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清除計劃》,每年一次規定大掃蕩,這個劇本設定值得一看

2021-01-09 夏日晚風影視娛樂

黑人弗洛伊德之死所引發的社會輿論經過媒體和網際網路不斷發酵後,最終演變為現在電視新聞上所見,一場針對反種族主義的社會抗議運動。參與人數之多,成了美國現代歷史上難得的景觀。不難發現,美國社會長期以來看似和平安穩的「面具」如今已被看透川普政府的群眾撕碎。

如果一年中有規定好的一天,犯罪不再受到約束, 任何人都可以傷害另一個人而不受到制裁,這一天會是什麼樣的場景?

#電影推薦#這不得不讓我想起一個經典的電影系列,叫做《人類清除計劃》, 又名國定殺戮日。

這裡要從2017年的美利堅說起。人口大爆炸、失業率劇增、犯罪率居高不下,貧富差距持續擴大。這時,一個叫做美國新國父的組織出現,取代了原有的美國黨派。在這個背景下,人類清除計劃出臺了。他規定每年3月21日晚上7點至第二天早上7點為美國法定殺戮日。在這1天,所有4級以下的武器都可以自由使用,10級政府官員已經獲得清除豁免權,其他人不允許傷害。當警笛響起的時候,包括謀殺在內的任何罪行在接下來的12小時內都是合法的。在此期間,政府不再提供警察、消防和緊急醫療服務,直到第二天早上7點清除結束。

暫時放下關於道德倫理的思考, 讓我們看看人類清除計劃的影響。 首先是新的經濟組織出現了, 新國父組織是又當裁判又當隊員, 他不僅是這項計劃的建立者, 也是他堅定的捍衛者。

清除之夜, 新國父組織的工作人員會通過遍布全美的攝像頭嚴密監控人們的行為。 槍擊可以, 但是C4炸彈是不被允許的。當出現類似這種違反規定的事情, 組織需要派遣小隊將危險人物定點清除。 新廣播組織還要負責清除夜之後的善後工作。 第二天早晨警笛響起後,如果還有犯罪活動, 新國父組織就要依法對其進行逮捕、 起訴、 審判。 清除之夜, 搶銀行可以, 但是警笛響起之後, 如果你的腳還沒邁出銀行大門, 那麼就算持槍搶劫, 這可是被判死刑的重罪。沒錯, 一切就是這麼的魔幻而諷刺。

其次是《人類清除計劃》創造了更多的崗位, 推動了軍火貿易的繁榮, 這一點都不奇怪,畢竟無論是出於自衛還是謀殺, 人們都需要一把趁手的武器。舞刀弄劍的不要,重量輕的不要,太粗太長的不要, 就是大小粗細皆能如意的武器才好。 有需求就會有供給, 沒有需求就創造需求, 也有人從殺戮日中發現商機, 向中產階級兜售家庭防護系統, 一鍵啟停,把你的房子武裝成一個鐵桶。後來他憑藉這套系統賺了一個盆滿缽滿。再後來他被發現死在了自己發明的防護系統之中。

清除液之後,還會有專門的清潔衛生團隊上門提供服務, 清理大狂歡之後留下的殘骸。 畢竟根據調查, 絕大部分的清除都發生在家庭內部, 而且通常都是配偶幹的。 最後為了進一步把殺戮日合理化,新國父組織把它宣揚成一種犧牲,為了美國的繁榮,

為國捐軀:「親, 這邊建議您死一死哦」。在殺戮日死去的人,由組織收斂、 火化一條龍,而他們的親人則會收到一份榮譽證明,在法定紀念日憑藉榮譽證明購物消費可享半價優惠。

這麼離譜的計劃是怎麼通過的呢?

