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鐵達尼號》背後的故事

2020-12-14 石頭觀影視角

影片《鐵達尼號》是個神話,而傑克與露絲的愛情則是神話中的神話。人們在這虛構的愛情藍圖中,渴望或尋找這種神話的力量。儘管露絲和傑克之間從相識、相戀到完結僅有短短的3天時間,但觀眾卻記他們記了十幾年,或許更長。這多少也反映出過慣了平淡生活的現代人們對於傳奇或者浪漫經歷的某種渴望。

鐵達尼號劇照

「鐵達尼號」的名字取自希臘神話中的巨人「泰坦」, 泰坦像代表神秘自然力量的宙斯神挑戰,結果失敗,被打入了比十八層地獄還深多少倍的大西洋海底。因而有人說,鐵達尼號這個名字不吉利,開始就預示了悲劇的結局。

但這艘巨輪和神話中的泰坦不同的是,它沉沒在海底的只是那些鐵板、鋼釘和人的肉體,它的靈魂沒有被徵服。時至今日,隨著它消逝了的1500條生命,非但沒有沉沒於歷史之中,反而成就了一種不可戰勝的人類文明。

1912年4月15日,載著1316號乘客和891名船員的豪華巨輪「鐵達尼號」在其處女航途中與冰山相撞。由於船上人多而救生艇嚴重不足,當時秩序大亂。

這時一位乘客站出來,他就是應邀到美國芝加哥慕迪教會布道的約翰·侯伯牧師。他呼籲全船的基督徒到甲板集合,並平靜而嚴肅地呼召大家:「弟兄姊妹們,我們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但我們已相信了耶穌,有了永生的盼望,不用懼怕;不過,船上還有不少未信的人,他們還未得救,若此刻失去生命,必永遠沉淪滅亡,倘若我們現在不跟他們爭用逃生設備,讓未信者有更多人獲救,以後他們仍有機會聽聞福音,相信耶穌得永生。」

這一群基督徒聽後,大受感動,一致響應。他們手牽手,一同唱著聖詩「更加與主接近,更加接近」,莊嚴的詩歌、平靜的表情、內在的尊貴感動了船上的其它乘客——不管是基督徒還是非基督徒,大家秩序井然的接受船上工作人員安排,讓婦女兒童先登上救生艇

鐵達尼號劇照

67歲的頭等艙乘客、全球最大的美斯百貨公司創辦人史特勞斯,別人勸他:「保證不會有人會反對像您這樣大年紀的人上救生艇」時,這位老人毫不猶豫地回答:「在還有女人沒上救生艇之前,我絕不會上。」

世界著名的銀行世家大亨古根海姆,穿上了最華麗的晚禮服說:「我要死得體面,像一個紳士。」他給太太留下的紙條寫著:「這條船不會有任何一個女性因我搶佔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會死得像一個畜生,會像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億萬富翁阿斯德、資深報人斯特德,炮兵少校巴特,著名工程師羅布爾等等,他們都把自己在救生艇裡的位置讓出來,給那些來自歐洲,腳穿木鞋、頭戴方巾、目不識丁、身無分文的農家婦女。

消防員法爾曼·卡維爾,感到自己可能離開早了點,又回到四號鍋爐室,看看還有沒有其它的鍋爐工困在那裡。被分配到救生艇做劃漿員的鍋爐工亨明,把這個機會給了別人,自己留在甲板上,到最後的時刻還在放卸帆布小艇。

鐵達尼號劇照

信號員羅恩一直在甲板上發射信號彈,搖動摩斯信號燈,不管看起來是多麼沒有希望。而報務員菲利普斯和布賴德,在報務室堅守到最後一分鐘,即使船長史密斯告訴他們可以棄船了,他們仍然不走,繼續敲擊鍵盤,敲擊著生命終結的秒數,發送電訊和最後的希望。

