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網信...

2020-12-22 澎湃新聞

【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網信綏化 前天

2020-11-30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畫卷裡的故鄉還是當年的樣子

時間裡堆疊出來的鄉愁記憶,很走心,不敷衍。綏化籍軍旅畫家尹升用四年的時間繪就一幅70米長卷,把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呼蘭河岸邊的自然風景和人文風貌全都收錄其中。上千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春夏秋冬變化裡勾勒出一個又一個鄉愁故事。

畫家尹升在畫展上致辭

11月28日上午,「故鄉回眸」丹青長卷作品展在綏化市美術館低調開展,畫家尹升的七十米長卷《故鄉》引來數以百計的書畫愛好者,也激發了無數人的情感共鳴。

作品局部展示

有時候人的情感不用語言,一支畫筆足以。這幅名叫《故鄉》的畫作寄託著尹升和家鄉割捨不斷的濃濃情意。尹升的老家在北林區秦家鎮梨樹村,他是喝著諾敏河水長大的。在冰凍的河面上他用長鉤捕過魚;在春天的河套地裡他用鋤頭種過地。他的童年乃至整個青春的記憶全都定格在那個樸實無華的東北鄉村。

有時候記錄一地的歷史不必用史料,一幅畫作剛好。尹升的《故鄉》就是一幅綏化版的《清明上河圖》。這幅畫卷裡形象地刻畫了上個世紀東北鄉村裡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細節。圍坐在農家院裡露天辦婚宴,從手絹包裡拿出錢來「隨份子」,喝醉酒的賓客相互攙扶著往外走,仿佛在竊竊私語說著掏心窩子的話。畫卷裡一個鄰裡之間守望相助的東北村落仿佛觸手可及。

作品局部展示

記憶會遺忘,家鄉什麼樣子有一天也許會變得模糊。滄海桑田,即便是重回故地也未必是當年的樣子。尹升離開家鄉去參軍時只有18歲,歸來時已不再是少年。尹升是幸運得,他還可以藉由自己的畫筆回憶故鄉的樣子。我們也是幸運的,我們還可以憑藉這幅70米長的畫卷看到那些不曾經歷的歷史。

