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四新排水站大門內。 記者萬建輝 攝)
長江日報-長江網7月7日訊(記者萬建輝)連續多日強降雨,武漢城市雨水排水情況如何?7日上午,大雨持續,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來到位於漢陽長江北岸緊鄰白沙洲大橋的四新泵站,直擊泵站抽排情況。
(圖為四新泵站格柵機組。 記者萬建輝 攝)
四新泵站坐落於白沙洲大橋北橋頭和國博之間,在長江大堤腳下。上午10時,記者進到泵站大院,先後參觀了格柵機組、泵房內的12臺泵站機組以及設在長江大堤內側漢陽江灘邊的泵站排水口。所有排水管道均安裝於地下數米,僅在格柵機組可以見到洞口下的雨水流動,金屬柵欄將雨水中的雜物隔離,機器抓斗現場作業,不斷將雨水中的雜物、垃圾清理到地面。
(圖為四新泵站泵房內的機組。 記者萬建輝 攝)
在形同廠房的泵房內,電機轟鳴,12組藍色泵站機組一字排開。四新泵站站長劉波介紹,4組泵站機組正在運行,每小時排水量為12.6萬立方米,相當於60~70個標準遊泳池的水量。12臺機組,為何僅4臺機組運行?劉波說,2017年4月,四新泵站二期工程完工,12臺機組全部建成,總抽排量達105立方米/秒,具備了較強的排水功能。每臺機組的排水管道直徑2米,成年人可在管道內正常行走。就算在5日晚到6日晨的持續大暴雨中,泵站也只在6日的5時~6時(瞬時雨量最大時),啟用了7臺機組就滿足了抽排。
(圖為四新泵站站長劉波在介紹機組功能。 記者萬建輝 攝)
跨過長江大堤,從白沙洲大橋下穿過漢陽江灘,走到江邊,江水已漲到接近與江灘平面齊平。劉波指向離岸邊數十米遠的江面,在兩個鐵桿標識下,就是泵站排水口,該處的江面可看到江水翻滾,就是排水口在排水。
(圖為四新泵站長江排水口,位於白沙洲大橋下偏北(江面豎杆標識處水面下)。 記者萬建輝 攝)
劉波說,四新泵站的承接範圍包括四新片區和墨水湖地區37.9平方公裡的雨水排放,是漢陽地區最大的雨水泵站,該泵站可基本解決所承接地區的汛期漬水問題。目前該站30多名員工全部堅守在站裡,分四個班組,人停機不停,排水機組晝夜運行,確保汛期城區的安全。
【來源:長江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