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噸級起飛重量的單發隱身機還是需要研發

2020-12-22 匈奴狼山

25噸最大起飛重量自然說的是完全隱身的狀態。完全隱身狀態自然是內置彈藥,現在設定最大內置彈藥重量為3噸。如果是外掛彈藥。則可以增加到8噸,這樣最大起飛重量就是30噸級。在發動機方面,目前用TH增推版首飛,已經可以確保起飛最大推力為15到16噸,如果推動25噸自重隱身狀態起飛,已經強於大部分F16。如果發動機用WS15裝機版甚至是未來20噸以上的放大涵道比的增推版,則推重比更加改善。空戰推重比甚至在1.2以上,已經足夠強悍。因此初期狀態,應該是空重12噸,8噸內油,內置彈藥3噸,外置彈藥8噸,發動機按照17噸最大推力,中間推力11.5噸來算,作戰半徑1300公裡,甚至大於雙發的部分隱身中型機。雷達航電甚至外形都是現成的。無非是把現在雙發重型隱身機改為單髮型號而已。

那麼問題是為何還要研發一種單發隱身機?首先還是上量的需求。畢竟超級大國已經很快要實現一天下線一架F35的速度,這些F35最終會有至少60%堆砌到周邊。因此未來10年,周邊有1000到1200架F35都不要奇怪。雖然F35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在徹底打破其皇帝的新衣前,還是要充分的重視。目前的雙發重型隱身機單純靠產量很難達到F35產量的一半,就算加上未來的雙發中型隱身機也速度快不了。如果維持對外和F35是8比10的比例尚可,如果長期是6比10甚至是4比10,顯然是不行的。而單發隱身機消耗的發動機少。而其空優和對地模式又可以壓制F35,因此完全有研發必要。同時目前的單發3.5代必然要在幾年內停產。停產以後的裝備單位,未來全用雙發重型機代替幾乎沒有可能,如果配套的單發隱身機研發成功。

在10年到15年後恰恰可以對目前的單發3代和3.5代進行一對一的替換。整體戰鬥力可以有巨大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當今全球,凡是賣出去的隱身機,只有單發的F35系列這一種,而且銷售情況相當好。而雙發的重型隱身戰機,到目前不用說實際銷售,就是意向訂單也都是零。而目前成熟的雙發隱身重型戰機又不可能出口。這個市場白白看在眼裡而吃不到。其實有很多有意向也有採購實力的國家,他們買到F35的概率基本是零。因此並非不存在隱身機出口的現實市場。一旦這些國家周邊的其他國家購買到F35,他們必然需也要裝備隱身機。過幾年雖然有雙發中型隱身機可以出口,但是未必每個國家都喜歡雙髮型號。如果有至少2種隱身機型可以選擇,可能其中一個友好國家買單發隱身機,另外一個友好國家採購雙發中型隱身機,這樣可以各取所需。而且機型不一樣,互相不摸底,這樣各自買著也放心。

只要有開頭的,那麼其他友好國家要跟進購買的,還多得很,最終打開這個巨大市場最快速有效的,瀚海狼山(匈奴狼山)還是認為熟門熟路的單發隱身機更有優勢。畢竟即使3代機,單發的F16和梟龍等,也比所有雙發機銷售數量大得多。

