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哈迷們來說,想必3月19日是近期最振奮人心的一天了,因為華納兄弟電影在這天官宣:《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將在中國內地大規模重映!
影片雖然尚未定檔,但已發布了先導海報:「全國影院,魔法將至」,而且此次重映的版本還是4K修復3D版。
今天想帶大家一起回憶《哈利·波特》
01
1989年,在前往倫敦的火車上,24歲的J.K.羅琳恍惚間看到一個瘦小男孩,黝黑的頭髮,深綠色的眼睛,圓框眼鏡旁,有一道閃電狀的傷疤。
這讓她腦海中突然產生了一股創作靈感,一個身披鬥篷的魔法男孩出現了:哈利·波特。
點擊視頻,一分鐘看完哈利·波特的一生
02
1997年6月,也就是23年前的那個夏天,《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倫敦出版後一鳴驚人,神奇的人物,跌宕起伏的劇情,受到孩子們的狂熱追捧。
2000年,11歲的丹尼爾·雷德克裡夫(飾:哈利·波特)、10歲的艾瑪·沃特森(飾:赫敏·格蘭傑)、12歲的魯伯特·格林特(飾:羅恩·韋斯萊),打敗了近千名試鏡的孩子,成為「黃金三人組」。
03
2002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首次在內地上映,這是HP系列的第一部,打開了中國哈迷們進入魔法電影宇宙的大門。
這是一部任何一個年齡段的人都可以觀看的電影。這是一個關於魔法、正義與智慧的故事。它講述的是英雄、愛你的人、你愛的人和愛,以及永遠存在的魔法。
04
從小不受寄養姨父家喜愛的哈利,在他11歲那天得知了自己是巫師,穿過國王十字車站的9又3/4站臺,坐上了前往霍格沃茲的堆滿比比多味豆和巧克力的特快列車,看遍高山、叢林和湖泊後看到了那座古堡。
從此,哈利、赫敏和羅恩的「黃金三人組」,踏上了一場與實力懸殊的大巫師伏地魔殊死對抗的奇幻之旅。
05
此後的十多年裡,有無數人幻想過,在某一天的清晨,會收到霍格沃茲學院貓頭鷹寄來的入學通知書。
在9又3/4站臺,會聽著火車的鳴笛,帶上咧嘴唱歌的分院帽,聽整個霍格沃茲禮堂響起一首屬於自己的歌。
06
「Decide the fate of a person is not his ability, but his choice.」這是哈利波特系列叢書中鄧布利多說的一句話,指使命運走向何方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選擇。
最終讓這個世界有所不同的,是你的行動。我們要成為自己選擇成為的那類人。
07
「神鋒無影,呼神護衛,統統石化,
烈火雄雄,火弩箭飛來,螢光閃爍,
除你武器,滑稽滑稽,四分五裂,
烏龍出洞,盔甲護身,倒掛金鐘,
攝神取念,閉耳塞聽,石墩出動,
阿瓦達索命……」
這些,是我們念過的咒語。
08
隱形鬥篷、復活石、魔法石,
厄裡斯魔鏡、時間轉換器、預言家日報,
霍格沃茨特快列車、門鑰匙、消失櫃……
這些,是我們見過的魔法物件。
09
到霍格沃茨後,第一站必須是對角巷。
去奧利凡德魔杖店,讓魔杖挑選一下自己,最好是一根十一英寸長,杖芯是獨角獸尾毛或者龍的神經,接骨木的魔杖。雙胞胎的店也不能錯過,一定能淘到許多有趣的玩意兒。
10
在充滿魔法的霍格沃茲禮堂,學生們會在這裡用餐、接收貓頭鷹送來的郵件和包裹,並參加學校舉辦的特殊活動。
霍格沃茨禮堂還是三強爭霸賽聖誕舞會的舉辦場地,「牆壁上布滿了閃閃發亮的銀霜,還掛著好幾百隻槲寄生小枝和常春藤編成的花環。」
我們在這裡見證過邂逅、純情、智慧、傷亡……
11
一年級新生進入霍格沃茨的第一件事,就是戴上分院帽,它會告訴每個學生他們屬於哪個學院。分院帽不僅愛吟唱打油詩,還能窺探每一個新生魔法師的性格和命運。
12
哈利教會我們,善良總會戰勝偏見。保持樂觀、笑對人生,哪怕是在最最艱難的時刻。當我們心系所愛之人,他們就永遠不會距離我們很遙遠。
他追隨善良,而不是權力;他渴望朋友,而不是同黨;他靠請求得到幫助,而不是靠恐嚇——這些都和伏地魔截然相反。
13
羅恩教會我們,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就可以克服你的自卑。還有,真正的朋友會一直站在我們身旁。
14
赫敏教會我們,閱讀可以挽救你的生活,以及不要藏起自己的智慧。
「書本!還有智慧!但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友誼和勇氣。」
