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News:老人和重症患者易產生新冠病毒抗體

2020-12-19 瀟湘名醫

據福克斯新聞網(FoxNews)網站6月17日報導,Medrxiv預印本平臺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稱,並非所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都有抗體反應,老人和重症患者產生抗體的比例更高。在產生抗體反應的人群中,抗體在病毒確診後兩個月內在血液中保持穩定存在。

倫敦聖喬治大學分子寄生蟲學和醫學教授Sanjeev Krishna團隊對177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抗體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並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可以檢測到抗體,約2%—8.5%的感染者甚至在感染後幾周內也不會產生抗體反應。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到抗體測試的局限性:有些人可能被感染後抗體檢測是陰性,但症狀與新冠肺炎相似,那麼他很可能是新冠肺炎患者。

對比發現,感染最嚴重、炎症反應最強烈的患者更容易產生抗體。產生抗體的人比沒有抗體的人年齡大,平均年齡分別為65.5歲和41歲,高血壓和超重人群更容易產生抗體。在兩個月的實驗過程中,血液抗體反應保持穩定。我們認為,抗體反應可能與疾病重症導致的炎症反應同時發生,或者更高的病毒載量可能刺激引發更強的炎症及抗體反應。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老年、基礎性疾病或重症患者更容易產生抗體。

抗體測試陰性感染者不一定未產生免疫反應。我們認為,其他免疫反應機制也在發揮作用。或者,病毒在一些人身上的感染存在局限性,比如病毒僅侵入了呼吸道的黏膜細胞,這裡的抗體反應由分泌性免疫系統控制,不會在血液檢測時呈現抗體反應。

