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南京打造數字金融高地路線圖:金融科技加速器+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N個應用場景
數據是重要生產要素已成共識,數字經濟正在全國蓬勃發展。
12月21日,2020 數字金融生態大會在南京江北新區召開,大會宣布「江蘇區域股權市場區塊鏈建設試點系列成果」正式發布,「W3C中國金融科技代表處」也正式揭牌,另有20家全球數字金融領軍企業示範項目與揚子江數字金融平臺籤約,不僅將豐富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全鏈條生態體系,助力南京搶佔數字資產標準制定的話語權和新高地,並提升南京在全國乃至全球數字金融領域的影響力。
南京是國家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及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城市,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21日在大會上表示,新金融是江北新區最核心的產業,不僅設立大陸首家「SAS 金融科技創新中心」,與央行共建南京金融科技研究創新中心,還啟動了全國首創的數字金融基礎設施——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建設,正在全力打通「科技+金融+產業+人才」等創新生態圈層。
南京如何依託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構建順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型要素市場,打造數字新基建,並把自身打造成具有強大資本吸納能力、產融結合的全國一流新金融中心?
早在2018年,南京市政府就與人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等聯合成立南京金融科技研究創新中心,並由揚子國投聯合紫金投資發起成立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進行運營,通過「金融科技加速器+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N個應用場景」,逐步形成了「立足應用場景、應用關鍵技術、示範項目引導」的產業生態培育模式。
證監會於2020年7月啟動利用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技術,在區域性股權市場打造新一代金融基礎設施試點工作,首批確定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深圳為試點地區。
在這五個試點中,江蘇率先實現證監會監管區塊鏈的央地聯通,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為江蘇試點的技術支持單位,僅用28天即搭建成省股交中心和聯交所區塊鏈業務平臺,並在五地中率先實現證監會監管央地聯通,領先另外四個試點整一個月。
此次試點全國領先對南京意味著什麼?
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相關負責人陳瑩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意味著南京極有可能成為金融監管區塊鏈國家級標準的誕生地。江蘇股交區塊鏈業務系統形成了系列業務和技術標準,這些標準直接和中央的監管鏈做對接,協助中央監管鏈形成業務雛形。簡單而言,就是金融監管的江蘇標準未來極有可能成為全國標準。
南京為什麼能這麼快?這得益於試點的技術支持單位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之前已經在底層搭建好了數字金融的基礎設施——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
現如今,江蘇區域性股權市場區塊鏈建設試點系統已經成為揚子江金融基礎設施平臺最大的應用場景。江蘇股交市場有6000多家掛牌企業,南京聯交所有1萬多家未上市在庫企業,而江蘇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上有企業40多萬家,上述企業將在今年底全部進入系統。
而根據江蘇區域性股權市場區塊鏈建設試點系統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系統已聚集463家服務機構,連結1326項產品,服務企業69872家次,幫助企業實現融資3402.34億元。
根據中國證監會的文件精神,本次試點引入賽馬機制,鼓勵地方發揮主觀能動性,各試點地區自建符合本地特色的區塊鏈系統,一套「5+3+3」的創新服務產品體系也正在江蘇完善成型。
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相關負責人陳瑩介紹說,這其中包括聯合園區打造數字金融新生態、園區投貸聯動、對接區域服務平臺、政策對接上鏈、服務新研機構5類創新業務接入;大數據服務、多場景企業畫像服務、鏈上線上會計/律所服務3類服務無感嵌入;註冊制吻合指數、企業經營績效評估指數、行業預警指數3個監管畫像可穿透。
「5+3+3」的創新服務產品體系的建成上線,必將為廣大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更精準的幫助和服務。
栽下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
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這棵梧桐樹能為炙手可熱的金融科技「金鳳凰」們提供什麼?正是前文所講到的「1+1+N」體系。
第一個「1」是指「數字金融加速器」,類似於孵化器,運用連結的政府、銀行、院校、企業等合作關係,為入駐企業搭建保姆式孵化服務。目前已孵化4個項目成為國家級金融科技應用試點,2個成功申報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3個入選江北新區重點研發計劃。
