了十四年的等待完全值得。《超人總動員2》是一部更加有趣的電影, 動作場面也更加令人驚嘆, 還有Mahyar Abousaeedi 的攝影令人嘆為觀止。
《超人總動員2》從第一部電影的結尾繼續開始, 通過逆轉超能先生和彈力女超人之間的地位來拉動劇情。這一次, 彈力女超人重新出山成為正職超級英雄, 而超能先生不得不留在家裡照顧家人。很高興看到彈力女超人獨挽狂瀾大顯身手, 而超能先生在她離開家後試圖堅守這座堡壘的拼命努力則令人捧腹不已。
超人一家最搶戲的人要數寶寶小傑, 他與一隻浣熊的遭遇戰是皮克斯所有電影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 邁克·吉亞奇諾為這部電影創作的配樂也達到了新高度, 已經超過了被視為其職業生涯代表作的第一部電影配樂。
這部電影的故事也讓布拉德·伯德得以發表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相關評論, 不僅涉及超級英雄文化, 也關於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狀態。他恰好也提供了近年最好的大片之一。
1. 《玩具總動員3》
在第二部電影上映十一年後, 《玩具總動員3》講述了安迪準備上大學時玩具們發生的故事。一個垃圾袋的誤會, 導致絕大多數玩具相信安迪要扔掉他們, 所以他們決定去一家託兒所, 認為在那裡他們會被小朋友們喜愛。
作為電影史上最經典的三部曲之一的最後一部。這部續集滿足了你對皮克斯電影所期待的一切: 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又令人心碎。看到胡迪, 巴斯光年, 和大夥前所未有的集結在一起面對這個系列最大的反派大熊, 意想不到的激動人心。他們的越獄情節特別精彩, 期間充斥著委實恐懼和危險的驚心時刻, 特別是當大夥全體手拉手準備死在爐子裡的時候。
以前曾擔任過其他多部皮克斯電影的共同導演或剪輯的李·昂克瑞奇在拉斯特拒絕執導後, 坐上了這部電影的導演椅,這部續集因此反而更好了。昂克瑞奇帶來了完全適合這部電影的節奏, 基調和風格的清晰感。
他最後一個鏡頭把一切帶回從前。在安迪把玩具交給邦妮離開後, 畫面轉向雲端, 顯然回溯了第一部電影中安迪牆上的第一個鏡頭。這仍然是皮克斯的最佳續集。
你會如何對皮克斯續集 (和一個前傳)排名?歡迎在評論中留言讓我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