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sy透露其遠程啟動了碎紙裝置,也暗喻他抗議街頭文化作品不應被資本所控制
作者 | Drizzie
在一個資本滲透的時代,真正的街頭文化已無法避免被收編的命運。
倫敦時間10月5日,英國街頭藝術家Banksy的一件作品《Girl with a Balloon (女孩與氣球)》在蘇富比拍賣場以 104.2 萬英鎊 (約 940 萬人民幣)的價格拍出時,這位藝術家操控畫作內置的碎紙機自毀畫作,引起全球一片譁然,創造了藝術史上新的歷史性時刻。
Banksy此舉被認為是對藝術資本市場的抗議行為,他在事件曝光後隨即更新Instagram推文,用一段早已拍好的視頻曝光了幾年前特意將碎紙機隱秘置於木質相框中的舉措,並配文畢卡索名言「破壞之欲望即創造之欲望」,該視頻至今已獲得超過1000萬播放量。
在85萬英鎊落槌後,掛在拍場內的《放氣球的小女孩》,忽然發出唧唧咔咔的聲音,粉碎成一條條「廢紙」,這一幕成了社交媒體Instagram最多討論的圖片
顯然他早就預料到畫作可能會被拍賣,此次104.2萬英鎊的高價也基本與Banksy在2008年創下的拍賣紀錄持平。而在自毀事件發生後,據轉售網站分析人士稱,拍下作品的買家會在支付104.2萬英鎊後收穫高額回報,其價值至少增長50%,高達200萬英鎊。
在一片叫好聲中,有人指出蘇富比方面的處理方式過於粗糙,對於一件需要多方檢測的珍貴藝術品,拍賣行不可能沒有檢查出畫作內部的機關,因此Banksy此舉必有內應,有可能是與拍賣行的共謀。
另有觀點指出,Banksy代表街頭藝術,通過表演反抗行為確立了與藝術的共謀關係,這次自毀事件過後,藝術市場的規則再次明確,越尖銳反抗藝術體制,就越輕鬆被納入體制。拍賣瞬間主導權看似掌握在藝術家手中,實際上街頭藝術已被資本與體制所控制。
「自毀事件」另外一個看點是,以往被視為權威的高端藝術拍賣行近年來已越來越向街頭藝術傾斜,其背後的動機非常明顯,即與當下趨勢保持相關並吸引年輕買家。
有藝術媒體報導,大多數主要拍賣行目前都推出了培養年輕買家的計劃,例如在周末舉辦活動,甚至以更便宜的入場價格舉辦拍賣會。而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中國的富豪新貴,蘇富比數字營銷和戰略總監Noah Wunsch表示,「我們現在非常關注微博和微信,尤其是中國觀眾的增長。」
法國拍賣行Arterial今年5月的拍賣會,名為C.R.E.A.M. (現金主宰我周圍的一切),拍賣的145件藏品幾乎全部是街頭滑板品牌Supreme的限量產品,價格在200歐元到10萬歐元之間,僅有13 件流拍,其餘全部成交,總金額超過100萬美元(約為 637 萬人民幣)。據悉,當天出席拍賣的買家與以往不同,大多是穿著時髦的年輕人,此次拍賣標誌著一個重要裡程碑,不僅代表著吸引客戶類型的變化,還包括改變當前市場對有價值的藝術品和設計的看法。毫無疑問的是,潮流產品也成為了有價值的「藝術品」。
無論是街頭時尚品牌還是街頭藝術,如今「登堂入室」被高端藝術拍賣行重視,被視為與年輕人溝通的媒介。藝術市場如此,時尚行業亦然,藝術拍賣市場的動向正與時尚行業呈現高度一致的趨勢。
英國人James Jebbia在1994年創辦了Supreme,20多年後的今天,Supreme已逐漸成為街頭文化的象徵性品牌,其地位無可撼動,它的每次新品發布都臨時公布地點並採用抽籤制,購買者排長隊,其中包括不少專職轉售倒賣Supreme的黃牛,構建起了一個以Supreme轉售為核心的二手市場。
Kim Jones是LV多個成功的合作項目的背後推手
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與Supreme的合作被認為是奢侈時尚行業與潮流時尚合流的裡程碑事件。這一舉措成為前任Louis Vuitton男裝創意總監Kim Jones履歷上的亮點,也為Supreme後來被凱雷資本收購做了重要背書。
但是這無疑也將街頭文化與奢侈品行業的衝突推至極點。在Louis Vuitton與Supreme合作的消息釋出後,兩個品牌均遭到忠實粉絲激烈批評。紐約滑板愛好者在接受報採訪的時候,稱Supreme與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最新的合作系列讓他們感覺被「背叛」,他們甚至用「愚蠢」一詞來形容這一舉措。
