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死拿著股票不撒手,莊家會怎麼辦,那麼,這隻股票會怎麼樣。在中國這樣的投機的賭場市場,散戶是鬥不過莊家的,散戶雖多,但是都是一盤散沙,如果所有的散戶能團結一條心,莊家還真的一點辦法就沒有,問題是散戶不可能一條心,莊家就有的是辦法,散戶死拿著股票不撒手莊家稍微拉高誘多高拋,如果反覆向下砸盤,每次誘多後砸盤總有一部分散戶出逃,如此反覆拉小反彈向下砸盤,只到大部分散戶賠錢出局。
就像這次一樣,很多股票是莊家機構反覆磺盤,直到砸到所有的散戶心理徹底崩潰,多頭徹底絕望死心,砸到上市公司都受不了,砸到Z府都受不了,出來救市,股市才真正見底,這個時候散戶再也不相信股市的任何事情了,再也不願意聽到股市的任何聲音了,這就是真實的股市莊家與散戶的較量。
散戶憑自己的能力和知識及信息是不可能戰勝莊家的,只有找到真正的頂級專家跟著頂級專家,找準股市的死穴,才能在股市賺錢,例如,在大家都絕望時,抄大底,這才是散戶在股市賺錢的唯一方法。
不同的莊家風格不同,有的莊快進快出,打一槍就走,有的莊長期控盤,操縱市場。
散戶總覺著自己的對手是莊家,其實有些高看自己了,莊家的對手往往是另外的莊家,大資金之間博弈,才可能吃到大肉。收割散戶這種事情,其實是大小非最愛幹的。
回歸正題,如果散戶死都不交出籌碼,莊家會怎麼辦。首先要看莊家的意圖和莊家交易到了哪個階段。
1、莊家與散戶博弈集中在股本小的公司
對於股本大的公司,股票的主要持有者大部分是機構或一級市場的大股東,散戶擁有的籌碼太小,引起不了莊家的興趣。換句話說,莊家主要與其他機構、莊家之間進行博弈。這種情況下,散戶持不持股票對莊家來說,都不重要。
一般來說,莊家與散戶博弈的場所都是股本小的公司,因為散戶持有的股票較多。莊家要想完成一輪完整的「割韭菜」過程,必須收集足夠的籌碼,這就是所謂的吸籌。如果散戶們都死拿著股票,莊家肯定會想各種辦法來讓散戶把股票賣出,畢竟莊家持有資金要付出成本(績效考核或拆借)。
2、莊家竭盡所能搞垮股價
莊家有的是辦法跟散戶鬥,利用資金優勢大量拋售股票,實現大幅殺跌;還可以聯合公司發布利空消息,打壓股價;製造技術破位的形態,造成散戶內心恐慌.....在這個過程中,相信絕大多數散戶會出現嚴重情緒化,被迫認輸交出手中的「籌碼」。從這個角度來看,炒股也是要求散戶們具備「忍常人所不能忍」的素質。
莊家還有可能製造一波下跌趨勢的股價反彈,一些堅定的散戶有可能為了降低持倉成本,進行不斷加倉。等散戶們加倉完,莊家再製造一波大的下跌趨勢,散戶們還能不能堅定持有,這就很難說了。
3、散戶被套牢,莊家離場,股價會一直波瀾不驚!