新國父組織宣稱, 定期的發洩憤怒有利於維護社會的穩定, 有什麼矛盾都留到殺戮日解決, 不安定的因素都在這一天被抹除了,因此犯罪率顯著下降。 失業、 貧困人口和吃救濟的流浪漢在最開始的清除液就被消滅, 因此街道環境變得更加整潔。 美國財政壓力得到緩解。 那麼對於中產階級和富人來說, 通過這項計劃也就理所當然了, 也有人反對, 反對的人都被清除了, 也有人覺得自己可以置身事外, 只要我不主動清除別人, 躲在家裡熬過這12個小時就可以了。但是事實證明, 無人可以置身事外。 暴力就像籠子裡的野獸, 一旦放了出來,人們就會失去了對它的控制。

《人類清除計劃》電影於2013年上映, 國定殺戮日這一設定立刻引起了觀眾的興趣。可惜的是, 系列電影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清除夜本身, 不厭其煩地重複暴力場麵塑造, 沒有對這一設定進行深度挖掘。2019年,《人類清除計劃》第二季播出,和以往不同, 第二季把視野擴大到國定殺戮日之外的364天,深入介紹了新國父組織的運作模式, 它是如何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劇集中有一個細節讓人嚇出一身冷汗,為了抓捕叛逃的組織成員, 新國父組織竟然可以獲得所有美國人民的智能設備授權, 你用來自拍的手機在新國父組織那裡成為了一個個移動的監視器,根本沒有隱私可言。

第二季的故事通過3條線索展開:

第一條線是新國父組織的女調查員,他為了揭露組織的邪惡嘴臉, 臥底新國父組織, 找出罪證, 將其公之於眾, 希望喚醒民眾反抗的力量。

第二條線是一名普通大學生,他本來只是一個善良的有些懦弱的學生, 但是在清除夜, 出於正當防衛, 反殺了一個試圖傷害他的人,從此覺醒暴力基因。 這一條線索其實是對新國富組織的有力控訴,並其宣洩暴力並不能抹除犯罪因素, 反而會讓本來安分守己的人對暴力成癮。 這樣被塑造的暴力犯罪分子越多, 社會就越會滑向崩潰的邊緣。

第三條線是一對黑人夫婦,黑人丈夫是一個好心醫生,從業多年, 救人無數, 然而清除日這天他卻成為了清除目標。 大難不死的他開始調查。 誰是幕後黑手, 現任妻子、 前妻和她的丈夫、 鄰居, 每個人都有嫌疑, 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 他必須在下一個清除日來臨前揪出元兇。

第四條線是一隊退役美國警官,他們本來是抵禦犯罪的屏障, 維護社會安定的力量, 但是卻被人類清除計劃推向犯罪的深淵。 憑藉專業知識和技能, 他們幹起了搶銀行的買賣。 奇怪的是, 搶銀行的生意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他們的隊長發現好在清楚日來臨前, 會把所有大額現金集中保管。 這筆超過2億美金的巨款會被搬上飛機,整夜盤旋在紐約上空, 直到第二天清除計劃結束。搞清楚這一切之後,他們準備給自己設立一個小目標,搶他兩個億。

