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來源網絡 時間:2020-06-05 11:46:33 瀏覽:1次
當同齡人花著爹娘的錢,在各種補習班「疲勞生死」的時候,初二男生米昂,卻利用周末時間,為爸爸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打工」,他是網管,也是兼職程式設計師及免費的用戶體驗員。父親米明,今年40歲,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已經算「前浪」,非科班出身的他,卻屢次藉助兒子的妙招,做出被消費者「點讚」的產品。他的兒子米昂只有15歲,卻已經開始自行創業,寢室10名小夥伴便是他的「生意合伙人」。
人物 15歲的他有一間科技感十足的房間
15歲的米昂,有一間超酷的臥室。「這不就是電影《變形金剛》裡那個駭客小胖子的房間嗎?」書桌前的牆上粘著無線攝像頭,從科技市場組裝來的頂配主機,播放著金屬音樂。頭戴頭盔式3D眼鏡,手上戴著智能手環的米昂,兩手正在鍵盤上不斷敲敲打打,外行看不懂的程序編碼在電腦屏幕上滾動播出。除此之外,臥室還有一面書牆,那裡面除了各類編程書籍,還有黑格爾哲學名著《小邏輯》。
實際上,比房間更炫酷的,是一年前米昂從遊戲高手變程式設計師的「故事」。房間還是這個房間,擺設還是那些擺設,他帶給父親米明的感受,已不再是擔心和憂慮,而是滿滿的驕傲和財富。
緣起 爸爸一句話,兒子放棄打遊戲開始學編程
「初一暑假,我在家打遊戲,爸爸總是走到我後面陪著我玩,末了他才說,『遊戲都是別人用程序和邏輯編出來的,你也可以試試自己寫點小遊戲。』」米昂說,從爸爸推薦那本名叫《Python》的書裡,他開始學習起計算機編程的腳本語言和程序。「書帶到學校的頭一個星期,根本看不懂,爸爸鼓勵我說,學不會沒關係,至少能幫助你提升邏輯思維。」米昂說,令他備受鼓舞的是,兩個月後的一天,他幫助爸爸解決了「手機智能群發軟體」中最頭痛的「無法有甄別地向消費者發送簡訊」的問題。
「用程序實現自己的想法,這比打遊戲有意思。」米昂說,從那以後,他和同學聊天的內容也發生了變化,「他們會說,我玩了個什麼遊戲,我會說,我昨天做了個編程。」令小夥兒更開心的是,由於邏輯思維獲得提升,他的數理化學起來很「easy」,雖未上過補習班,但總成績在全班排第一。
轉變 每個周末,兒子無償為老爸的公司打工
40歲的米明,有個讓人很難忘的網名,叫「豬從風」,「海闊任魚躍,風大任豬飛」他堅信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就能乘風飛翔。
米明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2004年前後開始在移動網際網路行業自主創業,由於不是科班出身、計算機知識全憑自學,他把人才看得格外「金貴」。他常念叨,公司最寶貴的資產,是那群90後的程式設計師。
不過,米老闆驚訝地發現,從去年暑假開始,「00」後的兒子每周從學校回家後,就喜歡拉著90後的哥哥們東聊西扯,聊到天昏地暗。「初開始以為他是好奇,後來我發現,他喜歡對員工們的工作提點建議,員工們對此不但不惱,有時還會讓我採納兒子的建議。」米明說。
前不久,公司在開發一項讀書軟體,在圖書掃碼如何「橫屏變豎屏」的問題上,遇到瓶頸。「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說,大家都習慣拿著手機豎屏掃描二維碼,但從商家的角度考慮,橫屏掃碼更高效。」米明說,兒子二話不說,開始埋頭電腦,從網上找到一個能豎屏掃碼的源碼,直接將橫屏掃碼的程序改成了豎屏掃碼。