相關焦點

  • 為何同為單發,F35最大起飛重量32噸!殲10才19噸,差距那麼大?
    導語:為何同為單發,F35最大起飛重量32噸!殲10才19噸,差距卻那麼大?眾所周知,現如今的各國軍事實力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先進,尤其是在航母、無人機以及隱形戰鬥機出現之後,各國對於軍事科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中美俄這些大國就是如此。
  • 蘇57最大起飛重量35噸,F35略低31噸,殲20是多少?
    這麼說雖然有些牽強,單從表述意思和實際含義來說並沒有錯,交戰雙方的戰機先進程度如何直接關乎到空戰的勝負手,具備強大隱身性能的第五代隱身戰機,自然就成了當今世界空軍中最耀眼的新星。代表當今世界頂尖軍力的中美俄三國都有各自的第五代隱身戰機,其中蘇57最大起飛重量35噸,F35略低31噸,殲20多少?
  • 順豐大型無人機首次載貨飛行成功,最大起飛重量達5.25噸
    據順豐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介紹,當天試運營的大型無人機為順豐聯合航天時代電子研發的FH-98。該機從寧夏起飛,近一個小時後飛機抵達內蒙古目的地機場。 FH-98前身為運五-B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5.25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無人機之一,具有適合貨運的大業載和大貨艙。
  • 雙發3.0版FC-31:最大起飛重量28噸,有望成為海四型艦載戰鬥機
    FC-31,綽號「鶻鷹」,從最初的1.0版到2.0版再到3.0版,給我等軍迷最大的感覺就是,體形放大了不少,「鶻鷹」似乎在逐漸長大中,說明沈飛航空人一直持續在努力,讓雙發「鶻鷹」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28噸,海平面最大錶速達到了1400公裡/小時,作戰半徑達到了1250公裡,最大載彈量8噸。
  • 直-20補齊10噸級直升機空白,未來中國直升機之路該如何發展?
    在直-20問世之前,我國直升機領域只有2噸級直11、4噸級直-9/武直-19、6-7噸級直-15/武直10以及13噸級直-8/直-18。殊不知,在直升機領域我們更加缺少先進大功率渦軸發動機,起飛重量最大的是直-8系列直升機也只有13噸(採用3臺單臺功率1600馬力的渦軸6發動機),連20噸重型直升機門檻都沒有摸到。
  • 延安二號,1噸級輕型直升機,純國產試飛成功卻未能定型
    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發推出成品直升機中,關於2噸級輕型多用途機型只有一款,它就是直-11。當然往深入點說又得把法國人找出來,它的設計參考原型是法國宇航公司——AS350「松鼠」輕型多用途直升機。空重1.25噸,最大起飛重量2.2噸,最大飛行速度278千米/小時(巡航速度220-24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600千米。除了發動機比原裝阿赫耶渦軸發動機使用壽命短點之外,其他方面基本差不多,衍生出來版本很多也有部分出口,直-11歷經專利引進、測繪仿製,最後邁向獨立設計成為完全國產化的一款重要機型。
  • B2的對手還是來了,起飛重量近200噸,能攜帶8枚高超音速飛彈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B-2的性價比並不是很高,因為其單機造價就高達24億美元,如果用重量來換算,其重量單位價格是當時黃金價格的近3倍。 不過,在研發戰機方面,俄羅斯也不甘示弱。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一位俄聯合航空公司的高層透露,他們對原先的圖-95MS進行了現代化的深度升級,得到了圖-95MSM轟炸機。
  • 二戰最特殊的飛機,最大起飛重量達16噸,還能夠實現水上起降
    為了在之後的作戰中取得優勢,反潛作戰裝備成為各國研發的首要目標,美國自然也不例外。1931年,美國開始研發反潛飛機,經過5年時間的潛心研製,美國聯合飛機公司成功研製了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飛機機長19.47米,最大起飛重量16噸,最大飛行速度達每小時288千米,最大航程4096千米,發動機使用了普惠R-1830-92「雙黃蜂」發動機,可配備白朗寧機槍、炸彈、水雷和魚雷等武器裝備。
  • 280噸轟炸機首飛成功,起飛重量堪比4架轟6,明年將開始交付
    280噸轟炸機首飛成功,起飛重量堪比4架轟6,明年將開始交付 戰略轟炸機是核三位一體中的重要一極,它可以攜帶大量的核彈或常規炸彈,長途奔襲數千甚至上萬公裡進行打擊,戰略威懾力不亞於核潛艇和洲際飛彈。