作為人類清除計劃的老觀眾, 晚風看完整個系列只有一個感覺,暴力不是目的, 人類清除計劃清除的不是罪惡因子, 而是人類社會的善意。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驚悚電影《人類清除計劃》劇情介紹及影評
    《人類清除計劃》是北美2013年驚悚電影,影片劇情大膽,在未來,美國失業率與犯罪率達到最低,原因是這個表面上看起來和平美好的國家允許每年的一個晚上實行所有犯罪活動。一個幸福的家庭因為在這個晚上收留了一個被追殺的年輕人,而被捲入恐怖的殺戮中。
  • 這部《人類清除計劃》告訴你
    那就是由詹姆斯·德莫納克執導的驚悚電影——《人類清除計劃》。《人類清除計劃》上映於2013年,新穎的設定和故事情節使其在當年受到了不少影迷的關注。不過總體來講,小麥覺得這部《人類清除計劃》還是值得一看的。它將人類的獸性毫無保留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讓人在娛樂的同時也產生了深刻的反思。
  • 美國警方誤用"人類清除計劃"警報
    時光網訊 近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克羅利的警察在對當地居民發布宵禁信號時,使用了恐怖片系列《人類清除計劃》中的警報,收到大量投訴。  電影中,當這駭人的聲音響起,是宣布開始實施「人類清除計劃」:每年有一天,美國政府允許人民自由屠殺。
  • 美劇《人類清除計劃》:還是那個神奇的設定,而口碑……
    國外觀眾的主流看法也差不多,三個重要評分網站開出的成績單如下:然而吐槽歸吐槽,很多觀眾仍然認為它至少擁有一個好設定,就是那個神奇的「殺戮夜」規則。即便看完電影之後各種不滿,網友也會說「好題材餵豬了」(豆瓣),「The idea is intriguing」(「點子還是很迷人的」,IMDb)。正是因為這樣,成本有限的《人類清除計劃》總是獲得票房成功,平均每部電影的回報在10倍以上。
  • 《人類清除計劃》都拍到第四部了,美國電影真是什麼都敢拍!
    《人類清除計劃》的故事設定腦洞非常之大,一般正常人是不敢這麼想的!故事的設定是這樣的:國家為了有效釋放公民心底的壓抑和不滿情緒,特別規定每年有一天的晚上7點之後舉行長達十二小時的全國性大掃蕩,屆時人們將走上街頭,展開完全不用承擔法律責任的毆鬥與殺戮。
  • 美國警方誤用「人類清除計劃」警報 本想用來宣告宵禁 電影中是...
    近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克羅利的警察在對當地居民發布宵禁信號時,使用了恐怖片系列《人類清除計劃》中的警報,收到大量投訴。電影中,當這駭人的聲音響起,是宣布開始實施「人類清除計劃」:每年有一天,美國政府允許人民自由屠殺。
  • 人類清除計劃第1季
    今天聊聊美劇《人類清除計劃第1季》。片名 The Purge Season 1(2018),別名國定殺戮日(臺/港)。2013年有一部頗具實驗色彩的電影橫空出世,大膽想像卻又頗接地氣的設定讓人為之一振。這部電影就是第一部《人類清除計劃》。
  • 《人類清除計劃》中,你能活到第幾部?
    當然,這種「反人類」的政策永遠都不會出現,但作為電影世界中的新新題材,這種腦洞大開的創意勾起了大家不小的興趣,而且導演一拍就拍了四部,讓你一次看個夠。這個系列就是——《人類清除計劃》The purge美國「開國元勳」建立了新的政府,他們解決了高犯罪率,高失業率的問題,秘訣就是,在一年365天中設定一天,使所有犯罪都合法,釋放人們心中的暴力,仇恨,以此讓壓力得到宣洩,在一天的混亂與狂暴中,換來的是國家一年的安定與繁榮。
  • 美帝開啟人類清除計劃:每年有一晚殺人不犯法!丨毒藥推薦
    看完這條新聞,很多人的想法恐怕和毒藥君一樣:我們這個社會戾氣太重了。戾氣太重的社會,犯罪率激增,生活缺少安全感。政府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會玩的美帝人民為此拍了一部電影――《人類清除計劃》The Purge這個反烏託邦系列電影已經拍了三部。
  • 《人類清除計劃》拍美劇版了,依舊慘不忍睹
    2013年推出的恐怖電影《人類清除計劃》一直以來都是口碑兩極分化,目前是7.1分。《人類清除計劃》講述在未來美國,犯罪率幾乎為0。不是社會變得更美好了,而是推出了一個「大清洗」的節日。在「大清洗」當天的晚上七點到第二天早上七點,這十二個小時內,人們可以走上街頭進行各種犯罪,包括殺人。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人類清除計劃》憑藉不錯的設定得到了影迷的支持,但多數影迷認為即使這個設定十分有心意,這個系列還是要給差評,因為劇本太爛了。
