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燒不完的錢

2021-01-20 界面新聞

文|財經琦觀  

一位從事投資領域多年的朋友告訴我:「回頭復盤,餓了麼收購百度外賣,是一樁虧本生意。」

在這樁收購案前兩個月,美團創始人王興在採訪中再次強調「4321」理論。

「很多細分領域會經歷多進4,4進3,3進2的過程。多進4就像百團大戰、百車大戰、百播大戰,新機會出現時,一堆人衝上去,一段時間混戰後可能有4家初步勝出,通常是BAT加上創業公司裡的勝者。

但這不是個穩定結構,所以還會有4進3,3進2,比如百度外賣先出局了。」

01、燒不完的錢

長視頻領域,似乎也符合「4321」理論。

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分別對應著BAT,來自傳統電視臺的芒果超媒,算作創業公司裡的勝者。

但又有所不同的是,長視頻平臺們在「4」這個階段停留太久了。

一方面是燒錢的耐力。

自網際網路內容的版權保護步入正軌後,長視頻平臺的商業價值也開始為資本市場所承認。

與之相隨的,虧損也如同附骨之疽一般,長期困擾著這一業態模型。

相比其他三家,愛奇藝作為獨立上市公司,對外披露的財務信息最多。

上市前的招股書顯示,自2015年起,愛奇藝每年的淨利潤分別是-25.75億、-30.74億、-37.36億。

上市後年報顯示,2018年,愛奇藝淨虧損91億,2019年,擴大到103億。

最新數據來看,2020年Q3財季,愛奇藝虧損12億元,同比大幅收窄。

其他平臺也好不到哪去。

阿里影業上半財年(截至2020年9月30日),經營虧損為1.96億元,較上年同期收窄約42%。

騰訊Q2度財報,首次披露了騰訊視頻的虧損數據:2019年,全年營運虧損控制在30億元以下。

網際網路創業,規模效應明顯,增量市場巨大。巨大的蛋糕面前,燒錢並不是一件稀奇事。

但如此長效、大規模、且看不到盡頭的燒錢大戰,長視頻流媒體平臺也算是獨一份了。

過往經驗來看,燒錢的目的一般有三個:

1培養用戶心智,催熟空白市場,形成新增需求(如打車補貼、外賣補貼、共享單車月卡);

2搶奪市場份額,擠死競爭對手(壟斷理論中的掠奪性定價);

3主動延遲滿足,加大研發比重,搶佔未來;

另一邊,停止燒錢的原因也有三個:

1用戶與企業形成默契,用戶形成消費習慣,供需曲線決定價格水平;

2「4321」理論產生效應,經營成本更高的企業自行放棄,以合併併購的方式退出競爭市場;

3技術研發背景發生變化,不確定性增強,主動調整降低研發投入;

長視頻平臺燒錢燒了這麼久,遲遲無法來到終局的原因,也可以在上述三點中找到對應。

02、為什麼燒不完?

先來看第一種停止燒錢的方法。

「用戶與企業形成默契,用戶形成消費習慣,供需曲線決定價格水平。」

在形成默契的過程中,用戶的回歸心理十分重要。

年齡稍長一些的同學都經歷過那些網際網路公司燒錢的日子:一塊錢一份外賣,2塊錢10公裡打車。

大家喜氣洋洋地薅著羊毛,但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這種事情不可能長久。

因此,當企業提價的時候,我們更傾向於認為這是回歸到一個正常的商業階段。

對普通用戶來說,決定其是否繼續使用外賣或打車軟體的一個重要心理,就在於對比從前。

網際網路企業來臨之前,我叫一份外賣10塊錢,網際網路之後,我自然也能接受10塊錢的正常定價。

再加上評價體系,豐富的商家選擇,會員價格等一系列新增服務,這一商業模式就可以逐步形成用戶與企業的定價默契,回歸到正常的供需曲線當中。

但長視頻領域,卻出現了一個極大的變量:版權。

網際網路來臨之前,線下尚且留存著影碟租賃、漫畫屋等音像圖書市場。

但網際網路來臨之後,由於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在崇尚自由和開放的風氣下,很長一段時間網友們都處在遊戲、音樂、視頻、電影等內容產品免費獲取的世界。

直到現在,代表著網絡自由下載的海盜黨都在國際上有著不小的聲量。

在這樣的背景下重談版權保護,那麼每一步都必將艱難。

比如此前,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為了提高收入所推出的「超前點映」,就遇到了極大的阻力。

