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種疾病被稱為「不死的癌症」!癌症也並非不能治癒

2020-12-17 心血管王醫生

其實就算得了癌症,也不見得肯定是不治之症;隨著醫學的發展,只要能早發現早治療,有1/3的癌症能治癒。

再者,並不是癌症才是最可怕的疾病,很多疾病死亡率,以及危及程度比癌症高得多。

最後有很多疾病,需要終生吃藥;還有很多疾病不但終生吃藥,且不能治癒,且痛苦不堪,這或許就是被大家稱為的'不死的癌症'吧。

一、很多癌症早發現早治療,能治癒

1、前列腺癌,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5-10年生存率達90-95%以上。

2、甲狀腺癌,常見的甲狀腺乳頭癌和甲狀腺濾泡癌生物性溫和,預後良好。

3、睪丸癌,絕大部分預後較好,早期睪丸癌治癒率高達95%以上。

4、黑色素瘤,一般黑色素瘤5年生存率98%,絕大部分能夠治好。

5、乳腺癌,乳腺癌5年生存率90%;乳腺癌如果是原位癌,5年生存率98.8%;早期乳腺癌絕大多數能夠治癒。

6、霍奇金淋巴瘤,大多數霍奇金淋巴瘤預後較好,約80%的早期,都能治癒。

7、宮頸癌,宮頸癌是典型的早發現早治療早治癒,IA1期5年生存率97.5%。

等等癌症,只要能及時發現,正規治療,都能得到有效控制,所以,癌症並非大家想像的那樣,得了癌症就判了死刑。

二、這些疾病比癌症更可怕

大家以為癌症是不治之症,所以談癌色變。其實就算得了癌症,也有一個治療,恢復,好轉或惡化的過程,癌症至少不會導致猝死。

但很多疾病,來勢迅猛,有時候都來不及治療,很快人就沒了,導致猝死。

猝死不是一個疾病,是很多潛在疾病導致的一個結果,簡單說本身有某種疾病,平時沒有明確,或意想不到就會發病在24小時內死亡。

導致猝死的疾病中,大部分屬於心源性猝死,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惡性心律失常、室顫等等疾病都會瞬間死亡。

再比如急性腦梗死,急性腦出血,急性肺栓塞,急性消化大道出血,急性胰腺炎,主動脈夾層等等疾病都會導致猝死。

三、不能根治,需要終生服藥的疾病

很多慢性疾病,我們目前都無法根治,都需要長期服藥控制。但大部分服藥控制後,都能有效預防病情進一步加重,防止病情惡化,提高生活質量,與疾病長期共存。

我們最為熟悉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部分腦梗死、風溼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愛滋病、慢性腎病等等等等都無法根治,都需要長期治療。

這些疾病,如果沒有積極正規的控制,也會進展,比如三高初期看著沒事,但如果不控制,就會發展為心腦血管疾病,發展為腎病等等疾病。有時候變成急症導致猝死,有時候發展為更難纏的一些慢性疾病,比如心衰、腎衰、呼吸衰竭等等。

四、有哪些「不死癌症」

很多病不但不能治癒,且會帶來很多痛苦,這些疾病或許可以稱之為「不死癌症」。

1、風溼免疫病

主要包括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骨關節炎、原發性乾燥症候群等。風溼免疫病可累及多臟器、多系統,而血液系統也是常受累之一。

這些疾病會帶來很多痛苦,比如疼痛、各種皮疹,黏膜疹、腫脹型皮疹、凍瘡樣皮疹、口腔潰瘍,上顎、頰部、舌、或鼻潰瘍、尿毒症、癲癇、精神病、多發性單神經炎、脊髓炎、周圍神經病變或顱神經病變。等等,治療方法有限,痛苦逐漸加重。

2、慢性腎衰--尿毒症

腎衰只要能按時透析,短期不會致命,但是從此無尿,需要每周2次去醫院透析治療,且身體各部位都會逐漸出現損害。

水、電解質、酸鹼代謝紊亂;

蛋白質、糖類、脂肪和維生素的代謝紊亂;

導致心臟受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肌受損、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等;

導致呼吸衰竭,呼吸困難;

導致消化道疾病,厭食,噁心、嘔吐或腹瀉,胃黏膜糜爛或消化性潰瘍或出血;

導致出血如皮下或黏膜出血點、瘀斑、胃腸道出血、腦出血等;

神經受損,淡漠、譫妄、驚厥、幻覺、昏迷、精神異常等;

