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分鐘畫一張「素描畫」、外骨骼助康復... 服貿會專題展多款智能...

2020-12-1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服貿會機器人專題展多款智慧機器人亮相

探訪1

六足機器人可負重爬樓梯過草地

一款可以負重爬坡的機器人正在通過障礙。

上海交通大學此次帶來了兩臺機器人,「青騅」和「鼉龍」。「青騅」有六條「腿」,看上去有點像蜘蛛,它不會跳舞和倒立後空翻,走起路來憨憨的,可以在負重20公斤的同時跨越複雜地形。

「四足機器人電機驅動少,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六足機器人具備更好的負載力和穩定性,在實際應用環境中的可靠性更好。」上交大機械振動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毛勵珩說。

在現場,「青騅」演示了爬樓梯、過草地、行走碎石路的本領。它一共有18個電機,每條腿上有三個自由度,通過視覺和力覺的感知,可以完成對六條腿的自主規劃和控制。「比如得到上樓梯的指令後,機器人可以感知識別地形,把地形信息和機器人模型結合,確保如何控制不會提前觸地,不會踩空。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中,它的行走速度也可以調節。」

據毛勵珩介紹,目前研究團隊正在探索足式機器人在工業和民用中的應用場景,比如小區中的物流場景。

他說,研究團隊正在研發更小型的機器人,比如腿式機器人導航犬,可以牽著盲人上公交車。未來,剛度更強的機器人可以在移動場景中作業。

與「青騅」的大長腿不同,另一款六足機器人「鼉龍」的「小短腿」可以蹲得較低,適合在低矮空間探測。

探訪2

外骨骼機器人可助力老人健步行走

 

一套可以支撐人體並輔助人體進行運動的裝置。

新松醫療機器人展區吸引了不少觀眾的關注。在一臺電動康復床上,玩具熊腿關節綁著繃帶,隨著繃帶轉動,慢慢練習蹬自行車的動作。它的面前,一個大屏幕上也在播放蹬車的畫面,畫面與小熊蹬得節奏一致。據工作人員介紹,電動護理床具有抬背、抬腿功能,把護理人員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同時,護理床還能代替康復訓練師的工作,對下肢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一個玩具熊小腿、大腿和兜襠處綁著外骨骼綁帶,藉助外力緩慢「凌空」移動步伐。據新松機器人中央研究院外骨骼研發負責人李剛介紹,這款有源下肢外骨骼機器人是公司專門為腦損傷、脊髓損傷、偏癱和截癱患者研發的下肢康復助力設備。

隨著患者逐步康復,外骨骼可以從懸吊支架上拆下,患者可以配合智能拐杖在平地上進行訓練。據介紹,這款外骨骼根據人體仿生結構設計,人體下肢的自由度,在外骨骼上完全體現。目前,這款外骨骼機器人已經在康復中心使用。

公司還為下肢肌力衰退的老人研發了無源下肢外骨骼機器人。據李剛介紹,「有源」款外骨骼運行需要使用電池和電機,「無源」款完全通過機械結構,實現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助力。「以往老人上樓梯爬不動,走幾步就累了,這款外骨骼可以幫助老人抬腿,讓老人輕鬆不少。」

探訪3

「神奇畫手」兩分鐘作一張畫

畫像機器人兩分鐘可畫一張「素描畫」。

「我要開始作畫了,請耐心等待。」頭戴小禮帽、頗有藝術家氣質的畫像機器人「賽大千」眨著大眼睛,揮動右臂開始畫畫。兩分鐘,一張「素描畫」就完成了。

據深圳市智慧機器人研究院產業化基地研發運營人員陳興介紹,這款智能畫像機器人右臂肘部、腕部、肩部各有活動環節,它可以在一秒提取觀眾的面部特徵,轉化成數字矩陣,控制機械臂完成一幅抽象畫。「兩分鐘就可以完成一張,它不知疲倦。」

記者注意到,離近看,畫作由簡單線條構成,但遠觀時,畫作和觀眾非常神似。「這款機器人的設計難點在於畫出複雜曲線,運算量很大,需要很好的算法。」

據悉,通過機械臂的靈敏操作,機器人可以完成抓取小件兒、擰螺絲等更加精密的活動。但它未必要應用於複雜的工業環境,也可以作為服務機器人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這款機器人可以開口講話、賣萌、點頭,和觀眾交流互動,我們希望通過它,把艱深的技術用寓教於樂的方式表現出來。」陳興說,賽大千的應用場景包括促銷商場、娛樂場所等,可以為商家聚集人氣。作為教育機器人,他的「簡筆畫」可以供孩子模仿,學習寥寥數筆把人像勾勒出來。