在風波過程中,有相當多的一部分網友公然宣稱「這是在逼著我們重新撿回盜版」。

在打車、外賣等燒錢領域中,用戶的回歸心理對標著早年的計程車和下樓堂食,價格出入並不高。

但在長視頻平臺中,用戶的回歸心理卻對標著那段特殊的網際網路蠻荒時代,忘不了的,是隨手可及的免費盜版。

市場達成共識的難度極高不說,業內對於商業光明前景的盲目篤信,則更是造成了巨頭們開始了長達多年的流血戰爭。

比如阿里,在大文娛戰略的指導下,阿里率先整合了當年行業前二(優酷、土豆)的長視頻平臺,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終於保住了行業第三的位置。

儘管如此,阿里依然沒有停止在這條路上的投入和探索,在繼續為優酷土豆輸血的前提下,更是積極與芒果超媒接觸,擬受讓公司控股股東芒果傳媒持有的公司5.26%的股權,有望成為後者的第二大股東。

另一邊,騰訊也在「新文創」的戰略指導下,穩紮穩打,以騰訊視頻為橋頭堡,持續在內容領域多點布局。

前不久,騰訊視頻的負責人孫忠懷出來公開講話:「我們呢,別的沒有,就有一顆真心,還有錢。」

擺明了是要剛到底。

03、二元身份

去年,有段時間大家都覺得,長視頻流媒體平臺應該就快要大結局了。

兩超兩強的格局看似已經穩定,騰訊這邊穩定發揮,愛奇藝則憑藉「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中國有嘻哈」等自製綜藝,甚至一度在MAU(月活躍用戶數)上壓過騰訊視頻一頭。

相比之下,阿里的優酷似乎已經落後,而體量和市值都遠不及前三位的芒果超媒,則只是背靠湖南廣播電視臺的內容製造能力,不緊不慢地跟著。

但進入2020年後,場面又開始發生劇烈變化,其中,圍繞著愛奇藝的新聞最為頻繁。

先是作為中概股代表被給予做空待遇,然後又深陷被收購的疑雲,前不久又因為漲價問題,被各大媒體拉出來批判一番。

看上去是三件事,其背後實則是一件事。

因為行業的不確定性和巨大虧損,所以被做空機構盯上;

因為亟需自救,所以不得不咬牙漲價。

11月27日,路透社報導,阿里巴巴和騰訊暫停了收購愛奇藝的談判。

AT兩家有意收購愛奇藝的傳聞,最早起於今年6月。

27日晚間,百度官方終於下場正式回應:「傳聞不實,愛奇藝是百度內容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度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愛奇藝的發展。」

明明今年還先後推出「迷霧劇場」、「樂隊的夏天」等頭部劇集和網綜的愛奇藝,在資本市場上卻顯得那樣搖搖欲墜。

表面來看,這似乎是百度撐不住了。

泥菩薩過江的前提下,實在是賭不動「文化強國」這一超級風口。

但還原至實際競爭格局,這與愛奇藝自身定位的模糊和戰略大背景的匱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在如今的長視頻內容領域,平臺同時身兼著兩個身份,很大程度上讓人混淆不清,乃至平臺自身都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認識。

所謂平臺,其身份到底是分發渠道,還是內容製作方?