  • 一部充滿暴力的電影《人類清除計劃》
    一部充滿暴力的電影《人類清除計劃》《人類清除計劃》,顧名思義,是一部充滿了暴力與殘暴的懸疑類驚悚片。在未來的美利堅合眾國,全國失業率僅為1%,暴力與犯罪幾乎消失,美利堅合眾國仿佛進入了黃金時代。但這只是表面上的繁榮,支撐著如此美好數據的是政府出臺的人類清除計劃。
  • 美劇版《人類清除計劃》清除宇宙持續擴張!故事時間線解析
    而後推出續作《人類清除計劃3》、《人類清除計劃2:無政府狀態》,以及《人類清除計劃4》皆有不錯表現目前全系列共四部電影至今狂掃全球 4 億 5 千萬美元票房,堪稱是近年最HOT、也是布倫屋製片公司(Blumhouse Productions)最受歡迎的恐怖驚悚系列電影之一。
  • 人類清除計劃第2季
    今天聊聊美劇《人類清除計劃第2季》。片名 The Purge Season 2(2019),別名國定殺戮日(臺/港)。《人類清除計劃》這個腦洞大開系列拍了四部電影後,好評如潮,美劇版順利安排上了。《人類清除計劃》第一季終了後熱度不減,第二季也順理成章地安排上了。
  • 人類清除計劃,十二個小時的天性釋放,人類到底清除了什麼?
    文/小雲【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自2014年第一部《人類清除計劃》播放以來,電影其中包含的寓意讓人不禁深思,這部德莫納克導演執導的集科幻與驚悚於一體的影視作品讓人腦洞大開,至今為止,四部《人類清除計劃》已經勾勒出了一個完整的人類清除計劃的來龍去脈,在這部科幻片中,人類清楚計劃起源於美國,造就了近代美國的經濟高度發達。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領略這四部影片的精彩。
  • 《人類清除計劃2》5張海報齊發 上演面具驚魂
    搜狐娛樂訊(文/耷子)由美國環球影片公司出品的《人類清除計劃2》(The Purge),今日發布了五張概念海報——每張海報以「Purge」的一個紅色字母為主打,看上去尤其觸目驚心,暗示了影片的血腥指數;海報的主體則是五張戴上面具的臉蛋,他們有的像「小丑」,有的像骷髏
  • 太現實,《人類清除計劃3》是近年來湧現的反烏託邦類電影!
    《人類清除計劃3》本子趨於成熟,世界觀基本塑造完整,反抗組織的戲份過少且草草收尾,這本應該是第三部片最重要的部分,但著重渲染的小人物的人性光輝還不錯。雖然格局和場面維持在了上部的水準,但是緊張度下降不少,這跟出場人物的大幅增加有關。這是這個系列裡面較好的一部。
  • 殺人不犯法系列,美國民眾的噩夢,人類清除計劃又來了
    《人類清除計劃》是美國系列科幻驚悚恐怖電影,由詹姆斯·狄莫納哥執導和編劇。目前共有三部電影,第一部《人類清除計劃》於2013年上映。《人類清除計劃2:無政府狀態》在2014年上映。第三部《人類清除計劃3:大選年》於2016年上映。
  • 真實世界裡,美國的人類清除計劃
    前幾年美國有個特別朋克的電影叫做《人類清除計劃》,為了有效釋放公民內心的壓抑和不滿情緒,美國政府規定每年中的某一天,人們可以走上街頭爆別人的頭或者被別人爆頭,但不會受到法律制裁,時間是二十四小時。看過這部片子的人都說美國編劇的腦洞大,這麼反人類的故事也就美國人能想的出來,而且還敢拍成電影,不過大家先別急著給美國編劇鼓掌,因為這個腦洞並不是原創,早在上個世紀,美國政府就已經實施了「人類清除計劃」,而且整個過程處理的要比電影藝術的多,雖然美國政府沒有開著航空母艦去清除人類,但實際效果卻一點不比電影裡演的差。
  • 盤點你不知道的《人類清除計劃》全系列!第四部要被評為爛劇?
    影片故事設定在未來的2029年,這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時代,但卻是暗藏危機,在失業率僅為1%的時代,卻只是一個即將消失的泡沫,在當年的3月21號晚上到3月22號早晨7點,在這個12小時內任何的犯罪包括謀殺都是合法的,所有的警察都將形同虛設,而在宰割黑色的12小時之內,一場惡戰即將爆發!
  • 《人類清除計劃4》中文預告「開路先鋒」 只需輕輕一推
    今日,環球影業公布了《人類清除計劃計劃4》(殺戮元年)的中文新預告「開路先鋒」,預告片沒有出現暴力刺激的畫面,而是用冷靜甚至「溫暖」的旁白向我們講述第一年「國立殺戮日」的到來,不過效果反而更顯殘酷。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瘋狂就像萬有引力,你所要做的只需「輕輕一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