新京報記者 張璐 徐美慧

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寧

探訪1

六足機器人可負重爬樓梯過草地

一款可以負重爬坡的機器人正在通過障礙。

上海交通大學此次帶來了兩臺機器人,「青騅」和「鼉龍」。「青騅」有六條「腿」,看上去有點像蜘蛛,它不會跳舞和倒立後空翻,走起路來憨憨的,可以在負重20公斤的同時跨越複雜地形。

「四足機器人電機驅動少,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六足機器人具備更好的負載力和穩定性,在實際應用環境中的可靠性更好。」上交大機械振動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毛勵珩說。

在現場,「青騅」演示了爬樓梯、過草地、行走碎石路的本領。它一共有18個電機,每條腿上有三個自由度,通過視覺和力覺的感知,可以完成對六條腿的自主規劃和控制。「比如得到上樓梯的指令後,機器人可以感知識別地形,把地形信息和機器人模型結合,確保如何控制不會提前觸地,不會踩空。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中,它的行走速度也可以調節。」

據毛勵珩介紹,目前研究團隊正在探索足式機器人在工業和民用中的應用場景,比如小區中的物流場景。

他說,研究團隊正在研發更小型的機器人,比如腿式機器人導航犬,可以牽著盲人上公交車。未來,剛度更強的機器人可以在移動場景中作業。

與「青騅」的大長腿不同,另一款六足機器人「鼉龍」的「小短腿」可以蹲得較低,適合在低矮空間探測。

探訪2

外骨骼機器人可助力老人健步行走

 

一套可以支撐人體並輔助人體進行運動的裝置。

新松醫療機器人展區吸引了不少觀眾的關注。在一臺電動康復床上,玩具熊腿關節綁著繃帶,隨著繃帶轉動,慢慢練習蹬自行車的動作。它的面前,一個大屏幕上也在播放蹬車的畫面,畫面與小熊蹬得節奏一致。據工作人員介紹,電動護理床具有抬背、抬腿功能,把護理人員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同時,護理床還能代替康復訓練師的工作,對下肢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一個玩具熊小腿、大腿和兜襠處綁著外骨骼綁帶,藉助外力緩慢「凌空」移動步伐。據新松機器人中央研究院外骨骼研發負責人李剛介紹,這款有源下肢外骨骼機器人是公司專門為腦損傷、脊髓損傷、偏癱和截癱患者研發的下肢康復助力設備。

隨著患者逐步康復,外骨骼可以從懸吊支架上拆下,患者可以配合智能拐杖在平地上進行訓練。據介紹,這款外骨骼根據人體仿生結構設計,人體下肢的自由度,在外骨骼上完全體現。目前,這款外骨骼機器人已經在康復中心使用。

公司還為下肢肌力衰退的老人研發了無源下肢外骨骼機器人。據李剛介紹,「有源」款外骨骼運行需要使用電池和電機,「無源」款完全通過機械結構,實現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助力。「以往老人上樓梯爬不動,走幾步就累了,這款外骨骼可以幫助老人抬腿,讓老人輕鬆不少。」

探訪3

「神奇畫手」兩分鐘作一張畫

畫像機器人兩分鐘可畫一張「素描畫」。

「我要開始作畫了,請耐心等待。」頭戴小禮帽、頗有藝術家氣質的畫像機器人「賽大千」眨著大眼睛,揮動右臂開始畫畫。兩分鐘,一張「素描畫」就完成了。

據深圳市智慧機器人研究院產業化基地研發運營人員陳興介紹,這款智能畫像機器人右臂肘部、腕部、肩部各有活動環節,它可以在一秒提取觀眾的面部特徵,轉化成數字矩陣,控制機械臂完成一幅抽象畫。「兩分鐘就可以完成一張,它不知疲倦。」

記者注意到,離近看,畫作由簡單線條構成,但遠觀時,畫作和觀眾非常神似。「這款機器人的設計難點在於畫出複雜曲線,運算量很大,需要很好的算法。」

據悉,通過機械臂的靈敏操作,機器人可以完成抓取小件兒、擰螺絲等更加精密的活動。但它未必要應用於複雜的工業環境,也可以作為服務機器人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這款機器人可以開口講話、賣萌、點頭,和觀眾交流互動,我們希望通過它,把艱深的技術用寓教於樂的方式表現出來。」陳興說,賽大千的應用場景包括促銷商場、娛樂場所等,可以為商家聚集人氣。作為教育機器人,他的「簡筆畫」可以供孩子模仿,學習寥寥數筆把人像勾勒出來。