反正莊家有的是資金玩,一次不行,再來第二次,直到拿到足夠多的籌碼,實現控盤狀態。這時候,莊家會按原有計劃進行控盤拉升,最終那些堅定不拋的散戶會坐上莊家的順風車,一起收割「韭菜」,賺得盆滿缽滿。而新入場的散戶,就會在股價下跌過程中,被深套。
按照題設所說,如果散戶們團結一致,要跟莊家死扛到底,那麼莊家也沒轍,玩不過只能跑。但是,由於股價遭到莊家打壓,再加上莊家離場,股價會一直處于波瀾不驚的狀態,像死人心電圖一般,結果團結一致的散戶們就會被套牢。
現實生活中,真正能做到死拿股票不撒手有兩類散戶,一類是堅定的價值投資者;另一類是深度被套牢的散戶,卻遲遲等不到解套那一天的來臨。
如何選中莊股,莊家建倉會選什麼樣的目標
不論一隻股票屬於什麼類型、處於什麼板塊,只要能賺錢,它就是一隻好股票。所以股民朋友在選股時不能單憑自己的習慣或者愛好來選取股票,應該先觀察莊家喜歡選什麼樣的股票。莊家在坐莊之前,肯定會做的事就是找一隻合適的目標股。莊家當然不會憑藉自己的愛好來隨機選擇股票,在選擇一隻股票之前,莊家所要做的就是觀察這隻目標股有沒有炒作的價值,這和普通股民朋友在選股時首要看投資價值不太一樣。
那麼,莊家眼中的炒作價值是什麼呢?一般來說,具有炒作價值的股票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股權比較分散|
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在30%以下,這樣可以在建倉後減小吸籌時的壓力和難度。
2,基本面較差
基本面較好的個股吸籌成本非常高,僅是吸籌困難這一點就會澆滅莊家操縱該股的欲望。因此,莊家更偏愛基本面略差的個股,這樣的個股不被人看好,建倉吸籌的成本就會很低,成本降低才能在出貨時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
3,啟動前絕對價位較低
低價格是莊家實現低成本收集的必要條件,低成本才能獲得高收益。因此價位是莊家考慮的主要因素,如果價格太高,不但莊家的利潤空間非常小,而且會加大沒人跟風的可能性。一般情況下,除了一些「黑幕」以外,幾乎沒有莊家會在高價位建倉吸籌。
根據擁有炒作價值的股票特點來分析,有幾個類別的股票符合這些特點:
1.被低估價值的個股
不管在什麼樣的市場情況中,都會有一些本身具有的價值被人們低估的個股,有時這種低估程度還會非常嚴重。這類被低估價值的個股普遍受莊家的青睞,因為這類個股普遍會迎來價值回歸的時候。
大富科技在3年年末橫盤行情啟動時股價為7.01元,到了14年6月時股價飆漲到53.10元,漲幅達657%(如圖2-1所示)。
2.冷門問題股
有些個股總是會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被冷落,而莊家則看準這種時機買入,這樣能確保莊家在較低的價位吸收到大量的籌碼。
常發股份在14年上半年被譽為「十大冷門股之首」,但是在14年7-11月,拉出了連續的一字漲停,股價從冷門時期的7.15元飆漲到了24.90元,漲幅達到了248%,從該股漲停情況可以看出莊家對冷門股出手的兇猛度和強硬度(如圖2-2所示)
3.題材股
股票有沒有炒作的價值,很多時候都要看該股是否具有可炒的題材。當一隻股票具有了可炒的題材時,只要莊家搖旗吶喊,股民就會一呼百應。擁有了造就這樣局面的能力,才能保證以後可以在高位順利出貨。
14年年初,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花落鐵基超導領域,填補了該項獎項的連續三年空缺。百利電氣是同類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因此在題材出現時,立刻就受到莊家的關注,莊家介入後,股價雖有幾次小幅下跌,但是卻阻擋不了上漲的大趨勢(如圖2-3所示)。
股民朋友在跟莊操作時,一定要對莊家的選股特點和習慣進行比較、研究,全面地了解莊家後,再去決定如何介入、何時介入,只有這樣才能搭上莊家的順風車去賺取可觀的利益。
建倉時期的上下影線和缺口
1,底部階段左側出現的兇猛長下影線
底部階段左側出現的兇猛長下影線是未來測試市場「底位」的參照物。市場的底部階段,就是下跌趨勢的尾聲,而這個區域出現的長下影線,雖然意味著趨勢的進一步延續,但所謂物極必反,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這種看似兇猛的長下影線其實已經在構築著市場底部的左側部分。尤其是這種長下影線的最低點往往是未來市場恐慌情緒達到最高潮時所要擊破的心理極限點,「大底是靠砸出來的」就是這個意思。
主力資金在底部左側階段砸出的兇狠長下影線,就是為了給場內籌碼一個可以參照的信號,為日後測試市場在底部的恐慌出逃程度埋下伏筆。底部左側階段出現兇猛的長下影線,意味著未來股價再次衝擊其最低位的可能性較大,而且這種衝擊往往是反覆多次的。另外從成交量的角度來說,底部左側一般成交量較小,這是因為市場仍處於低迷狀態,因此進一步探底的可能性就更大。
圖2-10是1994年至1995年上證指數的周K線圖,此時市場背景是大盤經歷了從1993年2月到1994年7月的熊市末段。在1994年7月一波強勁反彈後,友盤迎來了連續4周的大跌,將市場剛剛燃起的希望又兇狠地打壓下去。1994年10月的第一周上證指數更是一度下瀉到最低點546.79點。這根帶長下影線的周K線大概處於底部階段的左側,這根看上去異常兇險的K線無疑對未來市場走勢產生極大的向下牽引力。為何這樣說呢?