雖然不是癌症,但痛苦並非輕於癌症。

疾病說不定哪天會找上門,所以,我們更要珍惜當下,活好當下。

當然,大部分疾病都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係,所以還是我們每天的老生常談,健康生活,健康心態,開心的活著。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至今都無法攻克癌症,達到完全治癒癌症?
    縱觀癌症歷史,在幾千年以前已經發現患癌的證據。但是在漫長的不發達時期,癌症只能算是一種罕見的疾病。一、人們要明白攻克癌症與治癒癌症並不完全是一回事,所謂攻克癌症應該是指所有癌症(不管哪種類型)不管什麼病情(不管什麼分期,不管什麼這個那個的情況),只要是得了癌症,不管什麼情況,都一定能治癒,這才是攻克,要是攻克這樣理解,可能人類永遠也不能攻克癌症,因為不要說癌症,其他疾病,人類也沒有真正攻克過幾種病,可以說絕大多數那些所謂能治好的病,都是有條件的「治癒
  • 得了癌症,普通人聽一下,也會嚇蛻一層皮!癌症到底能不能治好?
    在很多人的眼中,癌症就是一種絕症、不治之症,它的出現意味著死亡!但事實上,癌症也並非是絕對的不治之症,但它的治癒並不能用普通疾病的標準衡量!想要知道癌症是否能治癒,首先要了解癌到底是什麼!「癌」其實就是對體內細胞惡性增殖的統稱,比如白血病、惡性骨髓增值性疾病,都可被稱為「癌」。我們日常所說的癌症,就是起源於器官上皮組織的癌變。這些細胞受到致癌因素影響,失去了正常調控、過度增殖,進而形成腫瘤!
  • 還被稱為「不死的癌症」?
    問題一:馮主任您好,「骨髓炎」這個疾病鮮少聽聞,很多人並不清楚什麼是骨髓炎,您能給大家講一講究竟什麼是骨髓炎嗎? 問題二:那麼,誘發骨髓炎的原因都有哪些呢,馮主任,您可以跟大家詳細的講一講嗎?
  • 一人身患3種癌!醫生:全切!原來這些癌症可以治癒
    像劉叔這樣同時發現多種癌症的情況並不是少數,看似離我們很遙遠的癌症,實際上卻是無處不在。癌症無處不在《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上指出,中國的癌症發病人數佔全世界的21%,因為癌症死亡的人數則佔27%,也就意味著,每個人都有1/5的患癌可能性。
  • 堪稱「不死的癌症」,一般在寒冷的冬天發作,遇到了,該怎麼辦?
    有種疾病,不是癌症,但是它卻被稱為「不死的癌症」,在寒冷的冬天容易發作,而且在發作時,是折磨患者也折磨醫生,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對讓患者的關節出現畸形,喪失關節功能,你知道什麼是「不死的癌症」嗎?這個所謂的「不死的癌症」,就是類風溼關節炎,小麗年紀不大,剛參加工作不久,還有一個談了很久的男朋友,原本應該是平淡幸福的生活,卻因為這種疾病的到來發生了改變,原來在小麗查出來患有類風溼關節炎之後,她男朋友在網上查,說這個疾病可能會導致殘疾,還有遺傳性
  • 得了癌症等於判死刑,最終人財兩失?
    用一種藥治癒所有癌症,這項研究聽上去很厲害,也在學術界引起了「軒然大波」。而且一年的時間過去了,筆者在各大研究網站也沒有發現任何相關的進展性報導。相反,我們發現了不少專家對此研究的質疑。紐約大學朗格健康醫院Perlmutter癌症中心主任Ben Neel博士就明確表示,癌症是多種疾病,目前他們還不太可能找到徹底根治的辦法。
  • 太空治癒癌症的大國競賽-虎嗅網
    中國空間站2022年將發射升空建成,此前傳聞中國拒絕美國的項目申請並非事實,實際上由於很多項目是多國研究機構聯合申請,本質上並不存在哪個國家獲準進駐「天宮」與否的問題。2. 「太空腫瘤研究」是空間站首批研究計劃之一,將對癌症病因的理解產生重大科學影響,並為癌症的預防和治療提供新的視角。
  • 粉墨登場:一針10萬元,預防12種癌症的癌症疫苗!
    p53基因還專門有百度百科解釋,還被稱為抑癌基因,然而WT1基因未被百度百科收錄。如果誰能發明一種預防十多種癌症的疫苗,這絕對可以拿100次諾貝爾獎了,媒體一定早就廣泛報導了,是不是?然而由於癌症原因複雜,廣譜的癌症疫苗幾乎不可能,除非發現一種在大多數癌症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且可以用疫苗來解決這個因素。先說存在這種決定性因素麼?目前還沒有發現。
  • 常年口臭,或許是2種癌症信號,醫生:不可當作普通的口腔疾病
    >大家都有過口臭的經歷,但是很多人口臭,都沒有什麼大問題,都只是暫時性的,可能是自己牙齒刷得不乾淨,或者吃的食物味道重,在做好口腔衛生之後,口臭的症狀就會得到緩解,如果自己常年存在口臭的情況,嘴巴裡面的氣味明顯異常,就要警惕是否患有癌症
  • 癌症=死亡?被癌症嚇壞的日子很難熬……