  • 俄羅斯裏海怪物「重生」,起飛重量達600噸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蘇兩國雖然都存儲有大量核彈頭,但由於大戰剛剛過去,各國人民迫切需要一個較為和平的環境,因此,美、蘇為首的兩個陣營之間僅在科技、太空、經濟等方面展開爭奪戰,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冷戰」。
  • 胖五連續成功,那麼5800噸級推力的長9進展到哪一步了?
    基本解決了近地軌道發射載荷25噸到29噸級;地球同步軌道14噸級;月球轉移軌道8.5噸級和火星轉移軌道大約6噸級的需求。這也是超級重型同步軌道衛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和月球取樣並返回的嫦娥5號都可以順利升空的技術基礎。明年初還有新空間站核心艙的發射。以後天和號空間站的其他單一大件也基本不超過25噸級,用長徵5號進行五六次高密度發射就基本可以完成整個目標空間站的建設。
  • 胖五運載能力不夠,中國航天副總設計師,將研發921重型火箭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胖五)是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它的最大起飛重量為879噸,近地球軌道運載能力約為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約為14噸。從這份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胖五的運輸能力雖然不錯,但還是不足以承擔載人登月重任,無法將太空人送到月球。所以為了完成載人登月計劃,中國需要研發一款新的重型運輸火箭。
  • 10噸級隱身版重型武直即將推出?
    所以10噸隱身版本的重型武直也不會很快推出。談到隱身武裝直升機,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超級大國科曼奇直升機曾經研製過,而且裝備很少。古時印第安人部落或首領的名字叫科曼奇、支奴幹和黑鷹等。其美軍代號為RAH66,由某音公司推出,是一款雙發單旋翼隱身偵察機。Rah66直升機依靠先進的導航和目標瞄準系統在夜間提供高解析度戰場紅外圖像,因此具有良好的作戰能力;它主要從事武裝偵察、反坦克和空戰等任務。
  • 7噸級中型武裝直升機和10噸級重武直的最大差距在哪裡?
    有人說這不是廢話嘛,7噸級的中型武直和10噸級的重型武直差距就明擺著差那3噸!其實7噸級基本是指7噸到7.5噸之間。而10噸級重武直一般是10.5噸,說的都是最大起飛重量。
  • 美國一架76歲的B-25轟炸機墜毀,同型機曾從航母上起飛轟炸東京
    (迫降的B-25轟炸機)"老光榮"號製造於1944年,並沒有參加轟炸東京的任務,但是這掩蓋不了B-25轟炸機的歷史光輝。B-25"米切爾"轟炸機是美國自1939年提出要建造的中程轟炸機,要求可以掛載1.3噸的炸彈以48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飛行超過1900公裡。
  • 10噸級重型武裝直升機也快了
    無論從其體量還是綜合輪廓來判斷,更像是全新一代重型武裝直升機的靜力試驗機。一般來說,某種新機型出現了靜力試驗機,那麼其另外幾架要飛上天的試飛型原型機就很可能已經具備,已開始了實際試飛也是可能的。那麼為何說武裝直升機,還必須要有重型武直這種型號。就在於誰誰家目前裝備的2種武裝直升機,都達不到重武直的標準。
  • 全球最大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高達640噸,目前全世界僅存一架
    架!它的運輸能力有多恐怖呢?安-225是蘇聯製造出來用於運載太空梭的運輸機,其擁有世界上最大的 飛機運載量,高達250噸,光是其最大起飛重量就達到了640噸,可以說就像是在空中飛行的鋼鐵巨獸。
  • 起飛推力1078噸、近地運載25噸,長徵-5號火箭在全球是什麼水平?
    另外,長徵-5號基本型的發射質量為867噸、最大發射推力為1078噸;在運載能力上,長徵-5號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25噸、同步地球軌道運載能力為14噸。對於長徵-5號運載火箭來說,不管是1078噸最大起飛推力,還是25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在全球現役運載火箭中,都已經超過了俄羅斯現役最強的「質子-M」和日本現役最強的H-IIB運載火箭,僅次於美國現役的「重型獵鷹」和「德爾塔
  • 俄羅斯第二款隱身機亮相,米格集團再度發力,殲-20將如何應對?
    俄羅斯第二款隱身機亮相米格雙發輕型多用途戰術飛機(以下簡稱為米格LMFS)目前已經公布了風洞模型,從此模型來看,米格LMFS的氣動布局設計非常獨特,跟以往俄軍的戰鬥機極為不同,特別是水平尾翼可能採用了可變下反角結構,可在飛行時發生下偏,以至於形成一片腹鰭,保障了飛機具有充足的方向安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