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作為社區防疫第一線,疫情爆發後,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全力守護好每一位業主的健康,是物業人牢記於心、堅定於行的使命。3月3日下午,都市新聞記者採訪了獲贊戰役一線最美物業人的退伍軍人王明,他已連續上崗40天,帶領小區物業人和志願者,保護著16個樓棟4300多戶業主的生命安全。
舍小家為大家 上崗40天當天,都市新聞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貴陽市現有10萬餘名物業人,每天奮鬥在戰疫一線,王明便是其中一位。王明是一名退伍軍人、是一名共產黨員,2020年除夕夜,他回到德江老家過年,其父親因腦出血多年癱瘓在床,母親身體也不好,本想趁過年假期多陪陪二老,然而,當他看見新聞裡播報關於疫情的消息,心裡卻焦急萬分。200多公裡外,100餘員工同事和小區裡那16個樓棟居住的4300多戶業主,成了他無法放下的牽掛。在家裡只歇了一夜,大年初一,就毅然決定返回貴陽的工作崗位。作為中天物業漁安新城保障房項目負責人,疫情就是命令,保護4300多戶業主的生命安全就是自己的職責。大年初一,返回崗位的王明立即帶領同事們不辭辛苦,第一時間值守到社區的抗疫一線。工作中,他帶領著90餘名工作人員和社區領隊、志願者們冒著生命危險,晝夜進行疫情防控。有了他們的身影,小區業主們更加安心。不得不說,為了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為小區物業經理的王明及其物業人,付出了無比的艱辛和努力。持續到3月3日記者採訪時,王明已連續上崗40天。
提供溫情服務 獲贊為最美物業人據了解,1月22日,在中天物業公司的統一部署下,漁安新城項目就已全力投入抗疫作戰。1月26日(大年初二),物業經理王明到崗後,再次根據公司要求及項目實際情況,統一安排部署各部門疫情防控工作。宣傳橫幅、提示標牌及日常消殺防疫早已開展,廢棄口罩回收專用垃圾桶的設置、防疫物資的儲備、全面的防疫部署逐步展開,使漁安新城E組團的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得井井有條。疫情期間,小區日均進出業主登記測量、測量體溫逾1700人次,車輛進出(信息核實及測量體溫憑證進出)日均逾400輛。每日,物業「蜜管家」還會細緻的將日常消殺、小區管控、疫情防範技巧等信息製作成視頻或圖片,通過微信等方式,面向業主進行宣傳,努力安撫著業主的緊張情緒。為做好對外來人員及異常情況人員的重點管控,中天 漁安新城項目全員上陣,協助社區、深入業主,進行拉網式入戶排查,為政府建立疫期檔案和分類篩查、重點監測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並向社區報備。整個小區有重點管控隔離13戶26人,外省回來管控隔離42戶81人,每天要重點消毒,定時送菜,配合社區測量體溫,已成功處置多起突發事件,遇到防控人員遭吵罵、威脅時,王明均及時現場宣傳解釋引導。通過大量宣傳疫情防控,漁安新城許多外地歸家的業主均自覺居家隔離。在此期間,為保障業主的生活,王明帶領著物業團隊,每天為業主送菜、搬抬物資,提供了無數的溫情服務。同時配合社區進行體溫檢測、全天高頻次的消殺防疫、為業主24小時待命,這些疫情防控及為業主服務,成為王明及團隊的工作常態。小區居民們為此稱讚他們為——戰疫一線最美物業人。與同事「連軸轉」時常加班至深夜為避免外來人員進入小區造成感染,漁安新城小區根據政府要求及實際管控,對小區樓棟進行封閉管理,此間,物業工作得到了大多數業主的認可和理解,卻有少部分業主覺得不便、不予支持,王明和團隊為此承受著許多壓力。但這些並未讓他們退縮,王明仍帶領著堅守一線的物業人默默付出。戰疫期間,物業工作繁多,一線工作人員多是「連軸轉」的情況,時常加班至深夜。在漁安新城物業團隊中,王明的許多同事,都在下班後犧牲個人時間,紮根一線,忘我奮戰。物業工程部維修員李紹山,經常在下班後連飯也顧不得吃,又繼續投入疫線奮戰。在寒風中,一個個物業人冒著寒冷、堅定值守,王明更已堅守了40天。自疫情爆發以來,每天看著漁安物業人辛苦付出,很多業主為之感動,紛紛伸出援手,與小區物業攜手抗疫,給堅守戰疫的物業人,送來了關懷和支援,增添了無盡動力,在小區裡呈現出滿滿正能量。E組團5棟的業主,還在第一時間向物業捐贈錦旗,7棟業主自發送來了抗疫物資,今天一份口罩,明天一瓶酒精;今天一碗熱騰騰的銀耳湯,明天一捧雞蛋;2月29日下午,E組團12棟10歲小業主徐祥涵,用自己攢下的零用錢,購買了10個口罩和一箱香蕉,捐給堅守在小區一線抗戰疫情的物業叔叔。在政府、社區、物業團隊及小區志願者們的共同努力下,貴陽中天 漁安新城小區,至今未發現一例感染病例,小區業主在安心與幸福中度過著每一天。
來源:今貴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