這件事後,米明意識到,作為一家已經運營近十年的電子科技類公司,在技術相對成熟的前提下,需要兒子這樣的小年輕,在運作方式上為自己多提供一些新鮮的元素。
「公司有新的電腦進來,從裝新系統到編譯環境的配置,有些編譯環境配置細節程序人員都不一定順利搞定,現在交給米昂完成,為公司節省了至少兩個小時的時間成本。」米明說,周一至周五住校,周末回家後,兒子就是一個不用付工資的網管、兼職程式設計師和免費的用戶體驗員。
插曲開發商挖米昂跳槽,那時他剛滿15歲
「感謝世界,讓我這微弱的火光,可以為你照亮。」這是米昂在自己微信公眾號「人工智慧」裡寫的歡迎語。
為什麼把自己比做火光?「在大人物領航者風起雲湧的網際網路世界,比起我的偶像賈伯斯,還有比爾·蓋茨、霍金這種領軍人物,我實在是太不起眼了,連微光都算不上。」米昂說,他更想通過這句話感謝爸爸,感謝他給為自己提供了走進移動網際網路世界的平臺,讓他的生活和志向都發生了改變。
去年,國內一個知名開發商委託米昂做「反編譯程序」,由於倆人一直是網上交流、網上付費。當開發商為米昂的作品所折服想挖他跳槽時候,才知道,這個為自己服務的人剛滿「15歲」。
求新帶著寢室的小夥伴創業,「股份制」集資購買域名
今年2月,米昂與一個在上海實習的大學生一起做編程,一下賺了一萬多元。眼下,他還帶領寢室10個小夥伴,以每人投入10元錢,「股份制」的形式,集思廣益註冊好域名掛上網來賣錢。
現在,米昂已經能夠用雙手養活自己,他已經不再滿足只為父親打工,他胸有大志。「考上好大學,在上大學時創業,利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鑽研『人工智慧』,解決人工智慧將會給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
說來也有趣,米昂這個免費開放的微信公眾號,除了能傳播新鮮的網際網路知識,還能提供便民服務,更八卦的是,它還能語音陪聊。「比如你失戀了,找真人聊天不好意思,還擔心涉及隱私,我的智慧機器人能從網上找答案,回答你,有點類似蘋果手機裡的siri。」米昂說。
河南雲和數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郭凱:
現如今創客網際網路發展比較火,而它的核心是用好的想法創新服務用戶,以消費者為中心,迎合用戶需求。結合實際來看,現在移動網際網路受眾更偏向於年輕人,在經商上,文中的老米比兒子小米更有經驗,他偏重於市場分析。個人覺得,「前浪」有時候也應該多聽聽年輕人的想法,畢竟老一輩和年輕人的想法角度不同,關注點不一樣。在公司的經營上,小米這個孩子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已經在公司的商業運轉和產品研發上,與父親形成了互補。此外,父親也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好的平臺,作為創客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平臺來把自己好的想法變成產品。這個父親也可以支持兒子更多了解網際網路市場再結合兒子的實力,這樣公司會發展得更好。(餘淼 趙藝文 洪波)
相關:
一個高中生眼中的創客
市一中 胡昊峰
創客火了!這個新鮮的詞彙幾乎一夜之間傳遍大江南北,在全國兩會期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闖入」《政府工作報告》,就連李克強總理也為它點讚叫好。多麼令人振奮!草根創業者懷揣有如奔湧的洪流般的熱情,迎接一個屬於創客們的黃金時代。這個詞彙同樣引起了我——— 一個高中生的興趣。
創客?它是什麼?是什麼讓它如此特殊?