新京報記者 張璐 徐美慧

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寧

相關焦點

  • 畫像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自主高端晶片……服貿會廣東軍團創新...
    本次服貿會上,來自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汕頭等地的園區和企業組成了陣容強大的廣東軍團,涉及軟體研發、人工智慧服務、數字貿易、文化創意等領域。廣汽集團、格力集團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參與其中,一些中小企業帶來的創新產品也令人眼前一亮。
  • 服貿會服務機器人專題展區技能大比拼!200多個機器人現場秀絕活
    炒菜機器人炒菜機器人能炒八大菜系的3000道菜、腿式機器人能扛著20公斤的桶裝水爬樓梯、桌球發球機器人堪比專業教練……服貿會服務機器人專題展區裡,處處都是這種新奇體驗感。位於「鳥巢」北側的21號至24號展廳,是服務機器人專題展區。
  • 服貿會創立 「綜合+專題」展會新模式 今年來這裡看「機器人總動員...
    今年服貿會共有148個國家和地區的1.8萬家企業和機構、10萬人報名參展參會。其中,境外嘉賓和展客商以線上參與為主,境內各類主體則多採取線下參與。從布展上看,本屆服貿會體現「1+8+N」布展新格局。作為2020年服貿會8個行業專題之一,服務機器人·智能科技專題展區,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最新科技應用的集中展示。專題展區面積達10800平方米,設「智慧家庭」、「智慧物流」、「智慧健康」、「智慧商業」「智慧環境」五大板塊,全面展示未來工作和生活場景。
  • 玩具熊模特演示外骨骼機器人協作,服貿會現老人健步行走神器
    玩具熊代替患者演示,在康復床上練習蹬車輪動作。 新京報記者 吳寧/攝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老人下肢肌力衰退,走兩步就要停一停,穿上「外骨骼」,就能借力輕鬆行走。這種帶著未來感的場景,也許很快會成為普遍現象。在2020年服貿會服務機器人展區,多款外骨骼機器人登場秀本領。
  • 智能廚神、神奇畫手、仿生鯊魚 「機器人總動員」打造未來智能世界
    作為2020年服貿會8個行業專題之一,服務機器人·智能科技專題展區,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最新科技應用的集中展示。專題展區面積達10800平方米,設「智慧家庭」「智慧物流」「智慧健康」「智慧商業」「智慧環境」五大板塊,全面展示未來工作和生活場景。記者了解到,服務機器人專題也是機器人在服貿會(包括原京交會)上首次獨立集中展出。
  • 服貿會 · 看智慧機器人總動員
    「1+8+N」新模式即「1」個綜合展區 「8」個行業專題展 「N」個功能服務區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7類活動搭建面向全球的展示、交流、洽商、合作平臺華麗的序廳展示了服貿會的相關信息和我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主要成就
  • (2020年服貿會)「探營」2020年服貿會體育服務專題展:新科技體育...
    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記者張驍、汪湧)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體育服務專題展區2日下午迎來媒體「探營」。作為本次服貿會8個行業專題之一,體育服務專題展吸引了117家知名體育企業及相關機構線上或線下參展,全面覆蓋體育產業11個大類,線下境外單位參展數量佔比約40%。
  • 邁步機器人:瞄準肢體外骨骼康復訓練市場,建設智能康復體系
    公司成立於2016年,定位於一家智能康復機器人研發商,長期專注外骨骼機器人及人機互動技術方向,志在利用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提升康復醫療的效率和效果,從而打造一套智能康復體系。在50餘名研發成員的團隊架構中,碩博人才佔比超過50%,且均來自海內外著名高校。
  • 服貿會來了一場「機器人總動員」!
    今年的服貿會有一大亮點,那就是「科技範兒」十足,各類新技術、新成果、新服務集中亮相,涵蓋科技防疫、人工智慧、智慧家居等領域,可以說而整個服貿會所關注、影響的,是未來的世界。作為2020年服貿會8個行業專題之一,服務機器人·智能科技專題展區,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最新科技應用的集中展示。
  • 2020年服貿會金融服務專題展9月開幕 華夏基金展示金融科技
    作為基金行業領先企業,華夏基金將參與本次服貿會金融服務專題展,與18個國家和地區的150餘家金融機構一起,積極展示中國金融改革開放成果,向全球傳遞中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積極信號,為觀眾呈現一場國際化、內容豐富、形式高端同時也接地氣的金融盛宴。
