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曾是小孩子,為什麼要歧視子供向動畫?

2020-12-09 我是瀾小青

子供向動畫意為給兒童看的動畫,這樣的動畫往往單純,情節平淡,在年齡較大的人眼中比較幼稚,所以有許多人都對子供向動畫給予嘲笑。曾經也是孩子的你,曾經也看子供向動畫的你,為什麼要嘲笑子供向動畫呢?

哈嘍,大家好,我是瀾小青。

正如標題所言,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就是子供向動畫,或者說是給兒童看的動畫。(這裡的兒童指12歲以下)

說起子供向動畫,小青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小豬佩奇》,這部動畫在中國大陸很火,講述了粉紅豬佩奇一家的故事。

這部動畫全篇都以蠟筆風格展開,給人一種很溫馨的感覺。小青之前看過很多公眾號都在稱讚這部動畫,小青不是教育專家,也不知道它到底有什麼教育意義,只知道它的三觀並不歪,畫風也很好,給人的感覺也很溫馨美好。

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討厭《小豬佩奇》。

有許多人稱小豬佩奇是「野豬佩奇」,還以嘲諷的語氣說「我很慶幸我的童年是XXX ,而不是粉紅吹風機」或者「這也太幼稚了吧,我小時候根本不看這麼幼稚的東西」等等。

說這種話的人不知道為什麼就總帶著一種優越感,按理說要踩子供向動畫不應該從教育意義出發嗎?

先不說你哪來的優越感,子供向動畫本來就是給兒童看的,複雜的動畫兒童也看不懂啊,現在不是要提倡用兒童能看懂的方式向兒童傳遞道理嗎?

還有拿自己的童年比較現代兒童童年的人,各位00後摸著良心說,你看過花園寶寶嗎?

各位90後摸著良心說,你看過瓊瑤劇嗎?你在本子上寫過無病呻吟的話嗎?(話說瓊瑤劇好像還不如小豬佩奇吧?)

那些說子供向動畫幼稚的人,那我問問你,兒童該看什麼樣的動畫?

是《緣某空》還是《某某校園》?

是《某某草莓》還是《某某暴君》?

是賣腐還是賣肉?

請開始你的回答……

各位如果不喜歡子供向動畫,那就不要去看,為什麼非要攻擊動畫?(子供向動畫本來就不是為你準備的)

還有一些人帶著年齡優越,「我比你大,我就是瞧不起你,包括你看的那些玩意我都看不起,我看的東西你一個小孩兒都看不懂。」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想法,或者是潛意識裡有這種想法自己還不知道,嘲笑小學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裡的「小學生」是指它的本意,不是指現在的網絡用語)

在b站上就有許多up主挑戰「觀看小學生土味視頻」,還有什麼「小學生土味視頻合集」之類的,然後評論區底下就全是嘲諷小學生的,甚至還有小學生說「我馬上就要升初中了,到時候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嘲笑小學生了。」

呵呵,像這種up主一般都是90後或者00後,明明自己曾經也是小學生,自己是小學生時也那麼驕傲自大,也會在本子上寫無病呻吟的話,現在長大了卻嘲笑小學生,可真是諷刺。

大家誰沒有一個小時候?人家拍個視頻是人家的自由,你哪來的優越感呢?

你比人家長得好看嗎?

還是你拍的視頻比人家好?

未經別人允許就拿別人的視頻當自己的素材,這好像是侵權吧?

回歸正題,說起子供向動畫,《熊出沒》大家應該都挺熟悉的吧?

