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腳貓學名為曼基康貓,又稱為臘腸貓。這個世界好像除了人之外,所有的短腿都很萌,例如柯基,又如矮腳貓。這幾年,網上出現了眾多網紅矮腳貓,一下子吸引了許多鏟屎官的注意,但是矮腳貓因為不好繁育,所以價格會比一般的貓咪貴上許多,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下,矮腳貓的前世今生吧。(國內4大貓咪協會,CFA、CAA、TICA、WCF中(CFA TICA WCF都是國外的協會,CAA是我們中國自己的協會),TICA和WCF承認曼基康矮腳貓為註冊品種,會頒發血統證。CFA和CAA暫不承認。)
矮腳貓的起源
正確的起源尚不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該貓是一種變異品種,尚未被確認為一個獨立的物種。短腳貓的出現其實有著悠久的歷史,在20世紀30年代,英國就發現了短腳貓,在1944年的獸醫記錄中,描述了四代短腳貓。但在二戰期間,再也沒有發現這些貓種的蹤跡,雖然1953年在蘇聯的史達林格勒再次見到它們,但最終下落不明。
曼秋卡短腿貓的歷史淵源很難追溯,因為腿很短的貓很早以前就有記載,二戰後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消失,直到1983年,桑德拉-霍肯達爾(Sandra hockendal)第一個發現並救助了一隻懷孕的流浪貓,它的主要特徵是短腿。這隻黑貓很快生下了一窩和她一樣短腿的小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短腿小貓不斷在桑德拉-霍肯達爾位於路易斯安那州的種植園裡繁殖。不久,這些貓咪引起了索爾維格-普夫魯格博士(當時是海灣國家醫學中心的臨床遺傳學家,也是塔夫茨大學的教師)的注意,她開始了漫長的品種接受之路。她將它們命名為曼基夫貓,即矮貓的祖先。
矮腳貓不好繁育的原因
如果兩隻矮腳貓進行交配繁育,由於矮腳是顯性基因,所以它們可能會產生雙顯性的基因,這樣的小貓會在胚胎期被母貓子宮吸收。
矮腳貓和普通貓進行配重,會有50%的機率生出矮腳。
矮腳貓有基因缺陷嗎
矮腳這個基因不是病理基因,不像折耳那種,但是亂配的矮腳出現過胸腔過窄(這樣如果再沒基因篩查帶有先心病的話發病都沒什麼時間搶救)、脊椎彎曲四肢畸形(嚴重的會像老年臘腸犬那樣晚期要靠藥物維持關節痛)等骨骼問題。總體來說就是能不買儘量別買,也是骨骼劣勢品種,非要買的話一定去正規貓舍買,相對的能調整些飼養上倒是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和普通貓相比也就是跳得沒那麼高。
如果你十分喜歡矮腳貓的話,飼養的時候需要注意矮腳貓不能有很強的運動量,在高處往下跳的時候,矮腳貓容易出現骨折,除了這兩個問題,其他和貓咪沒什麼特別大的區別,相對的,因為腿短,所以不能跳得很高,會比一般的貓咪老實不少。
那麼你是否想擁有一隻矮腳貓呢?