道理很簡單,在熊市尾聲發生暴漲後再暴跌,市場從重燃希望到再次絕望,這就為活躍底部階段的成交量打下了基礎。此時市場的情緒大多都是患得患失,極其脆弱。先知先覺的主力資金正是瞄準了這一點來進行建倉操作。既然周K線上留下了一根帶長下影線的痕跡,那麼市場的關注焦點無疑就是檢驗這一最低點的支撐力度,這也是大多數人的壓力承受底線,他們往往就倒在這個區域附近。
主力資金要拿到更多的便宜籌碼,就要在這個極限區域考驗市場的意志。因此就會在底部形成階段不斷試探這根帶長下影線K線的最低點,當這個極限區域的成交量逐漸萎縮到最低迷的程度時,往往就預示著市場對於這一底部有著比較一致的認同了。
圖2-11是1997年至1999年上證指數的周K線圖,這裡至少留下了5根帶長下影線的周K線,其最低點都在1100點附近。簡單說來,在這個階段,1100點就是市場認可的大致底部極限。發生在1997年6月第二周的帶長下影線周K線,其最低點為1154點。
在這之前,市場經歷了一輪連續16周的逼空行情,面對1500點(當時的歷史高點)戛然而止開始了回調行情。這說明了什麼?說明瘋狂過後的市場一退潮,其下調的壓力往往不是短時間就能消化的。因此這根帶長下影線周K線就為市場後來的趨勢帶來了強大的向下牽引力。後來大盤的走勢也確實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戰1100點的底部位置,為新一輪的牛市醞釀力量。
2,衝擊「底位」低點後的長下影線
衝擊「底位」低點後的長下影線是探底回升的信號。一旦市場近乎崩潰,衝擊"底位」低點後出現的長下影線則有較大概率成為探底回升的信號,至於這種衝擊是否創出新低並非最重要,因為這只不過是反映出「底位」位置上人氣的恐慌程度是否超出預期罷了。能夠作為確認「探底回升」研判的技術原則和經驗有兩個:一是在衝擊「底位」低點的區域成交量極其萎縮,儘管擊出新低的當日可能不是成交量最小的,但在這附近區域的成交量相對前期大跌更為稀少;
二是衝擊「底位」低點要經歷市場一而再再而三地折騰才能最終成為突破「坑底」的信號,市場的底部需要反覆震蕩才能形成足夠結實的根基,而且時間越長,過程越曲折,積聚的能量就越大,一旦爆發,將會「一發不可收拾」。對於主力資金建倉而言,利用打壓手法將股價砸到底位就是為了看看恐慌最高潮能嚇出多少籌碼,同時如果市場對此股價成為「底位」具有較一致的認同感,就會出現場外「先知先覺」資金共同抄底的現象,於是在此位置出現的長下影線實際上可以看作是空方能量消耗殆盡而多方能量逐漸積累的信號,多空雙方力量相加,往往底部的量就出來了。
圖2-12是2004年到2006年上證指數的周K線圖,出現在2005年4月到6月的一輪恐慌式破位下跌中的帶長下影線的周K線最低點一次又一次被刷新,可見當時市場情緒的非理性和絕望程度有多深。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現歷史低點998.23點後,市場開始出現了微妙的變化,成交量從極度萎縮到慢慢放量,另外在後來的兩次衝擊最低點中,也沒有再有效擊破過1000點。實際上,這一是因為市場對這個底部階段已經具備了高度的認同感,因此在這個區域出現的長下影線周K線就有了探底回升的意味;二是先知先覺的主力資金已經開始介人建倉,因此與絕望而逃的空方能量一碰撞,成交量就出來了。
圖2-13是2008年到2011年上證指數的周K線圖。市場經歷了2008年的慘烈熊市之後,2009年又發生了一波近乎逼空式的強烈反彈,後來止步在3500點前並開始一輪迴調,以消化空方能量。2009年9月的第一周留下了一根帶長下影線的周K線,最低點為2639點,這就為後來市場走勢埋下了伏筆。
如果說這個區域將是未來新一輪牛市的底部區域,這個低點就會成為後來市場不斷考驗的極限點位。其後在2010年4月推出股指期貨的背景下,市場不經意間就刷新了低點。隨著成交量的極度萎縮,擊穿了2639點後出現的帶長下影線的周K線則意味著空方能量的衰竭,探底回升的概率逐漸加大。這也是當時我判斷會有一波超預期反彈即將發生的理由之一。
如何通過成交量判斷主力進貨?
