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等電商大佬為何愛讀《三體》?四條宇宙公理,他們都感同身受

2020-12-15 歷來現實

一部《三體》紅遍全球,有人說它是商業界的百科全書,有人說它是中國名片,有人說它是21世紀的"厚黑學"。

2019年4月18日,"第13屆作家榜"壓軸的主榜單發布,科幻大咖劉慈欣以《三體》系列作品,超過餘華、莫言等人的暢銷代表作,斬獲1800萬版稅收入,位列作家榜首富。

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的雨果獎公布2017年雨果獎提名名單,劉慈欣的《三體》系列的第三部《三體Ⅲ:死神永生》入圍。

其實《三體》對雨果獎並不陌生,因為早在2015年,《三體》系列第一部已經斬獲雨果獎長篇小說桂冠。

這不但是中國人,也是亞洲人第一次獲得這個獎項,獲得這個獎項意義非凡,因為它打破了西方人對此的壟斷。

有不少名人喜歡《三體》,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R.R.馬丁、知名學者齊澤克都曾表示過喜歡這部小說,歐巴馬更是動用國家行政力量給劉慈欣發郵件催更,在三體第三部英文版還沒上市前一買就是幾十本用來給朋友們送禮。

星雲獎被稱為科幻小說界的"奧斯卡",那麼它到底有多牛?

星雲獎誕生於半個世紀前,1966年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成立,為了鼓勵科幻小說作家多出精品,特設立了科幻奇幻藝術年度大獎。

因為它的獎盃圖案如鑲嵌在螢光樹中的螺旋狀星雲,所以大家稱之為"星雲獎"。

"星雲獎"共設五個獎項,分別有最佳長篇小說獎,最佳中篇小說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和最佳短篇小說、最佳劇本獎。

此外,它還設立有特別針對非常成就作家的大師獎、有針對為科幻小說奮鬥一生的作家的名譽退休獎、有針對優秀科幻編劇的布拉德伯裡獎。

星雲獎可以說是科幻小說界的奧斯卡,得了這個科幻界的最高"星雲獎",就說明該作者已經躋身全球的科幻小說大咖行列,佔有一席之地了。

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史上那些斬獲過星雲獎的作品吧:

《沙丘》、《黑暗的左手》、《環形世界》、《安德的遊戲》這些在科幻界如雷貫耳的大作,都曾是星雲獎的獲獎作品。

被無數影迷痴迷瘋狂的《指環王》三部曲、《哈爾的移動城堡》和《潘神的迷宮》,也是該獎的奪得者!

也許有人說,科幻是兒童的最愛,也是青少年或者說是"憤青"們的童話,過了20歲年齡段的人,不會再對科幻那麼痴迷。

如果你把科幻當成簡單的科學幻想那就錯了,等於你把《西遊記》當成神話小說,把《紅樓夢》當做愛情小說一樣天真,是錯誤的結論。

神話來自現實,科幻裡也有社會的影子,是社會的濃縮版。

要不然你就無法解釋,政界學界商界為什麼齊齊盯上了《三體》,國內的馬雲、馬化騰、雷軍、周鴻禕等網際網路企業大佬,也不止一次向自己的員工推薦《三體》這本書。

網際網路大佬們幾乎已經把《三體》聖經化了,還記得羅輯總結的四條宇宙公理吧: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3.猜疑鏈:宇宙中的不同文明會猜疑對方會採取各種手段毀滅自己。4.技術爆炸: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小文明在宇宙尺度中很快可以通過技術大爆炸超越自己。

大佬們之前還都懷揣著明白當糊塗,等到這4條公理天天被網際網路圈子裡傳播,於是紛紛乾脆內部開會挑明——這簡直就是為咱們網際網路企業度身訂做的公理嘛。

網際網路企業最需要的當然是活下來,體量越大,活下來的成本越高,經不起風吹草動。網民數量和上網時間增量都是有限的,總量不會有太大變動,剩下的就是爭搶蛋糕份額。任何局部動作都會換來對手的擔驚受怕,但凡有點小平臺小領域就趕緊想辦法吞掉,你不知道最終射向你的那顆子彈來向何方,所以搶在對手之前吃進嘴裡才安心。沒有任何行業的爆炸性超過網際網路行業,每個人都想在大爆炸之後成就自我膨脹,把對手炸個粉身碎骨然後吞噬掉。如今《三體》這部書已經成為多家企業的案例,放在很多高管的案頭,成為指導企業的發展必讀書。