帶著這些疑惑,我在網絡和報章中好奇地尋覓。我發現創客其實就是一些大多以個體為單位,以用戶創新為核心理念,用創造新的產品或科技來進行創業的人。它既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產物,又是世界新經濟的大潮所孕育一顆種子,這些年來無數的由創客們創造的新軟體、新應用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智慧型手機便是我們身邊一個最鮮活的實例。
當代許多著名的企業家都是從一名普通的創客做起的。在我眼裡,當今世界最偉大的創客非賈伯斯莫屬。1976年21歲的他和朋友成立了蘋果公司,通過不斷地創新,締造了一個全球手機市場的大品牌。我國的馬雲也是一名偉大的創客,他和他的阿里巴巴用網購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想到這,我不禁對創客這一身份感到無比欽佩。在我看來,之所以創客最初的微小無法掩蓋其巨大的發展空間,是因為它具有潛力無窮的產品、致力創新的精神、開放共享的態度這3個制勝法寶,憑藉著滿腔熱情和對時代潮流的感知,在沒有過多拘束的創客們的腦子裡總能迸發出奇妙的火花。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個良好的創業平臺讓創客們可以隨時進行交流和溝通,這既避免了創意重複,又可以讓智慧集中,創造更大的價值。
如今越來越多的創業空間在全國相繼出現,諸如深圳柴火空間、創業咖啡沙龍、校友創業論壇等。在這些空間裡,有為草根創業者提供的工具設備和培訓。不論是誰,只要懷揣夢想,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也許,有人會問:一個高中生為何會如此關注這些仿佛與之遙遠的事物?我卻要告訴大家,一個生長在新科技經濟時代的高中生已經無時不感受和享受著創客們帶來的新體驗,這些正悄然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作為一個學生,我更關注創客這個新生事物能給教育帶來哪些創新氣息和促進。我希望隨著創客經濟的興起和發展,我們的課堂會變得更加有趣,實驗課程會有更多的選擇,實踐動手的機會更加多起來……
新聞:
創客並不只是玩玩高科技
2014年5月,全球創客馬拉松首次登陸武漢,那時我和大多數普通人一樣並不了解什麼是創客。此後,從朋友圈裡陸續看見了一些「奇思妙想」的創客作品,記者也並未將其和創業掛鈎,因此只是抱著看新鮮的態度「圍觀」點讚。直到今年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做客深圳創客空間,並欣然同意成為「柴火」2015年第一個創客。從電視裡看到這則新聞時,我心裡豁然開朗,萌生了做武漢創客群體報導的念頭。經過在朋友圈刷屏求助,我終於和全球創客馬拉松武漢站活動承辦方—華創空間創始人周天取得了聯繫。
見面那天下著傾盆大雨,我和周天在光谷創業街的雲雷邨咖啡見面,2個多小時的聊天中,我對創客有了初步的了解:創客並不是我曾經想當然以為的就是那些玩高科技發明的神秘客,真正的創客並沒那麼「高冷」。
比如,在全球創客馬拉松武漢站的比賽中,水果湖二小六年級的一群學生表演出色,他們根據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需求,設計出一款創意檯燈「隨手關關燈」,人來燈開人走燈滅。雖然比賽中也有一些比較高科技的創意產品,但大部分創客關注的都是一些貼近生活的點,如「手機遙控的生態魚缸」「LED燈炫酷單車」等。
期待創客空間走進百家社區
為了真正走進創客群體,在隨後的近2個月,我也陸續參加過幾次創客聚會,感覺很「好玩」。比如在漢陽,有一個布藝愛好者動手創作的場地,就是在一位創客自己開的服裝廠裡。在大家共同動手玩布藝的同時,「奔跑兄弟的安全衣」創意迸發出來,「服裝廠裡零碎布頭很多,我們就想著,能否利用布頭再粘上LED燈,組合成各種圖案和文字,這樣在湖邊慢跑時再不怕被車撞,而且還很拉風。」
採訪中記者切身體會到,雖說現實生活中人人皆可為創客,但要真正將「玩」變成創業,中間過程很漫長。周天希望,在武漢有更多的社區和學校能夠開辦免費的創客空間,「如果能在100個社區都開設創客空間,真正將萬眾創業大眾創新落在實處,相信能推動更多創客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