她的這句話讓我們明白了人為什麼要有智慧,這種智慧無關學歷。
15
鄧布利多是霍格沃茲魔法學校的校長,也是哈利波特世界中集智慧及強大魔法於一身的偉大巫師。他教導我們,想掌握多少知識,就要承擔多少痛苦。
面對失去,鄧布利多提醒哈利活在當下,而不是幻想過去或未來。
「沉湎於虛幻的夢想而忘記現實的生活,這是毫無益處的,千萬記住。」
他還指出,我們要接受死亡的智慧,不是害怕生命結束,而是把它看作是一個新的開始。
「對於頭腦十分清醒的人來說,死亡不過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16
身為斯萊特林院長的斯內普教授,總是一頭黑髮一襲黑袍,永遠都板著一張臭臉,他演了整整七部的壞人。
但每當遇到危險總是及時出現,他都會暗中保護著哈利·波特。直到最後我們才知道,他那張不苟言笑的臉的背後,隱藏著這麼深情的秘密。連校長鄧布利多也十分意外,都過去這麼多年了,斯內普教授居然還對Lily念念不忘。
他在臨死前唯一的願望,就是對哈利波特說:「讓我再看一遍你的眼睛,因為跟你媽媽的一樣……」
他是最讓人心疼的角色,愛恨情仇全嘗盡,傷痕累累,卻仍然心存溫暖。
17
納威讓我們知道,感到害怕,並不代表你不勇敢。相反,越是能在害怕時挺身而出,越說明你勇敢。納威的勇氣,是一種安靜的、顫顫巍巍的勇氣;勇氣也可以有很多種。
在羅恩和哈利的鼓勵下,納威開始學著做自己。鄧布利多也知道他其實很勇敢,所以當他阻止哈利、羅恩和赫敏違規離開學院後,鄧布利多給了他 10 分的獎勵。
因為「對付敵人我們需要超人的膽量,而要在朋友面前堅持自己的立場,同樣也需要很大的勇氣。」
做自己很難,但是物超所值。
18
「多比是一個自由的精靈。」它曾經是馬爾福家一隻卑賤的小精靈,被哈利解救了之後,它獲得了自由,從此不依附於任何人。
「自由」實在是太美好的字眼了。
19
以及,
德拉科·馬爾福教會我們,大多數人並非生來邪惡。
海格教會我們,外表有時會隱藏那些最美麗的東西。
莉莉·波特教會我們,沒有什麼比母愛更強烈。
秋·張教會我們初戀之人或許不能一起走到最後,那也沒有關係。
小天狼星布萊克教會我們,那些我們真正愛的人永遠不會離開我們。
……
而羅琳告訴我們,我們所熱愛的故事會一直陪伴我們,始終如一。
20
「我們都有光明的和黑暗的一面。重要的是我們選擇哪一面作為行動的根據。那才是真正的我們。」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我們都經歷過積極和消極的想法、情緒和感覺。但我們可以選擇,選擇不要被這些所左右,獨立的決定如何恰當行動。
21
《阿茲卡班的囚徒》中,連伏地魔都能抗衡的哈利·波特,被攝魂怪折磨地生不如死,其實這是羅琳親身經歷的寫照。
曾經令她痛不欲生的抑鬱症,就像筆下無臉無情的攝魂怪,吞噬了她的信念、快樂,擊垮了她的生活、家庭。
但羅琳說的:「我可以被打敗,但絕不會被打倒。」
22
《哈利·波特》的故事歌頌寬容。
它告訴我們要學會接受不同。不要厭惡多洛雷斯·烏姆裡奇教授、德拉科·馬爾福或食死徒,巫師之間要相互尊重,不管他們的出身和血統。同樣,任何魔法生物,妖精、巨人或者半人馬都值得尊重。
23
「《哈利·波特》給世界帶來最偉大的東西,就是使用我們想像力的自由。」
——奧普拉·溫弗瑞
在這個魔法世界裡,我們仿佛在追尋著真正的自己。吸引我們的不只是綿延千裡的伏筆,豐滿鮮活、打動人心的人物,幽默詼諧、擲地有聲的語言,更是無時無刻不在渲染的愛的氛圍。
24
我們喜歡哈利·波特的勇敢與無畏,
我們喜歡赫敏的智慧與自信,
我們喜歡羅恩的憨厚與真誠,
我們調侃馬爾福的傲慢,卻拜倒在他精緻的容顏下,
我們喜歡鄧布利多的慈愛,
我們也偷偷議論著伏地魔的醜陋與可怕,
謝謝你教會我友情和愛,
謝謝你教會我勇氣和戰鬥。
25
23年過去,主角們都老了,我們也發生了太多的故事。
但時至今日,《哈利·波特》系列仍然是所有熱愛魔法、自由、想像的人們,通向另一個世界的單程車票,永不失效。
26
「除非有人想聽,否則不會有故事。我們最愛的故事會永遠生活在我們的心中。所以無論你是通過看書還是看電影,霍格沃茨魔法學校都會一直在那裡,歡迎你回家。」
——J.K.羅琳
27
你們收到霍格沃茨的入學通知書了嗎?
沒收到不要緊。
「如果你生於1985到1998年之間,請記得你的霍格沃茲入學通知書之所以沒寄到,是因為伏地魔抹去了政府文件中這期間出生的麻瓜巫師記錄。」
28
最後想說,
霍格沃茨是世界上最好的魔法學校。
最神奇的魔法是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