Krishna說,這是一項小型研究,希望通過各方共享數據做進一步研究,讓我們對新冠病毒的抗體測試的意義有更多的理解。

【來源:搜狐健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FoxNews:兒童新冠感染者傳染性比成人重症患者更強
    不要再說兒童對新冠病毒絕對安全!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一項研究提出警告:兒童無症狀感染者病毒傳染性比躺在ICU病床上的重症患者更強。麻薩諸塞綜合醫院兒科中心主任Lael Yonker博士介紹,研究人員對近期192名疑似新冠病毒感染或與感染者密切接觸的兒童進行檢測發現,49名兒童檢測呈陽性。與ICU重症患者相比,他們呼吸道中的病毒水平明顯更高。
  • FoxNews:美國一男子因新冠肺炎重症截掉幾乎所有的手指
    據福克斯新聞7月29日報導,美國加州一名男子因新冠肺炎重症接受了兩個月的住院治療,出院時他幾乎全部的手指都被截掉了。醫生曾說,他的生還機會只有1%:從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到敗血症,然後出現腎衰竭、肝功能衰竭……幸運的是,目前從腎臟、肝臟到認知能力100%已恢復正常,唯一的困難是失去了幾乎所有的手指——右手的五根手指和左手的大部分手指均被截去。
  • 研究:羊駝產生的抗體可滅新冠病毒
    【研究:羊駝產生的抗體可滅新冠病毒】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消息,比利時一項新的研究報告說,羊駝血液中的抗體有助於消滅新冠病毒。世衛組織稱無證據表明擁有新冠病毒抗體可長期免疫當地時間17日,世衛組織在新聞發布會上發出警告,稱尚無證據表明血液中具有新冠病毒抗體的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就對新冠病毒具有長期免疫力。有官員表示,目前無法確定有抗體的人就能得到充分保護,不會再患病。
  • 大反轉:輕微感染也能對新冠病毒產生持久免疫力?
    「最好學」的細胞學習效果明顯 一直在監測人類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反應的科學家們發現,抗體以及具有識別病毒能力的B細胞和T細胞等免疫細胞,在感染症狀消失數月後似乎能持續存在,從而產生持久的免疫力,即便是輕症新冠肺炎患者。
  • 新冠二次感染「重症患者」首現美國!專家:對疫苗研發是警示信號
    仍是單一發現;提示重複感染風險,嚴重性無法預測 繼中國香港、比利時和荷蘭後,美國最新報告一例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病例,並稱之為「世界首例二次感染致重症患者」。
  • 新冠重症患者防禦力驟降?骨髓細胞中的異常調節,或是免疫失效的...
    大多數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表現出輕微症狀,甚至沒有症狀。然而,10%-20%的患者在新冠發病過程中會出現肺炎,其中一些會造成危及生命的後果。「因此,我們假設免疫細胞大量產生,但它們的功能是有缺陷的。隨後,我們分析了不同程度病情的新冠患者的血液。」Charite 's Medical Department傳染病和呼吸內科感染免疫學教授、高級醫師Leif Erik Sander解釋說。
  • 張文宏看好的單克隆抗體技術,會成為新冠病毒的剋星嗎?
    2020年2月14日,中國生物武漢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採集和治療項目工作組及武漢血液中心發出《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捐獻倡議書》,懇請新冠肺炎康復者朋友獻出愛心捐獻血漿,力所能及地幫助仍處於危難之中的其他患者。在此前的治療裡,已經有新冠危重患者在接受血漿治療後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好轉。
  •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親身經歷,不僅肺一個器官衰竭!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究竟會經歷什麼?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官網刊登了這樣一個故事。 約翰是一名68歲的退休老人,生活在美國[1]。 一項發布在柳葉刀雜誌上的論文研究了紐約市2家醫院收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群體的狀況,研究共納入了1150名患者,257名(22%)為重症,中位年齡為62歲(51-72),這些重症患者中,大多數是60歲以上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男性,其中近一半患有肥胖症[3]。
  • 張文宏看好的單克隆抗體技術,會成為新冠病毒的剋星嗎?|深網
    通俗的講,血清療法是將治癒患者的血清注射到對應血型以及相應疾病的患者身上以達到治療的效果。在此後人類與病毒和疫疾抗爭史中,血清療法成為不可或缺的治療方法之一。2020年2月14日,中國生物武漢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採集和治療項目工作組及武漢血液中心發出《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捐獻倡議書》,懇請新冠肺炎康復者朋友獻出愛心捐獻血漿,力所能及地幫助仍處於危難之中的其他患者。
  • 研究顯示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更快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參考消息》8日刊登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導《研究顯示兒童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較弱》。摘要如下: 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
  • 研究:新冠抗體五個月內降至較低水平 但不意味著失去保護
    圖/人民視覺 文丨實習記者 舒暢 記者 馬丹萌 新冠抗體在人體內可存續多久?免疫反應的不同特徵與患者的臨床結局有何關係?上述問題研究最近又有新進展。一項囊括254例患者的研究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和門診患者的抗體在1個月左右達到峰值,5個月後降至較低水平接近消失;靶向新冠病毒S蛋白的早期體液免疫反應或有助於控制病情。
  • 義大利3.3%的狗和5.8%的貓檢測到新冠抗體
    這項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武漢疫情爆發期間感染了當地的貓群,在調查樣本中(採樣有一定偏向性,主要是新冠確診患者家的貓),其中14.7%的貓可以通過間接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檢測到新冠病毒抗體的存在。
  • 血型與易感新冠有關?A型血風險高?O型血更安全?
    來源:新華社一項針對義大利和西班牙人群的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可能與血型有關,A型血人群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而O型血人群更不易感。這項研究6月17日發表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德國、西班牙、義大利、挪威等多國研究人員對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大約1600名新冠重症患者和大約2200名對照組人群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和薈萃分析。結果研究人員不僅在新冠重症患者身上找到了一個新冠病毒易感基因位點,還發現ABO血型系統可能與新冠感染風險有關。
  • 新研究:大羊駝體內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有望數月內臨床試驗
    英國研究人員13日在學術期刊《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上發表論文說,實驗室研究顯示,源自大羊駝的抗體可中和新冠病毒,有望用於開發新冠治療方法。大羊駝等一些駱駝科動物體內會天然產生大量結構簡單的小型抗體,這類抗體可用於製備更微小的納米抗體。
  • 新冠病毒抗體檢測,你知道對疫情防控有多重要嗎?
    病毒抗體檢測是「過去時」的檢測,人體感染病毒後會產生IgM或IgG抗體,通過檢測血清中這些特異性抗體,可判斷被試者是否曾經感染病毒。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學者、免疫學博士王宇歌說,由於新冠病毒為下呼吸道病毒,採取鼻咽拭子採樣有時難以檢測到病毒,再加上核酸試劑本身敏感度問題,多國都報告了核酸檢測「假陰性」情況。抗體檢測起到了與核酸檢測互相補充、互相驗證以提高診斷效果,特別是更好地篩查無症狀患者的作用。
  • 侯金林:面對新冠感染的「冰山現象」,開發重症風險預警模型
    編者按: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為什麼會發展出不同的結局?哪部分病人可能從輕症和普通型轉為重症或者加重?這不僅是大眾關心的問題,也對疫情的後續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實際上新冠病毒可以引起各種疾病譜,而且臨床上有一些預警指標,可以預測這些病人是不是會加重轉成重症或者危重症。在洪湖的時候南方醫院的黨委書記朱書記親自帶隊,希望在洪湖建立一個管理新冠病毒感染的洪湖模式。這個模式不光關注到醫院病人的救治,也要關注到社區的篩查。
  • 羊駝抗體可滅新冠病毒?山西兩千羊駝「待命」,網友:快向我吐口水
    「冬天」被注射了一種存在於新冠病毒表面的蛋白質,隨後產生抗體反應,這些抗體似乎能夠有效保護病毒攜帶者並消除病毒的威脅...遠古神獸「草泥馬」抗體可滅新冠?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消息,比利時一項新的研究報告說,羊駝血液中的抗體有助於消滅新冠病毒。
  • 打完新冠疫苗多久產生抗體?
    新冠疫苗接種之後發揮作用的免疫機理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表示:疫苗接種之後,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有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在發揮作用。這個功能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接種疫苗之後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產生了一個識別作用,二是產生了免疫記憶的作用,三是產生了抵禦病毒或細菌的作用。一旦有病原侵入機體的時候,B淋巴細胞也好、T淋巴細胞也好,先識別與打進去的疫苗是不是同類。為什麼說疫苗有特異性的作用?它能夠特異性識別侵入的病原,不管是病毒還是細菌,機體產生抗體,或者說疫苗接種之後,T淋巴細胞就會有殺傷力,有消滅病原的作用。
  • 加拿大政府批准首個新冠病毒血清抗體檢測技術
    (抗擊新冠肺炎)加拿大政府批准首個新冠病毒血清抗體檢測技術中新社多倫多5月13日電 (記者 餘瑞冬)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當地時間5月13日在渥太華表示,加拿大衛生部已經批准首個新冠病毒血清抗體檢測技術。
  • 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復後,體內特異性抗體至少存在半年
    據報導,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和科學家們證實,在英國發現的一種新冠病毒新變種的傳染性比普通的新冠病毒高70%。英國方面表示,新變種有可能已傳到國外,目前最迫切工作是確保這一變種病毒不會導致更高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