有一說一,小青覺得《熊出沒》只有它每年出的電影很好,它的某些TV動畫畫風有點恐怖,也有一點點毀三觀。(就比如明明熊大熊二砍樹造房子,卻不允許光頭強砍樹)

這部子供向動畫作為許多人的童年回憶,所以面對惡評有許多人都護著,小青覺得《熊出沒》的電影是真的很好,討厭就不看,但別總是說「我的童年是XXX,而不是會說話的兩頭熊」之類的話。

大家都有過孩童時期,為什麼對比自己年齡小的就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呢?為什麼要歧視子路站動畫呢?(這裡不包括所有的子供向動畫,因為有些子供向動畫是真的毀三觀)

還有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再嘲笑小學生,每個人都需要尊重,對於年齡比自己小的,請給予尊重和引導。(存在優越感完全就是莫名其妙)

好了,今天內容就到這裡。

歡迎各位小夥伴們留言評論。

喜歡本篇文章的小夥伴們別忘了點讚加關注哦~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致歉)

相關焦點

  • 海綿寶寶:作為成年人,為什麼會喜歡子供向動畫
    《海綿寶寶》我最喜歡的動畫片,沒有之一,長大後再看海綿寶寶,感觸頗多,章魚哥曾是我最討厭的人,但是大部分人都活成了章魚哥。實際上在其中有個插曲,章魚哥第一天晚上接到海綿寶寶問他會不會回來的電話,電話的內容章魚哥聽見的卻是落後的土著語言,還有一開始章魚哥進章魚村時,門衛問他有沒有帶海綿或者海星(這兩種都是無腦生物,其實章魚也沒有腦子,不知道為什麼智商看起來高多了),這兩種都可以看成是美國普遍存在的城市人歧視鄉下人的現象的真實寫照。
  • 為何有人說《京劇貓》是小孩子看的,它真的只是一部子供向動畫嗎
    《京劇貓》按常理是子供向沒錯,某些劇情,怎麼說呢,挺深奧,就算是年齡比較大的同志也得琢磨琢磨,雖然它沒有完全超脫這個範疇,但是不能否認,它做了很多很有益的嘗試,不能說沒有缺點,但是絕對算得上國漫良心。《京劇貓》就跟JOJO一樣,JOJO因為畫風勸退,京劇貓因為子供向勸退,後來發現JOJO的畫風雖然特別但是超棒,京劇貓雖然看起來子供向,但是內部含義自己都沒準能看懂。
  • 特攝和子供向作品,誰才是真的幼稚?
    然後動漫這種劃清界限的名詞開始流行,既然是劃清界限就需要一個用來繼承幼稚標誌頭銜的事物,特攝和子供向就這樣和幼稚劃等號。之後為了讓特攝不等於幼稚,特攝就被強行和子供向劃清界限。2.為什么子供向沒有辦法找個劃清界限的事物?作為一個日本舶來詞,子供向被粗暴的理解成小孩子看的,然後大家自動把對國內小孩子看的作品的印象代入了子供向。實際區別就是一方是想以小孩子為基礎親子共賞,不斷發展。
  • 淺析奧特曼子供向的原因
    現在的奧特曼確實是子供向的,和以前的根本沒法比,打鬥風格我就不說了各有所愛,但現在戰鬥基本上就是各種堆特效,看著絢麗能吸引小孩就行,至於含義、深度,who care?每次戰鬥之前來一句口頭禪就成了新時代的奧特精神,反正「真奧迷」一定能體會到,至於我們這些「偽奧迷」肯定是感受不到的。
  • 盤點大人也喜歡的子供向動畫,貓和老鼠最經典,柯南堪稱童年陰影
    子供向這個詞,顧名思義,就是小孩子的專屬動漫,不過就是這樣的動漫,還是讓許多已經成年的『大孩子』看得津津有味。這些全年齡段都可以看的子供向動漫,大家看過哪些呢?第一個就是貓和老鼠。動畫中沒有現實裡面貓抓老鼠的那種殘酷,有的只是作為鄰居日常的歡樂。這部動畫距離現在已經有80年了,可以說是一家好幾代人共同的童年記憶,哪怕很多人都已經成年了,也會再去回顧一下這對歡樂的鄰居。如果說貓和老鼠是子供向,那麼柯南就是披著子供向羊皮的動漫。柯南之前也是個高中生,因為被下了藥才變成小學生的樣子,看著是小學生的柯南實際上是一名偵探。