如果是分發渠道,那麼核心競爭力就在其活躍用戶數上。

愛奇藝之所以能躋身「兩超」格局,也是在這一維度定義的。

那麼,基於強大的用戶數量,分發渠道便擁有了上下遊的價格管控能力。

與此同時,作為渠道的平臺還可以通過個性推薦,向內容方提供數據服務支持,以及採用傳統的宣發手段放大某些劇集的熱度等方式,來為內容生態賦能,完成一個渠道的商業價值。

另一邊,如果平臺的身份是內容製作方,那麼其核心競爭力就來到了內容製作本身。

在這一意義下,網站的搭建更像是過去電視臺的線上版。

內容,是重中之重。

我用我的內容,吸引喜歡我的那一小部分市場用戶,一起維持一個小攤子。

再往前走一步,倘若內容質量進一步上升,那我還可以把版權賣給其他渠道,再賺一份錢。

脫胎於傳統電視臺的芒果超媒,在這一點上反而比網際網路公司們要清醒的多。

04、兩杯毒酒

定位不同,戰法不同。

網際網路公司的情況是,本來想做渠道,後來發現內容採購費用越來越高,不堪重負,於是又下場幹起了內容。

這其實相當於開闢了第二戰場。

其結果便是,在渠道身份上,多渠道競爭的格局讓優質內容方大呼痛快,待價而沽。

在內容製作上,拋開其相關背景的不專業。由於平臺方要兼顧渠道身份,常常幻想著用優質內容搶佔市場份額,進而做出的爆款,也並不能很好地覆蓋其自身的製作成本。

同時,內容行業的高不確定性,又進一步增大了平臺的潛在成本。

在這樣的模糊定位中,愛奇藝,必然賣不出去。

作為渠道,阿里、騰訊給不出太高的估值。

因為分發渠道的品牌溢價是極低的。

有人是《隱秘的角落》的粉絲,有人是梁朝偉的粉絲,但不存在說有人是愛奇藝、或者騰訊視頻的粉絲。

事實上,隨著愛奇藝「迷霧劇場」熱播的結束,用戶很快就隨著新一波的爆款內容,變化遷徙。

在這樣的情況下,併購的錢基本上就是一個「勸退費」。你走了,用戶自然就承接到剩下的玩家手裡。

至於企業自身的資產,能打包打包,能利用利用,考慮到企業文化的不匹配和崗位的重合冗餘,能揉碎吸收的價值本身,也不會太高。

一開始那位投資者朋友之所以說「餓了麼買百度外賣虧了」,其實也是基於同樣的邏輯。

另一邊,作為內容製作方,愛奇藝則沒有了賣的必要。

倘若能下定決心退出成為大平臺渠道的競爭,那麼愛奇藝大可以大幅降低外部內容採購,同時也無需堅持自製內容的獨播。

甚至通過大幅提高會員費用的方式,來迅速完成企業轉型。

但如此一來,其市場估值恐怕將再次迎來跳水。

說到底,愛奇藝的面前只有兩杯毒酒。

要麼,維持一個空架子,在持續不斷的虧損中直到大廈崩塌。

或者,吞下那塊二向箔,以降低維度為代價,換取繼續活下去的機會。

前文提到,芒果超媒以清晰的自我定位,以內容製作者身份在競爭格局中迅速站穩腳跟。

如今,在不追求市佔率的前提下,芒果超媒也已經做到了率先盈利。

另一邊,騰訊和阿里則以大文娛為藍圖,試圖搭建起從內容到渠道的文化航母模式。

具體舉措中,騰訊依託於閱文集團作為大IP儲備,新麗傳媒和騰訊影業為內容的製作宣發勢力,而騰訊視頻只是這盤大棋中的一環。

阿里則同樣有阿里影業和博納影業作為內容策源地,並在入股芒果超媒後,進一步在文娛領域中搭建起自己的文娛內容生態。

反觀愛奇藝,儘管百度口口聲聲說「愛奇藝是百度內容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問題是,百度的內容生態戰略到底在哪裡?

早在2015年,為減輕負擔,百度早就處理了一大批非主營業務。

其中百度音樂、百度視頻紛紛完成拆分。

隨後,包含「縱橫中文網」、「91熊貓看書」、「百度書城」等子品牌在內的「百度文學」也以10個億的價格賣給了完美世界。

如今,文學IP沒有,影視公司沒有,單單一個愛奇藝,百度又能有什麼生態呢?