  • 2020年北京服貿會室外場館及專題展區介紹
    8月17日,2020年服貿會新聞通氣會對外公布,本屆服貿會室外場館及相關配套設施已於8月16日完成施工並啟動相關驗收工作。下一步,設計團隊將按計劃對展區整體環境進行布置,設置指示標識,並根據各參展商的展臺搭建需求進行照明、空調和網絡等設施的調試,為展客商參展觀展提供便利、舒適的條件。
  • 未來醫療康復領域霸主-外骨骼機器人
    機器與人類的結合是一種通俗的說法,專業術語叫外骨骼機器人,如果你看過好萊塢科幻大片《明日邊緣》,那麼你應該對於外骨骼機器人應該會有一個具體形象的認知,外骨骼被湯姆·克魯斯和士兵穿上後立馬成為超級戰士,戰鬥力爆棚,雖然是科幻大片,但並不是異想天開,因為外骨骼機器人其實已經有了不少應用,尤其醫療康復應用領域,未來可期!
  • 服貿會上的「機器人總動員」
    今年的服貿會有一大亮點,那就是「科技範兒」十足,隨處可見的最新技術、智能成果,引發參觀者關注。除了分布在各展區的機器人外,服貿會還有專門的機器人展區——服務機器人·智能科技專題展區作為2020年服貿會8個行業專題之一,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最新科技應用的集中展示。
  • 總臺央廣記者探營服貿會 「1+8+N」布展如何布局?觀眾進場怎麼預約?
    總臺央廣記者正在展區內採訪,我們請她來介紹一下服貿會現場的情況。  主持人:本次服貿會展區的大體情況如何?你今天的行程又是怎樣的?  記者:我現在正站在國家會議中心位於玲瓏塔二層的總臺直播間裡,在我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次服貿會展覽的全貌。本次展會為了方便大家辨認,在不同的專題展外面設置了不同的顏色。
  • 蜂鳥視圖智能導航應用在服貿會大顯身手!
    作為本次服貿會智能導航應用技術的獨家供應商,蜂鳥視圖以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的身份受邀參會,在本次會議中大放異彩! 據不完全統計,蜂鳥視圖智能導航應用在服貿會累計服務超10萬人次!為廣大與會企業和用戶提供了便捷的實時定位和室內外導航服務,給服貿會帶來「三新」智慧新體驗,備受用戶好評!不僅被央視、新華社、光明日報、中新網、新浪、北京商報、羊城晚報等媒體爭先報導,還吸引了眾多話題和注意力,引領科技辦會新方向!
  • 36氪首發|康復需求增長帶動外骨骼機器人市場,「邁步機器人」獲數...
    邁步機器人位於深圳南山科技園,公司專注於外骨骼機器人及人機互動技術的研發,打造智能康復體系,通過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提升康復醫療的效率和效果。邁步機器人產品矩陣截至目前,基於其柔性驅動器的人機互動技術,邁步團隊已相繼推出了下肢康復外骨骼機器人、下肢助行外骨骼機器人、手部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等多款醫療外骨骼機器人產品;最近,邁步團隊還發布了在日常生活場景下出行使用的助行機器人,用於輔助髖關節力量不足的人群行走。
  • 2020年北京服貿會時間地點主題及活動內容
    在地鐵1號線五棵松站站臺看到,電視屏幕播放了一段20秒場館外景3D演示短視頻,帶領觀眾提前了解服貿會舉辦地,畫面最後定格在「9月,我在服貿會等你」。  另一段時長1分鐘的短視頻吸引部分乘客駐足觀看。
  • 三組關鍵詞為你總結2020年服貿會亮點
    央廣網北京9月4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20年服貿會採取「1+8+N」的舉辦模式,即1個綜合展區、8個專題展區和若干功能服務區,展區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最新數據顯示,服貿會共吸引了110家境外商協會及機構、17158家企業機構、96635人參展參會。
  • 從外骨骼到消費電子展的教育
    羅賓·貝克/法新社在拉斯維加斯2020年消費電子展上,一名男子展示了肉瘤衛士XO外骨骼的能力。賦予穿戴者超人力量的外骨骼和開玩笑地教孩子編碼軟體技能的遊戲——這些創新在本周的消費電子展上展出。機械肌肉肉瘤機器人公司和德爾塔航空公司合作製造的守護者XO外骨骼,讓消費電子展的觀眾可以用一隻手輕鬆舉起一個50磅(22.7公斤)的手提箱,「技術適合超級英雄。」根據德爾塔公司的說法,這種電池驅動的人體套裝能夠承載自身重量,並能為穿著者「處理重物」。
  • 素描畫的定義是什麼,對於素描畫,怎樣畫效果最好?
    最近小編很困惑,看到了別的大佬畫的畫也是相當羨慕,畢竟我也是個萌新,剛剛入手也是比較迷茫而無所適從。大家知道,小編最近跨領域嘗試(哈哈,也不是最近了,得有些天數了)也好像是感覺臉型不太對勁。②怎樣畫素描畫:我覺得素描用自動鉛畫尤其是極細的自動鉛,有點不太尊重素描吧?那基本上等於在打線稿。素描的第一個難度就在於那種被削的凹凸不平的炭筆很難畫出好看的線條,而且正因為這種筆難削尖,筆尖粗。素描的第二個難度就在於粗尖的鉛筆畫較難出來更細膩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