樂隊領班亨利·哈特利和其它的樂手,也穿著燕尾服走上甲板,為這群基督徒伴奏。在聖詩「更加與主接近,更加接近」的歌聲中,鍋爐爆炸、電力中斷、船身斷為兩截,直到海水把這些基督徒與樂師的生命和歌聲,一起帶進大西洋底……

鐵達尼號劇照

這次沉船事故中有1502人死難,而705人獲救人員中,多是婦女兒童。而侯伯牧師也將手中抓住的浮木讓給了一位年輕人,自己沉入海中。此次事故中,不在救生艇上的乘客只有六位生還,這年輕人就是其中之一。

在鐵達尼號沉沒前的幾小時中,責任和紀律的理想,被證明是難以被侵蝕的最有力量的氣質。正是這種責任意識,使得船上的人們,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做著偉大的選擇。

「勇士」們把生的希望給了弱者,這是一種愛心和信仰的體現,他們將被歷史銘記。然而,那些活著的人呢?逝者的家屬呢?誰又該為他們負責,撐起他們的生活?

當大西洋冰冷的海水吞噬了1500多個鮮活的生命,把1000多個家庭從對新大陸新生活的憧憬中推向破碎與絕望,悲劇並沒有無限蔓延,在他們當中,有324個家庭感受到了愛的延續、責任的擔當。而這,緣於保險。保險秉承了「勇士」們的大愛和仁慈,庇佑著他們的家庭、孩子以及他們犧牲自己換取的別人的生命。

在當時,英國保誠集團理賠了鐵達尼號超過五分之一的遇難者,有 324個家庭獲得來自保險公司的慰藉,賠付總額14239英鎊,價值相當於今天的110萬英鎊,這筆在當時看來的巨額賠償,為324個破碎的家庭帶去了溫暖和安慰。

由於保險意識的普及,在100年前,西方便有如此高比例的乘客和船員向保險公司投保。據了解,國外人對於自己的保障認識非常強烈,曾有數據顯示每個外國人至少擁有八張保單。如今,外國的大學生畢業後一般要為父母買一張保單,算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第二張保單是為自己的生活、疾病提供保障。結婚之後一般要為愛人買一個保單。在自己出現意外之時,愛人仍然可以正常生活,這是第三張保單。國外人一般享受一兩年的二人世界,然後考慮要孩子,為孩子購買一些意外或者疾病保單,是家庭必須的第四張保單。第五張是孩子的教育保單。30歲之後,開始擁有自己的房子,買房之後,通常也會買車,第六張就是為車房購買保險。第七張是預防身故、提供還債保障的保單。在30歲左右,為晚年生活著想,通常要買一張大病養老保險,這是第八張保單。

