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網訊:內容提要
國際貴金屬方面,上周受經濟復甦預期進一步加強影響,國際貴金屬走勢延續分化,金銀弱、鉑鈀強。市場對於經濟前景樂觀預期使得黃金在資產配置中的吸引力下降,上周全球黃金ETF持倉創今年以來第二大單周降幅,促使現貨金價承壓下跌。中長期來看,考慮到各國政府在疫苗大規模普及前大概率不會收緊此前的刺激政策,以及美元維持弱勢,不應對黃金走勢過分悲觀。總體來說,本周大概率將延續疫苗利好和經濟復甦預期的宏觀主線,黃金還將承壓,並可能受數據驅動短線波動。
基本金屬整體表現強勁,上周基本金屬市場延續漲幅,倫銅站上7500美元關口。宏觀方面,疫苗利好消息繼續推升投資者樂觀預期,同時多重跡象表明美國總統權力有望實現順利交接,消除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宏觀面頻頻利好助推商品價格持續上漲。近期倫銅持續走強帶動市場看漲情緒濃厚,COMEX銅CFTC非商業性持倉淨多頭連續三周上漲達到2018年中旬以來的峰值。目前國內外交易所銅庫存持續走低,預計國內供給以及庫存將進一步下降,將對銅價短期帶來一定支撐,同時需警惕短期技術面上的回調風險。
能源方面,在市場對於疫苗、OPEC+推遲增產以及美國總統權力順利交接的樂觀預期下,上周原油繼續走高,實現周線四連陽。本周OPEC+會議召開在即,雖然較大概率推遲增產三個月,但減產聯盟成員國各懷異心已表現地愈發明顯,後續減產執行能否到位也值得懷疑;近期實貨需求維持溫和復甦,但煉廠利潤仍然低迷;同時近期期限結構顯著改善,布倫特1月合約到期前重現Backwardation,更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全年的遠期曲線大幅走平,體現出市場對於明年需求恢復及庫存去化的樂觀預期。預計在年底前,油價仍將在40-50美元/桶區間內維持寬幅震蕩,區間內交投位置取決於歐美冬季疫情的發展情況。
01 貴金屬市場
上周受經濟復甦預期進一步加強影響,國際貴金屬走勢延續分化,金銀弱、鉑鈀強。倫敦金於周五尾盤跌破1800整數關口,最低下探至1774,全周下跌4.45%,倫敦銀跌幅為6.63%;商品屬性更強的鉑族金屬則跟隨基本金屬上漲,鉑、鈀上周分別錄得1.83%和4.26%的上漲。
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樂觀預期來自兩方面因素:第一,疫苗利好繼續發酵,預計將於下月面世,儘管阿斯利康疫苗的有效率遭到質疑,並未對市場情緒造成顯著影響。第二,拜登有望順利完成總統大權交接,美國抗疫工作和經濟復甦步入正軌的潛在阻力減小。川普上周四表示,如果12月14日選舉人團投票結果支持拜登當選總統,他將放棄權力。受此影響,黃金在資產配置中的吸引力下降,資金從黃金ETF進一步加速流出,促使現貨金價承壓下跌。全球黃金ETF持倉本周下降39.6噸,降幅達1.2%,為今年以來第二大單周降幅,僅次於3月中旬美元流動性極度緊張時,市場賣出各類資產籌措資金產生的降幅。此外,疫苗提升了歐美經濟恢復預期,也即縮小了歐美與中國在疫情控制方面的差距,人民幣小幅貶值,一定程度影響了黃金境內外價差。上周黃金境內外價差自-3.4元/克擴大至-5元/克。
然而,也不應對黃金走勢過分悲觀。第一,目前普遍預計疫苗大範圍投放及疫情控制的時間約在2021年年中,在此之前各國政府大概率不會收緊此前的刺激政策,將對黃金形成支撐。上周四公布的美聯儲11月FOMC會議紀要顯示,聯儲官員認同資產購買計劃支撐了經濟,並指出如果合適FOMC可能通過加快購買的速度或者將購買轉向更長久期的美債來提供更多寬鬆,對此市場解讀為美聯儲將強化QE。同時,拜登計劃提名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出任財政部部長,耶倫此前執掌美聯儲時期的政策風格偏向寬鬆。第二,美國龐大的債務負擔將拖累美元,弱勢美元同樣有利於國際金價。當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較疫情前增長了將近一倍,隨著其他國家經濟逐步恢復,對美元的需求將減弱,美元面臨貶值壓力,持有及購入黃金的成本將下降,利好黃金。
從技術指標來看,倫敦金已連續5個交易日陷於布林帶下軌1sigma和2sigma區間內,布林帶開口已打開,反映短期內黃金賣壓較重。此外,倫敦金RSI相對強弱指數已到達超賣區間臨界點,後續不排除出現技術性修復,預計在金價到達1700附近時將吸引新的買盤入場。
總體來說,本周大概率將延續疫苗利好和經濟復甦預期的宏觀主線,黃金還將承壓。此外,本周將有包括非農就業人數、ADP就業人數、製造業PMI、耐用品訂單等多項重要美國經濟數據公布,金價可能受數據驅動短線波動。
02 基本金屬市場
上周基本金屬市場延續漲幅,倫銅上漲3.1%,到7500美元/噸,為2013年以來的高位;倫鎳上漲1.88%,至16455美元;倫鉛上漲4.19%,倫鋁上漲0.28%,倫鋅上漲0.05%。