一、波段型進貨
波段型進貨模式通常屬於主力相當積極的作線技巧,且資金偏向於中型郎中,進貨結束後漲勢開始推升的速度會相對比較快速。發生的位置大多是在創下歷史新低之後,或是某一個浪潮長期下跌結束之後(未創歷史新低),即形態圖4-2中標示P1的位置。這在當時市場氣氛理應頗為悲觀,而且技術面的指標對多頭相當不利,如果採用開盤價連線作乖離的觀察與分析,必定呈現負乖離過大的技術現象。
既然負乖離過大,主力就會利用均線的特性,在低位區沒有人注意且買賣壓變化不大時進行試單,試單的目的是觀察籌碼是否如技術面所呈現的穩定。如果符合預期的條件,就開始進行第一次進貨,因為進貨的手法屬於拉高進貨(P1~P2的區間),所以拉高過程會出現量大止漲作短線出貨,並壓回短線洗盤降低成本。
因為創下新低點時市場氣氛悲觀,一般套牢的投資大眾看見出現反彈,大多會認賠殺出(因為想要停損已經忍了很久,忍到快要被斷頭或是已經對該股失去信心,所以會聽從分析專家的意見,趕快停損),當散戶手中籌碼釋出被特定人士接走後,股價就會漸漸走高,形成技術性的反彈走勢,這段過程也會吸引搶反彈的短線追逐者介入,主力作手再趁機將這些籌碼倒給這些短線客戶,順便在市場放出利空消息或者是布局空單,此時的相對位置即圖4-2中標示P2處。
投資人可能會奇怪,在P2的位置主力難道已將籌碼出光?當然不可能,因為這整段區域都算進貨區,發布利空或是營造融券增加的假象,目的只是要進行波段洗盤而已,也就是標示P2~P3這裡仍然會有吃貨、洗盤等複雜的行為,而這段下跌的目的也是做波段誘空之意,關於這裡的洗盤行為模式,之後的文章我們再行探討。
從P1~P2這一段,有一個專門的術語,稱為「熊市扭轉」,亦可以稱為初升浪。投資人在觀察時,除了形態走法要類似之外,必須以技術面加以驗證。從P1~P3這整段的走勢,這裡不建議投資人介入,但是等到整個段落完成,才開始積極注意P3之後的股價走勢,並伺機尋找恰當的做多介入點。一般而言,主力會在P1~P3這個區間,先建立想要吸納的籌碼約6成的水平。
實際運用範例
先舉一個例子說明本形態,請看圖4-3,金像電股價在2003年初股價創下歷史新低5.9元,當時成交量也相當低迷,創下成交量只有330手的低量,可以視為凹洞量或是窒息量,成交量的整體形態以類似谷底量的結構呈現,亦即當時股價進入谷底,為量縮價穩的情形,只要出現量增價漲,股價就會出現反彈。
股價從標示P1開始出現量增攻擊走勢,成交量也隨著放大形成波段起漲,在標示A暴出大量,此目的是針對前波平臺整理的壓力做解套,解套後拉回幅度不深,便再創下反彈新高點,並在標示P2處出現8829手的大量,此時股價已經完成「熊市扭轉」的動作,主力會在A和P2做短線出貨的行為,接下來正常的行為模式將是進行波段洗盤,即從P2~P3這一段。從P2的盤頭到P3的盤底。
波段洗盤的重點在于越接近前波起漲點越佳,與最低點相等也無所謂,就是不能再破底,也就是P3>PI。波段洗盤過程也會進行短線補貨的動作,圖中P2~P3的成交量再度出現谷底量,等到盤底完成出現多頭攻擊信號後,該股即出現波段漲勢,最後上漲到16.7元,從最低開始約上漲了2.8倍。
二、盤堅型進貨
通常這種進貨模式發生在低點已經被確認之後,主力才開始進行。什麼是低點被確認?就是浪潮不破前低,也就是這裡可能是第二浪或某一個浪的底部區,或是針對前一個波段或浪潮做出超過0.382倍幅以下的修正行為,或是破底之後籌碼尚不穩定所進行的進貨模式。一般要將該股與加權走勢加以對應分析,以提高當時低點被確認的可靠性。