    前幾天,一個朋友的親戚被查出了前列腺癌,這個一直覺得自己身體很好的王先生剛剛55歲,本想著沒幾年就退休了,要去週遊世界,好好玩一玩,但是這突如其來的噩耗,讓他頓時萬念俱灰。這一沉重打擊,無論是對王先生還是對他的家人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得了癌症,腫瘤情況到底怎麼樣?以後還有沒有希望、有多少希望?是不是能治癒?後續又該怎麼治療?會不會再次復發?這一系列讓人想起來就頭皮發麻的問題都是未知數,是患者想知道又害怕知道的事情。癌症的不期而至,也足夠擊垮一個人的心智,讓人失去對生活的任何嚮往。
  • 來自日本醫療大師的一封親筆信-癌症並不可怕|癌細胞|癌症|日本|...
    當癌組織可以通過內窺鏡手術切除時,就不需要再使用全身麻醉來切除大面積的癌組織,從而減輕身體的負擔。因此,手術的好處是增加了治癒癌症的機會,但在現實中,也出現了一些復發的情況。以胃癌為例,數據顯示,70%的病例可以治癒,但剩下30%的病例會復發。這是因為肉眼看不見的癌細胞,在手術中不能被切除,而留在體內。考慮到這些情況,手術後的治療方法也很重要。
  • 癌症治癒後,為何不到兩年,又患上別的癌症?多次得癌是運氣差?
    這是怎麼回事呢?是什麼導致了癌症治癒後,出現復發和轉移?晚期癌症其實原本就具有較高的機率在治癒後出現復發和轉移,這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首先,晚期的癌症自身具有很高的轉移和擴散性。為什麼晚期癌症的治癒率這麼低?
  • 癌症晚期一般能活多久,接受治療與不接受,原來區別這麼大
    我是不是快要死了? 這是腫瘤科醫生經常聽到,來自於患者和家屬的疑問! 其實不單單是癌症患者,在大家看來癌症就是一種和死亡劃等號的疾病!
  • 長期有6大習慣的人,是癌症的誘發因素,還不改,小心被癌症盯上
    癌症是一種對於身體有很大危害的疾病,一旦患上癌症之後,不僅治療的過程會對身體有一定的損傷,治癒率還難以得到保障;因此預防癌症的發生對於保持身體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而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是預防癌症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
  • 皮膚3處突然「變紅」,不能小覷,可能是癌症給出的「警示」
    癌症是人們最害怕出現的身體疾病,也是現在臨床醫學上比較難以醫治的疾病,如果不能在癌症早期發現並採取治療,拖延到中晚期,實現治癒的可能性就比較低了。如何儘快地發現癌症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身體會告訴大家答案。
  • 【看點】癌症極有可能將被治癒:美國正式上市「廣譜」抗癌藥
    對於17種腫瘤 有效率可達75 % % uFF01 這是歷史上第一個TRK抑制劑 第一種與腫瘤類型無關的「廣譜」抗癌藥物 它對不能切除腫瘤或轉移性腫瘤的晚期患者特別有效。這無疑是最令人興奮的好消息 人類醫學史上的又一偉大創舉和傳奇!
  • 科學家發現罕見病例,癌症母親順產導致嬰兒患癌症
    這是人類首次觀察到此類癌症轉移現象。 在我們日常的知識範圍內,說癌症不能傳染並沒有什麼不妥,畢竟正常情況下誰也不會把癌細胞移植到健康人的身體裡加以培養。 自然條件下通過癌細胞在異體間轉移而造成的癌症極少發生,本次報導的母嬰垂直傳染算是一種可能性。
  • 「小剪刀」有望對癌症下手
    近日,「基因剪刀」似乎開啟了新篇章:科學家使用兩種前沿方法——編輯DNA的CRISPR和利用免疫系統「哨兵」摧毀腫瘤的T細胞療法,改進了癌症免疫療法。  經過基因編輯的免疫細胞在癌症患者接受治療幾個月後仍持續存在、茁壯成長,並繼續發揮作用。相關論文近日在線刊登於《科學》。  這是美國首次在人體上測試基因編輯方法的臨床試驗。
  • 這可能是癌症等疾病的早期跡象
    這可能是癌症等疾病的早期跡象 2020-04-03 14: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種「嗝」與癌症有關!頻繁打嗝的人要注意了,小心癌症纏身
    而有種打嗝可能與癌症有關係!尤其是頻繁打嗝的人就要注意了,小心是癌症的先兆,通常都是膈神經系統附近受到了影響。那麼頻繁打嗝通常與哪些癌症有關係呢?這是因為胃部裡面黏膜遭到破壞就會引發胃部疾病問題,一旦沒有及時治療控制疾病,很大可能就會導致胃癌的發生,通常就會有頻繁打嗝的現象。建議出現頻繁打嗝,就要及時關注是否患有胃癌,早點去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