  • 對卡牌動畫最大的誤解,遊戲王系列到底是不是子供向動畫
    而之前很多觀眾都說遊戲王動畫是給小孩子看的,不過當續作一部接一部出了以後,也是出現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梗:「講個笑話,遊戲王是子供向。」最開始初代遊戲王在劇情上是很大開大合。其以無名法老王之魂為線索,講述了千年以前發生在埃及的故事,並且與現代時間相結合形成了前世今生的結構,再加上全作貫通的友情與成長,即使初代的遊戲規則不完善從而讓牌佬們看得不是很舒服,但劇情和人設是真的強。
  • 子供向動畫在毀了中國動畫嗎?
    這個問題和其正確回答正好是反過來的,並不是子供向動畫毀了中國動畫,而是沒有足夠多的子供向動畫才是使得中國動畫成為現在這種爛攤子的罪魁禍首。事實上,從電視商業動畫這一形式出現開始,支撐著整個業界的一直都是子供向動畫,從來沒有變過。
  • 藍弧出品的動畫越來越幼稚?別忘了,藍弧的目標就是子供向動畫
    藍弧作為一家老牌的國漫公司,一直以來,很多粉絲們關注藍弧的動畫,大多數都是超獸武裝,果寶特攻,洛洛歷險記等等。這些動畫給粉絲們留下的回憶是最深刻的,但這些動畫其實也是子供向動畫,和現在的網絡動畫主要面對的年輕觀眾不同,子供向動畫是面對的觀眾是小朋友。
  • 如何評價b站的特攝區,昭和騎士就是子供向,何來的由成人變子供向
    最近b站的一位up主,剪輯了全年齡向的假面騎士ZO,然後視頻下方有人說,騎士ZO的受眾不一樣,受眾人群不是小孩子,所以不能給小孩子看,假面騎士變成子供向,恐怕就是從現在開始的,於是有人就覺得非常搞笑,昭和騎士並非成人向的作品,何來的由成人向變成了子供向呢,主要的問題就是,假面騎士一開始是成人向,還是子供向的作品,你們認為呢,難道不是全年齡向的嗎
  • 今天去影院看了一部「子供向」動畫電影
    至於影片本身倒沒什麼好多說的了,就是一部相比於平時的長篇動畫有所升級加碼的子供向動畫電影,平時小孩子喜歡看「汪汪隊」的話,可以考慮去看看。  我對女兒現在看什麼動畫沒什麼特別的想法,不是說非要看宮崎駿或者迪士尼,她才四周歲大,等再大一點再慢慢「培養」也不遲。
  • 這部子供向動畫,人魚小姐姐當偶像,在B站播放很低評分卻高
    動漫和動畫,阿宅們曾經激烈爭論過兩者的區別。過去有一種錯誤的觀點,認為專門給12歲以下小孩子看的才叫動畫,其實不然,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統稱。就像《百慕達三角~多彩田園曲~》,因為是遊戲改的作品,不存在漫畫,所以只能稱之為動畫。
  • 非子供向動畫,難道就不需要公共道德了嗎?
    子供向,指只要作品中沒有敏感話題和血腥暴力,沒有會影響三觀還未成熟的人群的鏡頭文字,受眾人群不限,也暗指兒童作品。 子供向=兒童可以看≠專拍給兒童看。
  • 非子供向動畫,難道就不需要公共道德了嗎?
    子供向,指只要作品中沒有敏感話題和血腥暴力,沒有會影響三觀還未成熟的人群的鏡頭文字,受眾人群不限,也暗指兒童作品。子供向=兒童可以看≠專拍給兒童看。非子供向,可以理解為不是提供給兒童看的,有一定的動畫分級的意味存在,但是由於目前沒有明確動畫分級制度,所以在非子供向動畫這個方面的管理確實存在一些混亂現象。
  • 別鬧了,這部動畫才不是什么子供向
