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它的出現轟動了整個日本漫畫界,並將它加入&34;的行列,有人卻說吹噓太過,根本稱不上&34;的名銜。如此兩極的評價,到底哪個是真的呢?
《鏢人》
我不是資深的漫畫迷,也沒看過多少漫畫,這次看《鏢人》主要是因為它營銷做得好:我所關注的微博、頭條、知乎、公眾號幾乎都在為它宣傳造勢,其中就有&34;、&34;、&34;、&34;之類吸人眼球的字眼。於是,在經過各路媒體的&34;之後,我決定看看。
《鏢人》
這是一部畫風粗獷、硬派,張力十足的漫畫作品,一翻開,撲面而來的是大張大合的勁道,十分吸引人。這部作品的故事背景定位在了隋末,這是一個民亂紛爭的時代,仁人義士、江湖劫匪、職業殺手、流放囚犯依次出場。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叫刀馬的鏢人,所謂鏢人就是拿人錢財,幹著殺人的勾當。
刀馬
與平常的文學作品中的武俠形象不同,他只認利卻不欠情,話雖多但不羅嗦。而他身邊還帶著一個三歲的男孩兒——小七,這個大叔和正太的組合一出場就展現了默契的合作:小七蒙著眼睛從1數到9,刀馬就在這個時間裡幹掉了所有的對手。可愛的孩子,血腥的畫面,如此強烈的對比出現在漫畫開頭,給人視覺和精神上的衝擊,讓讀者有了讀下去的欲望。
刀馬與小七
刀馬與小七
隨著故事的推進,刀馬遇到了硬茬——他殺了常貴人,被官府通緝。在逃命的同時,他的真實身份也被一點點揭曉。為了活命,他答應老莫(他的恩人)接下了和阿育婭(老莫的女兒)一同護送知世郎去長安的活計。一路上,他們跋山涉水,在詭譎的邊關大漠中,遇到了追殺者,也遇到了同行人,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熟悉的隋唐標誌性人物——裴行儼(演義小說《說唐》、《興唐傳》等書中人物裴元慶的原型)、秦叔寶(秦瓊)、尉遲恭也出現在這段故事中。雖然這幾位隋唐好漢並不是主角,但也絲毫不影響漫畫的精彩,說實話,我看到這裡簡直熱血沸騰,甚至翻回去多看了兩遍,也是從這裡開始,我才真正將自己的感情融入了進去,與作品產生了共鳴。
秦叔寶(秦瓊)
而目前為止整部作品最值得稱道的地方也出現在這一情節:藉由裴世矩與裴行儼叔侄之口,呈現了對於儒家思想的兩種看法,這種不同政治理念之間的碰撞,也讓作為讀者的我陷入了思考。
裴世矩 裴行儼
這部漫畫還有許多意象的表達手法,比如隋煬帝出場時的「老虎」、&34;的形象就十分抓人眼球。用&34;來代表隋煬帝,既展現了作為皇帝的威嚴,同時也刺激著讀者的眼球,緊張感陡然而生。
隋煬帝 裴世矩
我認為漫畫最重要的還是故事性,一個好的故事勝過一切華而不實的技巧。這部漫畫的作者叫許先哲,是一個26歲才半路出家的漫畫師,《鏢人》是他第一部漫畫作品,他十分推崇&34;,所以在每一周描繪細節的時候,都會回頭重新翻一遍《隋書》和《資治通鑑》,一張背景圖要反反覆覆打磨一個月才成形,而在故事中的人物設定也是拒絕一切&34;,這裡沒有絕對的正派與反派,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靈魂,才讓我們看到了主角刀馬那橫刀立馬的豪情,看到了老莫對女兒阿育婭真摯無私的父愛,看到了豎對養育之恩的義父身死以報的決絕,這些有靈魂的人物構築了整個作品的生命,讓作品活了起來。
打磨了很久的背景圖
現在大家動不動就會說&34;這個字,什麼&34;、&34;、&34;、&34;,如此高頻率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也讓&34;這個字變得不那麼&34;了。稱《鏢人》為&34;,我現在並不十分認同,一是因為還沒有載完,二是因為我心中的神作最起碼的一點應該是能在某一方面突破我的認知,讓我能夠了解一個新的世界,顯然《鏢人》目前並沒有做到這一點。只就這漫畫本身來說吧,目前為止,高潮平穩兼具,不會讓讀者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但是有時也會因為平穩過渡的情節有些冗長,讓我看著有些無聊,但是總體來說還是一部十分不錯並且能夠&34;的作品,我期待著作者的更新……
刀馬
我們這一代九零後幾乎都是看著日漫長大的,國漫在當時的九零後心中根本就&34;,慢慢地,許多人就開始反思:&34;所以我們急切期盼能有一批先行者、漫畫家打破這樣一種尷尬,讓世人了解到中國動漫也很優秀,而就在近幾年,國漫各家開始紛紛露頭,讓我們看到了國漫興起的希望。光只有匯聚到一起才能照得更遠,國漫想要讓站在世界之巔,就需要更多更優秀的作品出現。而每一部優秀的國漫作品就是一束小小的光,當無數優秀作品聚集到一起,&34;才會發出屬於中國的耀眼光芒,我們期待能有更多更優秀作品的出現,讓&34;發得更亮,照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