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塵對於我們來說是極其的珍貴,畢竟只有900磅(400公斤)左右,這還只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阿波羅登月任務返回地球多次帶回來的。
現在,科學家希望尋找一種新的方法來研究月塵,那就是用一粒月塵顆粒來分析月塵。為此,他們研究分析了1972年執行Apollo 17任務的太空人收集的月塵中的一粒。這是首次對月球樣品進行原子性的分析,這項技術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和解析度,會發現其他情況無法發現的東西,並且只用掉小部分月塵樣品。
研究人員使用稱為原子探針層析成像的技術來了解有關月球歷史的更多信息。那麼就需要刮掉上百個原子的材料層,這是一個比幾十萬個原子厚但比紙薄得多的樣品。將樣品放在原子探針內,並使用雷射小心地將單個原子從樣品上剝離,然後將其撞到檢測器板中進行分析。分析的月塵樣本中,發現了水,氦,鐵,甚至是由於將重石暴露在空間的惡劣現象中而造成的風化痕跡。
通過將風化的月球表面與未暴露於太空中的白雲母進行比較,科學家可以更多地了解引起風化的原因,並可以對小行星和月球表面下的情況做出預測。運用此技術我們可以更多地獲知月球的歷史以及水和氦的形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