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貓財經
公開資料顯示,浪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浪莎集團)是唯一同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商標」和「國家免檢產品」的企業,曾經名噪一時的知名企業如今也是落寞了。
據天眼查顯示,浪莎集團持有浪莎股份(600137.SH)42.68%表決權,為其控股股東,翁榮金、翁關榮和翁榮弟三人平分浪莎集團股權,同時也為浪莎股份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另外巨浪科技也持有浪莎股份19.84%股權,為第二大股東,其餘股份較為分散。
12月6日,浪莎股份連發兩則公告,大股東浪莎集團在2016年用於質押借款擔保的300萬股股票終於解禁了,不過一轉頭,浪莎集團又將這300萬股股票質押給了浙商銀行義烏分行,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這一次質押的300萬股佔大股東所持有浪莎股份股權的7.23%,而至此大股東已經合計質押了浪莎股份77.12%股權,雖然浪莎股份一再強調控股股東不存在資金流動性問題,但需要靠如此高比例股權質押來補充流動資金,浪莎集團的資金壓力還是不小,此前第二大股東巨浪科技也將浪莎股份的股權質押進行了展期,用於融資擔保,累計質押比接近100%。
不僅是大股東們,浪莎股份自己的壓力也不小,業績下滑、被疑傳銷,曾經的「襪業之王」如今也泥潭深陷。
增收不增利,業績全靠廣告撐
2007年浪莎股份借殼長江控股成功登陸A股,那一年浪莎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33億,歸母淨利潤2.99億,二者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長。
不過從第二年開始浪莎股份營收規模不斷擴大,到2013年時最高達到4.38億,是剛上市時的三倍多,但是其歸母淨利潤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上市後的第二年歸母淨利潤驟降91.3%,只剩下2599.61萬,扣非淨利潤降幅更是接近100%。
此後不論營收如何增長,歸母淨利潤依然不斷呈現下降趨勢,換句話說,其實這才是浪莎股份真正的淨利潤水平,而到最新的三季報中,浪莎股份依然陷在增收不增利的怪圈裡,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微增1.72%,歸母淨利潤卻同比下降22.07%。
浪莎股份的主營業務為針織內衣、針織面料的製造,商品批發與零售、進出口以及投資管理諮詢等,主要還是生產、經營各種保暖內衣、時尚內衣、短褲、文胸等針織服裝同時還有外貿服裝的貼牌加工。
從半年報數據來看,浪莎股份的營收構成分為服裝製造銷售和商標使用費收入,99%還是由服裝銷售構成,其中近70%的又是來自短褲類產品。
與營收構成相對應,浪莎股份品牌產品也包括兩種,一種是浪莎內衣,一種是外賣貼牌,而浪莎內衣主要是以經銷商加盟店為主,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浪莎內衣只有2家直營店,並且上半年沒有數量變化,而加盟店的數量則有429家之多,雖然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分別淨關店38家、11家,但加盟店依然是浪莎內衣的主要銷售「戰場」。
另外,貓妹還注意到,浪莎股份的業績與銷售費用有著明顯的匹配關係,銷售費用高的年份往往業績也都不錯,2013年後銷售費用銳減,業績也是一落千丈,從2018年年報來看,浪莎股份的銷售費用中大約45%都是廣告宣傳及業務推廣費、電視購物平臺費用。
浪莎針織涉嫌傳銷,
小額貸款公司也訴訟不斷
業績不行,圍繞浪莎股份的紛爭卻沒斷過。
5月,湖北省黃梅縣人民法院發布的《行政裁定書》把浪莎針織涉嫌組織傳銷一事推向人前,黃梅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向法院提出請求凍結浪莎針織在金融機構關聯資金帳戶,以防被申請人轉移或隱匿違法資金。
據中國網財經消息,浪莎集團的傳銷業務首先在全國各地推廣「浪莎E+生活館」系列加盟店,加盟者需繳納2萬元保證金以取得加盟資格,隨後再以加盟店培訓為由培訓加盟者涉嫌傳銷的組織模式和銷售推廣方式。
從調查中中國網財經記者獲得「浪莎E+生活館」加盟培訓的PPT資料和現場視頻來看,明確包含「分享獎」以及「輔導獎、消費獎、佔位獎(8層8代收入2%)」等分級銷售,獎勵制度,銷售人員的薪酬獎勵或返利與發展人員數量、級別等相掛鈎的。
而傳銷與直銷的本質區別就在於此,當組織人員需要通過發展下線而不是銷售商品來獲取收入時,就從直銷跨進了傳銷,很明顯浪莎紡織就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說到直銷,浪莎集團確實曾在2017年計劃布局直銷板塊,並向商務部提交申請,但事實上,直到今天貓妹在商務部相關網站進行查詢時,依然沒有「浪莎」相關企業被批准可以進行直銷等相關業務。
12月6日下午,浪莎股份火速發布公告回應了相關輿論爭議,簡單總結一下就是「與我無關」,不管是「浪莎E+生活館」還是功能性智能保健服飾,浪莎股份都表示那些是關聯方的業務,上市公司並未涉及。
確實,浪莎針織並非浪莎股份子公司,而是隸屬於控股股東浪莎集團,頂多也就算是個關聯方,不過,要說全然沒有關係也是不太可能的。
首先,無論是生活館還是保健服飾打得都是「浪莎」的旗號,靠著品牌效應才能忽悠大眾消費者,就算浪莎股份沒有直接參與組織傳銷,關聯方的這一行為又將給浪莎股份的品牌名譽帶來多少損害。
其次,從天眼查關係數據來看,浪莎股份和浪莎針織不僅同屬於浪莎集團,浪莎股份實控人翁榮弟也在浪莎針織擔任高管,兩家公司基本上可以說是實控人的「左膀右臂」,說沒什麼關係總是有些牽強的。
另外,從以往年報來看,浪莎股份還向浪莎針織購買襪子用於電視購物銷售,也接受浪莎針織提供的染色加工服務,還會向浪莎針織銷售電商組合配套內衣產品等,兩者業務關聯頗深,2018年浪莎股份還向浪莎針織銷售生活館配套美體內衣1627.54萬,佔總營收4%。
除了傳銷,浪莎股份實控人控制的另一家公司浪莎小額貸款公司也是訴訟不斷,近年來多次由於小額借款合同糾紛被起訴或起訴他人,並在2019年2月一起「套路貸」的案件中被發現涉及違規放貸以及公司成員涉嫌職務犯罪等線索,正在被調查中。
表面看起來似乎都只是某些關聯方的行為,但都打著「浪莎」的旗號,受同一實控人控制多少還是會被牽連的,原本業績就難有起色的浪莎股份如今更是危機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