心有鄉愁,筆下就有思念。只要有畫筆,我們就可以記錄下那些美麗的過往。個體的記憶匯集在一起這就是一個地方共同的歷史。在尹升的畫卷裡故鄉還是當年的樣子。

畫家尹升向書畫愛好者介紹創作心路歷程

綏化籍軍旅畫家 尹升

來源:綏化廣播電視臺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網信綏化 前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誰不說俺家鄉好】畫卷裡的鄉愁
    【誰不說俺家鄉好】畫卷裡的鄉愁 2020-12-15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誰不說俺家鄉好】鐵血錚錚,紅色綏化
    【誰不說俺家鄉好】鐵血錚錚,紅色綏化 2020-12-18 2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誰不說俺家鄉好】城市建設大手筆 美麗蘭西綻新顏
    【誰不說俺家鄉好】城市建設大手筆 美麗蘭西綻新顏 2020-12-06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誰不說俺家鄉好】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誰不說俺家鄉好】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2020-12-20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農民「點餐」企業「掌勺」 土地增效國家...
    有了去年春種的託管經驗,綏化海倫市前進鎮農民劉春生根據自家勞動力、農機具等實際情況,優化選擇了服務項目。 這張「菜單」上共有12項服務內容,涵蓋了「種管收」全過程,以及前期生資選購和後期各種保險。
  • 好一幅海上「清明上河圖」
    因為,在長達近30米的畫卷中,楊火根生動地將金山嘴的漁民生活、漁業生產、漁村風俗詳盡地描繪了出來,宛如一幅記錄海岸線上生產繁忙、民眾安居樂業的「海上清明上河圖」。《金山海漁圖》出自金山嘴,自然打上了濃濃的金山元素,滲透著上海歷史文化的印跡。楊火根在畫卷中還配有一段段的文字,其中有些「原生態」的詞彙,他不翻譯,現在的人還真看不懂。
  • 閔行這幅古鎮版「清明上河圖」,在上面竟然可能找到自己的家
    閔行這幅古鎮版「清明上河圖」,在上面竟然可能找到自己的家 2020-12-24 0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明上河圖》裡描繪的河流,到底是什麼河,真相在這裡!
    《清明上河圖》畫中所描繪的河歷來被認為是汴河,而很多人認為,這條河並不是正河,而是別浦,即用作渡口的自然河。周邦彥《蘭陵王·柳》又有『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之句,其中的別浦,並非送別之浦,而是別通之浦。唐白居易的《白氏六帖》引晉周處《風土記》釋浦曰:『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
  • 【網絡名人看綏化】網絡大V聚焦體驗綏化歷史文化主題遊|寒地黑土...
    先後開展了「暢遊綏化」必到特色景區評選、「暢遊綏化,清涼一夏」夏季文化旅遊推廣季、綏化市旅遊特色村評選等活動,並推出了5大主題產品和12條精品旅遊線路。極大滿足了各地遊客的不同旅遊需求,帶來了全新體驗。一個城市留得住記憶,人們才能記得住鄉愁。
  • 臨安區天目山鎮《誰不說俺家鄉好》
    相關介紹:該視頻由臨安區網信辦選送。「巾幗合唱團」於2019年組團,是天目山鎮示範型群眾文藝團體之一,由天目山鎮婦聯和宣傳文化員組成,現有成員22人。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清明上河圖〉與〈蒙娜麗莎〉的藝術價值和東西方繪畫藝術的歸流
    《清明上河圖》屬於中國畫,《蒙娜麗莎》屬於西洋油畫。在沒有照相機之前,西洋油畫以寫實的技藝為主,越畫得逼真傳神越為佳品,象是西洋古代版的照相機,畫家甚至在作畫時先用中國的小孔成像原理投影作參考!而中國畫一直是以寫意技藝為主的藝術幻化手法,不在於對實物描繪得多逼真,而是追求傳神達意的藝術境界!照相機出現以後,寫實的繪畫技藝意義已經不重要了,西洋畫技藝也開始轉為寫意了!《蒙娜麗莎》是寫實西洋畫的佳作,但也就是一副人像而已!
  • 園丁文苑丨夢是一條故鄉的河
    作  者:弓海軍責任編輯:謝宛霏微信編輯:張曉盈夢是一條河一條沿著故鄉的方向逆流而上滿載悲歡和過往的河所有的未來都被裹挾到一塊巨大的和冰川一樣晶瑩剔透的絨布中就像黃土高原上的每個村莊都離不開黃河母親的滋養慶幸有個村莊,讓我深深眷戀夢裡兒時的河依舊親切那流動的聲響是最溫婉的絮語夢裡有山、有樹、有白雲,還有關於我的一切能記住的夢,都與夢無關有人說,夢會偽裝
  • 頭頂安全帽手拿繡花針 54歲的他歷時7年繡出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
    電焊槍與繡花針,如果有一雙手能同時用好這兩件工具,手的主人會是什麼樣子呢?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是一名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做普通電焊工的大老爺們。在上班之餘,他卻用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 帶你遊覽滏陽河上的「清明上河圖」!
    帶你遊覽滏陽河上的「清明上河圖」!坐上烏篷船穿梭在小橋流水之間霓虹燈讓這裡的一切在暗夜中變得嫵媚燦爛仿若「畫中遊」在這樣的慢生活裡河兩岸由虹橋相連站在橋上不由想起「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 頭頂安全帽手拿繡花針~54歲奉賢電焊工繡出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
    頭頂安全帽手拿繡花針~54歲奉賢電焊工繡出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電焊槍與繡花針,如果有一雙手能同時用好這兩件工具,手的主人會是什麼樣子呢?54歲的張興發,是一名在奉賢建築工地上做普通電焊工的大老爺們。在上班之餘,他卻用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 「高高興安嶺·大美我家鄉」呼中原創歌曲徵集展播丨《呼瑪河》
    「高高興安嶺·大美我家鄉」呼中原創歌曲徵集展播丨《呼瑪河》 2020-09-15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故鄉,是我們年少時想要逃離的地方,是我們年老想回,可能已經回不去的地方;故鄉是清明的那柱香,是中秋的那輪月,是春運時的那張車票,是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口音。而當我們不知疲倦,山一程,水一程,漸行漸遠,才發現故鄉是起點也是終點,是即便永遠回不去也依然是故鄉的那個地方。對於故鄉的記憶,就像漂泊在時間長河裡的一片片小舟。
  • 頭頂安全帽手拿繡花針~54歲奉賢電焊工繡出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
    電焊槍與繡花針,如果有一雙手能同時用好這兩件工具,手的主人會是什麼樣子呢?54歲的張興發,是一名在奉賢建築工地上做普通電焊工的大老爺們。在上班之餘,他卻用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 《故鄉的河,故鄉的橋》作者:尹燕忠
    《故鄉的河,故鄉的橋》 作者:尹燕忠 我村不大,也就一百多戶人家。居住卻呈三角形。西邊村叫前街,北邊村叫後場,東邊村叫東溝崖。溝崖西有條小河,寬約四十多米,常年不斷水,那條小河是我兒時的樂園,我永遠忘不了它,它在我生命中打上了深刻的印記。
  • 清明風迎故鄉行
    清明風迎故鄉行清明時無雨,暖陽的四月,從城市趕回去的車輛多起來,高速堵成長龍,對於剛剛從萬人空巷中走出來的人來說,這些只是意料之外的驚見,即使發著怨言,也無了咬牙切齒的模樣,情緒不似從前的不安,從而還能談笑風生地討論車牌與車輛屬地及價值出來,也著實是讓人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