    長久以來,動畫作品受眾的年齡,一直是熱愛動畫和對動畫不夠了解的人群之間,爭議的話題之一。確實,不同的動畫作品,根據其內容會有一定的分級。籠統的來說,可以大致分為子供向(面向兒童)、少年漫(面向青少年)、青年漫(面向成年)這三種。
  • 京劇貓糾正對子供向動漫的誤解,你喜歡的番並不幼稚,而且很傳統
    導語:一直以來「子供向」動漫都被認為是小孩子看的動漫,但是這其實是大家的誤解。,《京劇貓》雖然是國漫,但是也被漫迷稱之為「子供向」的動漫之一。在日本有些動漫上會標註子供向這幾個字,而這個詞表面上看似乎意思就是「供孩子看的」「面向孩子供應的」的意思。所以有人就覺得其實子供向就是小孩子看的動漫而已。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
  • 子供向動漫長期霸屏電視,該責怪誰
    先說下國漫當前現狀現在不少人對國漫的認為還停留在子供向,幼兒向,不能含有暴力,色情,血腥,消極內容,動漫思想要深度淺的階段。甚至不少家長認為動畫就是小孩子看的,太多暴力,血腥,低俗內容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所以動畫內容要積極向上,不能有大量血腥畫面,甚至流血都不行,動畫世界就應當如天堂一般,因為諸如此類原因,所以就出現了其他很多國家(外國有部分國家也會和諧血的顏色)動畫裡血是紅色的,到中國血卻變成了藍色 綠色,馬賽克色等怪胎,甚至因為輿論等諸多原因,血液顏色和諧波及到了漫畫,遊戲等諸多領域。
  • 奧特曼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子供向?為什麼沒有特色了?
    奧特曼在昭和時候被很多觀眾喜歡,特別的人物形象、突出的人物特點、帶了一點黑暗的故事劇情,每次看完都有所啟發,但奧特曼到現在卻少了很多自己的特點,這是為什麼呢?1、昭和奧特曼是6、70年代的產物,而編劇也會把當時的一些「大事件」編到劇情裡,再加上圓谷很想和觀眾探討人生哲學,所以也會有一些「黑暗面」,人性的救贖等,所以昭和也適合大人觀看,但奧特曼的目標觀眾還是孩子,後來又因為相同電視劇的衝擊,因此「黑暗面」已經不適合奧特曼了,在雷歐就可以看出來,前面是成人化,後面就很子供向。
  • 子供番?動物主角?幼稚?——冷門高分的《京劇貓》
    京劇貓這個動畫,從一打眼一看就是個子供向動畫,動物主角,簡約的畫風,色彩形象林林總總怎麼看怎麼像。有時候並非歧視子供向的動畫,而是往往子供向動畫裡,尷尬的劇情,魔幻的配音,長時間帶來的刻板影響(就像是動畫是給小孩子看的這種言論)。
  • 七大罪:動畫第三季「子供向」方向明顯,血都變成了白色的了
    《七大罪》這部動漫是一部少年熱血漫,動漫有著不少熱血的戰鬥場面,由此也會有一些血腥的場面,所以動漫並非是那種給相對低齡的人看的,然而到了動畫第三季相比於前兩季有著非常明顯的「子供向」趨勢,有一些是動畫組的原因,有一些則是漫畫原著的原因,我們來看看。
  • 一部子供向的國產動畫,故事情節太過真實,是適合小孩子觀看嗎
    童年中有這麼的一部國產動畫,故事情節太過於現實,其中這部動畫裡面違法的事都有點數不過來,就說幾個比較頻繁出現的幾個地方。主角手裡拿著槍,而槍是一個殺傷力很大的一種武器,這對兒童的啟發不是很有利於他們身心發展,動畫中不僅僅是槍枝的問題,還有很多非法捕獵,砍樹販賣文物等等很多的違法事件,很容易把未成年兒童帶向違法道路的——《熊出沒》!!這是為什麼呢?由我來一一為大家說清!一、光頭強是一個為了工作兢兢業業的伐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