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畫卷裡的故鄉還是當年的樣子
時間裡堆疊出來的鄉愁記憶,很走心,不敷衍。綏化籍軍旅畫家尹升用四年的時間繪就一幅70米長卷,把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呼蘭河岸邊的自然風景和人文風貌全都收錄其中。上千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春夏秋冬變化裡勾勒出一個又一個鄉愁故事。
畫家尹升在畫展上致辭
11月28日上午,「故鄉回眸」丹青長卷作品展在綏化市美術館低調開展,畫家尹升的七十米長卷《故鄉》引來數以百計的書畫愛好者,也激發了無數人的情感共鳴。
作品局部展示
有時候人的情感不用語言,一支畫筆足以。這幅名叫《故鄉》的畫作寄託著尹升和家鄉割捨不斷的濃濃情意。尹升的老家在北林區秦家鎮梨樹村,他是喝著諾敏河水長大的。在冰凍的河面上他用長鉤捕過魚;在春天的河套地裡他用鋤頭種過地。他的童年乃至整個青春的記憶全都定格在那個樸實無華的東北鄉村。
有時候記錄一地的歷史不必用史料,一幅畫作剛好。尹升的《故鄉》就是一幅綏化版的《清明上河圖》。這幅畫卷裡形象地刻畫了上個世紀東北鄉村裡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細節。圍坐在農家院裡露天辦婚宴,從手絹包裡拿出錢來「隨份子」,喝醉酒的賓客相互攙扶著往外走,仿佛在竊竊私語說著掏心窩子的話。畫卷裡一個鄰裡之間守望相助的東北村落仿佛觸手可及。
作品局部展示
記憶會遺忘,家鄉什麼樣子有一天也許會變得模糊。滄海桑田,即便是重回故地也未必是當年的樣子。尹升離開家鄉去參軍時只有18歲,歸來時已不再是少年。尹升是幸運得,他還可以藉由自己的畫筆回憶故鄉的樣子。我們也是幸運的,我們還可以憑藉這幅70米長的畫卷看到那些不曾經歷的歷史。
心有鄉愁,筆下就有思念。只要有畫筆,我們就可以記錄下那些美麗的過往。個體的記憶匯集在一起這就是一個地方共同的歷史。在尹升的畫卷裡故鄉還是當年的樣子。
畫家尹升向書畫愛好者介紹創作心路歷程
綏化籍軍旅畫家 尹升
來源:綏化廣播電視臺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網信綏化 前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