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警方通報「華信信託董事長持械擊打總經理」
摘要
【警方通報「華信信託董事長持械擊打總經理」】大連市公安局西崗分局官方微博8日通報,2021年1月6日17時許,西崗區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辦公樓內發生一起故意傷害案。經初審,犯罪嫌疑人董某成(男,6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與王某(女,5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因工作產生矛盾,董某成持械擊打王某致其身體多處受傷。目前,王某正在醫院救治,犯罪嫌疑人董某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工作中。(第一財經)
大連市公安局西崗分局官方微博8日通報,2021年1月6日17時許,西崗區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辦公樓內發生一起故意傷害案。經初審,犯罪嫌疑人董某成(男,6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與王某(女,5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因工作產生矛盾,董某成持械擊打王某致其身體多處受傷。目前,王某正在醫院救治,犯罪嫌疑人董某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工作中。
相關報導:
華信信託董事長打傷總經理被刑拘 70億資金池缺口或更難補
《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獲悉,2021年1月6日17時左右,華信信託董事長董永成打傷其公司總經理王瑾。
知情人士透露,董永成在大連辦公樓的電梯裡,使用錘子打傷王瑾,頭部和鼻子都出血。隨後,王瑾被送往華信信託公司附近的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治。王瑾全身有14處傷,被診斷為輕傷一級,於1月7日進行顱骨修復手術,目前董永成已被刑事拘留。
針對上述事件,本報記者多次致電並發送簡訊向華信信託相關人士求證和了解事件對公司業務的影響。截至發稿,華信信託方面暫未作出回應。
有業內人士猜測,發生衝突的原因可能是公司內部對不良處置存在分歧,甚至可能是想掩蓋一些問題;也有可能是王瑾向監管部門坦白了操作上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
上述知情人士還表示:「最近聽說董永成精神狀態出問題,當時以為他壓力太大導致失眠。」
截至目前,華信信託仍有20餘個項目處於延期和第二次延期,資金缺口約70億元左右。
總經理履職不足一年
天眼查信息顯示,2020年1月21日,王瑾升任華信信託總經理一職。也就是說,其履職總經理尚不足一年。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獲悉,王瑾,女,現年53歲,畢業於東北財經大學統計學院。其金融從業年限超過20年,曾任華信信託財務部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理財中心/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總裁助理、副總裁,現任華信信託常務副總裁。
王瑾最早於2008年以副總經理的身份出現在華信信託高管人員名單;直至2020年初,才接替原總經理黃鐸的職位。
在此之前,長達15年的時間裡,總經理一職均由黃鐸擔任。
事實上,在華信信託董監高名單當中,一直以來,有三個職位如同「鐵三角」,分別是擔任董事長的董永成、擔任監事的臧冬青和擔任總經理的黃鐸。上述三位均從2004年開始履職,後兩位則分別於2018年8月和2020年1月去職。
董永成的公開履歷則顯示,其早年曾任工商銀行大連市分行技改處副處長,後調任下屬的大連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並且一直任職至今。
本報記者通過梳理公開資料,追溯華信信託的股權變化和董監高任免的軌跡發現,董永成職業生涯關鍵的時間點為2007年。
據了解,2006年年報披露,董永成是以職工代表的身份出任董事長;而2007年年報披露,董永成則是以第一大股東委派的方式出任董事長。而彼時董永成正式新晉為第一大股東——大連華信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華信投資」)的法人代表、董事長。