在我們感受鐵達尼號帶給我們的震撼之事,更該深思一下它背後的詮釋「愛與責任」的故事。

鐵達尼號劇照

相關焦點

  • 奧斯卡影片《鐵達尼號》:西方浪漫愛情的絕唱
    鐵達尼號沉沒事故是和平時期死傷人數最為慘重的一次海難,被改編成電影《鐵達尼號》。本是上千人命喪大西洋之痛,影片卻著重塑造男女主人公的私情之深。 船沉沒了,說是撞到了冰山。事件的背後是此起彼伏的暗湧浪頭,上至多國政治幹涉的鬧劇,下至普通民眾的利益衝突。一如美國的911事件,人的生命變得可有可無。任一事故牽扯太多因素,勢必失去本來面目。鑑於電影《鐵達尼號》迄今所獲成就,我實不敢多嘴論斷,就說說電影的配樂:《My heart will go on》,還行吧。以前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以為歐美金曲都是這種曲調的。慚愧。
  • 卡神之路:《阿凡達》與《鐵達尼號》背後的故事!
    《異形2》在全球迅速取得了一億八千萬票房,影片的巨大成功確立了卡梅隆大牌導演的地位,1986年秋天,詹姆斯卡梅隆聲望日隆,但他與蓋爾的婚姻卻走到了盡頭,為了躲避情感困擾,他開始全身心投入下一部電影劇本《深淵》。
  • 經典愛情影片《鐵達尼號》:探討101歲Rose的夢境
    影片《鐵達尼號》是一部愛情、災難片,由導演卡梅隆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凱特·溫斯萊特領銜主演,於1997年上映,並於2012年上映3D版。影片在21年前不僅火了小李子和凱特,還有席琳迪翁的那首《My heart will go on》。
  • 《鐵達尼號》影評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鐵達尼號》影評 建議打開音樂my heart will go on04:37來自冷藍然不止一次看過很小的時候 當我聽到主題曲總覺得好聽有故事在裡面不自覺的神往後來看過不止一次《鐵達尼號》每一次都會被感動和震撼3個小時的影片時長我看到有人性的貪婪和醜惡有階級歧視
  • 《鐵達尼號》:愛情包裝下的人性
    第一次看鐵達尼號這部經典佳作,是在五年之前,那時除了愛情,幾乎讀不出什麼別的內涵。而五年後二刷的時候,卻發現曾經理想的愛情包裝下,寄存的是赤裸裸的人性圖景。故事的主要情節已經是耳熟能詳,年輕氣盛的窮畫家傑克贏得了一張去往美國的船票,因而有機會登上泰坦尼克這艘豪華遊輪,並因此與富家女孩露絲收穫一段短暫而快樂的愛情,而這段回憶隨著泰坦尼克的沉沒歸於海底,直到多年後在探尋「海洋之心」的時候才被已經年老的露絲講述出來。
  • 鐵達尼號沉船之謎,鐵達尼號沉沒的真相
    關於鐵達尼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1997年大獲成功的同名電影讓這艘悲劇的郵輪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鐵達尼號沉船之謎,下面將進行深度分析沉船的背後原因。很多跡象表明,鐵達尼號的沉沒可能遠遠不止這麼簡單,請接著往下看。
  • 鐵達尼號沉船之謎,深度分析背後原因!
    鐵達尼號沉船之謎,本站進行深度分析沉船的背後原因。鐵達尼號在建造的時候就有人說就算上帝來了,也無法讓船沉沒,但是有時候就是這樣,越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偏偏發生了,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沉船的! 鐵達尼號沉船事件介紹
  • 再看《鐵達尼號》發現影片中展現的自私和大義完全自相矛盾
    這部電影一經上映,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這艘巨輪撞擊冰山的真相再次被挖出來,有說鐵達尼號的事故是從上至船長,下至海員玩忽職守造成的,因為他們相信這是一艘「永不沉沒」的巨輪。無論真相如何,僅從影片中也可以看出,鐵達尼號在撞到冰山之前,已經接到冰山警訊,但是卻沒有被重視,反而被船長解釋成季節常見現象。
  • 鐵達尼號:You jump,I jump
    但在《鐵達尼號》中,翻譯為:生死相隨更為恰當。《鐵達尼號》的內容背景是1912鐵達尼號郵輪在其處女首航時觸礁冰山沉沒的事件,及凱特溫斯蕾與李奧納多卡皮歐所虛構飾演的不同社會階層成員的戀愛故事。我與大部分的「鐵達尼號迷」一樣,對於電影中男女主角"You jump , I jump"的深情告白印象深刻。
  • 從敘事結構、視聽語言、主題呈現等方面探討《鐵達尼號》的魅力
    影片採用敘事的敘事策略,影片開始時,一位老人向鐵達尼號探險隊的成員講述回憶的場景。隨著老人的敘事詩般的聲音,電影屏幕切到了鐵達尼號處女航的場景,在鐵達尼號沉沒之前,船上各種各樣的人慢慢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在她年老的時候,露絲講述了她年輕時與傑克相識、相識和相愛的過程。
