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三談教育
經驗證明,小學首先應當教會學生學生怎樣學習。小學最重要的任務是授予學生一定範圍的知識和技能。學習的能力包括一系列與掌握知識有關的技能:會談、會寫、會觀察周圍世界中的種種現象、會思索、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形象地說,這些技能是工具,沒有這些工具就不可能掌握知識。 --[蘇]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
說到高考我們都十分熟悉了,這也是近些年比較熱門的話題,高考也是很多學生唯一的出路,想要成功上岸就需要脫穎而出,每年的高考狀元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高分考生也是越來越多,各省的狀元也都引人注目,不過今天要說的卻是高考作文,在高考中很少有人會拿到滿分的情況,就不要說是高考了,就連平常考試都很難拿到語文滿分,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作文。
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就是2010年的考生王雲飛,他的成名作是《綠色生活》,這篇作文拿到滿分絕對是無可爭議,王雲飛從小就在書香家庭下成長,他的母親就喜歡看各種古詩和文言文,因為長期受到文化薰陶,還得到了母親的言傳身教,王雲飛也漸漸喜歡上了古文,所以就覺得古文有一種歷史的美感。
在當下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喜歡歷史和文言文的學生並不多,可見他的境界也是很高的,王雲飛從小就熟讀《詩經》,在中學的時候就看完了《史記》、《資治通鑑》、《洛神賦》、《出師表》等名篇,可以說是倒背如流,他也是別人家的孩子,在很多父母眼中,王雲飛就是一個神童級人物。
不過他對其他科目也付出很多,十二年的寒窗苦讀也迎來了收穫,在2010年的時候,王雲飛參加了第一次高考,他非常期待拿到語文試卷,因為他已經太熱愛語文了,王雲飛第一時間就看到了作文題目,當年的江蘇語文考研題目是「環保」,這一點可能和古文很少有所聯繫,但是這不能難倒他。
王雲飛看著作文題目沉思了一會,後來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出現,他決定另闢捷徑,用全新的方式闡釋這篇文章,他相信這絕對是最驚豔的作文。
最後王雲飛的作文《綠色生活》真的讓閱卷老師目瞪口呆,甚至已經達到了全組討論的水平,很多閱卷老師都要在一起討論才能夠得出結果,當時閱卷小組組長吳新江老師出現,他也是一位精通文言文的高手,請他來也是希望可以公平給這篇文章打分,最後查閱了各種交通工具書籍,批了兩千字的註解,差不多有四頁,最後才讓各位老師看懂。
這篇《綠色生活》作文思想深刻,文言文功底也讓很多老師嘆服,最後這篇文章雖然只有755字,但是卻獲得了當時唯一的作文滿分,後來東南大學的領導也看上了王雲飛,直接作為特殊人才錄取,並且允諾可以挑選任何專業,不得不說王雲飛也是藝高人膽大。
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嗎?我們一起留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