當你打開這本書的時候,仿佛開啟了一個「吸引」鍵,就會深深陷入故事情節。

讀完了,你會愛不釋手,你的內心會產生一種強烈的震撼,你會仰望星空,你會情不自禁在那裡尋覓人類文明毀滅和浴火重生的蹤跡。而你再讀的時候,你忽然會發現,《三體》不僅是科幻,它分明是我們這個時代商業模式的集大成者,是網際網路時代法則和思維的百科全書。

對網際網路大佬們來說,網際網路就是我們當今這個世界的最高級文明,在全球浩瀚無邊的黑暗森林中,想像著一個或數個看不見的對手,試圖對自己發起"降維攻擊"。

每個人都想站在更高的維度上,對別人發起"降維攻擊"。

《三體》有心理學、社會學和各種法則。

宇宙是一個黑暗無邊的森林,而文明則是荷槍實彈的獵人,不但要保持高度的警惕,還要時時保持冷靜和隱蔽,以及高度的警覺,觀察四周的動向。

因為宇宙中不但有對手,也有跟自己一樣潛伏夜行的好獵人,暴露了自己的意圖和蹤跡,不但會被對手幹掉,也會被同行毀滅於無形。

《三體》告訴我們,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而我們的社會,商戰,生存難道不也是如此嗎?

《三體》還告訴我們,文明無論如何發展、如何擴張,宇宙總量是不變的;我們的地球也是如此,無論企業如何增加,市場和蛋糕永遠是這麼大。

《三體》告訴我們,宇宙中的不同文明都在排斥對方,甚至會不擇手段消滅對方;我們人類的競爭也是如此殘酷,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三體》中也有壟斷,這跟我們生活的地球何其相似,公司為了生存,必須要將同行置於死地才能後生。

《三體》還有逆襲,它告訴我們。小企業可以藉助網際網路力量,完成能量爆炸,把大公司甩在後面,完成逆襲。

《三體》告訴我們,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過時,一個企業不能在陽光下那麼高調,對自己意圖毫無遮掩,需要暗度陳倉。

傳統的商業模式是由品牌、服務和價格組成的三維模式。

而現代商業則滋生了第四個模式也就是信息,在《三體》叫第四維度,公司一旦掌握了進入四維空間的能力,就等於如虎添翼,可以制敵於無形,輕鬆碾壓三維空間裡的事物。

而信息不對稱和信息匱乏,則是企業的噩夢,會引來殺身之禍。

一種新的食品是什麼味道,不經品嘗不會知道;《三體》中能讀出什麼,為什麼會讓歐巴馬和中國網際網路大鱷如痴如醉趨之若鶩,也許只有你自己讀後才會明白。

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不妨利用這次423讀書節的機會,原價上百元的曠世巨著,今天65元就可以到手,一餐外賣的錢,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享受一次完美的精神盛宴,掩卷深思,會發現不知不覺已經為自己的精神世界開啟了一扇嶄新的窗口。

下方就是購買連結:

相關焦點

  • 馬雲和歐巴馬怎麼都愛看《三體》?科幻只是幌子,這才是真正目的
    雷軍甚至在朋友圈留言: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分享閱讀《三體》的經驗。它的理念對公司制定三到五年的戰略非常有幫助!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這些政商大亨如此喜歡「三體」?他們都是科幻迷嗎?其實,科幻只是一個幌子,這才是真正的目的。
  • 馬雲、雷軍、周鴻禕等大佬跟風參演影視劇
    作者:龔進輝 日前,電商創業輕喜劇《我在夢想大道東》在廣東廣播電視臺舉辦開機發布會,阿里影業作為聯合出品方參與其中。早在1999年,馬雲建議張紀中翻拍金庸劇,首部作品確定為《笑傲江湖》,馬雲一直堅持在《笑傲江湖》中客串他最喜歡的「風清揚」角色,最終由於沒有科班表演功底而被迫放棄。據傳,神交已久的周星馳曾打算邀請馬雲來演《大話西遊》中的孫悟空,不過事後馬雲闢謠說這部電影與他關係不大。
  • 《三體》章北海:自然選擇,前進四!
    《三體》第二部以兩個人物為主線——羅輯和章北海。前者通過參悟宇宙社會學的基本公理,最終領悟了黑暗森林法則,延續了地球文明;後者依靠深不見底的思想為人類與三體世界的末日之戰做準備,最終為人類文明在宇宙中保留了火種。
  • 《流浪地球》這麼火,為什麼《三體》沒人拍?劉慈欣終於說出原因
    在去年,一部《流浪地球》成為了國產電影中的爆款,原著作者劉慈欣的想像力,再一次受到了大家的認可,但是劉慈欣還有一部比《流浪地球》更受追捧的作品,它就是《三體》。但是讓很多粉絲都不解的是,《流浪地球》都已經改編成電影了,可是為什麼《三體》卻遲遲沒有影視化的消息呢?
  • 三體文明身為宇宙二級文明,為何沒發現地球呢?是什麼在阻擋?
    《三體》這本小說揭露了宇宙的奧妙,讓大家更好了解宇宙的奧妙,從這本小說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腦洞巨大,讓許多讀者在看這本小說中,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大家覺得人類在宇宙當中異常渺小,但有這樣一個問題卻讓大家比較的疑惑,科技發達的三體文明為何沒有發現地球的存在呢?
  • 光線要拍新《三體》?「三體宇宙」遠不止於此
    再加上年初刷爆朋友圈的9.7分動畫《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去年發布PV的《三體》動畫、播放量超千萬的《三體》廣播劇與漫畫、插畫集、實體展等形式,在大銀幕內外,一個更加宏大立體的「三體宇宙」正在悄然崛起導演張番番的官方微博也停留在了2016年6月的那條「闢謠」文案。評論區裡,至今仍有粉絲定期「問候」,「大佬,都四年了,電影咋還沒上映?」
  • 一篇文章看完《三體2》:中國科幻的第一神作,讓你眼界大開
    今天,用5000個字,大概10分鐘,帶你看完劉慈欣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水平的《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看完你就知道,為什麼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雷軍、扎克伯格、歐巴馬,都把《三體》奉為枕邊必讀之書。一、人類艱難的求生之路:我們雖是螻蟻,但也有生存的權利!
  • 請回答,三體衍生宇宙
    「自然選擇號,前進四。」「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干?」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在B站的彈幕盛況這些經典的臺詞,出自劉慈欣的《三體》。這部科幻經典IP最開始僅在科幻迷的小圈子中流行,隨著2015年8月《三體》第一部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三體」這一名字漸漸為大眾所知。
  • 馬雲卸任搖滾怒放,為啥大佬們都玩得這麼high?
    「他還鼓勵年輕人們要相信夢想,」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曾記否,十來年前的阿里巴巴年會上,馬雲的女裝大佬打扮就相當重口了,這金髮泡泡袖的應該不是白雪公主吧? 肯定不是,白雪公主的頭髮明明是黑色的。這跟他們的成長經歷有關,六零後成長於改革開放初期,他們在思想極為開放的八十年代度過青春期形成世界觀,所以看世界自有他們的一套方法,六零後不大瞧得起後面的這幾代人。我就聽我一個六零後的朋友嫌棄過我們七零後:你們怎麼越活越抽抽 (北方方言,往回收的意思) ,思想保守成這樣……是啊,我們八十年代的時候還啥都不懂呢,哪像你們像海綿一樣在吸收啊。
  • 三體成真?宇宙重複向地球發信號6次,劉慈欣:回復15億年後才到