  • 《鐵達尼號》是一部愛情片?導演卡梅隆:這是一部諷刺電影
    每部電影在拍攝過程中都有許多花絮是觀眾不知道的,作為好萊塢的巔峰之作的《鐵達尼號》這樣的大片,背後的故事更是如此,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相信觀眾跟小編一樣都認為這部電影是愛情片,可是導演卡梅隆說是一部諷刺電影。
  • 「鐵達尼號」沉船之謎,深度好文分析背後的原因!
    坦尼克號沉船之謎,此文進行深度分析沉船的背後原因。 鐵達尼號在建造的時候就有人說就算上帝來了,也無法讓船沉沒,但是有時候就是這樣,越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偏偏發生了,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沉船的!
  • 阿麗塔:戰鬥天使影片背後的故事,阿麗塔第二部會拍什麼?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前幾周非常火熱的《阿麗塔:戰鬥天使》影片背後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看完了這部影片,並且非常期待第二部吧,這期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阿麗塔》第二部會怎麼拍。阿麗塔:戰鬥天使影片背後的故事,阿麗這部電影改編自日本漫畫《銃夢》是卡梅隆導演一直夢寐以求想要拍攝的電影之一,從1995年開始,卡梅隆便開始構思怎麼去拍這部漫畫,但是當時正在忙於拍攝《鐵達尼號》,還有就是他覺得當時的科技還不足以拍攝出他想要的效果
  • 《鐵達尼號》經典之作,傑克羅絲摯愛印象深刻,但缺陷明顯!
    《鐵達尼號》這部經典之作是很多人最喜歡的電影之一。影片在1997年美國上映後便獲轟動一時,1998年在國內上映,在2012年以3D形式重映。這部電影獲得了很多獎項。有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第55屆金球獎、第11屆歐洲電影獎、第51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等。
  • 《鐵達尼號》You jump, I jump!
    《鐵達尼號》You jump, I jump!影片《鐵達尼號》以鐵達尼號觸礁沉沒的事件為背景,講述了兩個不同階級的青年傑克和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傑克把生命的機會讓給了露絲的感人故事。下面讓我們來見識一下主演們的表演功力吧!
  • 《鐵達尼號》—愛的力量
    電影《鐵達尼號》中值得一提的其實有很多,比如:雖然在同一艘船上,但頭等艙、二等艙、三等艙的乘客卻是截然不同的待遇,階級性可見一斑;再比如:人性的真善美與假醜惡,在面對鐵達尼號沉沒時,誓與巨輪共存亡的船長與船的建造者以及臨危不亂的演奏樂隊代表著人性的真善美,而只想著自己逃生不顧窮人死活的部分富人代表著假醜惡。但是影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Jack與Rose那刻骨銘心的愛情。
  • 《鐵達尼號》|永不沉沒的莫莉·布朗與災難帶來的文化想像
    1997年12月19日,電影《鐵達尼號》上映,這部由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執導的影片自上映以來獲得了商業和口碑上的巨大成功,不僅獲得了14項奧斯卡獎提名,更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突破10億美元票房的電影。
  • 《鐵達尼號》:如何成為一部不朽的世界級經典電影
    《鐵達尼號》這部電影1997年上映,票房突破18億美元,同時斬獲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等在內的11個獎項,如今它依然被新一代的年輕人所津津樂道。這些都不足以成為它雄踞不朽經典之作的最重要的原因。
  • 《鐵達尼號》:世上已無傑克,卻多了一個叫道森的女孩
    《鐵達尼號》是詹姆斯導演的,由萊昂納多和凱特主演的一部經典影片,它是那場慘絕人寰的沉船災難中轟轟烈烈的愛情。羅絲厭倦了上流社會的虛偽,不願嫁給丈夫,與自由而又真實的傑克相愛,她背叛了婚約卻找到了自我,鐵達尼號的沉陷卻見證著他們的真愛,無關其他,只是兩個靈魂相知相戀的故事。
  • 《鐵達尼號3D》 劇情經典才是王道
    ■上期回顧4月12日晚,上一期的20名陪審員在新遠影城觀看了近期大熱的《鐵達尼號3D》。在最終入選的讀者中,有當年一起觀看本片的老夫老妻,也有本月恰好是結婚15周年紀念日的小兩口,每對報名者背後都有專屬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