此進貨模式必定會搭配高點短線出貨,壓回進行洗盤的模式交互進行,也就是拉高到圖4-4中所標示的P1點後,就會進行一次短線出貨降低持股成本,並進行短線洗盤吸納籌碼和迫使短線多單停損退出,其中標示的P2,P3同理可證。另外一個重點是此進貨模式,其波峰會持續創高,波谷也會持續墊高,即P3>P2>P1,正常情形下,成交量走勢會出現波段起漲的模式,但是增加的速度會相當溫和,這一點觀察5日均線的走向分析即可。另外,盤堅過程中不一定是要創下三個高點,但是通常是至少三個高點。
實際運用範例
請看圖4-5,臺紙的股價從6.6元的高點拉回到3.02元,當時是針對前一波上漲做出拉回修正的走勢,因此這裡有可能是某一個浪潮低點位置,從3.02元開始的整段走勢,可以很明顯發現,每一個波段的波谷是墊高的,波峰也是創高的,即P1
再從標示P1~P5的每波起漲點附近,對應到成交量觀察,發現標示A、B、C、D這裡都有波段起漲的信號,且在標示E、F、G、H出現短線出量後止漲的行為,接著進行出貨後的壓回洗盤,那麼投資人如何知道進貨將要結束呢?從標示D這段的波段起漲可以看出端倪,該段不但出量迅速,而且拉抬走勢呈現中紅與跳空缺口,頗有進貨結束,發動攻擊走勢以拉開成本的味道。
既然P4這裡暗示進貨階段已經接近尾聲,當出現洗盤行為之後,投資人就要積極注意未來股價的表現,並注意介入做多時機!該波段最後是上漲到9.9元做完結,也就是從最低3.02元開始上漲幅度超過3倍。
我們不期待買在3.02元,只要在標示P4或是P5之後注意介入時機,搭搭主力的順風車即可,因為這裡主力已經布局完成,非漲不可,否則主力套牢將會受傷慘重,所以主力有不得不拉的壓力。從圖中標示M、N的位置所出現的凹洞量,再搭配實際操作的切入技巧,正常而言,最差也可以買在4.6元,買進後設好停損點,並利用測量學預估可能的高點,賣在9元附近應該也不是難事。
莊家建倉區間如何買入股票
當股價下跌到低點,從成交量的變化上判斷出莊家有建倉跡象時,投資者就可以買入股票了。理論上講,當莊家建倉時投資者可以在任何一個位置進行買入,因為只要在莊家建倉區間進行買入,我們的持倉成本將與莊家是一樣的,莊家建倉後想要賺錢就必須要推高股價使之脫離建倉成本區間,從而實現盈利。但從技術上講,還是有必要使用一些技術手段將買入點設定得更為合理一些比較好。
一般來說,在莊家建倉區間進行操作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追漲操作,另一種是逢低買入。追漲操作往往在莊家建倉初期或是建倉完畢拉升股價的時候進行,而逢低買入,則是在莊家建倉打壓股價時進行買入。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操作習慣,靈活地進行選擇。
長春高新
在下跌到末期的時候,MACD指標先於股價的上漲形成上升趨勢,背離現象的出現,往往意味著股價有很大的可能進入底部區間,這個時候投資者就需要隨時留意量價形態的變化。
MACD指標形成背離走勢是先行一步的提示信號,投資者並不能單一的因為背離現象出現就買入股票,一定要等到量價變化與指標提示信號完全一致時才可以入場操作。指標雖然提示了股價有可能發生趨勢的變化,但是莊家資金沒有入場,上漲行情也很難確立。
