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討論度最高的電影之一就是復聯四。這是一部粉絲向的電影,卻引發了大眾的討論。在這樣的熱度下,我也跟著男朋友走進了電影院,男朋友是漫威迷,他懷著激動的心情走進了電影院。
復聯四裡我有很多角色都不認識,只知道拿著美國國旗盾牌的是美國隊長,唯一知道的蜘蛛俠最後關頭才上戰場,聽說是因為第三部化灰了。在男朋友的介紹下,我基本明白了他們的名字。最後鋼鐵俠死的時候,收割了電影院裡不少人的眼淚。
作為一個非粉絲,我依然覺得這部電影很爽,特效和打鬥都很不錯,人物的吐槽也恰如其分。雷神的胖,綠巨人的萌,星爵的騷令我印象深刻。
復聯
在復聯四後,我開始了追之前的復聯電影。看過三部蜘蛛俠,三部美國隊長,兩部蟻人,一部鋼鐵俠以後,我最愛的是託比的蜘蛛俠三部曲。
真正的英雄不是正義凜然,力拔山兮氣蓋世;也不是家財萬貫,不知人間疾苦;而是身處泥濘,嘗盡辛酸苦辣,仍舊心懷大義,堅信能力愈大,責任愈大。託比飾演的蜘蛛俠就是如此。
我們不會覺得女孩子喜歡粉紅色是一件奇怪的事,但我們會好奇一米八的糙漢子喜歡粉色,這就是反差萌。美國隊長一身正氣,為戰爭而生,所以他墜機沉沒冰底,不會讓我有多大的感觸。鋼鐵俠天賦異稟,掌握著高科技和財富,所以他創造了鋼鐵俠也不會讓我多麼驚訝。
蜘蛛俠
蜘蛛俠之父斯坦·李創造這個角色時,打破了當時青少年角色以「Boy」為後綴來命名的慣例,前所未有地賦予蜘蛛俠的名號。從這一命名就能看出蜘蛛俠被賦予的改革色彩。斯坦決定把蜘蛛俠塑造成一個不完美但也不亞於任何超級英雄的角色。
這個未成年男孩將會是一個獨立的英雄,而不是其他成年英雄的助手,沒有任何英雄導師所傳授的經驗與技巧,他將獨自成長,孤身上路。
蜘蛛俠
這是美國漫畫第一次以青少年為主角,在之前的漫畫作品裡他們一般是充當超級英雄的助手角色。這在當時是一個突破,也讓那些年輕讀者很容易產生共鳴。
身為一個青少年,彼得除了面對那些超級英雄該肩負的責任,同時也必須應付一些青春期時會遇到的麻煩。
同時,在一系列漫畫作品中,蜘蛛俠也在成長,從一個害羞的高中生到一個苦惱但外向的大學生,接著並結婚有了孩子,而且成為了自己高中母校的老師,並成為了復仇者聯盟的一員。
黑蜘蛛
彼得·帕克(Peter Parker)自幼父母雙亡,家住紐約皇后區森林山的伯父伯母收養了他,將他視為親人。
故事開始的時候,彼得在中城高中念書,他成績優異,但是在學校過的並不好。喜歡弗萊士·湯普森的女朋友利茲·艾倫,卻總是被拒絕。
由於他過於害羞內向並常常沉浸在科學的世界裡,大家都稱他為書呆子彼得,不願意和他玩。校橄欖球隊的明星閃電·湯普森更是常常欺負他,還給他取了「微不足道的帕克」這種外號。
在一次放學後彼得想邀請同學一起去參觀科學展覽,但是大家嘲笑了他,把他一人丟下兜風去了。獨自參觀核試驗的公共展覽時,彼得·帕克被一隻受過放射性感染的蜘蛛咬了一口,回家之後發現自己竟然獲得了類似蜘蛛的超能力,並且能在任何物體上毫不費力的爬行(依靠生物靜電),還具有了一種敏銳的超感知「蜘蛛感應」。
這著實給他原本就不如意的生活更添了一分煩惱。
彼得·帕克剛開始不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超能力,他只覺得超能力是他賺錢的工具(那個時候家庭經濟很困難),他去參加了地下摔跤賽贏得了許多錢。他在回家的路上時碰到了一個歹徒,到了晚上他剛剛從摔跤場出來的時候,看見那個歹徒用槍殺了自己最愛的本叔叔。
後來,帕克感到非常的慚愧如果他早點攔下那個男人本叔叔就不用死,他又想起了本叔叔教他的那句話: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他決定用自己的超能力去幫助人們,絕對不拿自己的超能力開玩笑,之後蜘蛛俠誕生。
彼得·帕克利用自己的天才頭腦,為自己裝備了一身武器:蛛絲髮射器——不但能作為攻擊性的武器,而且可以粘附在大多數物體上,耐高溫、韌性極佳。身著紅色緊身衣的帕克也擁有著超越常人的視力、聽力,能夠預知危險,同時擁有更強健的肌肉,至少十五噸力量以上。酷似蜘蛛的他能夠攀附在各種物體上,發明的蛛網發射器可以發射蛛絲,同時還擁有用來躲避敵人攻擊的「蜘蛛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