第二個「1」是指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以區塊鏈、大數據以及雲計算等關鍵技術,打造的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有數字資產登記結算和數字普惠金融一體化服務兩個功能。
其中,數字資產登記結算系國內首創,主要是數字資產的確權和登記,對不動產類、動產物權類、智慧財產權類、金融資產類、收益權類等資產摸索出數位化標準體系,加強其流通性、強交易性和金融屬性。
第三個「N」是指應用場景。基礎設施要發揮作用,就要有場景應用。從其它行業的發展看,發展以數位技術為依託的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首要任務就是創造應用場景。
除了上述江蘇區域性股權市場區塊鏈建設試點系統,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目前已經開展了設備動產、智慧財產權、大宗商品等多行業的場景運用。
南京朗坤集團在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指導下把傳統的機器設備裝上了海量傳感器,通過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管理克隆出「數字工廠」,通過平臺數字資產登記,實現線上融資租賃、設備產能預售融資等數字金融服務;南京橙麥信息與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江蘇銀行搭建智慧財產權數位化公共服務平臺,打通智慧財產權金融數位化通道,2019年完成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額約24億元,服務中小企業約1300餘家。
南京人行行長郭新明21日在大會上表示,數據正在讓金融更加普惠、高效、開放,金融科技推動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已經走在最前列。
數據也有力支撐了這一點,截至今年三季度,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累計完成數字資產登記85筆,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金額近35億元,融資成本低於行業平均成本2%左右,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同時,揚子江基金利用基金聯盟為企業數位化轉型中的資產數位化和數字資本化提供資本支點,以資本的價值創造力賦能江北新區新金融示範區的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生態圈打造,助推江北新區實體經濟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走在前列。
在本次數字金融生態大會上,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招商銀行南京分行等金融機構籤約入駐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這也將進一步擴大平臺的「金融生態朋友圈」,增強平臺資金供給能力。
南京傳統印象中是歷史文化旅遊城市,但自今年4月出臺《南京市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後,質變開始發生。南京「數字經濟」的價值將被重新評估。
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積極發揮「數字金融加速器」作用,目前已在全球範圍內招募4批示範項目,共引進56個示範項目。這56個極具潛力的數字金融項目如都能茁壯生長,將給南京帶來前途不可限量的數字金融生態,並帶動實體經濟的繁榮。
生態圈越來越大了,下一步往何處去?多個全國首創的技術和平臺必將提升南京在數字資產領域的國內和國際影響力。
在當日數字金融生態大會上,「W3C中國金融科技代表處」正式揭牌,W3C是Web技術領域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國際中立性技術標準機構,W3C中國金融科技代表處落地江北新區,將共同研究制定發布國際標準,幫助南京搶佔數字資產標準制定的話語權和新高地。
W3C自1994年創立以來,已發布了400多項影響深遠的Web技術標準及實施指南,對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起到了基礎性和根本性的支撐作用。今年7月,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加入W3C。
W3C 全球資訊網聯盟的執行長Jeff Jaffe當日在大會上表示,「期待通過數字金融領域的 Web 技術標準實現更緊密的全球化合作,包括數字身份、支付和廣告等,中國公司的參與是至關重要的。現階段W3C的重點參與者包括亞馬遜、MasterCard 、Visa、巴克萊銀行和阿里巴巴等大型企業,相信南京代表處的成立會讓我們在中國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目前,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已經聯合國家射頻識別產品質檢中心、賽信金融科技研究院等生態企業共同成立數字資產標準社區組、產品追溯與區塊鏈社區組,在數字資產標準、金融科技關鍵技術和企業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等方面開展多維度聯合研究和場景落地。
河流只有奔騰入海,才會擁有更加廣闊的舞臺。對於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而言,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