在指標形成一段時間的上升趨勢以後,成交量終於形成放大的狀況,這意味著莊家資金開始入場,這個時候才是較好的買入機會。利用指標的變化首先判斷趨勢有可能轉變,而後等待成交量放大莊家入場後再買進股票,必須要按順序進行操作。
川大智勝
在股價連續下跌的過程中,MACD指標提前一個多月向投資者發出了背離的提示,假設投資者只是單一地按照指標的提示進行操作,將很容易在上漲之前產生虧損。指標的提示只是一方面,從後期的走勢來看,指標的背離也的確提示了大型底部的所在,但是,在莊家資金入場之前單一依靠指標進行操作,效果並不是太好。
股價下跌到低點以後,成交量開始連續溫和放大,並且在量能放大推動下股價也隨之上漲,場中買盤的數量明顯增多,這必然是莊家資金所為,在指標提示底部所在時,莊家資金的入場則是進一步的確認,在量能連續放大區間,投資者才可以積極地入場操作。
這種方法的運用就好像是:感覺到獵物就在附近時,做好準備(MACD指標底背離時做好操作準備),當獵物現身時開槍射擊(莊家資金入場後隨之買入)。否則只是感覺附近有獵物就亂開槍,什麼也打不到。
中國中期
股價下跌到低點後形成了震蕩的走勢,同時,成交量溫和放大,從量能狀況來看,莊家此時進行的是溫和性的建倉,該區間買入的股票是莊家較低成本的低倉。
為了保證較低的持倉成本,在股價上漲一定幅度以後便會人為打壓股價,使之產生回落,但是,又受到莊家持倉成本區間的支撐,股價的回落並不會創下新低。利用莊家建倉時股價波動的技術特徵,投資者便可以關注建倉區間的回落走勢,並將回落走勢視為機會。
並非在莊家建倉區間股價回落就可以直接買入,因為莊家想要把股價打得多深是不能分析出來的,因此,為了安全起見,在股價不創新低的時候,只要一有起漲動作便可以入場交易。在這個位置買進,從實際效果來看,往往是股價新一輪上漲行情的起點處。
佛塑股份
股價下跌到低點以後,出現放量跡象,這說明該區間有莊家資金活動的跡象。第一輪上漲結束後,股價回落,但是回落的低點卻呈現抬高的跡象,這種走勢反映了空方力度的虛弱。同時,低點的抬高也往往意味著趨勢將會有很大可能發生完全的轉變。
能夠在低點處進行建倉是最好不過的,但是,由於此時我們並不能夠知道股價後期是否還會繼續下跌,所以,這個位置只適合進行重點關注,激進一些的投資者可以以適合倉位買入股票,如果破位就進行止損操作,如果未繼續向下則持有。
低點形成抬高跡象往往意味著盤中有資金在暗中進行支撐,這是莊家運作股票時另一個無法抹去的痕跡。對於投資者而言,面對這種走勢最恰當的介入點就是股價再度形成放量上漲走勢時介入。從介入位置來看,買點恰是調整結束新一輪上漲行情開始的點位,實戰效果還是非常理想的。
職業操盤手的畢生交易心得:
1.這是市場的第一法則:市場必定讓多數交易者失望。
2.交易精英們並不是依靠一個神秘指標或某種交易秘訣獲利,不是依靠選對了交易市場,不是依靠選對了交易時間,也不是依靠選對了金融產品,都不是。他們的成功源於成功的交易通則,源於對於這些通則的嚴格遵守。
3.無法放棄以往的經驗是每個交易者都會犯的大錯誤,無一例外。雖然堅定不移是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失敗乃成功之母,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困難重重,沒有堅持到底的決心就無法取得成功。但這樣做也可能會讓你執迷不悟地踐行虧錢的方法,相信我,我非常清楚這一點,要知道,過了15年我才放棄使用艾略特波浪理論!