相關焦點

  • 再燒幾個300億,愛奇藝才能燒出光明的未來?
    報告發布當晚,愛奇藝股價一度跳水,跌幅超14%。不過愛奇藝也不是吃素的,當晚愛奇藝官方回應,稱做空機構引用數據與結論嚴重失實,並對所有不實指控堅決否認。凌晨0點32分,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在朋友圈轉發聲明,附言「邪不壓正,看最後誰贏」。隨後愛奇藝跌幅收窄,最終收漲3.22%。
  • 愛奇藝,賣不出去
    01 燒不完的錢 長視頻領域,似乎也符合「4321」理論。 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分別對應著BAT,來自傳統電視臺的芒果超媒,算作創業公司裡的勝者。 但又有所不同的是,長視頻平臺們在「4」這個階段停留太久了。
  • 做空愛奇藝,也就賺個買菜錢
    原標題:做空愛奇藝,也就賺個買菜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註: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秋源俊二(ID:QYJEQYJE),作者:秋源俊二,鈦媒體經授權發布。昨天晚上大概十點多,看到一則新聞:好一個「goodluckin"啊!
  • 某奇藝 LOGO拿走!錢不錢的不重要,我只是喜歡肝設計!
    其實吧,錢不錢的無所謂我只是喜歡幹設計~OK!開幹!原品牌背書——繼承&揚棄一個良性發展的品牌,品牌煥新從來都不採用顛覆式創新,而是繼承和揚棄。愛奇藝隨刻版是愛奇藝全新推出的一個精彩、多元化的視頻社區產品。它是一個長短內容視頻的生態。由於其用戶體驗場景從PC端向移動端發生了大轉變,所以,我們將品牌標識的外形設計成了手機屏幕的外形輪廓。
  • 愛奇藝會員又漲價了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愛奇藝升級會員,就好比買票進去吃自助餐,本來是都可以吃的,但是現在告訴你,一張門票不夠用,好多海鮮不能吃,需要再花錢買個更高級的門票,才能繼續吃。但在當時,這種現象就被網友噴上了熱搜,直指愛奇藝、騰訊視頻怕不是想錢想瘋了。人民日報也就此發表過一篇《視頻網站套路層出不窮,吃相太難看》的評論,認為這「對待用戶缺少起碼的尊重,這樣的視頻網站不能慣」 ,「長此以往毀掉的恐怕不只是網站前途,還會殃及付費模式」,還用「涸澤而漁、焚林而獵」來評價視頻網站的這種操作。
  • 愛奇藝正在熱播的懸疑劇:劇情燒腦又上頭,男主高智商在線破案
    01愛奇藝正在熱播的懸疑劇有一說一,今年的懸疑劇質量是非常的不錯,就單單以最近剛播的幾部懸疑劇來說,無論是《迷霧追蹤》還是《潛夢追兇》等等,真的是看了一集又一集,完全是停不下,每次都要蹲點等著這些電視劇更新,實在是太吊人胃口了,更是讓網友深深迷戀上懸疑劇了,這種超級燒腦的電視劇,著實是讓觀眾看得非常上頭。
  • 愛奇藝又出爆款懸疑劇,劇情燒腦製作精良,好看到根本停不下來!
    2019年在愛奇藝播出的網劇《唐人街探案》有多火爆相信不用多說家也都是知道,這部劇雖然是有短短的12集,也只是為當時即將上映的電影《唐人街探案3》做鋪墊,但是每個故事講得都非常的精彩,整部電視劇的拍攝都是採用了大電影的拍攝方式,故事與細節方面都非常的不錯。
  • 1億人都在給愛奇藝打錢,愛奇藝還是不滿足?
    不少網友吐槽愛奇藝「想錢想瘋了吧」、「網劇被剪輯得稀巴爛,還好意思漲價」。 任憑網友再怎麼抱怨,愛奇藝的會員費該漲還是得漲。 為什麼?而且,人家奈飛早已經提了6次價了,作為「中國奈飛」的愛奇藝,豈有不跟隨的道理? 當然了,最核心的原因是連年虧損的愛奇藝想從會員身上賺更多的錢,以提高盈利能力。 愛奇藝的虧損情況應該是有目共睹的。
  • 愛奇藝會員優惠活動多少錢一個月 愛奇藝VIP會員五折 僅需99元年費
    愛奇藝會員優惠活動多少錢一個月,每逢雙十一大家已經都形成一種共識,五折買買買,對,現在愛奇藝會員年費僅需五折,只要99元啦,平常京東購物的可以購買愛奇藝京東聯合會員送京東plus!當然雙十一的紅包是不能錯過的。愛奇藝VIP會員五折。
  • 優酷如何同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競爭?
    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的競爭可以說是多方位的,在視頻領域百度有愛奇藝,騰訊有騰訊視頻,而阿里巴巴有優酷。一直以來,我看電視劇或電影的話要麼選擇騰訊視頻,要麼選擇愛奇藝,基本上是不會選擇優酷的,這到不是因為我覺得優酷不太好,只是有沒有用優酷那個習慣。只是最近,實在是找不到好看的電視劇,就想看看前幾年由楊冪和趙又廷主演的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 愛奇藝會員只對安卓漲價是為什麼 愛奇藝會員價格調整變化一覽
