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子覃(左)和劉易(右) 重慶七中供圖
球隊「雙子星」同隊踢球6年
「足球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從初中到高中,六年的時間裡,足球與學習伴隨了他們的成長,有成功的喜悅也有惜敗的遺憾,有付出的辛酸也有收穫的碩果,他們用自己的不懈堅持演繹了「一球成名」的故事。
作為這支球隊的核心球員,劉易司職「前鋒」,球風硬朗,衝鋒前陣。性格活潑開朗,勤奮好學,踏踏實實,今年以超過清華文化線38分的好成績,擬被清華大學錄取。
相對於劉易的活潑,聶子覃顯得更加沉穩,1米8的大個,司職「中衛後」,思維敏捷,冷靜沉著,今年以超過清華文化線29分的好成績,擬被清華大學錄取。
倆人雖然是好朋友,但在球場上,踢球位置卻處於「對手」狀態,「作為對手,提高自己才是對對方最大的幫助。」 聶子覃笑說。兄弟倆在一起踢球六年,彼此照顧,一起成長。
全國校園足球聯賽南方總決賽奪冠
「學生軍」帶著書本去參賽
兄弟倆一起踢球六年,參加的比賽非常多,除了在市級比賽中拿獎拿到手軟以外,還在2017年,共同拿下全國校園足球聯賽南方總決賽冠軍,劉易也榮獲「最佳運動員」稱號,2019年還入選中國五人制青年集訓隊。
回憶起踢球的經歷,聶子覃感慨頗多。2019年,代表重慶參加中德交流團,前去法蘭克福足球俱樂部學習交流。「將近7個小時的時差,不僅要兼顧足球俱樂部的學習交流,還要不落下文化課,真的完全依靠意志力「,聶子覃笑著說,「我覺得今天取得的成績,是對我們天賦與努力的回報吧,因為我們的努力與付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這些孩子們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淚水。」唐光福教練說,不管颳風下雨,每天都要訓練,沒有寒暑假,甚至大年三十也在訓練。「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專注,不可有任何分心。」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高三上半期訓練密集,比賽任務重,上午上課,下午訓練。因為喜歡踢球,把它當作一切的動力。」 劉易說。
唐教練談起自己的「得意門生」,自豪中帶有心疼。運動訓練過程中,磕磕碰碰的難免會有一些傷痛,但這兩個同學都堅持了下來,意志品質都非常好。甚至有時候在外比賽,只要有些許空餘時間,他們都會靜下心來找個角落將當天的作業完成,再拍照發給科任老師進行線上修改和溝通。比賽回到學校就會第一時間找到老師針對問題進行輔導。
踢球學習「兩不誤」
更多「三好」球員從這裡走出
回顧過去三年的高中生活,他說自己無論是在學習還是足球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初中加入足球隊後,在領隊唐光福老師的指導下,他並沒有因為足球訓練而耽誤了文化課學習,相反,紮實的基礎讓他升入高中後能夠更好地應對訓練與學習的壓力。
高考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他說少不了諸位老師的幫助,「領隊唐光福教會我們,無論是學習還是踢球,學會做人是最重要的,在球場上我們有著硬朗的作風但同時也有著很好的球品,踢球不踢人。在學習上,文化課的老師也時常叮囑我們不能放鬆,幫助我們把學習跟上,我很感謝他們對我的幫助。」聶子覃告訴筆者。
對於未來,兄弟倆也有自己的規劃,聶子覃想往化工方向發展。對於足球,兩人均表示會繼續保持對足球的熱愛,並且希望能夠繼續代表學校比賽,對於大學生活,兩人都充滿了期待。「期待清華學習的氛圍。想看一下學霸是怎麼學習的,期待新的足球環境。」劉易說。
「我們七中足球隊要培養的是思想品德好、學業水平好、專項技能好的『三好』球員,通過各科老師的幫助,家長們的支持和孩子們的自身努力,他們無論是在學習還是足球技術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馬上他們就要開啟人生的新篇章,我也祝福孩子們能繼續揚帆,啟航尋岸。」唐光福老師深情地說。
原標題:兄弟倆今年一起踢球進清華 誰還說踢球影響學習?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