宏觀方面,疫苗利好消息仍在不斷推升投資者樂觀預期,市場風險情緒高漲,包括股票、大宗商品等市場多數普漲。此外,一方面,上周以來多重跡象表明美國總統權力有望實現順利交接,同樣消除了市場的不確定性,拜登上臺後,有望推動科學防疫等手段以及加大財政刺激力度;另一方面,根據公布的ECB議息會議紀要,歐央行呼籲更為寬鬆的財政刺激,均利好基本金屬市場。數據方面,海外多國製造業PMI數據超出市場預期,其中美國Markit製造業PMI大超市場預期3.3個點,至56.7;國內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8%,創下今年以來的新高,經濟復甦持續向好。宏觀面頻頻利好,助推商品價格持續上漲。
【銅】
銅價在近期突破7000關口之後,上漲速度明顯加快,一方面是宏觀利好消息帶動,另一方面倫銅在突破7000美元之後,市場看漲情緒濃厚,COMEX銅CFTC非商業性持倉淨多頭連續三周上漲達到了2018年中旬以來的峰值(圖3)。
供需方面,10月國內銅精礦進口量,環比下降21%,同比下降12%,前10個月總量同比趨平。尤其是自智利進口量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9月份進口量較高(圖4),國內供應相對充裕,繼續採購的需求並不旺盛,保稅區銅上市之後,與LME的價差也不斷在收窄,目前考慮上運費以及到岸升水等因素後,國際銅價格較LME銅一度略微貼水,呈現出內弱外強的局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洋山銅自低位有所回升(圖5),而且近期國內交易所庫存加速下滑,再度逼近2015年以來的低位,顯示國內銅市需求逐步升溫,庫存持續消化,海外礦石以及精煉銅進口在9月以來大幅下滑,考慮到船期的因素,預計國內供給以及庫存將進一步下降,供需錯配導致到岸升水有望持續回升。LME銅庫存近期也在持續走低,10月中旬以來,持續下滑已超過17%,3個月較現貨升水也在持續走平,從上周最高21美元,收窄至15美元左右,預計伴隨庫存的持續收緊,遠端升水有望繼續收斂。
價格方面,預計國內供應過剩局面緩解後,將對銅價短期帶來一定支撐,中長期,全球寬鬆的宏觀政策推動經濟復甦仍是推升銅價持續上漲的主要動力。但是短期技術面來看,倫銅近期持續上漲不僅突破了前期上升通道上軌,同時也逼近了日線的超買區間,需要警惕回調風險。
03 能源市場
上周原油繼續走高,實現周線四連陽。在市場對於疫苗、OPEC+推遲增產以及美國總統權力順利交接的樂觀預期下,原油連續第四周上漲。布倫特和WTI原油首行合約較前一周分別上漲7.16%和7.33%至48.18美元/桶和45.53美元/桶,布倫特11月全月漲幅近28%。
OPEC+會議召開在即,較大概率推遲增產三個月。周一至周二即將召開市場矚目的OPEC+會議,討論2021年減產計劃。由於近期油價表現強勢,OPEC+也將推遲增產計劃從此前的三至六個月調整至三個月。即便如此,部分成員國仍然對此抱有微詞。此前,伊拉克、阿聯等國頻頻表示對減產計劃及OPEC的不滿,而在周日召開的OPEC+正式會議前的聯合部長級溝通會議上,雖然大部分成員國都同意延遲增產三個月,但阿聯和哈薩克斯坦持反對意見,伊拉克和奈及利亞也是不穩定因素。雖然本次OPEC+會議預計最終仍能達成推遲增產三個月的結果,但減產聯盟成員國各懷異心已表現地愈發明顯,後續減產執行能否到位也值得懷疑。由於此前推遲增產的利好已被市場消耗殆盡,預計油價在會前乃至會後將維持溫和回調。
疫苗陣營再添新兵,提振需求恢復預期。上周牛津/阿斯利康疫苗公布了三期臨床中期結果,相較於其非常一般的一二期結果,有效率超出預期。雖然其三期數據遭受諸多業內人士質疑,藥廠也宣布將再次進行全球試驗,但質疑主要集中於特定實驗組過高的有效率,保守估計其有效率也可達到60%以上,超過WHO設定的50%標準,而英國政府也於26日指示監管部門繼續展開疫苗審批程序。即使該疫苗效果不及輝瑞、莫德納的mRNA疫苗,其仍為抗疫提供了更多彈藥,英國等部分國家也已提出了針對不同人群「高低配」的疫苗注射策略,主要經濟體需求恢復的速度也可能隨之加快。
實需維持穩定復甦,煉廠利潤仍然低迷。近期實貨需求維持溫和復甦,中、印等國拿貨熱情較高,而歐美地區的需求復甦仍然較為緩慢。數據方面,近期美國煉廠開工率和成品油產量穩步上漲,原油、成品油綜合庫存也維持穩定,呈現出需求轉好的跡象。不過近期歐洲及中國以外的亞洲地區煉廠利潤仍然低迷,甚至因原油價格近期上漲而出現壓縮,境外煉廠暫時或永久性關停的消息仍然不時傳出。
期限結構顯著改善。上周布倫特期貨1月合約在臨近到期前重現Backwardation,考慮到Dated Brent近端早已恢復Backwardation,近期現貨端仍相對偏緊,這一現象並不奇怪。更加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全年的遠期曲線大幅走平,體現出市場對於明年需求恢復及庫存去化的樂觀預期。
原油價格預計維持寬幅震蕩。雖然近期油價漲幅較大,但對於2021年需求恢復的樂觀預期仍然能夠支撐45美元/桶左右的油價,不過在明年年初出現進一步實質性利好前,預計油價難以突破50美元/桶關口。在年底前,市場預計仍將在40-50美元/桶區間內維持寬幅震蕩,區間內交投位置取決於歐美冬季疫情的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