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真香別名紫藤香,也稱雞骨香。清代吳儀洛所撰《本草叢新》中記述為「燒之能降諸真,故名。」對降真香的文字記載,據考最早出現在西晉植物學家、文學家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中:「紫藤葉細長,莖如竹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置酒中,歷二三十年不腐敗,其莖截置煙焰中,經時成紫香,可以降神。」

許多香木愛好者受降真香持續熱度吸引,紛紛加入降真香收藏隊伍當中。初入降真香品類收藏交易,哪些細節需要重點留意,是許多愛好者關注的重點,以下我們舉例說明:
1.關於「海南降真香」「緬甸降真香」等地名
目前,以市面上流通的降真香來說,包括海南降真香,寮國降真香,緬甸降真香以及四川降真香。從目前的市場流通情況來看,排除香味及其他特殊影響因素而言,同規格品相的降真香佛珠,以海南料價高,其次是寮國料,再次是緬甸料。

2.關於「大葉、小葉「之分
目前,初入降真香品類的收藏愛好者,常遇到「小葉降真香」、「大葉降真香」的字眼,覺得不容易分辨。事實上《降真香鑑定標準》中有附件說明,市場中俗稱大葉降真香學名為兩粵黃檀,主要分布在廣東、海南、廣西、越南。而小葉降真香則為斜葉黃檀,分布於中國海南,廣西,雲南,西藏,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名稱的區別表面上是植物葉子的大小區別,實際上是樹種品種的區別。提到此,不得不重點提一下「十畝香」,十畝香也是降真香的一個重要品類,學名紅果黃檀,具有特殊香味,相對大小葉降真香來說,較容易分辨。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流通料中,海南降真香以大葉降真香為主,緬甸料以小葉降真香為主,海南小葉降真香相對較少,價位高昂。

3.關於「新料」、「老料」、「土埋」等區別
降真香流通環節中,難免會遇到「新料」「老料」等詞語,一般來說,指的是降真香的取香狀態,其概念來源許多是由沉香引申過來的,簡單的理解是,從活體植株上採挖下來的我們稱為新料,從死亡植株挖取或者經過多年存放已經達到一定醇化程度的我們稱為「老料」。兩者的特點在於水分和雜質含量差異較大,一般來說,從活體上採挖的降真香新料,含有大量的未揮發水分以及未來得及朽化腐蝕的「白木」,而未經過清理的老料則含有部分泥土雜質及朽木。這些都會直接影響香料的交易成本。筆者曾購買10斤下山香料,曬乾並清理後,只剩下5斤,可見採購成本直接翻倍。

4.關於「糖結」「蜜結」「麻絲」「彩虹料」「五彩料」「蟲漏」「土沉」等詞
這類詞基本上是根據降真香的外觀特點,結合沉香中的一些概念名詞進行引申套用,從字面上的意思容易聯想到材質的特點。對新入門的人有更加直觀的認知過程,但並不能單一指標作為價格評判標準,作為香料而言,還需考察它的香味,油脂等多方面因素綜合,選擇那些讓人愉悅的香味。

5.關於海南降真香「品香料」和「珠子料」
海南降真香因生長環境因素,在結香過程中容易招蛇蟲侵擾,微生物侵蝕,形成空漏狀態,並形象地稱之為「雞骨香」,很難形成塊、成團實心的香。因此,實心且能做珠子的材料價格相對來說高出許多,一般來說,珠子料特指實心且能出直徑1cm以上珠子的材料。而空心或者香片料則美其名為「品香料」,也可用於打粉,做香。個別大型品香料,也可作為擺件料,價格相對也較高。

6.關於「木本降真香」的說法
一些商家在銷售過程中,提出海南花梨公是 「木本降真香」的說法,實際上屬於誤導消費者的行為,海南花梨公屬於木本植物,帶有降香味道,在顏色外觀方面與降真香類似,但並非降真香,《降真香鑑定標準》中有說明,降真香是藤類植物。此外,也有一些人以 「龍肝香」(學名滇黔黃檀)打著「四川降真香、雲南降真香」的名義進行銷售。筆者曾購買過龍肝香樣品,其味道帶降香味,個別紋理類似花梨,與我們概念中的降真香有品類上的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