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產業升級勢在必行 創新仍是醫藥行業長期投資主線
憑藉生物醫學和經濟學複合學科背景,筆者對醫藥行業發展趨勢和相關政策有著獨特的理解,善於結合宏觀政策判斷行業發展趨勢,並自下而上精選投資機會。筆者認為,醫藥行業具有市場空間大、成長確定性強、可長期持續發展的特點。預計2021年醫藥行業大概率以結構性行情為主,創新仍是一條長期投資主線。看好以消費升級為主要驅動力的醫療服務行業和具備消費品屬性的相關醫藥產品長期發展機會。
私募監管新規發布 私募行業規範發展再獲助力
1月8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的若干規定》。私募機構認為,《規定》對近16萬億元規模的私募行業規範發展有深遠意義,有助於私募機構回歸資管本源,有助於行業向專業化、規範化方向邁進。
醫藥板塊長期向上 關注「真創新」投資方向
醫藥板塊2021年投資機會成為投資者關注熱點。筆者認為,能解決過去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的品種,包括創新藥、創新醫療(002173)器械和設備,以及消費升級背景下一些改善性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將成為2021年醫藥板塊重點投資方向。
借鑑成熟經驗完善REITs首發定價機制
定價是資本市場的核心職能,公募REITs作為境內市場一類全新的權益型產品,為之設計合理的首發定價機制對公募REITs市場的健康發展有深遠意義。境外成熟資本市場公募REITs首發定價和股票IPO定價機制類似,均為市場化方式,主要由供需狀況,並依據不動產估值博弈來決定;境內則由於公募REITs法律結構、市場所處階段均與境外有所不同,在首發定價機制設計上有不少新的挑戰。
上海證券報
「新基建」成地方發展規劃熱詞
上海、廣州、湖北、天津……新年伊始,多地呈現出發力新基建的強勁態勢。
2021年看好哪些資產?機構還「抱團」嗎?首席經濟學家給出答案
2021年資本市場會怎麼走?最看好哪些資產?機構持股「抱團」現象是否延續?1月9日至10日,數十位來自國內外金融行業的首席經濟學家,齊聚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為2021年資本市場「研判把脈」。
從南極電商崩盤 看投研服務利益鏈
近期,電商龍頭股南極電商(002127)崩盤了。過去10個交易日,南極電商股價跌去三分之一;如果從去年7月份高點算起,股價已經跌去了六成。
「臨陣」改聘審計機構 *ST海源有何難言之隱
*ST海源(002529)預約2021年4月29日發布2020年年報,然而就在年報編制的當口,*ST海源「炒掉」合作多年的華興所,改聘希格瑪。而且,改聘希格瑪還必須在2021年1月25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可以說,留給希格瑪的年報審計時間著實有些緊張。
證券時報
基金看好 軍工行業增長確定性
2021年第一個交易周,軍工板塊表現活躍,部分軍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規模創出新高。多位公募人士認為,軍工板塊或上演春季行情。中長期行業確定性增長的背景下,軍工行業將會出現更多投資機會。
重整架構儲備人才 券商投行趕搭註冊制春風
繼科創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後,主板及中小板也將迎來改革,A股全面實施註冊製備受市場期待。
*ST航通擬主動退市 常態化退市改革顯效
面對著諸多不利狀況,已暫停上市的央企――*ST航通(600677)近日公告,擬選擇主動退市的方式「告別」A股市場,引起市場各方的廣泛關注。在當前註冊制穩步推進的市場環境下,相較於大部分ST股的保殼行為,主動退市更顯靈活,不失為*ST航通的最優選項。
開年基金成立規模已超千億 2021年要降低收益預期
2021年A股開門紅,基金髮行市場上百億爆款基金層出不窮。1月的第一個星期,已宣布成立或提前結束募集的權益基金髮行規模超過1000億,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又要看漲。
證券日報
監管重申底線要求 引導私募行業回歸本源 業內:嚴監管將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1月8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業內人士認為,針對私募行業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規定》進行了細化清晰的界定,有助於引導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從業人員樹立底線意識、合規意識,促進私募行業回歸「私募」和「投資」的本源。未來,預計監管層將進一步加大對私募行業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通過加強監管推動私募行業高質量發展。
743份年報預告近五成預喜 扎堆化工醫藥等四大行業
新年伊始,在A股2021年開門紅行情演繹下,兩市成交金額連續5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隨著投資熱情的高漲,年報行情有望逐漸展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2020年度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披露有望助推行情向縱深發展。市場進入業績驗證期,資金對年報關注度將提高,可聚焦主業高增長的公司。
聚焦六大券商2021年十大預測: A股市場一季度表現值得期待
新年伊始,目前已有中信證券、中信建投(601066)、招商證券、中金公司(601995)、國盛證券、粵開證券六大券商發布2021年十大預測。整體來看,各家券商有「共識」,也有獨到看法。
全年銷量破200萬輛 長安汽車超額完成2020年度銷售目標
長安汽車(000625)近日發布公告顯示,2020年全年,長安汽車累計生產汽車203.32萬輛,同比增長13.14%;累計銷售汽車200.37萬輛,同比增長13.98%。
人民日報
讓稅收大數據發揮更大價值(財經觀)
疫情防控期間,稅收大數據發揮了積極作用,未來應加大對大數據的深度挖掘,讓稅收大數據發揮出更大價值,將「應時之需」轉化為「常態之舉」。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