4.關注利潤並不能賺大錢。交易者應該關注交易過程而不是利潤,即應該重視管理,明確預案和執行交易計劃。如果學會重視交易過程,利潤自然就有了。
5.不管你相不相信,成功或者始終保持正確,並不是那麼重要。要是你一心想著取勝,那麼可以認為你會傾注過多的資源和精力盤算著如何戰勝市場。這些「有色眼鏡」讓你看不到交易的任何其他目標,只有取勝。不幸的是,取勝和保持正確的意願反而會成為成功的絆腳石。
6.如果你閱讀的報告有著過於鮮明的觀點和意見,請保持警惕;如果分析師顯得無所不知,那麼你一定要小心。
7.成功當然很美好,但是讓它成為你的主要目標是不合適的,會令人迷失方向。如果你希望成功,你的交易目標應該是進行風險資金管理。
8.如果你的期望是賺大錢,幾乎可以肯定你的交易會失敗。
9.你要明白成功交易唯一真正的秘訣是管理好損失。如果你能夠將你的損失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並且可控,讓你的盈利大於你的損失,那麼你將在這種失敗者的遊戲中勝出。
10.不要讓失敗的交易在你的腦海裡殘留,自信地把它清除,然後慢慢地把失望抹去,讓失敗的交易會在達到你原定的止損點時中止。
11.作為一名交易者,你應該讓交易爆倉風險趨近於0,任何0以上的財務爆倉風險都算高。
12.請記住,成功的交易就是生存和良好的風險管理。
13.爆倉風險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生存的關鍵。在我看來,爆倉風險是打開真正交易知識大門的鑰匙。除非爆倉風險趨近於0,否則不應該交易。
14.學會涉足眾人不敢去的地方。如果多數交易者失敗了,你應該反其道而行之,涉足眾人不敢去的地方,而不是效仿他們。你必須學會遠離大眾,與從眾心理對抗,不能因為人多就感到安全。
15.資金管理是成功交易中頭等重要的一環,它是生存與成功的秘鑰。
16.求得生存和取得巨大利潤的秘密就在於資金管理。恰當的資金管理本質其實非常簡單:當在交易中遭受損失時,你應該減少你的交易風險或頭寸規模;反之,當在交易中取得利潤時,你應該增加你的交易風險或頭寸規模。
17.對於交易者來說,時間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不管你使用著何種交易策略,當市場準備好時,它就會回饋你,給你豐厚回報。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活著,然後才是活得更好。
18.入市的時機太重要了,它直接界定了你的止損安排、初始風險以及潛在損失。
19.交易方法應該保持簡單。經過時間檢驗的簡單方法簡便易行,往往能打敗那些花裡胡哨的複雜方法。通常,簡單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想得太多、太深奧反而會適得其反。
20.你應該為了抓住賺取期望利潤的機會而交易,你不該為了賺得短期利潤的喜悅而交易,你不該為了證明你的市場分析的正確性而交易,你也不該因為追求行動的刺激而交易。你應當為了抓住賺取期望利潤的機會而交易,為了長期持續賺錢的目的而交易。
21.請你在趨勢交易時記住這個簡單的目標:你不是為獲得短期的利潤,不是為了證明你對市場分析的對錯,不是為了選擇市場的方向,不是為了尋求交易的刺激。
22.「舒適」的交易幾乎不會帶來利潤,一旦每個人都處於「舒適」的交易中,市場將會開始惱人的逆轉——阻止所有人出倉。
23.對每一筆交易都抱有預期損失,而這合理的損失將會使你克服恐懼心理。
24.倘若你對交易倍感壓力,那麼你應該中止交易。
25.如果你發現你過多的關注一項交易的結果,通常是因為你投入了太多的風險資金,大幅下跌和帳戶縮水難以避免,這就意味著你過度交易。
26.倘若你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交易者,你必須克服自身的自負,培養謙遜的品格。謙遜使你能接受未知的將來。謙遜可以防止你貿然地做出預測判斷。謙遜使你在受交易狀況所困、遭受巨額虧損時,不會看得太重。謙遜使你信奉交易基於簡單的概念,因其無須去懂,所以顯得特別。
27.對一個交易者來說,強健的心理非常重要。因為損失必定是這場交易遊戲中的一部分(很大一部分)。向前看並且不過分停留在對損失的關注是很重要的,或者也不要沉迷於彌補損失。記住,機會每天都會出現。
28.當你開始交易以後,請你一定要善於輸,長於贏。果斷止損,放長線釣大魚。不要忘記交易的本質是:輸得起,才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