    在愛奇藝辦會員的目的是為了看到更多的的電視劇,最近大家發現愛奇藝的會員漲價了但是只是針對安卓用戶。並且在電腦客戶端也是這樣的情況,這讓安卓用戶真的是很氣憤。愛奇藝會員只對安卓漲價是真的嗎 愛奇藝會員為什麼漲價。愛奇藝會員只對安卓漲價是為什麼?
  • 愛奇藝會員漲價,中國視頻網站指向理性回歸
    對於中國的視頻網站來說,投入不是真正的問題,砸錢之後並沒能激起賺錢的水花,才是這些平臺面臨的真正問題。今天,愛奇藝宣布啟動漲價計劃,雖然漲幅微小,但這顆小石頭所激起的漣漪,或許放在未來向回看,就是中國視頻網站指向盈利的一次投石問路。10月29日,Netflix在北美地區第五次提價落定,標準套餐從12.99美元上調至13.99美元,高級套餐從15.99美元上調至17.99美元。
  • 愛奇藝帳號可以同時登陸嗎愛奇藝帳號最多登錄多少人
    你喜歡使用愛奇藝視頻平臺嗎?小編也是愛奇藝的粉絲哦!相信喜歡愛奇藝的用戶都想和家人或朋友一起使用,那麼愛奇藝帳號可以同時登陸嗎?這都是愛奇藝會員的一致問題,到底愛奇藝帳號最多登錄多少人?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 內外交困,愛奇藝難題待解
    龔宇在愛奇藝成立兩年時評價說,長視頻行業就是個有錢人的遊戲,有錢就玩,沒錢就自動退出,不買版權,你就死定了。 起碼就目前看,這實在是個需要重金鋪路的賽道,普通玩家很難入場,它在早期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砸錢買版權。
  • 百度不能沒有愛奇藝
    但愛奇藝顯然有更大的野心,而愛奇藝的確沒有讓百度失望。2018年3月16日,愛奇藝遞交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2月28日,愛奇藝的會員為6010萬,成為中國首個付費會員規模超6000萬的視頻平臺。2019年9月,國內綜合視頻app排行,日均使用時長上,愛奇藝位居第一,第二名是騰訊。
  • 愛奇藝的平衡術
    辰海資本合伙人陳悅天對字母榜(ID:wujicaijing)分析道,「幾年前視頻網站混戰時期確實會導致用戶流失,因為用戶在優酷、愛奇藝、樂視這些平臺得到的內容沒有區別,一家漲價,肯定流向其他平臺,但現階段不太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據愛奇藝最新財報顯示,會員業務是愛奇藝第一大營收來源,截至今年三季度,會員服務收入已連續五個季度在總營收中佔比過半。
  • 愛奇藝等待大結局
    楊菁正在猶豫明年還要不要續充愛奇藝會員。楊菁,25歲,北京某童書出版機構平面設計師,平時喜歡在愛優騰之間追劇、看綜藝。她充會員的方式一般是,哪個平臺有喜歡的劇,就會追過去,開會員看,看完之後,關掉續充。「各大平臺的劇,我都追過,如果不關掉,現在可能就要給他們都付會員費了。」楊菁告訴海克財經。讓楊菁猶豫的還有另一因素:B站的會員服務也很吸引人。
  • 追完兩場直播,今年的愛奇藝尖叫之夜怕不是個「未來爆款」
    就拿朱一龍的獲得榮譽視頻來說,不少粉絲猜測這句「暗號」的真實含義:沒有手勁就打不開的.愛?沒有撒嬌就打不開的.愛?解暗號的樂趣又發酵出一波哈哈哈哈哈,愛奇藝這波別出心裁,穩了。總之,「尖叫「這碗水不好端,今年的打工人依舊累癱。但收穫了歡笑,小分隊表示:沒什麼比這更重要。
  • 愛奇藝PPS影音
    如今愛奇藝已經成為年輕人的煲劇專屬,本站提供愛奇藝PPS影音下載官方下載。愛奇藝PPS影音播放器是一套完整的基於P2P技術的流媒體大規模應用解決方案,包括流媒體編碼、發布、廣播、播放和超大規模用戶直播。能夠為寬帶用戶提供穩定和流暢的視頻直播節目。
  • 騰訊入股愛奇藝?愛奇藝能否幫騰訊圓了一統視頻江湖的春夢?
    在一眾娛樂明星八卦新聞中,#愛奇藝大漲#這一話題在夾縫中也登上了熱搜榜,位列27,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與討論度。早在16日下午,媒體就陸續傳出騰訊計劃入股愛奇藝的消息。據傳,騰訊已經與擁有愛奇藝56.2%股權的百度在接觸,欲購買未知規模的股份,從而成為愛奇藝的最大股東。不過,尚不清楚騰訊有沒有接觸愛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