    《自然》雜誌(Nature)發布論文中稱,加拿大射電望遠鏡捕獲到13個「 快速無線電爆發 」,很多媒體都解讀為外星為文明發出來的信號。三體成真?宇宙重複向地球發信號6次,劉慈欣:回復15億年後才到來自宇宙深處的重複快速射電暴的消息傳出後,許多人聯想到外星人。網上一篇名為《外媒炸裂!
  • 三體:程心將母愛灑遍宇宙,為何慘遭讀者唾棄
    程心為何遭讀者厭棄程心「招人恨」的當地有兩點,一個是當執劍人,一個是阻止維德武力反抗(至於說最後由於程心留個生態球導致宇宙重啟失利,大神文明的雄偉計劃會被一隻蟲子左右?)。 說執劍人事情前我先舉個例子,據不徹底統計乾隆終身作詩超四萬首,但真實的精品卻寥寥無幾,為什麼這麼爛的水平還有這樣大的產值呢?
  • 科幻神壇《三體》中的宇宙文明,最強神級文明不是邊緣和歸零者
    6.歸零者文明最強文明可以向宇宙中的所有文明傳遞信息,呼籲每個人都回歸平衡,不要建立自己的小宇宙。如果沒有實力的話,為什麼會這麼狂?從這個意義上說,「二向箔」是宇宙文明的終結。然而,真正的終結者,不是「歸零」者,而是「重啟」終結者。在這裡,我看到了哲學的影子——極端的東西必須顛倒過來。當整個宇宙降為零維後,下一個方向只有一個,那就是「上升」。
  • 《三體》日文版發行,藝術插畫集正式登錄摩點電商平臺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其中,《三體》首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此次日語版的發售是一次值得國人自豪的文化輸出。《三體藝術插畫集》曾於摩點籌集278萬,現已登錄摩點電商平臺摩點與劉慈欣的作品結緣已久,他的經典系列《鄉村教師》合家歡科幻陪讀繪本曾在摩點線上發起預售。
  • 劉慈欣《三體》:黑暗恐怖威懾整個宇宙,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因此在歐巴馬讀完《三體1》時,他藉助自己的職務之便,向劉慈欣催更,還藉助職位提前拿到了《三體》的續集死神永生。後來歐巴馬還客串了劉慈欣的另一部作品《流浪地球》。這足以表明, 歐巴馬對《三體》的痴迷程度。除此之外,還有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也非常欣賞《三體》。而在國內更是有騰訊馬化騰、小米雷軍、360周鴻禕等商界大佬對《三體》的高度評價。
  • 三體:關一帆進入四維空間,與魔戒文明的對話,引出宇宙黑暗秘密
    其他那些已經死去或仍然活著的飛船,最終也都無法逃脫這命運。就像褚巖所說的「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秘密」。這裡的章節片段也為之後太陽系的二維打擊埋下了伏筆。原來在宇宙中,降維打擊無處不在,整個宇宙在不斷的降維中。就像魔戒的處境一樣,從四維跌入三維,所有文明都將死去。而現有宇宙也在從三維跌入二維。
  • 《三體》耐飛英文劇集由權遊團隊加載中!三體宇宙前進四!
    9月1日,三體宇宙、遊族集團與流媒體巨頭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三體》由擅長IP改編的耐飛改編美劇,給三體迷帶來了很大的驚喜。
  • 「電商之父」馬雲曾說過:我早已知道自己的結局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馬雲似乎真的是從神壇跌落了下來。馬雲是一個有著獨特魅力的成功企業家,非常喜歡演講,對於行業對於未來都有著非常多的想法」。也有不少人把馬雲的這種「高情商」稱為「馬大忽悠」。實事求是來說,阿里巴巴的初期到現在已經有了20年的時間,馬雲是沒有忽悠大家;在創業初期的時候,馬雲聲稱要用進入電子商務領域並且把公司做成全世界一個「偉大的公司」,多少人都在恥笑馬雲「痴心妄想」。
  • 讀書筆記:在歷史的盡頭,宇宙中的一切都將歸「零」--讀《三體》
    於是人們再次以邏輯為神,重建希望,經過一系列掙扎,在最終時刻(特別是邏輯的努力),建立了「威懾系統」,成功「抵擋」了三體艦隊的入侵。從此,地球與三體世界,又開始嶄新的篇章,一切處在「威懾平衡」之下。不過,冥冥中,所有的一切都被推向了更危險的宇宙。回顧了三體2,真的太棒了,面對強大的三體世界,人類的掙扎、努力、責任……人類可能很弱小,但也能很強大。
  • 黑暗宇宙生存法則
    被逼入絕境的羅輯終於想起葉文潔對自己說過宇宙社會學的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以及兩個概念「技術爆炸」和「猜疑鏈」。為了驗證上述公理,羅輯將命名為187J3X1的恆星的坐標信息發往浩瀚宇宙。
  • 穿行宇宙·探索無界361°兒童X三體聯名系列震撼發布
    大秀現場童裝展示區 "金頂獎"的設計師劉勇親自操刀 361°X三體合作款 三體宇宙作為科幻文學類的一大巨作,對人類、未來都有著極大的思考意義,也有著龐大的受眾,因為品牌對此次聯名額外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