大連華信投資成立於2004年,2010年更名為華信匯通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信匯通」),並將註冊地從大連遷址到北京。截至2012年底,華信匯通持有華信信託股權上升至56%。
隨後,華信信託以及華信匯通等股東、關聯公司又都經歷了一番紛繁複雜的股權變遷過程,出現大規模更名、上層股東層級繁多、交叉持股甚至循環持股、母子顛倒等情況。
截至目前,工商信息顯示,華信信託共有20家股東,持股10%以上的包括:華信匯通、北京萬聯同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瀋陽品成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25.91%、19.9%、15.42%。其中,華信匯通持有萬聯同創100%股權,持有品成投資35%股權。
受訪業內人士表示:「華信信託看起來算是董永成的,但背後還有哪些人就不清楚了。」
值得注意的是,「鐵三角」當中的黃鐸和臧冬青都曾出現在華信信託上層股東的公司當中,而突然進入到「董監高」的王瑾未曾與此類關聯公司發生關係。
此外,2015年,和王瑾一同擔任過副總裁的人當中,有一位更是董永成之子、當時年僅31歲的董福航。
70億缺口或難補
「華信『牆內』傷人事件我們不清楚,但『牆外』幾乎每天都見到有投資者圍著,等待兌付消息。」一位大連地區的市場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早在2019年底,華信信託就被銀保監會列入六家高風險信託公司之列。2020年4月份,華信信託和四川信託同時被監管叫停了「資金池」業務。這也是華信信託困境的導火索。
據本報此前報導,華信信託「華冠」「華悅」「祥和」以及華信·安泰理財、華信·駿盈理財、華信·駿豐理財、華信·悅信理財、華信·惠盈理財等系列產品投向不明,均具有資金池特徵。此類產品多數為1~2年期的產品,募集規模約為1億元,預期年化收益率約為6%~8%。
記者了解到,其資金池業務存在著嚴重的投向不明、期限錯配等問題,甚至存在著使用資金池給逾期企業借新還舊、接盤不良資產等風險。2019年,華信信託被監管處罰事由之一是:通過發放信託貸款形式,將信託資金用於購買本公司前期發行的信託產品。
華信信託的風險完全暴露在公眾面前是在2020年9月份。華信信託於9月24日發布首個延期公告。隨後,又陸續在其官網披露了27個信託計劃延期公告,延期原因均為「由於融資企業無法按期償還融資本息,導致信託產品按信託合同約定進入延期期間」。
隨後,在2020年11月3日~11日期間,華信信託分別兌付了華信·華冠336號、華信·華冠323號、華信·華冠324號和華信·華悅17號這4個項目。
也就是說,截至目前,仍有23個項目尚未按期兌付,且均已超過前述公告所約定的延期時限,進入「二次延期」。
華信信託方面針對上述延期產品再次回應稱:「自信託產品到期日起,延期八個月兌付。」並承諾延期期間,工作有明顯進展的,可提前兌付。
除資金池之外,華信信託與關聯方之間存在大量股權質押。比如,其股東西藏海涵實業有限公司累計向華信信託質押了10餘筆股權。9月中旬,華信信託及其全資子公司分別作為出質人,向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質押了一筆股權,質押股權數額合計超過6億股權。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華信信託的資金缺口大約在70億元左右。」
華信信託正試圖通過「引戰增資」的方式脫困。2020年11月17日晚間,華信信託曾發布《關於徵集戰略投資者的公告》稱,公司計劃引入1家或多家戰略投資者,引入資金34億~6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100億~134億元。華信信託方面提出,戰略投資者必須同意在完成增資前以適當方式對華信信託進行流動性支持。
財新網此前報導稱,華信信託曾試圖找長三角一帶的房企接盤,有可能是董永成MBO(管理層持股計劃)的一部分,難言樂觀。
「華信信託究竟有多大窟窿,外部投資者很難搞清楚,誰也不敢貿然進去。」受訪的信託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分析表示,公開引戰增資的舉動,可能是向外界表達自救,也可能是監管部門的要求。
此前有信託研究員分析認為,一方面,當前正處於經濟下行周期,有實力的買家並不多;另一方面,信託業正處於強監管的深度轉型階段,信託牌照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同時監管層對入股信託公司的股東要求更高,嚴格審查入股資金來源等細節。
另一位信託公司高管則指出:「若董永成被刑事拘留,華信信託的資產處置和引戰增資很有可能因此而擱置。」(來源:中國經營網)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DF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