一位資深的滑板玩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Supreme所代表的街頭文化本就與Louis Vuitton這樣的奢侈品牌相悖,此次更像是Supreme向Louis Vuitton這樣的奢侈品牌屈服。他們認為,Supreme這一街頭潮牌當初就是因為看不慣所謂主流時尚而誕生,現在卻淪落至與奢侈品牌合作。還有人在採訪中稱,Supreme似乎已忘記2000年因推出類似Louis Vuitton的Monogram花紋滑板而被告侵權的事件,如今的合作讓Supreme顯得非常可笑,並強調街頭與時尚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並非一件好事。
顯然,雖然Louis Vuitton在知名度上高出Supreme好幾個量級,但該合作系列中受益最大的確實Louis Vuitton。有傳聞稱,Supreme x Louis Vuitton合作系列為品牌創造的收益大於其6家實體門店與官網的銷售額,且利潤極高。據美國女裝日報援引消息靈通人士透露,該合作系列銷售額至今已超1億歐元。
LVMH集團也曾在財報中特別指出,品牌去年推出的Louis Vuitton x KOONS以及Supreme x Louis Vuitton聯名系列獲得了積極的市場反響,令品牌在社交媒體的曝光率和影響力大幅提升,對品牌業績增長作出了很大貢獻。
時尚的民主化淪為營銷概念,街頭文化又一次被資本收編,變為那些「一切為了年輕人」的奢侈品牌吸引年輕消費者的工具
奢侈品牌開始想明白,為什麼一個街頭品牌可以每周發售新品都大排長龍,而自已則是打折時候才能出現排隊的場面。其目的是與Supreme共同創造適合千禧一代口味的產品,激活年輕人的市場,而Supreme得到的更像是奢侈品資本世界的一張門票。
Warren & Campbell 在他們的研究中還指出,越是反主流文化(countercultural)盛行的亞文化人群,越是覺得以正確方式突破社會保守規範的做法特別酷。這就是為什麼青少年會成為Supreme核心粉絲的原因。
早在1995年Supreme開張還不到一年時,美國版《Vogue》就把它比喻成街頭品牌中的Chanel。這麼多年過去,Supreme的確像Chanel一樣,不停製造欲望,這也是資本所看中的大蛋糕。去年10月,據消息人士透露,凱雷集團計劃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Supreme 50%的股權。凱雷集團對Supreme的估值最高將達10億美元,另外還將涵蓋1億美元的債務。
在與Louis Vuitton合作後,反擊的聲音逐漸減弱,人們似乎無奈接受了潮牌被奢侈品牌收編這一事實。此後,Supreme成為最受奢侈品牌歡迎的潮流品牌,不僅與Rimowa合作推出聯名行李箱,還與Lacoste等運動品牌合作。今年早些時候,有消息傳出義大利奢侈品牌Dolce & Gabbana將與Supreme推出合作系列,甚至傳出勞力士也有意跟其合作。
Supreme的影響在奢侈品行業不斷蔓延,Louis Vuitton新任男裝創意總監來自潮流品牌Off-White的創始人Virgil Abloh十幾年前就是Supreme的擁躉,這一切看似是街頭潮流文化顛覆了奢侈品行業的規則,但事實上,時尚的民主化淪為營銷概念,街頭文化又一次被資本收編,變為那些「一切為了年輕人」的奢侈品牌吸引年輕消費者的工具。
回顧那些與Supreme有過合作的潮流藝術家,Damien Hirst、村上隆、Wu Tang/GZA、Kaws、Keith Haring、Futura等,他們同樣也不能「倖免於」藝術資本的操控。時尚一向模仿藝術,從街頭藝術的資本化這一源頭上看,潮流品牌被奢侈品寡頭收編也就具有了某種必然性。
代表資本力量的主流奢侈品牌不想失去未來,目前,控制了時尚產業近100年的它們,從年齡來看,哪個不是老態龍鍾?想有未來,就必須爭奪年輕人。
當街頭牆壁的非法塗鴉被市場定價,受「非法」滑板運動啟發的運動服登上高級拍賣會舞臺,街頭文化被首次被收編。而當被銷毀的藝術作品在一片譁然中被再次抬高價格,街頭品牌開始與奢侈品牌合作,這算是街頭文化經歷的第二次「背叛」。
更多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