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2月15日電 12月14日,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成立85周年學術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召開。會議圍繞水生態、人工智慧與水、非洲與水三大領域設置議題,聚焦國際學術前沿展開討論與交流。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在內的30多個國家的70多位知名專家做學術報告,提出水與環境問題解決方案,呼籲全球各界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多重危機下的挑戰。
水利部副部長田學斌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長期致力於推動水利科學的學術研究和工程應用,其開展的活動不僅推動了跨學科的水科技進步,加深了各利益相關方的相互理解,提升了公眾意識與參與程度,而且促成了水領域的共識。
田學斌介紹了近年來中國政府「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與加強水治理的實踐。水利部牢牢把握調整人的行為、糾正人的錯誤行為這條主線,堅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科學謀划水資源配置戰略格局,促進實現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相統一的江河治理保護目標,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田學斌表示,水利部願意藉助學會這一重要平臺,深化全球夥伴關係,學習借鑑世界先進經驗,分享水資源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的先進理念與最新成果,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共同推進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涉水目標。
衣索比亞水、灌溉和能源部部長貝克利表示,在水發展的歷史關鍵時期,促進水工程實踐,對全球應對水挑戰極為重要。非常高興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為水與環境從業者、實踐者提供了引領性的高端平臺。非洲有22個大型流域、66條大的河流,提供水資源綜合管理和水電清潔能源將進一步助力非洲可持續發展。另外,氣候變化影響了降雨模式,針對氣候變化等世界性挑戰,衣索比亞將進一步吸引投資,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促進國際合作,進一步推動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為衣索比亞提供水安全的保障,促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6、9、13、14等的落實。
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主席、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行偉表示,經過85年的發展,學會匯聚了水利與環境工程業界專家學者,為水利工程學的發展與環境保護做出了卓越貢獻。學會根據新時代新要求制定了戰略發展規劃,將致力於提高學會在全球事務中的參與度,進一步啟迪和傳播前沿知識,通過提供高質量的知識產品繼續引領行業進步。
中國水科院院長匡尚富表示,國際組織是踐行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水治理的重要平臺。中國水科院從1987年第一次參加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全球大會以來,組織中國專家參加了歷屆IAHR全球大會,並於2001年、2013年兩次承辦IAHR全球大會,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學者與世界同行的合作與交流。尤其是2015年承接了學會北京秘書處的工作,與學會和相關雙邊機構的合作進一步深化走實。
西班牙生態轉型與人口挑戰部水資源總司國際協調人歐羅娜介紹了學會馬德裡秘書處的情況。他指出,水問題是西班牙需要重點關注的關鍵環境問題之一,面對氣候變化等挑戰,西班牙在歐盟境內進一步嚴格落實了水資源和水質保護,期待在水資源管理與保護、流域管理等領域加強與IAHR這一高端平臺的合作與交流。
研討會將圍繞水生態、人工智慧與水、非洲與水三大領域,分十四個會場開展研討交流,議題涵蓋生態水力學、人工智慧和水、供水的數位技術、基於自然之力的解決方案、氣候變化與海岸韌性、非洲水安全、洪水風險管理、廣義水循環的實踐、管理和融資等方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方面,通過研討,學習借鑑先進水利知識與經驗,為中國水利持續健康綠色發展提供借鑑。另一方面,通過中方專家的報告,宣傳中方治水理念、政策創新措施、技術產品等,講好中國水故事。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